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澈並未隨妙容進屋,倒不是嫌棄黃泥搭建的土坯房簡陋,再怎麽樣也比他曾住的茅草屋要好,那玩意冬冷夏熱,四處漏風,崔澈不也熬過了小半年。
他之所以留在馬車上,是不想打擾了妙容與家人訴說思念。
易位思考,真要進了門,妙容家人難免局促不安,此行的目的是讓妙容見家人,而不是他崔澈見妙容的家人。
透過車簾的縫隙,崔澈望見一老一少兩名男子扛著農具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崔澈料想這就是妙容在田裏忙活的父兄。
二人望見等候在門外的華麗馬車,與一眾光鮮亮麗的奴仆、婢女,又看了看自己身上肮髒的短褂,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一時踟躇起來。
好在妙容時不時出門張望父兄二人是否歸家,待看見了父兄,情難自已,含著眼淚一股腦撲向她們。
王家父子見妙容奔來,本想張開雙手擁抱,又發覺自己手上滿是汙泥,趕緊背過了手,擔心弄髒了女兒的漂亮衣裳。
妙容卻不顧衣裳貴重,撲在父親懷中。
王母倚著門,眉開眼笑道:
“莫要哭哭啼啼了,快進門,幫著我準備飯菜。”
說罷又對馬車旁的趙文,說道:
“這位小哥,快招唿大家進門,鄉野人家,粗茶淡飯,莫要怪罪。”
“王家嬸嬸莫要客氣,我等已經在縣城酒樓訂好了吃食,無需嬸嬸費心。”
趙文才拒絕,卻聽馬車內傳來崔澈的聲音:
“這樣也好,就麻煩王夫人為我多添置一副碗筷,其餘人便莫要管他們了。”
王母聞言,臉上笑意更濃,趕忙迴屋張羅飯菜。
趙文靠近車廂窗簾,不解問道:
“小郎君...”
崔澈知他疑惑,搶先解釋道:
“我此番歸還了王家田契、地契,又贈送不少禮物,鄉野人家,拿不出同等貴重的謝禮,為我盡心準備飯食已經是最大的心意,我留下來享用膳食,也是對妙容家人的尊重。”
崔澈原本沒打算久留,隻是王家父子下地幹活去了,這期間王母又在張羅飯食,這才打消了迴城的想法,留下用餐。
趙文並沒有聽明白崔澈的解釋,但並不妨礙他不懂裝懂的‘哦’了一聲,那恍然大悟的模樣,跟真的似的。
崔澈也不在乎趙文是真懂還是假懂,他詢問道:
“給村民的禮物都安排人送了沒?”
“都安排好了。”
趙文答了一句,又疑惑道:
“小郎君為妙容姐姐的家人準備禮物也就罷了,為何還要分贈部分給村人?”
崔澈懶得再與趙文解釋,掀開窗簾輕輕敲了一下趙文腦袋:
“就你問題多。”
趙文摸著腦袋,偷偷吐了下舌頭,但也安靜下來。
崔澈今日所為,原因倒也簡單,妙容在封老夫人的主持下,已經預定了自己將來側室的身份,對於王家,自然要幫襯一點,尤其是他們為了贖迴女兒,寧願賣田、賣地、賣老宅。
澈哥兒贈送的禮物足夠王家人過上小康生活,但這世間有一種病叫紅眼病。
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妙容探親,拿出一部分禮物分贈給鄉人,以後王家有了什麽事,能幫上忙,眾人也都會幫上一把。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些禮物對於崔澈來說隻是九牛一毛,他樂得用這些浮財來換妙容的風光與開心模樣。
王母說是粗茶淡飯,卻準備了一桌子的雞鴨魚肉,後院家養的牲畜因崔澈此來,倒是遭了殃。
“還不快去將小郎君請來。”
王母衝妙容催促道。
妙容應了一聲,便往屋外跑去。
兄長王進趁機問道:
“母親,小妹與那位崔府郎君到底是什麽關係?”
就連一旁的王父也跟著豎起了耳朵,二人早就懷疑了,世上哪有這等風光的婢女。
此前母女倆在屋裏獨處的時候,妙容已經被王母刨根問底,把她與崔澈的事說了個全,就連平素崔澈對她的體貼也沒落下。
王母瞟了一眼屋外,見崔澈還沒下馬車,便朝丈夫、兒子輕聲笑道:
“你們就放心好了,小妹她呀,要享福了。”
說著,便三言兩語將妙容與崔澈的關係解釋透徹,王家父子立即反應過來,妙容有了好歸宿,二人也跟著開心。
當崔澈走進屋子的時候,王母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雖然年齡小了點,但模樣、家世都是頂尖的,最關鍵是性情好。
崔澈向王家人作揖見禮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王家父子的局促、拘謹,倒是王母則爽利得多。
五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王母一個勁的用公筷為崔澈夾菜,這讓崔澈真有一種女婿第一次上門的感覺。
吃飽喝足,崔澈起身感謝了王母的招待,又臨時起意,留下妙容與家人作伴,讓她明日再去縣城與自己匯合,便要告辭離開。
“小妹,還不快去送送小郎君。”
王母提醒道。
妙容趕緊跟著崔澈出門。
眼看崔澈要進車廂,妙容突然鼓足了勇氣說道:
“小郎君,你不許丟下我悄悄走了。”
原來她擔心崔澈為了成全自己與家人團聚,將她扔在中丘縣。
崔澈不禁莞爾,迴頭道:
“我聘禮都送過了,怎會將你拋下。”
妙容聞言,臉上燒得很厲害,她手足無措道:
“什麽,什麽聘禮呀。”
崔澈眨著眼,笑道:
“田契、地契,還有這些個禮物,可不就是把將來的聘禮提前預支了麽。”
妙容捂著臉朝屋裏跑,心中卻跟抹了蜜似的。
崔澈見她離開,也不久留,自己是飽腹了,可奴仆、婢女們還等著迴縣城吃飯。
在鄉人們感激且羨慕的目光中,馬車緩緩而去。
哪怕看不見了蹤影,妙容還是倚著屋門望著崔澈離開的方向。
王母是過來人,見女兒這模樣,笑道:
“莫要瞧了,明日一早就讓你阿爺將你送去縣城。”
一家人重新聚在飯桌前,王進感慨道:
“到底是博陵崔氏的嫡脈子弟,舉手投足間,給人的感覺一點也看不出才六歲年紀。”
他之所以留在馬車上,是不想打擾了妙容與家人訴說思念。
易位思考,真要進了門,妙容家人難免局促不安,此行的目的是讓妙容見家人,而不是他崔澈見妙容的家人。
透過車簾的縫隙,崔澈望見一老一少兩名男子扛著農具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崔澈料想這就是妙容在田裏忙活的父兄。
二人望見等候在門外的華麗馬車,與一眾光鮮亮麗的奴仆、婢女,又看了看自己身上肮髒的短褂,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一時踟躇起來。
好在妙容時不時出門張望父兄二人是否歸家,待看見了父兄,情難自已,含著眼淚一股腦撲向她們。
王家父子見妙容奔來,本想張開雙手擁抱,又發覺自己手上滿是汙泥,趕緊背過了手,擔心弄髒了女兒的漂亮衣裳。
妙容卻不顧衣裳貴重,撲在父親懷中。
王母倚著門,眉開眼笑道:
“莫要哭哭啼啼了,快進門,幫著我準備飯菜。”
說罷又對馬車旁的趙文,說道:
“這位小哥,快招唿大家進門,鄉野人家,粗茶淡飯,莫要怪罪。”
“王家嬸嬸莫要客氣,我等已經在縣城酒樓訂好了吃食,無需嬸嬸費心。”
趙文才拒絕,卻聽馬車內傳來崔澈的聲音:
“這樣也好,就麻煩王夫人為我多添置一副碗筷,其餘人便莫要管他們了。”
王母聞言,臉上笑意更濃,趕忙迴屋張羅飯菜。
趙文靠近車廂窗簾,不解問道:
“小郎君...”
崔澈知他疑惑,搶先解釋道:
“我此番歸還了王家田契、地契,又贈送不少禮物,鄉野人家,拿不出同等貴重的謝禮,為我盡心準備飯食已經是最大的心意,我留下來享用膳食,也是對妙容家人的尊重。”
崔澈原本沒打算久留,隻是王家父子下地幹活去了,這期間王母又在張羅飯食,這才打消了迴城的想法,留下用餐。
趙文並沒有聽明白崔澈的解釋,但並不妨礙他不懂裝懂的‘哦’了一聲,那恍然大悟的模樣,跟真的似的。
崔澈也不在乎趙文是真懂還是假懂,他詢問道:
“給村民的禮物都安排人送了沒?”
“都安排好了。”
趙文答了一句,又疑惑道:
“小郎君為妙容姐姐的家人準備禮物也就罷了,為何還要分贈部分給村人?”
崔澈懶得再與趙文解釋,掀開窗簾輕輕敲了一下趙文腦袋:
“就你問題多。”
趙文摸著腦袋,偷偷吐了下舌頭,但也安靜下來。
崔澈今日所為,原因倒也簡單,妙容在封老夫人的主持下,已經預定了自己將來側室的身份,對於王家,自然要幫襯一點,尤其是他們為了贖迴女兒,寧願賣田、賣地、賣老宅。
澈哥兒贈送的禮物足夠王家人過上小康生活,但這世間有一種病叫紅眼病。
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妙容探親,拿出一部分禮物分贈給鄉人,以後王家有了什麽事,能幫上忙,眾人也都會幫上一把。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些禮物對於崔澈來說隻是九牛一毛,他樂得用這些浮財來換妙容的風光與開心模樣。
王母說是粗茶淡飯,卻準備了一桌子的雞鴨魚肉,後院家養的牲畜因崔澈此來,倒是遭了殃。
“還不快去將小郎君請來。”
王母衝妙容催促道。
妙容應了一聲,便往屋外跑去。
兄長王進趁機問道:
“母親,小妹與那位崔府郎君到底是什麽關係?”
就連一旁的王父也跟著豎起了耳朵,二人早就懷疑了,世上哪有這等風光的婢女。
此前母女倆在屋裏獨處的時候,妙容已經被王母刨根問底,把她與崔澈的事說了個全,就連平素崔澈對她的體貼也沒落下。
王母瞟了一眼屋外,見崔澈還沒下馬車,便朝丈夫、兒子輕聲笑道:
“你們就放心好了,小妹她呀,要享福了。”
說著,便三言兩語將妙容與崔澈的關係解釋透徹,王家父子立即反應過來,妙容有了好歸宿,二人也跟著開心。
當崔澈走進屋子的時候,王母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雖然年齡小了點,但模樣、家世都是頂尖的,最關鍵是性情好。
崔澈向王家人作揖見禮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王家父子的局促、拘謹,倒是王母則爽利得多。
五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王母一個勁的用公筷為崔澈夾菜,這讓崔澈真有一種女婿第一次上門的感覺。
吃飽喝足,崔澈起身感謝了王母的招待,又臨時起意,留下妙容與家人作伴,讓她明日再去縣城與自己匯合,便要告辭離開。
“小妹,還不快去送送小郎君。”
王母提醒道。
妙容趕緊跟著崔澈出門。
眼看崔澈要進車廂,妙容突然鼓足了勇氣說道:
“小郎君,你不許丟下我悄悄走了。”
原來她擔心崔澈為了成全自己與家人團聚,將她扔在中丘縣。
崔澈不禁莞爾,迴頭道:
“我聘禮都送過了,怎會將你拋下。”
妙容聞言,臉上燒得很厲害,她手足無措道:
“什麽,什麽聘禮呀。”
崔澈眨著眼,笑道:
“田契、地契,還有這些個禮物,可不就是把將來的聘禮提前預支了麽。”
妙容捂著臉朝屋裏跑,心中卻跟抹了蜜似的。
崔澈見她離開,也不久留,自己是飽腹了,可奴仆、婢女們還等著迴縣城吃飯。
在鄉人們感激且羨慕的目光中,馬車緩緩而去。
哪怕看不見了蹤影,妙容還是倚著屋門望著崔澈離開的方向。
王母是過來人,見女兒這模樣,笑道:
“莫要瞧了,明日一早就讓你阿爺將你送去縣城。”
一家人重新聚在飯桌前,王進感慨道:
“到底是博陵崔氏的嫡脈子弟,舉手投足間,給人的感覺一點也看不出才六歲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