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連兵北伐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師的舉動一下子讓整個朝堂議論紛紛,荀勖等人見狀,也沒有在多說什麽,老邁的太中大夫田豫站了出來,顫顫巍巍地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大將軍所言,乃是正理,還請陛下準了大將軍的上書吧。”,隨後也是有幾個老臣站了出來,支持田豫的建議。
“既如此,便按照大將軍的意思,免去大將軍司馬師長平侯爵位、司馬昭新城侯爵位,罰俸三年,其餘作戰將領,傷病著重撫恤,不可懈怠。”
“陛下!”,跪在地上的司馬師,“東關之役死者眾多,臣懇請陛下下令喪禮從簡,守喪期間也不禁止婚嫁和入仕。不能因為我兄弟二人之過,而讓已經大受傷害的百姓們,再受苦楚了。”
曹芳思慮再三,於是點了點頭:“如此,便依大將軍的意思吧。”
另一方麵,東吳在東興之戰的大捷之後,也是舉朝歡騰,諸葛恪命人送迴韓綜首級以祭告大帝廟。繳獲魏軍的車輛、牛馬、騾驢等都數以千計,資材器物堆積如山,凱旋而歸。自己的聲望也達到了頂端,於是立刻安排人帶話給自己在蜀地的兒子,讓他聯係諸葛恪,想要聯合北伐。
半個月之後,成都的諸葛瞻也收到了最新的各地情報,同時再次見到了已經吃的又圓了一圈的諸葛綽。
“哦?堂兄的意思,是漢吳兩國一起發動北伐?”
諸葛綽點點頭:“正是,叔父您的意思怎麽樣?”
諸葛瞻想了想,點點頭:“叔父自是支持,隻不過出兵事宜,事關重大,叔父需要在朝廷之上,上書陛下,說明原委,再敲定就好,你可迴複,就說我竭力促成這件事。”
“好,那就不打擾叔父辦公了,叔父請便!”,諸葛綽笑著一禮之後,便轉身大步離去,不一會兒,張嶷走了進來,看著諸葛瞻一副深思的樣子,笑道:“軍師將軍,怎麽了?大白天站在院子裏想事情?”
“哦?是伯岐將軍,來來來,快請進。”,諸葛瞻醒過神來,看到是張嶷來了,也是十分客氣,將對方帶進了偏廳。
“聽聞諸葛老夫人身體最近不好,張某帶了些南中精心選的補藥,三日一服,可以補充氣血,應該是適合老夫人的症狀。”,張嶷將手中的一大包藥材放在桌上。
諸葛瞻也沒有拒絕,讓人收好,笑道:“家母身體雖然偶染微恙,但沒有大礙,倒是勞煩張將軍費心了。將軍此來,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他也清楚,張嶷要是隻送補品,完全可以讓其他人代為轉交,親自過來,自然也是有事想問。
“張某此來,也是聽聞東興的戰事結果,想來大舉北伐為期不遠,故而特地前來請戰。”,張嶷抱拳拱手,很直白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還請軍師將軍,一定要讓張嶷前往。”
諸葛瞻點點頭:“便是將軍不說,此番北伐晚輩也是要勞煩將軍的。這裏是最新的情報,張將軍可以先看看,晚輩也想聽聽將軍的高見。”
張嶷接過幾分情報之後,詳細看了看,過了一會兒笑了笑:“曹家氣數已盡,眼下司馬家雖然看上去被東興之戰削弱了威望,但當年春秋之時,無顯赫功勳的田無宇,卻擅長借公事之便施予私恩,深得民心,備受百姓擁戴,最終篡奪了的薑齊的王位,眼下其自請削爵請罪,反而到可以籠絡人心,穩定局麵,是個人物。”
諸葛瞻也點點頭表示讚同,他自然也是看出來了司馬師的舉動,隨即道:“不過即便如此,淮南之地先有王淩叛亂,後有東興之敗,十數年積攢的糧草儲備消耗一空,當下也正是北伐良機,張將軍以為呢?”
張嶷則點點頭:“思遠你說的沒錯,眼下正是時機,不過關於北伐兵力目標,我以為,攻取臨洮等地,斬獲小勝,即可。我擔心的還是吳國,恐怕靠不住。”
這倒是真的,上一世諸葛恪打個新城之戰虎頭蛇尾,城快打下來了結果被人家一個詐降給欺瞞了,結果弄到最後啥都不是。諸葛瞻也是暗暗歎息,他還是要想辦法提醒一下他這個堂兄才是。
“張將軍所慮甚是,如此到時候,我手書一封,與我那堂兄說一下便好。”,諸葛瞻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接著道:“以張將軍的看法,奪取臨洮自然是穩妥的策略,然而,我倒是有另一個想法,以張將軍之見,我大漢揮師北伐,當以何為先?”
張嶷也沒有猶豫:“自然是糧草,昔日丞相五次北伐,都是被糧草所困,不過眼下我軍軍糧多在蘭坑、遝中一帶屯墾,儲備的數量,足以供給十萬大軍的一年開銷,想來當無此等憂慮。”
諸葛瞻卻笑道:“我所想的,就是用這一批糧草作為誘餌,釣出來魏國的大魚,張將軍以為如何?”
“糧草誘敵?你說的難道是郭淮?”,張嶷立刻想到了那個在隴西耕耘多年的魏國老將。
“郭淮久在隴西,素有威望,之前曹爽連番大敗,隴西卻還能維持基本的穩定,也是全靠著郭淮的威望在支撐,若是此戰將他一舉斬殺,則我軍取勝的影響力,不比幾座城池要大得多嗎?”,諸葛瞻也詳細說明自己的看法。
張嶷思考了一會兒,突然開口詢問:“這個想法,思遠還與誰說過?”
諸葛瞻搖搖頭:“此事,之前乃是我與衛將軍私下謀劃的,因為要保持機密,也不敢對其他人有所透露,將軍當年為先父所看重,沉穩毅重,故而晚輩也特地來向你討教。”
張嶷這才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這個計劃十分大膽,也需要謹慎的籌謀,出兵之前,最好不要再有別的人知曉,最好大將軍那邊都不要讓他知道。”
諸葛瞻眉頭一皺:“這……是不是過於謹慎了?”
張嶷歎了口氣:“大將軍對各方的人都過於博愛了,就連那些魏國降兵都經常招待,可誰知道他們怎麽想的,一旦讓人家看出端倪,這事情就不好辦了……”
“既如此,便按照大將軍的意思,免去大將軍司馬師長平侯爵位、司馬昭新城侯爵位,罰俸三年,其餘作戰將領,傷病著重撫恤,不可懈怠。”
“陛下!”,跪在地上的司馬師,“東關之役死者眾多,臣懇請陛下下令喪禮從簡,守喪期間也不禁止婚嫁和入仕。不能因為我兄弟二人之過,而讓已經大受傷害的百姓們,再受苦楚了。”
曹芳思慮再三,於是點了點頭:“如此,便依大將軍的意思吧。”
另一方麵,東吳在東興之戰的大捷之後,也是舉朝歡騰,諸葛恪命人送迴韓綜首級以祭告大帝廟。繳獲魏軍的車輛、牛馬、騾驢等都數以千計,資材器物堆積如山,凱旋而歸。自己的聲望也達到了頂端,於是立刻安排人帶話給自己在蜀地的兒子,讓他聯係諸葛恪,想要聯合北伐。
半個月之後,成都的諸葛瞻也收到了最新的各地情報,同時再次見到了已經吃的又圓了一圈的諸葛綽。
“哦?堂兄的意思,是漢吳兩國一起發動北伐?”
諸葛綽點點頭:“正是,叔父您的意思怎麽樣?”
諸葛瞻想了想,點點頭:“叔父自是支持,隻不過出兵事宜,事關重大,叔父需要在朝廷之上,上書陛下,說明原委,再敲定就好,你可迴複,就說我竭力促成這件事。”
“好,那就不打擾叔父辦公了,叔父請便!”,諸葛綽笑著一禮之後,便轉身大步離去,不一會兒,張嶷走了進來,看著諸葛瞻一副深思的樣子,笑道:“軍師將軍,怎麽了?大白天站在院子裏想事情?”
“哦?是伯岐將軍,來來來,快請進。”,諸葛瞻醒過神來,看到是張嶷來了,也是十分客氣,將對方帶進了偏廳。
“聽聞諸葛老夫人身體最近不好,張某帶了些南中精心選的補藥,三日一服,可以補充氣血,應該是適合老夫人的症狀。”,張嶷將手中的一大包藥材放在桌上。
諸葛瞻也沒有拒絕,讓人收好,笑道:“家母身體雖然偶染微恙,但沒有大礙,倒是勞煩張將軍費心了。將軍此來,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他也清楚,張嶷要是隻送補品,完全可以讓其他人代為轉交,親自過來,自然也是有事想問。
“張某此來,也是聽聞東興的戰事結果,想來大舉北伐為期不遠,故而特地前來請戰。”,張嶷抱拳拱手,很直白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還請軍師將軍,一定要讓張嶷前往。”
諸葛瞻點點頭:“便是將軍不說,此番北伐晚輩也是要勞煩將軍的。這裏是最新的情報,張將軍可以先看看,晚輩也想聽聽將軍的高見。”
張嶷接過幾分情報之後,詳細看了看,過了一會兒笑了笑:“曹家氣數已盡,眼下司馬家雖然看上去被東興之戰削弱了威望,但當年春秋之時,無顯赫功勳的田無宇,卻擅長借公事之便施予私恩,深得民心,備受百姓擁戴,最終篡奪了的薑齊的王位,眼下其自請削爵請罪,反而到可以籠絡人心,穩定局麵,是個人物。”
諸葛瞻也點點頭表示讚同,他自然也是看出來了司馬師的舉動,隨即道:“不過即便如此,淮南之地先有王淩叛亂,後有東興之敗,十數年積攢的糧草儲備消耗一空,當下也正是北伐良機,張將軍以為呢?”
張嶷則點點頭:“思遠你說的沒錯,眼下正是時機,不過關於北伐兵力目標,我以為,攻取臨洮等地,斬獲小勝,即可。我擔心的還是吳國,恐怕靠不住。”
這倒是真的,上一世諸葛恪打個新城之戰虎頭蛇尾,城快打下來了結果被人家一個詐降給欺瞞了,結果弄到最後啥都不是。諸葛瞻也是暗暗歎息,他還是要想辦法提醒一下他這個堂兄才是。
“張將軍所慮甚是,如此到時候,我手書一封,與我那堂兄說一下便好。”,諸葛瞻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接著道:“以張將軍的看法,奪取臨洮自然是穩妥的策略,然而,我倒是有另一個想法,以張將軍之見,我大漢揮師北伐,當以何為先?”
張嶷也沒有猶豫:“自然是糧草,昔日丞相五次北伐,都是被糧草所困,不過眼下我軍軍糧多在蘭坑、遝中一帶屯墾,儲備的數量,足以供給十萬大軍的一年開銷,想來當無此等憂慮。”
諸葛瞻卻笑道:“我所想的,就是用這一批糧草作為誘餌,釣出來魏國的大魚,張將軍以為如何?”
“糧草誘敵?你說的難道是郭淮?”,張嶷立刻想到了那個在隴西耕耘多年的魏國老將。
“郭淮久在隴西,素有威望,之前曹爽連番大敗,隴西卻還能維持基本的穩定,也是全靠著郭淮的威望在支撐,若是此戰將他一舉斬殺,則我軍取勝的影響力,不比幾座城池要大得多嗎?”,諸葛瞻也詳細說明自己的看法。
張嶷思考了一會兒,突然開口詢問:“這個想法,思遠還與誰說過?”
諸葛瞻搖搖頭:“此事,之前乃是我與衛將軍私下謀劃的,因為要保持機密,也不敢對其他人有所透露,將軍當年為先父所看重,沉穩毅重,故而晚輩也特地來向你討教。”
張嶷這才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這個計劃十分大膽,也需要謹慎的籌謀,出兵之前,最好不要再有別的人知曉,最好大將軍那邊都不要讓他知道。”
諸葛瞻眉頭一皺:“這……是不是過於謹慎了?”
張嶷歎了口氣:“大將軍對各方的人都過於博愛了,就連那些魏國降兵都經常招待,可誰知道他們怎麽想的,一旦讓人家看出端倪,這事情就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