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屠殺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軍三麵殺了上來,王經撤退,張明朱芳被殺,混亂魏軍抵擋不住,很多人被砍殺,很多人不得不跳河逃生,但卻因為不識水性而淹死在了水裏,洮水河畔的喊殺聲,漸漸停了下來。
暮日之下的戰場上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漢軍的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魏軍的旗幟殘破地倒在了地上,宣告著漢軍取得這場戰鬥的完勝。五萬多魏軍幾乎全軍覆沒。
夜晚,失神的王經已然逃迴了狄道城,卻一直呆呆地站在城門處,不願離去。狄道守將鄭倫匆匆趕來,看著王經的樣子,實在是心有不忍,來勸他說:“王將軍,迴府歇息吧...”
王經雙眼無神,頹然問道:“有多少將士迴來了?”
鄭倫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王將軍......暫時還沒有迴來的...恐怕…”
一片死寂...王經終於忍不住落下了淚:“我不聽朱芳將軍苦勸,輕率出戰,五萬大軍!五萬大軍啊,全軍覆沒,我...我有何顏麵去見陛下!去見我的母親!去見九泉之下的三軍將士!”說罷拔劍就欲自刎!
鄭倫眼疾手快,搶下來佩劍!喊道:“王將軍,蜀賊擊潰我軍,必然渡河來攻,城中尚有軍士數千,王將軍一州刺史,,輕易就死,張明、朱芳將軍在天之靈如何安息?!數萬戰死的將士如何安息?”
王經沉默了一會兒:“鄭將軍,你說得對,傳我命令,立刻整軍備戰,城內目前還有多少人馬?糧草還能支撐多久?”
鄭倫搖了搖頭:“大約剩餘七千人,大部分糧草丟在了洮西,剩餘的糧草粗略估計還能支撐半年之久。”
王經果斷到:“好,整頓軍馬,籠城固守,陳都督那邊已經去信了嗎?。”
“早已派人去通報了!”
此時,薑維正在大戰之後清點戰果,張翼過來說道:“伯約,此戰我軍殲敵四萬餘人,剩餘魏軍投洮水或死或降,斬賊將張明、朱芳,王經匹馬逃迴狄道城!”
薑維點點頭:“此番大捷,賴各位奮勇搏殺,伯恭,辛苦您,安葬好兩軍將士,大軍休整一夜,明日渡河攻打狄道!”
張翼猶豫了一下,說道:“伯約,我覺得此戰,我們是不是見好就收?畢竟魏軍實力強大,我軍縱然大勝一陣,敵軍依然可以叫來十多萬軍隊作為後援,我們是不是謹慎一些?”
薑維笑道:“伯恭說得有道理,可現在乃是丞相逝世之後,最好的北伐機會,我軍大敗敵軍於洮西,斬敵數萬,賊軍膽寒,我軍士氣正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決不能錯過!我已經派人去聯絡治無戴和白虎文,讓他們想辦法幫忙牽製涼州魏軍,這次我們一定要拿下隴西諸郡。”
張翼看了看薑維,歎了口氣:“希望你是對的。”
漢軍次日渡河之後,迅速包圍狄道,薑維考慮到軍隊遠道而來,攻城器械不足,沒有下令攻城,修築壁壘將狄道重重包圍。
十天之後,成都收到了薑維快馬的捷報,劉禪興奮異常,立即召集眾臣議事。
劉禪說道:“洮西傳來捷報,衛將軍率軍大敗魏賊,斬敵數萬,並進而包圍狄道城。我大軍進兵十分順利,隴西門戶洞開,諸位愛卿怎麽看?”
陳祗首先發言:“衛將軍功勳卓著,此番必須得大大封賞。”
劉禪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薑伯約、張伯恭、夏侯仲權、柳休然、廖元儉等皆有大功之宿將,卿與大將軍、尚書台斟酌而行,論功行賞!”
譙周走上前進言道:“陛下,如今前線大捷,然賊軍勢力仍然強大,為了這次北伐,糧草籌備十分艱難,隻怕撐不了多久,臣以為我大漢以弱攻強,當集小勝為大勝,臣以為是否可讓大軍班師,保住勝果!”
陳隻上前道:“譙大夫之言雖有道理,然兵法有雲:夫以寡勝眾者,恩也;以弱勝強者,民也。使三軍如一心者,則其勝可全也。魏軍大破於洮西,其心膽已裂,而我大漢軍士士氣正旺,此軍心勝一也;我軍實施田製,盡得民心,曹魏連年徭役,駕馭民眾,大失人心,此民心二勝;隴西偏遠,曹魏輕忽已久,此地利勝三也。有此三勝之處,我軍何以不勝?”
劉禪微微點頭,又看向費禕:“大將軍以為如何?”
費禕輕咳兩聲,說道:“陛下,陳侍中與譙大夫所言皆有道理,不過此次北伐大捷,的確是難得的戰機,另外,曹魏因為叛亂方平,司馬師身死,內部也正是混亂的時候,臣以為可令繼續北伐,後勤之事,臣願意再做協助。”
“陳侍中!”,劉禪從座椅之上站了起來:“傳朕令,內廷即日開始削減三成的開銷,支援前線北伐,此外,即刻將府庫之內尚存的五十萬斛大米撥出三十萬支援前線,另撥帑兩億錢重賞前線將士!賜衛將軍薑維假節鉞之權,軍師將軍諸葛瞻假節之權。前線一應軍務,讓他們二人斟酌處置即可!”
陳祗立刻拱手道:“是,陛下!”
“陛下,臣以為可調武都、陰平的馬承、苻翼、藥蘭泥幾位將軍前往助戰。”,大將軍也立刻給出建議。
“嗯,這幾位將軍之前已經準備好了,就讓他們按照計劃開赴前線,與衛將軍他們會合。”
很快,詔令傳到了武都的馬承府邸,馬承立刻整裝,準備出戰。
“爹!”,一位銀鎧少年跑了進來,興奮道:“爹,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馬承笑著說道:“熙兒,你怎麽這麽著急?大軍三日後才能集結好出發。”
馬桓嘿嘿一笑:“孩兒也是著急啊,這可是我第一次上戰場啊!”
馬承搖了搖頭:“你這臭小子,這十七歲上場就得留點神啊。”
馬桓調侃道:“哈哈,父親您十七歲就做常房先生護衛,如何取笑的我啊!”
馬承想到常房的死,感慨一下:“是啊,當年沒能保護好常先生,我希望你上戰場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馬桓拱手道:“爹放心,兒自負武藝已經不下於爹,戰場自保,當能無虞。”
馬承笑了笑:“要是你伯懷叔在這裏就好了。”
暮日之下的戰場上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漢軍的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魏軍的旗幟殘破地倒在了地上,宣告著漢軍取得這場戰鬥的完勝。五萬多魏軍幾乎全軍覆沒。
夜晚,失神的王經已然逃迴了狄道城,卻一直呆呆地站在城門處,不願離去。狄道守將鄭倫匆匆趕來,看著王經的樣子,實在是心有不忍,來勸他說:“王將軍,迴府歇息吧...”
王經雙眼無神,頹然問道:“有多少將士迴來了?”
鄭倫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王將軍......暫時還沒有迴來的...恐怕…”
一片死寂...王經終於忍不住落下了淚:“我不聽朱芳將軍苦勸,輕率出戰,五萬大軍!五萬大軍啊,全軍覆沒,我...我有何顏麵去見陛下!去見我的母親!去見九泉之下的三軍將士!”說罷拔劍就欲自刎!
鄭倫眼疾手快,搶下來佩劍!喊道:“王將軍,蜀賊擊潰我軍,必然渡河來攻,城中尚有軍士數千,王將軍一州刺史,,輕易就死,張明、朱芳將軍在天之靈如何安息?!數萬戰死的將士如何安息?”
王經沉默了一會兒:“鄭將軍,你說得對,傳我命令,立刻整軍備戰,城內目前還有多少人馬?糧草還能支撐多久?”
鄭倫搖了搖頭:“大約剩餘七千人,大部分糧草丟在了洮西,剩餘的糧草粗略估計還能支撐半年之久。”
王經果斷到:“好,整頓軍馬,籠城固守,陳都督那邊已經去信了嗎?。”
“早已派人去通報了!”
此時,薑維正在大戰之後清點戰果,張翼過來說道:“伯約,此戰我軍殲敵四萬餘人,剩餘魏軍投洮水或死或降,斬賊將張明、朱芳,王經匹馬逃迴狄道城!”
薑維點點頭:“此番大捷,賴各位奮勇搏殺,伯恭,辛苦您,安葬好兩軍將士,大軍休整一夜,明日渡河攻打狄道!”
張翼猶豫了一下,說道:“伯約,我覺得此戰,我們是不是見好就收?畢竟魏軍實力強大,我軍縱然大勝一陣,敵軍依然可以叫來十多萬軍隊作為後援,我們是不是謹慎一些?”
薑維笑道:“伯恭說得有道理,可現在乃是丞相逝世之後,最好的北伐機會,我軍大敗敵軍於洮西,斬敵數萬,賊軍膽寒,我軍士氣正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決不能錯過!我已經派人去聯絡治無戴和白虎文,讓他們想辦法幫忙牽製涼州魏軍,這次我們一定要拿下隴西諸郡。”
張翼看了看薑維,歎了口氣:“希望你是對的。”
漢軍次日渡河之後,迅速包圍狄道,薑維考慮到軍隊遠道而來,攻城器械不足,沒有下令攻城,修築壁壘將狄道重重包圍。
十天之後,成都收到了薑維快馬的捷報,劉禪興奮異常,立即召集眾臣議事。
劉禪說道:“洮西傳來捷報,衛將軍率軍大敗魏賊,斬敵數萬,並進而包圍狄道城。我大軍進兵十分順利,隴西門戶洞開,諸位愛卿怎麽看?”
陳祗首先發言:“衛將軍功勳卓著,此番必須得大大封賞。”
劉禪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薑伯約、張伯恭、夏侯仲權、柳休然、廖元儉等皆有大功之宿將,卿與大將軍、尚書台斟酌而行,論功行賞!”
譙周走上前進言道:“陛下,如今前線大捷,然賊軍勢力仍然強大,為了這次北伐,糧草籌備十分艱難,隻怕撐不了多久,臣以為我大漢以弱攻強,當集小勝為大勝,臣以為是否可讓大軍班師,保住勝果!”
陳隻上前道:“譙大夫之言雖有道理,然兵法有雲:夫以寡勝眾者,恩也;以弱勝強者,民也。使三軍如一心者,則其勝可全也。魏軍大破於洮西,其心膽已裂,而我大漢軍士士氣正旺,此軍心勝一也;我軍實施田製,盡得民心,曹魏連年徭役,駕馭民眾,大失人心,此民心二勝;隴西偏遠,曹魏輕忽已久,此地利勝三也。有此三勝之處,我軍何以不勝?”
劉禪微微點頭,又看向費禕:“大將軍以為如何?”
費禕輕咳兩聲,說道:“陛下,陳侍中與譙大夫所言皆有道理,不過此次北伐大捷,的確是難得的戰機,另外,曹魏因為叛亂方平,司馬師身死,內部也正是混亂的時候,臣以為可令繼續北伐,後勤之事,臣願意再做協助。”
“陳侍中!”,劉禪從座椅之上站了起來:“傳朕令,內廷即日開始削減三成的開銷,支援前線北伐,此外,即刻將府庫之內尚存的五十萬斛大米撥出三十萬支援前線,另撥帑兩億錢重賞前線將士!賜衛將軍薑維假節鉞之權,軍師將軍諸葛瞻假節之權。前線一應軍務,讓他們二人斟酌處置即可!”
陳祗立刻拱手道:“是,陛下!”
“陛下,臣以為可調武都、陰平的馬承、苻翼、藥蘭泥幾位將軍前往助戰。”,大將軍也立刻給出建議。
“嗯,這幾位將軍之前已經準備好了,就讓他們按照計劃開赴前線,與衛將軍他們會合。”
很快,詔令傳到了武都的馬承府邸,馬承立刻整裝,準備出戰。
“爹!”,一位銀鎧少年跑了進來,興奮道:“爹,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馬承笑著說道:“熙兒,你怎麽這麽著急?大軍三日後才能集結好出發。”
馬桓嘿嘿一笑:“孩兒也是著急啊,這可是我第一次上戰場啊!”
馬承搖了搖頭:“你這臭小子,這十七歲上場就得留點神啊。”
馬桓調侃道:“哈哈,父親您十七歲就做常房先生護衛,如何取笑的我啊!”
馬承想到常房的死,感慨一下:“是啊,當年沒能保護好常先生,我希望你上戰場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馬桓拱手道:“爹放心,兒自負武藝已經不下於爹,戰場自保,當能無虞。”
馬承笑了笑:“要是你伯懷叔在這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