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和光書院
千金不換:寡婦帶娃王爺求二嫁 作者:繁花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順風而行的大船速度很快,不多時就連整個岸口都看不見了。
但船上的柳如思和褚時鈺前所未有的同仇敵愾,皆是在不滿那個老道士!
“那道士衣冠不整,全然不似他人所言拜天觀觀主的仙風道骨。”褚時鈺眯著眼睛,怕不是招搖撞騙的,那嶽千章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故意留些模棱兩可的破紙條等人上鉤!害得他草木皆兵,到現在還在疑神疑鬼!
“看他懶散騎在牛背上,也瞧不出是要去什麽地方,往什麽方向。”柳如思神色冷冷,這老頭悠哉悠哉的也不像在辦正事,怎麽能放心把那麽點大孩子扔那兒一年不管的!
褚時鈺與柳如思對視一眼,隨後他沉聲開口:“不如我派艘小舟迴頭將人尋來,有什麽疑惑也好問問這老道。”
還真要抓人?不過抓來也好,就算不能押迴拜天觀,也能當麵了解一下到底是出於什麽心態,才能在外浪蕩一年不迴去,柳如思點頭表示認同。
見她意見一致,褚時鈺心中的不快就頓時變作欣喜,難得有這種和她站在同一戰線的感覺,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親近了一些?
小舟載著一人一馬迅速靠岸,接著人騎上馬疾馳而迴,往迴尋找騎牛老道。
褚時鈺命人收了風帆降低速度,而後幾人在船中的舫室坐下,一邊喝著茶一邊等著派出的侍衛把人帶迴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卻見依然是那一人一騎單獨飛奔迴來。那人彎弓搭箭,箭枝命中大船的船舷,立即有侍衛上前取下箭枝遞與褚時鈺。
褚時鈺眉頭微斂,取下綁於箭上的字條。
‘行至碼頭未見有牛,更未見騎牛者,已命碼頭官史搜尋,暫未有獲,先此迴稟。”
“沒找到?”柳如思疑惑問道。
褚時鈺眼眸低垂,不解的蹙眉。“從遇見老道至我派出小船不過片刻,快馬加鞭趕迴那地也隻需片刻,那老道不像是會急著跑的樣子,怎會找不見?”
“說不定是那老道走進了附近的山林中,找不到就算了,本就是未曾謀麵之人。”柳如思以為他深受那預言紙條的困擾,不由寬慰道:“我對你的過往了解不多,但隻是聽聞少許都覺得酣暢淋漓,你的人生,怎是那十餘字就能框住的?”
褚時鈺聞言展眉,隻是依舊眼眸低垂看不清神色…
見他不再苦大仇深的樣子,柳如思的安慰便點到為止,轉頭對梅紅說:“幫我去請馬大夫來吧,難得路程在船上,能向他討教醫術。”
“是。”梅紅已經熟悉這項工作了,立刻轉身去請人。
褚時鈺摩挲著手指,悄悄抬眸看向注意力已經不在他身上的柳如思,暗自氣惱,怎麽就不多安慰幾句呢?
還是要怪剛剛沒壓住心喜,眉頭鬆得太快了…
給岸上的侍衛傳去消息,讓其繼續在那附近找找,不過褚時鈺也不再將老道士放在心上。近日上遊沒有漲水的消息,目前這一段也沒有大雨的預兆,剩下在大江上的幾日很難再起波瀾了。接下來大江比較危險的下遊會避開,可能走的淮水汛情較少,而且他非必要也不會走淮水。
而遠在千裏之外的西南,金燕城稍遠處有座清幽寧靜的山莊,此時大門被叩響。
大門吱呀打開,山莊的門房雖是下人打扮,卻是彬彬有禮的謙和問道:“這位兄台來和光書院可有要事?”
“我是金燕城的驛使,有信件寄給和光書院的嶽千章,你們這書院也是好難找…”驛使抱怨道。
“嶽掌院的信件?”門房趕忙接過驛使掏出來的信,另一手拿出一角碎銀遞出去說:“兄台辛苦了,之前來的驛使我們都眼熟了,您是剛被安排至這一帶就職?”
“我今年剛到這兒,之前都沒來過金燕城,不過你們這書院確實偏,我騎著馬在外麵山邊逛了半個時辰,才看見有條小道。”
驛使不舍但堅定的推開了碎銀,他們時常接傳秘要,最忌諱的就是收受他人禮金,否則一旦有了泄密的懷疑,收的錢就可能會變成洗不清的齷齪…不過好在這活兒月銀不低,而且每送一趟都會按情況另發一筆補貼。
門房也不再遞碎銀,而是笑著說:“讓您費時費力了,可要進來喝杯茶水,歇息一會兒?”
“我…就在門口坐會兒,你趕緊去把信給你們掌院吧!若是他要找什麽地方,我這兩個月也把金燕城周遭走差不多了,可以問問我,說不定我知道怎麽走。”驛使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上頭交待的意思自然的說出來…
門房滿心疑雲,這驛使說話怎麽古裏古怪的?他才剛來金燕,憑什麽覺得掌院需要找他問路?門房心生警惕,便不再邀請驛使進去,順著就讓其在門外坐著,還交待了句,要走可以不用打招唿——就是趕緊走的意思。
“掌院,有您的信。”小廝將書信雙手奉給端坐於書案前的老者。
“放著就是。”
老者接著將眼前的試卷批閱完成,才拿起案上的信件,看到上麵的漆封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隨即又神色如常的拆開信件。
隻是展開看見上麵的字跡,他就有些驚喜的又拿起信封細看,果然,上麵是一樣的字跡,寫著:…和光書院,嶽千章嶽老先生收。
“父親,何事如此喜形於色?”一個清瘦男子走近問道,此男子一身儒雅氣質,隻是臉上有些點點黑痂影響了他的容貌。
嶽千章笑著將手中的信遞出說:“子謙,來看看這字。”
嶽子謙接過信紙,稍一看也露出略微的欣賞之色道:“雖沒有大家筆法,但幹淨清楚,很是賞心悅目。”
“這世上啊,最難得的就是幹淨清楚!”嶽千章略有歎息,隨後又道:“字體端正不斜顯風骨,然而轉折不硬筆鋒不利,可見以柔為主不喜爭端…總說字如其人,這次我卻不知是哪邊走眼了。”
“父親何出此言?”嶽子謙稍看了幾行,就知道這是父親所說的於他們有恩的柳夫人。
“唉,這柳夫人雖是於我們有大恩,但我這心底,卻總懷疑她是個以色惑主偷奸耍滑之人,那日出言建議也有投機取巧之嫌…”
嶽千章有些慚愧道:“可你看她的字,毫無花哨不行技法,哪有一點魅人與討巧?”
“父親,你看字是對的,是看人錯了。”
嶽子謙笑容清朗,又遞過信紙說:“柳夫人說她遠赴京城不便經營西南事務,又自謙腹中無墨擔不起書院的責任。而後提及她的出身,金燕城東的偏僻山村,其叔父操心家中兩老兩小還有她不著調的生父,柳夫人擔憂叔父會勞累過度,托我等偶爾代為探望。”
嶽千章細細看起書信內容,不多時就一邊看一邊羞愧不已的說:“是看錯人了!這分明是通情達理之人!是體恤入微之人!”
不過看著看著,嶽千章臉上其他神色散去,唯留下疑惑和肅然,臉上歲月留下的溝壑越來越深。
“可是這後半段寫了什麽難事?為何如此凝重?”嶽子謙還沒看完書信。
嶽千章將信放下,思索著沉聲道:“柳夫人要我等在村中不要提及端王,若有人問起她身邊之人,便隱瞞端王身份及姓名,稱與其不相熟隻知他名為秦義,或有人會認為秦義便是她的丈夫秦烈…勿予讚同也不必反駁。”
“柳夫人並非端王妾室?這所言何意?”嶽子謙認真看了好幾遍,卻依然未窺得柳夫人的用意。
嶽千章凝眉站起身說:“現在就去一趟東山村吧,也許去了就知道了。”
嶽姓父子二人很快備好車馬走出和光書院,隻見一使差打扮男子殷切上前問:“是嶽掌院要出門嗎?是要去什麽地方?我是剛剛送信的驛使,要是順路就同行如何?”
父子二人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嶽子謙便開口說:“此趟是去金燕城有些要務,兄台若是要迴城,自可同行。”
“去城裏?!”驛使明顯為難住了,最上頭的主子隨幾封信件帶來吩咐,說是和光書院的人若是要去東山村可替其引路,但不用主動明問。
主子為什麽有這樣的吩咐不是他該考慮的,他要做的就是遵命完成吩咐…可現在怎麽辦?難道日日來守候他們何時要去東山村?
嶽子謙觀其神色,又轉言道:“中間可能要去趟他處,大約同行是隻能走到半道了。”
驛使又從容起來,憨笑道:“那先一起走吧,我還有包裹要送,說不定到時還是同一路呢!”
對此驛使很自在,他隨時可以真的同路,他已帶了主子交待準備的外地特產,以柳夫人的名義送過去就行。主子早有交待,固定一兩人往後常去東山村,暗中照料東山村的那戶人家,隻是不可向外宣揚東山村地址所在。
嶽姓父子又對視一眼,嶽子謙便淡笑說:“那就一同下山吧,書院的車馬都備在山下。”
和光書院所在的山很高,但山院隻坐落在靠下的山腰平緩處,是以台階不多便到了山腳。
一路上父子與驛使也沒搭話,驛使牽出拴於林中的馬,父子坐上樸實但穩固的馬車,便一路向南邊的官道而去。
“父親覺得這驛使有何蹊蹺?”嶽子謙輕聲問同車的父親。
嶽千章總歸是朝堂上退下來的,許多見識都還在。“那信封之上是端王漆印,帶此印記必不會隨意讓人接手。”
聞言嶽子謙也反應過來悄聲問:“那這驛使是端王的人?”
嶽千章無聲頷首,他自退隱最不願的就是再與這些九五至尊龍子龍孫有牽扯…可這端王,以前無瓜葛,現在倒是沾染上了。
但船上的柳如思和褚時鈺前所未有的同仇敵愾,皆是在不滿那個老道士!
“那道士衣冠不整,全然不似他人所言拜天觀觀主的仙風道骨。”褚時鈺眯著眼睛,怕不是招搖撞騙的,那嶽千章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故意留些模棱兩可的破紙條等人上鉤!害得他草木皆兵,到現在還在疑神疑鬼!
“看他懶散騎在牛背上,也瞧不出是要去什麽地方,往什麽方向。”柳如思神色冷冷,這老頭悠哉悠哉的也不像在辦正事,怎麽能放心把那麽點大孩子扔那兒一年不管的!
褚時鈺與柳如思對視一眼,隨後他沉聲開口:“不如我派艘小舟迴頭將人尋來,有什麽疑惑也好問問這老道。”
還真要抓人?不過抓來也好,就算不能押迴拜天觀,也能當麵了解一下到底是出於什麽心態,才能在外浪蕩一年不迴去,柳如思點頭表示認同。
見她意見一致,褚時鈺心中的不快就頓時變作欣喜,難得有這種和她站在同一戰線的感覺,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親近了一些?
小舟載著一人一馬迅速靠岸,接著人騎上馬疾馳而迴,往迴尋找騎牛老道。
褚時鈺命人收了風帆降低速度,而後幾人在船中的舫室坐下,一邊喝著茶一邊等著派出的侍衛把人帶迴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卻見依然是那一人一騎單獨飛奔迴來。那人彎弓搭箭,箭枝命中大船的船舷,立即有侍衛上前取下箭枝遞與褚時鈺。
褚時鈺眉頭微斂,取下綁於箭上的字條。
‘行至碼頭未見有牛,更未見騎牛者,已命碼頭官史搜尋,暫未有獲,先此迴稟。”
“沒找到?”柳如思疑惑問道。
褚時鈺眼眸低垂,不解的蹙眉。“從遇見老道至我派出小船不過片刻,快馬加鞭趕迴那地也隻需片刻,那老道不像是會急著跑的樣子,怎會找不見?”
“說不定是那老道走進了附近的山林中,找不到就算了,本就是未曾謀麵之人。”柳如思以為他深受那預言紙條的困擾,不由寬慰道:“我對你的過往了解不多,但隻是聽聞少許都覺得酣暢淋漓,你的人生,怎是那十餘字就能框住的?”
褚時鈺聞言展眉,隻是依舊眼眸低垂看不清神色…
見他不再苦大仇深的樣子,柳如思的安慰便點到為止,轉頭對梅紅說:“幫我去請馬大夫來吧,難得路程在船上,能向他討教醫術。”
“是。”梅紅已經熟悉這項工作了,立刻轉身去請人。
褚時鈺摩挲著手指,悄悄抬眸看向注意力已經不在他身上的柳如思,暗自氣惱,怎麽就不多安慰幾句呢?
還是要怪剛剛沒壓住心喜,眉頭鬆得太快了…
給岸上的侍衛傳去消息,讓其繼續在那附近找找,不過褚時鈺也不再將老道士放在心上。近日上遊沒有漲水的消息,目前這一段也沒有大雨的預兆,剩下在大江上的幾日很難再起波瀾了。接下來大江比較危險的下遊會避開,可能走的淮水汛情較少,而且他非必要也不會走淮水。
而遠在千裏之外的西南,金燕城稍遠處有座清幽寧靜的山莊,此時大門被叩響。
大門吱呀打開,山莊的門房雖是下人打扮,卻是彬彬有禮的謙和問道:“這位兄台來和光書院可有要事?”
“我是金燕城的驛使,有信件寄給和光書院的嶽千章,你們這書院也是好難找…”驛使抱怨道。
“嶽掌院的信件?”門房趕忙接過驛使掏出來的信,另一手拿出一角碎銀遞出去說:“兄台辛苦了,之前來的驛使我們都眼熟了,您是剛被安排至這一帶就職?”
“我今年剛到這兒,之前都沒來過金燕城,不過你們這書院確實偏,我騎著馬在外麵山邊逛了半個時辰,才看見有條小道。”
驛使不舍但堅定的推開了碎銀,他們時常接傳秘要,最忌諱的就是收受他人禮金,否則一旦有了泄密的懷疑,收的錢就可能會變成洗不清的齷齪…不過好在這活兒月銀不低,而且每送一趟都會按情況另發一筆補貼。
門房也不再遞碎銀,而是笑著說:“讓您費時費力了,可要進來喝杯茶水,歇息一會兒?”
“我…就在門口坐會兒,你趕緊去把信給你們掌院吧!若是他要找什麽地方,我這兩個月也把金燕城周遭走差不多了,可以問問我,說不定我知道怎麽走。”驛使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上頭交待的意思自然的說出來…
門房滿心疑雲,這驛使說話怎麽古裏古怪的?他才剛來金燕,憑什麽覺得掌院需要找他問路?門房心生警惕,便不再邀請驛使進去,順著就讓其在門外坐著,還交待了句,要走可以不用打招唿——就是趕緊走的意思。
“掌院,有您的信。”小廝將書信雙手奉給端坐於書案前的老者。
“放著就是。”
老者接著將眼前的試卷批閱完成,才拿起案上的信件,看到上麵的漆封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隨即又神色如常的拆開信件。
隻是展開看見上麵的字跡,他就有些驚喜的又拿起信封細看,果然,上麵是一樣的字跡,寫著:…和光書院,嶽千章嶽老先生收。
“父親,何事如此喜形於色?”一個清瘦男子走近問道,此男子一身儒雅氣質,隻是臉上有些點點黑痂影響了他的容貌。
嶽千章笑著將手中的信遞出說:“子謙,來看看這字。”
嶽子謙接過信紙,稍一看也露出略微的欣賞之色道:“雖沒有大家筆法,但幹淨清楚,很是賞心悅目。”
“這世上啊,最難得的就是幹淨清楚!”嶽千章略有歎息,隨後又道:“字體端正不斜顯風骨,然而轉折不硬筆鋒不利,可見以柔為主不喜爭端…總說字如其人,這次我卻不知是哪邊走眼了。”
“父親何出此言?”嶽子謙稍看了幾行,就知道這是父親所說的於他們有恩的柳夫人。
“唉,這柳夫人雖是於我們有大恩,但我這心底,卻總懷疑她是個以色惑主偷奸耍滑之人,那日出言建議也有投機取巧之嫌…”
嶽千章有些慚愧道:“可你看她的字,毫無花哨不行技法,哪有一點魅人與討巧?”
“父親,你看字是對的,是看人錯了。”
嶽子謙笑容清朗,又遞過信紙說:“柳夫人說她遠赴京城不便經營西南事務,又自謙腹中無墨擔不起書院的責任。而後提及她的出身,金燕城東的偏僻山村,其叔父操心家中兩老兩小還有她不著調的生父,柳夫人擔憂叔父會勞累過度,托我等偶爾代為探望。”
嶽千章細細看起書信內容,不多時就一邊看一邊羞愧不已的說:“是看錯人了!這分明是通情達理之人!是體恤入微之人!”
不過看著看著,嶽千章臉上其他神色散去,唯留下疑惑和肅然,臉上歲月留下的溝壑越來越深。
“可是這後半段寫了什麽難事?為何如此凝重?”嶽子謙還沒看完書信。
嶽千章將信放下,思索著沉聲道:“柳夫人要我等在村中不要提及端王,若有人問起她身邊之人,便隱瞞端王身份及姓名,稱與其不相熟隻知他名為秦義,或有人會認為秦義便是她的丈夫秦烈…勿予讚同也不必反駁。”
“柳夫人並非端王妾室?這所言何意?”嶽子謙認真看了好幾遍,卻依然未窺得柳夫人的用意。
嶽千章凝眉站起身說:“現在就去一趟東山村吧,也許去了就知道了。”
嶽姓父子二人很快備好車馬走出和光書院,隻見一使差打扮男子殷切上前問:“是嶽掌院要出門嗎?是要去什麽地方?我是剛剛送信的驛使,要是順路就同行如何?”
父子二人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嶽子謙便開口說:“此趟是去金燕城有些要務,兄台若是要迴城,自可同行。”
“去城裏?!”驛使明顯為難住了,最上頭的主子隨幾封信件帶來吩咐,說是和光書院的人若是要去東山村可替其引路,但不用主動明問。
主子為什麽有這樣的吩咐不是他該考慮的,他要做的就是遵命完成吩咐…可現在怎麽辦?難道日日來守候他們何時要去東山村?
嶽子謙觀其神色,又轉言道:“中間可能要去趟他處,大約同行是隻能走到半道了。”
驛使又從容起來,憨笑道:“那先一起走吧,我還有包裹要送,說不定到時還是同一路呢!”
對此驛使很自在,他隨時可以真的同路,他已帶了主子交待準備的外地特產,以柳夫人的名義送過去就行。主子早有交待,固定一兩人往後常去東山村,暗中照料東山村的那戶人家,隻是不可向外宣揚東山村地址所在。
嶽姓父子又對視一眼,嶽子謙便淡笑說:“那就一同下山吧,書院的車馬都備在山下。”
和光書院所在的山很高,但山院隻坐落在靠下的山腰平緩處,是以台階不多便到了山腳。
一路上父子與驛使也沒搭話,驛使牽出拴於林中的馬,父子坐上樸實但穩固的馬車,便一路向南邊的官道而去。
“父親覺得這驛使有何蹊蹺?”嶽子謙輕聲問同車的父親。
嶽千章總歸是朝堂上退下來的,許多見識都還在。“那信封之上是端王漆印,帶此印記必不會隨意讓人接手。”
聞言嶽子謙也反應過來悄聲問:“那這驛使是端王的人?”
嶽千章無聲頷首,他自退隱最不願的就是再與這些九五至尊龍子龍孫有牽扯…可這端王,以前無瓜葛,現在倒是沾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