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楊戲的告誡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瞻點了點頭:“伯岐將軍的意思,我也明白,放心,此事暫時不會對任何人說起。過兩日上朝,我就上書陛下,請下兵符印信,以備戰事。”
張嶷離開之後,諸葛瞻又去看了黃月英。
“瞻兒,是不是又要準備北伐了?”,床榻上,黃月英大病初愈,氣力尚且不足,隻是安心躺著,接過了劉雁遞來的湯藥。
“母親也操心了,此番魏國東興大敗,朝局不穩,正是北伐良機,這些時日孩兒,可能會更忙了。”,諸葛瞻心中歎氣,這些年忙於國事,對家裏確實也是多有疏漏。
“瞻兒,那邊青城山聽說修繕的不錯,果兒也來信給我了,建議我在那邊休養。”,黃月英笑了笑,她自然知道兒子肩頭之上的責任,也不想添太多麻煩:“明日你派幾個親兵送我過去住兩個月,到時候病養好了,我再迴來。”
諸葛瞻有些沉默,劉雁在一旁也是笑道:“母親,青城山距離成都數十裏,對您是不是太過勞累了?夫君也是擔心您身體吃不消。”
黃月英嗬嗬一笑:“瞧你們說的,我這老婆子還沒有滿七十歲,怎麽就好像老了一樣,區區數十裏路,又不用走的太急了,有什麽打緊的。”
諸葛瞻點點頭:“好,既然是母親的願望,孩兒自當遵從,不過既然是要去青城山的話,孩兒也要去一趟,就親自送母親過去吧。”
“是去見範長生吧?”,黃月英笑了笑:“這個人的確有些濟世之才,當初幫你解決了陳壽的事情,也足見他的智慧。若是能幫你一二,母親也能放心不少。”
“母親說的是。”,諸葛瞻笑了笑:“剛剛伯岐老將軍來的時候,帶了一些補藥給您,到時候,母親也一起帶去青城山,可以慢慢服用,養好元氣。”
“好。你們兩個先迴去吧,尚兒要是玩完迴家了,讓他過來陪陪我。”
“好的,母親。”
諸葛瞻與劉雁離開了黃月英的臥室,劉雁還是說道:“母親也是不想麻煩你,不過她的身體也就是休養一段時間就好,沒有大礙,思遠,你不需要太過擔心了。”
諸葛瞻點點頭,不由地輕輕抱住了劉雁:“這段時間辛苦你了,這些年,很多時候都不在家,你一個公主,本該錦衣玉食,跟著我這個武侯之後,卻還在吃苦一樣,為夫實在是有些愧疚。”
“大丈夫之誌,當如長江之水,東奔大海,豈能留戀於溫柔之鄉,夫君若能建立不世功勳,我這個妻自然也能倍感榮耀。”,劉雁也是就這樣靠在了諸葛瞻身上,雖然也理解他的丈夫,但他丈夫能體貼她一二,心中也總是舒服的。
第二日,諸葛瞻上朝,立刻就趁著東興之戰的局麵,請求劉禪出兵北伐,眾人沒有意見,但是剛剛從梓潼郡太守卸任的楊戲,卻提出了異議。
“諸葛將軍,眼下百姓們才剛剛過幾年安生日子,就要大動刀兵,吳國雖然派人前來結盟出兵,但他們屢屢違背盟約,若是我們出兵,他們坐觀成敗,豈不是會無功而返?”
諸葛瞻知道楊戲的性格疏闊,也是笑著說道:“射聲校尉所言有理,不過,眼下局麵於我有利,魏軍在隴西多年,敗多勝少,如今在東興大敗,死傷慘重,軍民之心,躁動不安,我大軍殺入隴西,先取臨洮,再圖襄武,進而攻打諸郡,穩紮穩打,當無大礙。至於東吳方麵,諸葛恪楚掌朝政就獲取大勝,自然也是誌得意滿,一定也會再起大軍,攻打淮南。”
劉禪看向其他的臣子:“其餘諸卿可還有不同見解?”
譙周站了出來,行了一禮:“啟稟陛下,臣等倒沒有其他意見,隻是此等大事是不是等大將軍迴來之後,再行定奪較好。”
諸葛瞻也立刻接話:“譙大夫所言甚是,這次不過隻是定下出兵與否的問題,既然諸位前輩都沒有意見,臣當親自去往漢壽,與大將軍商討出兵的細節。”
劉禪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此也好,北伐之事乃是我大漢興複的首要大策,當謹慎籌謀,射聲校尉,你剛剛所言也不無道理,此次,便辛苦你隨軍參讚,為我大軍布置,查漏補缺,不知卿可否願意?”
楊戲立刻行禮:“陛下放心,臣一定做好這件事!”
“不過,軍師將軍,尚書台事務以及後勤之事也事關重要,北伐大軍糧草消耗也是不小,你眼下代管尚書台諸事,定要妥善,審慎,不可大意。”
“陛下放心!”
散朝之後,諸葛瞻主動找到了楊戲。
“射聲校尉,晚輩要送家母去青城山養病,想來需要一兩日迴轉,可否請您等待兩天,晚輩迴來之後,再一起去漢壽?”
“嗯,老夫人身體不好,你這個做兒子的,去照顧一兩日也是應當,不過,國事為重,也不要拖遝太久,這樣吧,我先去漢壽,你送夫人到了青城山之後,也直接去漢壽,不用迴轉成都了,咱們這次緊要的地方,還是要商討好北伐出戰的細節。”,楊戲理解諸葛瞻,但也不希望他因私廢公。
“如此也好,那就辛苦您先行一步,晚輩盡快趕來。”
“嗯,那楊某這就迴去準備。”,楊戲轉身便離開,隨後又想了想走了迴來:“思遠,一戰功成萬骨枯,我希望,你所說的北伐是像丞相那樣,組織周密,不可抱有僥幸心態啊。”
“多謝楊校尉指點,您放心,此等大事,思遠豈能輕忽?”,諸葛瞻並沒有責怪楊戲的意思,“不過,思遠也有一言,還請楊校尉勿要以衛將軍的出身再輕忽於他了,畢竟眼下我大漢論軍陣之才,無人可出其右。”
楊戲歎了口氣:“我不喜薑維,隻是覺得這個人因為名利而廢孝道,也不是因為他邊郡寒門的身份,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楊某隻是擔心為了自己的名利,他會失去作為一個領軍統帥的理智。”
諸葛瞻沉默了一下,還是笑了笑:“原來如此,那楊校尉也不用太過擔心,一切,不是還有晚輩在嗎!”
張嶷離開之後,諸葛瞻又去看了黃月英。
“瞻兒,是不是又要準備北伐了?”,床榻上,黃月英大病初愈,氣力尚且不足,隻是安心躺著,接過了劉雁遞來的湯藥。
“母親也操心了,此番魏國東興大敗,朝局不穩,正是北伐良機,這些時日孩兒,可能會更忙了。”,諸葛瞻心中歎氣,這些年忙於國事,對家裏確實也是多有疏漏。
“瞻兒,那邊青城山聽說修繕的不錯,果兒也來信給我了,建議我在那邊休養。”,黃月英笑了笑,她自然知道兒子肩頭之上的責任,也不想添太多麻煩:“明日你派幾個親兵送我過去住兩個月,到時候病養好了,我再迴來。”
諸葛瞻有些沉默,劉雁在一旁也是笑道:“母親,青城山距離成都數十裏,對您是不是太過勞累了?夫君也是擔心您身體吃不消。”
黃月英嗬嗬一笑:“瞧你們說的,我這老婆子還沒有滿七十歲,怎麽就好像老了一樣,區區數十裏路,又不用走的太急了,有什麽打緊的。”
諸葛瞻點點頭:“好,既然是母親的願望,孩兒自當遵從,不過既然是要去青城山的話,孩兒也要去一趟,就親自送母親過去吧。”
“是去見範長生吧?”,黃月英笑了笑:“這個人的確有些濟世之才,當初幫你解決了陳壽的事情,也足見他的智慧。若是能幫你一二,母親也能放心不少。”
“母親說的是。”,諸葛瞻笑了笑:“剛剛伯岐老將軍來的時候,帶了一些補藥給您,到時候,母親也一起帶去青城山,可以慢慢服用,養好元氣。”
“好。你們兩個先迴去吧,尚兒要是玩完迴家了,讓他過來陪陪我。”
“好的,母親。”
諸葛瞻與劉雁離開了黃月英的臥室,劉雁還是說道:“母親也是不想麻煩你,不過她的身體也就是休養一段時間就好,沒有大礙,思遠,你不需要太過擔心了。”
諸葛瞻點點頭,不由地輕輕抱住了劉雁:“這段時間辛苦你了,這些年,很多時候都不在家,你一個公主,本該錦衣玉食,跟著我這個武侯之後,卻還在吃苦一樣,為夫實在是有些愧疚。”
“大丈夫之誌,當如長江之水,東奔大海,豈能留戀於溫柔之鄉,夫君若能建立不世功勳,我這個妻自然也能倍感榮耀。”,劉雁也是就這樣靠在了諸葛瞻身上,雖然也理解他的丈夫,但他丈夫能體貼她一二,心中也總是舒服的。
第二日,諸葛瞻上朝,立刻就趁著東興之戰的局麵,請求劉禪出兵北伐,眾人沒有意見,但是剛剛從梓潼郡太守卸任的楊戲,卻提出了異議。
“諸葛將軍,眼下百姓們才剛剛過幾年安生日子,就要大動刀兵,吳國雖然派人前來結盟出兵,但他們屢屢違背盟約,若是我們出兵,他們坐觀成敗,豈不是會無功而返?”
諸葛瞻知道楊戲的性格疏闊,也是笑著說道:“射聲校尉所言有理,不過,眼下局麵於我有利,魏軍在隴西多年,敗多勝少,如今在東興大敗,死傷慘重,軍民之心,躁動不安,我大軍殺入隴西,先取臨洮,再圖襄武,進而攻打諸郡,穩紮穩打,當無大礙。至於東吳方麵,諸葛恪楚掌朝政就獲取大勝,自然也是誌得意滿,一定也會再起大軍,攻打淮南。”
劉禪看向其他的臣子:“其餘諸卿可還有不同見解?”
譙周站了出來,行了一禮:“啟稟陛下,臣等倒沒有其他意見,隻是此等大事是不是等大將軍迴來之後,再行定奪較好。”
諸葛瞻也立刻接話:“譙大夫所言甚是,這次不過隻是定下出兵與否的問題,既然諸位前輩都沒有意見,臣當親自去往漢壽,與大將軍商討出兵的細節。”
劉禪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此也好,北伐之事乃是我大漢興複的首要大策,當謹慎籌謀,射聲校尉,你剛剛所言也不無道理,此次,便辛苦你隨軍參讚,為我大軍布置,查漏補缺,不知卿可否願意?”
楊戲立刻行禮:“陛下放心,臣一定做好這件事!”
“不過,軍師將軍,尚書台事務以及後勤之事也事關重要,北伐大軍糧草消耗也是不小,你眼下代管尚書台諸事,定要妥善,審慎,不可大意。”
“陛下放心!”
散朝之後,諸葛瞻主動找到了楊戲。
“射聲校尉,晚輩要送家母去青城山養病,想來需要一兩日迴轉,可否請您等待兩天,晚輩迴來之後,再一起去漢壽?”
“嗯,老夫人身體不好,你這個做兒子的,去照顧一兩日也是應當,不過,國事為重,也不要拖遝太久,這樣吧,我先去漢壽,你送夫人到了青城山之後,也直接去漢壽,不用迴轉成都了,咱們這次緊要的地方,還是要商討好北伐出戰的細節。”,楊戲理解諸葛瞻,但也不希望他因私廢公。
“如此也好,那就辛苦您先行一步,晚輩盡快趕來。”
“嗯,那楊某這就迴去準備。”,楊戲轉身便離開,隨後又想了想走了迴來:“思遠,一戰功成萬骨枯,我希望,你所說的北伐是像丞相那樣,組織周密,不可抱有僥幸心態啊。”
“多謝楊校尉指點,您放心,此等大事,思遠豈能輕忽?”,諸葛瞻並沒有責怪楊戲的意思,“不過,思遠也有一言,還請楊校尉勿要以衛將軍的出身再輕忽於他了,畢竟眼下我大漢論軍陣之才,無人可出其右。”
楊戲歎了口氣:“我不喜薑維,隻是覺得這個人因為名利而廢孝道,也不是因為他邊郡寒門的身份,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楊某隻是擔心為了自己的名利,他會失去作為一個領軍統帥的理智。”
諸葛瞻沉默了一下,還是笑了笑:“原來如此,那楊校尉也不用太過擔心,一切,不是還有晚輩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