前秦兼並前涼、代國這一年(376年),從先期的人員、物資調集,到連續的大規模出征,長安各部中兵乃至宿衛都進行了抽調,不僅軍事貴族為主的氐人權貴紛紛抱怨,為了維護驛道、輸送糧秣,一批批的征發下,參與勞役的百姓也是疲憊不堪。
前涼張天錫在入秋後投降,苻堅對主動歸附的涼州郡縣都按堵如故,降官也大多都予以留任,但也下令將豪族大戶七千餘家遷徙到關中。
幾年前,前燕滅亡後,就曾因為慕容氏宗室在內的十數萬戶關東徙民,引發了關中胡、漢各族的強烈抵製。
為了加強對新兼並地區的控製,將這些人口遷徙到關中,自然要劃分土地安置,貴族還要授予官職,短期內也不能自給自足,從衣食住行各方麵都對關中地區原本秩序下的生產生活形成了衝擊,直接侵犯了各族各階層的利益。
對前燕鮮卑貴族的敵視,隻是最具代表性的體現,實際上,這是作為前秦統治核心的關中貴族,對關東以及其他被征服地區士庶的防備心理。
西晉滅吳之後,僅過了十餘年,就發生八王之亂,天下為此再度分崩離析。因為統一的時間較短,不僅胡、漢各族之間缺乏認同感,東西南北各地域之間也是一樣。
截至前秦統一北方,關中、中原已經割據混戰超過半個世紀,如果從東漢末年算起,那就更加久遠了,這中間不知流了多少血,又結下了多少仇恨,年複一年由此生出的矛盾,再加上最直接的利益衝突,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彌合的。
苻堅有混一之誌,為此能夠包容,可國中享受著既得利益的勳戚貴族,大多數的目光都如同燕雀,隻盯著腳下的一畝三分地。至於百姓,自苻堅繼位,關中十幾年都未再經曆大戰,生活日益富足,可前燕徙民到來後,衝擊到原本安定的社會秩序,打破了這份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生活,將民眾記憶中關於亂世的恐懼再度喚醒。
兼並涼、代次年,關中各地雖然治安尚可,但與王猛、鄧羌一同打擊害民豪強時相比,已經有所不如,即便人口有所恢複,可拋荒的地區仍比比皆是。
前秦在三輔所設各部護軍下轄的一些地區,原有的人口在八王之亂後的幾十年戰亂裏,早已化作枯骨,無民可治隻能廢縣,分撥而來的內附胡部和強迫遷徙的遠地豪強,在這些荒廢的縣域中就如同滄海一粟,仍然達不到重新設縣的標準。
秦、漢鼎盛時期,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縣官稱令,萬戶以下稱長,漢以後尺度逐漸放寬。經曆東漢末年、三國兩個時期後,轄下的人口可以說十室九空,到西晉之初製定律令、法度時,千戶以上的縣,縣官就能稱令,如果是州郡治所則隻需要五百戶,不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才稱長。
可以想象一下,一縣之地,破敗的縣邑城垣內,不到百十戶人家,往來交通的道路雜草叢生,出了驛舍,沿途幾十裏再不見人煙,“百姓夷滅,郡縣俱廢”,這種荒涼在史書上的記錄極為簡括,卻讓人看的揪心。
關中平原又稱八百裏秦川,向來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可是飽受多年戰禍帶來的破壞後,連三輔京畿地區都不乏這般景象,其他地方又能好到哪去?各地豪族大多都率領徒附占據險要,築塢堡以自守,並始終都維持著私兵,拒絕放出隱庇人口,抵製集並戶籍、恢複城邑。
乞伏司繁的死訊報至長安賜第後,因籌辦喪祭發生的變化,當即被相鄰的呂氏得知,呂光在洛陽,呂德世、呂寶各因督造軍械、操練士卒,亦都不在城內,隻能由九歲的呂隆出麵,由管事陪著前往吊問並遞上拜帖,幾日後呂德世結束輪值迴家,呂隆又陪著叔父前去正式祭吊。
除了迴勇士川繼任首領的乞伏國仁,司繁其他諸子仍留居長安為質,隻能由家人設祭,朝著遠方遙遙拜奠。而從來人透露的信息中,得知乞伏司繁之死頗有蹊蹺,又不能迴鄉參與父親的喪禮。
乞伏司繁迴到勇士川後,其長子乞伏國仁在旁人輔佐下,擔負起長安賜第的迎來送往,幾年曆練下來,心智遠比同齡人成熟,十一歲的他在離開長安時,叮囑弟弟乾歸謹言慎行,並如他一樣擔起責任,九歲的乾歸心中有悲傷、有疑問、有恐懼、有不滿,卻全都隻能憋在心底,對苻登、竇衝,對苻堅,對前秦全都生出恨意。
“阿乾(gàn),姚博士央他幺叔置了張新弓,一早就邀人放課後去渠瀆射鵓鴣,你也一起去罷。”
呂隆雖是在詢問乞伏乾歸意見,但不待其迴應,就將人摟抱著朝外走去,平時都是乾歸拉著他嬉耍,如今其父亡故,原本活潑的好友變得一整天都沉默寡言。
苻堅恢複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注重人才培養,可老師的數量卻不足,因此在孩童居多的國子學,博士多由學業出眾的太學生充任,時常上午點卯、授課結束,下午自己還要趕去另一頭聽講,國子生的午後課業談不上繁重,全憑自覺,去留自便。
姚興的眼睛很有特點,黑眼珠比例大於常人,直視過來時幽謐有若深淵,小小年紀就給人一種莊重沉穩、不怒自威的感覺。
國子生學舍裏,呂隆得過且過,姚興勤勉好學,對比鮮明的二人,都從未因學業考校發過愁,但授學的一眾博士皆偏愛後者,時常命姚興代為領讀,一來二去就被小夥伴們以“姚博士”戲稱。
學業優劣導致的對比,難免令孩童之間產生隔閡,一聽講就低著頭打盹的呂隆,從來不是被嫉妒的對象。而姚興則是時常主動招朋引伴,無論學舍內還是學舍外,都是一群同齡人之中的焦點,並沒有與同窗們生分。
這種對交際的擅長,除了性格使然,更多的還是來自家庭傳承,童年的姚興深受其父影響。姚弋仲子孫眾多,兒子就有四十二個,姚興的父親姚萇在其中排行二十四,少年時任俠放蕩,不務正業,但為人大度,善於結交朋友,在家中與眾兄弟的感情也都極好。
太學位於長安城南,附近就是昆明渠上段,自東漢以後時有淤塞、漫溢,前趙、後趙在修繕長安宮室時,都順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治,苻堅繼位後為加強農業生產,改善水利,數次下令疏通長安周邊溝渠。
兩側除了自然形成的窪澇,還有臨近聚落為了灌溉,自行挖開引水的淺溝,一些舊時廢棄的水溝積年累月浸潤後,水草也跟著擴張過來,形成了許多蘆蕩一般的沼地。每至秋、冬,這些遍布水草的平原濕地,就成了野禽的覓食之地,鵓鴣就是斑鳩,外形與鴿子相似。
呂隆、姚興所在的這個國子生小圈子裏,最近又添了新成員,來自金城趙氏的趙盛之,因為呂光小妻趙氏的關係,論起來還是遠房表親。
這一年,獲賜入太學的趙盛之十一歲,其父是前涼司兵趙充哲,數月前戰死於滅涼之役,苻堅感念其忠下令厚葬,賜其子嗣入太學。趙盛之尚未從喪父的哀痛中走出,又並不情願的來到陌生環境,初入國子學的他一個朋友也沒有,悲傷、思鄉與委屈交雜於胸,他時常忍不住偷偷躲起來悶聲哭泣。
“阿乾,往昔玩耍,數你興致最高,這幾日怎麽一臉喪氣,喚你亦無理睬。”
一幹小夥伴來到葦子茂密的草甸,交際手腕尚且幼稚的姚興看到乞伏乾歸悶悶不樂,無意間將其黴頭觸了個正著。
因戰事征調,姚萇幾兄弟都外出統兵,家中交際相應減少,姚興還不知道乞伏乾歸喪父之事。
姚萇此時已經進入中兵為將,前秦中兵家屬形成的營戶,就安置在長安周邊,與鮮卑徙民利益衝突最為直接,即便乞伏氏出自隴西鮮卑,可姚氏作為中兵將校,為了不引發同袍反感,雙方走得並不近,都把家中孩童間的交往作為緩和,但並未過多看重。
乞伏司繁談不上是個好父親,但留居長安的兩年,至少算是時常陪伴,而在他返迴勇士川鎮守後,乾歸幾兄弟就變相成為留守兒童,呂隆也因父親呂寶時常出兵在外,而這相似的處境,將兒時的二人迅速拉近。
剛經曆失怙的乞伏乾歸十分情緒化,姚興的無心之語讓他瞬間炸毛,一言不發就衝了上去,拳頭連連揮落。
因為呂纂之母趙氏的親戚關係,趙盛之來到長安後,兩家也有往來,與呂隆等呂氏同輩子弟以表兄弟相稱,他跟乞伏乾歸雖不甚熟,卻也因相同的遭遇互有同情,姚興的話也讓他紅了眼圈。
無備的姚興被乾歸騎著打,莫名其妙挨了幾下狠揍,身旁與其相善的幾人隨即助拳,又將乾歸掀倒亂錘,同病相憐的趙盛之忿忿出手,近前的呂隆也被不問青紅皂白的波及,呂超見到阿兄勢弱,立馬衝進人堆裏推搡,本是出來野遊的一群小夥伴,跟獸崽一樣鬧的滿地亂滾,涼颼颼的北風中,被殃及的枯黃蘆穗漫天飛舞。
前涼張天錫在入秋後投降,苻堅對主動歸附的涼州郡縣都按堵如故,降官也大多都予以留任,但也下令將豪族大戶七千餘家遷徙到關中。
幾年前,前燕滅亡後,就曾因為慕容氏宗室在內的十數萬戶關東徙民,引發了關中胡、漢各族的強烈抵製。
為了加強對新兼並地區的控製,將這些人口遷徙到關中,自然要劃分土地安置,貴族還要授予官職,短期內也不能自給自足,從衣食住行各方麵都對關中地區原本秩序下的生產生活形成了衝擊,直接侵犯了各族各階層的利益。
對前燕鮮卑貴族的敵視,隻是最具代表性的體現,實際上,這是作為前秦統治核心的關中貴族,對關東以及其他被征服地區士庶的防備心理。
西晉滅吳之後,僅過了十餘年,就發生八王之亂,天下為此再度分崩離析。因為統一的時間較短,不僅胡、漢各族之間缺乏認同感,東西南北各地域之間也是一樣。
截至前秦統一北方,關中、中原已經割據混戰超過半個世紀,如果從東漢末年算起,那就更加久遠了,這中間不知流了多少血,又結下了多少仇恨,年複一年由此生出的矛盾,再加上最直接的利益衝突,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彌合的。
苻堅有混一之誌,為此能夠包容,可國中享受著既得利益的勳戚貴族,大多數的目光都如同燕雀,隻盯著腳下的一畝三分地。至於百姓,自苻堅繼位,關中十幾年都未再經曆大戰,生活日益富足,可前燕徙民到來後,衝擊到原本安定的社會秩序,打破了這份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生活,將民眾記憶中關於亂世的恐懼再度喚醒。
兼並涼、代次年,關中各地雖然治安尚可,但與王猛、鄧羌一同打擊害民豪強時相比,已經有所不如,即便人口有所恢複,可拋荒的地區仍比比皆是。
前秦在三輔所設各部護軍下轄的一些地區,原有的人口在八王之亂後的幾十年戰亂裏,早已化作枯骨,無民可治隻能廢縣,分撥而來的內附胡部和強迫遷徙的遠地豪強,在這些荒廢的縣域中就如同滄海一粟,仍然達不到重新設縣的標準。
秦、漢鼎盛時期,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縣官稱令,萬戶以下稱長,漢以後尺度逐漸放寬。經曆東漢末年、三國兩個時期後,轄下的人口可以說十室九空,到西晉之初製定律令、法度時,千戶以上的縣,縣官就能稱令,如果是州郡治所則隻需要五百戶,不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才稱長。
可以想象一下,一縣之地,破敗的縣邑城垣內,不到百十戶人家,往來交通的道路雜草叢生,出了驛舍,沿途幾十裏再不見人煙,“百姓夷滅,郡縣俱廢”,這種荒涼在史書上的記錄極為簡括,卻讓人看的揪心。
關中平原又稱八百裏秦川,向來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可是飽受多年戰禍帶來的破壞後,連三輔京畿地區都不乏這般景象,其他地方又能好到哪去?各地豪族大多都率領徒附占據險要,築塢堡以自守,並始終都維持著私兵,拒絕放出隱庇人口,抵製集並戶籍、恢複城邑。
乞伏司繁的死訊報至長安賜第後,因籌辦喪祭發生的變化,當即被相鄰的呂氏得知,呂光在洛陽,呂德世、呂寶各因督造軍械、操練士卒,亦都不在城內,隻能由九歲的呂隆出麵,由管事陪著前往吊問並遞上拜帖,幾日後呂德世結束輪值迴家,呂隆又陪著叔父前去正式祭吊。
除了迴勇士川繼任首領的乞伏國仁,司繁其他諸子仍留居長安為質,隻能由家人設祭,朝著遠方遙遙拜奠。而從來人透露的信息中,得知乞伏司繁之死頗有蹊蹺,又不能迴鄉參與父親的喪禮。
乞伏司繁迴到勇士川後,其長子乞伏國仁在旁人輔佐下,擔負起長安賜第的迎來送往,幾年曆練下來,心智遠比同齡人成熟,十一歲的他在離開長安時,叮囑弟弟乾歸謹言慎行,並如他一樣擔起責任,九歲的乾歸心中有悲傷、有疑問、有恐懼、有不滿,卻全都隻能憋在心底,對苻登、竇衝,對苻堅,對前秦全都生出恨意。
“阿乾(gàn),姚博士央他幺叔置了張新弓,一早就邀人放課後去渠瀆射鵓鴣,你也一起去罷。”
呂隆雖是在詢問乞伏乾歸意見,但不待其迴應,就將人摟抱著朝外走去,平時都是乾歸拉著他嬉耍,如今其父亡故,原本活潑的好友變得一整天都沉默寡言。
苻堅恢複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注重人才培養,可老師的數量卻不足,因此在孩童居多的國子學,博士多由學業出眾的太學生充任,時常上午點卯、授課結束,下午自己還要趕去另一頭聽講,國子生的午後課業談不上繁重,全憑自覺,去留自便。
姚興的眼睛很有特點,黑眼珠比例大於常人,直視過來時幽謐有若深淵,小小年紀就給人一種莊重沉穩、不怒自威的感覺。
國子生學舍裏,呂隆得過且過,姚興勤勉好學,對比鮮明的二人,都從未因學業考校發過愁,但授學的一眾博士皆偏愛後者,時常命姚興代為領讀,一來二去就被小夥伴們以“姚博士”戲稱。
學業優劣導致的對比,難免令孩童之間產生隔閡,一聽講就低著頭打盹的呂隆,從來不是被嫉妒的對象。而姚興則是時常主動招朋引伴,無論學舍內還是學舍外,都是一群同齡人之中的焦點,並沒有與同窗們生分。
這種對交際的擅長,除了性格使然,更多的還是來自家庭傳承,童年的姚興深受其父影響。姚弋仲子孫眾多,兒子就有四十二個,姚興的父親姚萇在其中排行二十四,少年時任俠放蕩,不務正業,但為人大度,善於結交朋友,在家中與眾兄弟的感情也都極好。
太學位於長安城南,附近就是昆明渠上段,自東漢以後時有淤塞、漫溢,前趙、後趙在修繕長安宮室時,都順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治,苻堅繼位後為加強農業生產,改善水利,數次下令疏通長安周邊溝渠。
兩側除了自然形成的窪澇,還有臨近聚落為了灌溉,自行挖開引水的淺溝,一些舊時廢棄的水溝積年累月浸潤後,水草也跟著擴張過來,形成了許多蘆蕩一般的沼地。每至秋、冬,這些遍布水草的平原濕地,就成了野禽的覓食之地,鵓鴣就是斑鳩,外形與鴿子相似。
呂隆、姚興所在的這個國子生小圈子裏,最近又添了新成員,來自金城趙氏的趙盛之,因為呂光小妻趙氏的關係,論起來還是遠房表親。
這一年,獲賜入太學的趙盛之十一歲,其父是前涼司兵趙充哲,數月前戰死於滅涼之役,苻堅感念其忠下令厚葬,賜其子嗣入太學。趙盛之尚未從喪父的哀痛中走出,又並不情願的來到陌生環境,初入國子學的他一個朋友也沒有,悲傷、思鄉與委屈交雜於胸,他時常忍不住偷偷躲起來悶聲哭泣。
“阿乾,往昔玩耍,數你興致最高,這幾日怎麽一臉喪氣,喚你亦無理睬。”
一幹小夥伴來到葦子茂密的草甸,交際手腕尚且幼稚的姚興看到乞伏乾歸悶悶不樂,無意間將其黴頭觸了個正著。
因戰事征調,姚萇幾兄弟都外出統兵,家中交際相應減少,姚興還不知道乞伏乾歸喪父之事。
姚萇此時已經進入中兵為將,前秦中兵家屬形成的營戶,就安置在長安周邊,與鮮卑徙民利益衝突最為直接,即便乞伏氏出自隴西鮮卑,可姚氏作為中兵將校,為了不引發同袍反感,雙方走得並不近,都把家中孩童間的交往作為緩和,但並未過多看重。
乞伏司繁談不上是個好父親,但留居長安的兩年,至少算是時常陪伴,而在他返迴勇士川鎮守後,乾歸幾兄弟就變相成為留守兒童,呂隆也因父親呂寶時常出兵在外,而這相似的處境,將兒時的二人迅速拉近。
剛經曆失怙的乞伏乾歸十分情緒化,姚興的無心之語讓他瞬間炸毛,一言不發就衝了上去,拳頭連連揮落。
因為呂纂之母趙氏的親戚關係,趙盛之來到長安後,兩家也有往來,與呂隆等呂氏同輩子弟以表兄弟相稱,他跟乞伏乾歸雖不甚熟,卻也因相同的遭遇互有同情,姚興的話也讓他紅了眼圈。
無備的姚興被乾歸騎著打,莫名其妙挨了幾下狠揍,身旁與其相善的幾人隨即助拳,又將乾歸掀倒亂錘,同病相憐的趙盛之忿忿出手,近前的呂隆也被不問青紅皂白的波及,呂超見到阿兄勢弱,立馬衝進人堆裏推搡,本是出來野遊的一群小夥伴,跟獸崽一樣鬧的滿地亂滾,涼颼颼的北風中,被殃及的枯黃蘆穗漫天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