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董允的叮囑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知眼前這個劉將軍就是當朝太子,還在打著瞌睡的衛禮直接嚇醒,當即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請罪。劉璿好笑地把他提溜起來。
“瞧你那點出息!”,劉璿好笑道,“怎麽,孤是洪水猛獸?”
衛禮又趕緊行禮:“不敢不敢,殿下微服此地,草民多有放肆,實屬不該,當然應該請罪……”
一旁的關彝看不下去,將他又拉了起來,有些好笑道:“行了行了,你這個人啊,趕緊吃了早飯,咱們迴成都去。”
“啊?去成都?遊街啊?”,衛禮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啪!”,關彝給整笑了,輕輕拍了衛禮的小腦袋瓜,“你這幹不拉幾的有什麽好遊的,你姐姐要入宮了,嫁給太子做良娣,你以後也算是皇家的親戚了。”
“良娣!?”,衛禮一驚,轉頭看向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姐姐:“姐,你真去給人家做妾了?”
衛萱給這句話整的哭笑不得,就是說這弟弟平常挺機靈,今天這是咋個迴事?上前就踢了他一腳:“睡醒了沒?醒了就去吃飯,吃了飯就滾蛋!”
“哦哦,好,我去吃飯,我去吃飯……”,衛禮也知道自己也得緩緩這個消息,於是趕緊就鑽到裏屋去吃飯了。
眾人無奈地笑了笑,費氏笑著拉著衛萱在一旁說話聊天,十分自在。
“駕!駕!”,幾個騎士快速飛奔而來,眾人都有些疑惑地時候,他們已經到了眼前,為首之人正是張翼。
“張太守?”,劉璿吃了一驚,什麽緊急消息是要他來送的,又是魏軍入侵?
“太子殿下,總算找到您了,成都急報。”,說完將一個匣子遞給了劉璿。
劉璿立刻打開匣子,取出裏麵的急報讀了起來,隨即歎了口氣。
諸葛攀見狀,上前詢問:“殿下,怎麽了?”
劉璿搖搖頭:“董侍中快不行了,父皇讓孤盡快迴成都,見見他最後一麵……”
此時的成都,董允的宅邸中,劉禪正在看望病重的董允。
劉禪好言安慰:“董侍中,好好養病,莫要操心過甚,太子已經在趕迴來的路上了。”
董允笑了笑,他已經病的很重了,眼下說話都已經稍顯費力,但還是扯出了一絲笑容:“多謝陛下寬慰,病容難堪入目,還是勞煩您親自來,實在是臣的不是。”
“董卿多年勞苦,忠心國事,朕此舉也是應該的。”,劉禪笑了笑。
“陛下,臣恐怕等不到太子殿下迴來了,此刻有心腹之言,向陛下陳奏……”
劉禪心裏有些不好受,雖然多年下來,被董允一直管著,很不順心,但一方麵得到了諸葛果的開解,另一方麵,看著眼前董允虛弱的樣子,他也終究還是心軟了,點了點頭:“董卿……你有什麽話,就說吧,朕洗耳恭聽。”
“當年,陛下經常想要選民間美女充實後宮,其實這不是什麽過分的事情,然而臣還是頂撞了陛下,阻止了這件事,此事,臣有犯上之罪,請陛下寬恕,但眼下我大漢偏居一隅,國力疲弱,所謂上行下效,若是陛下您耽於享樂,則臣下必然效仿,先帝與丞相,當年篳路藍縷,方打下益州之地,北伐雍涼,東進中原,則更需要進一步凝聚國力,等待時機,還請陛下暫且忍下食色之欲,為國家大事而著想。”
劉禪見董允因為這些事情向他請罪,心情好了一些,還是笑道:“其實有眾位賢臣輔弼,朕雖然能力平庸,但還是挺輕鬆的,有的時候確實也是放鬆了一些,侍中沒有什麽罪過。”
“陛下切勿妄自菲薄,您用人不疑,不吝惜對有能之人的拔擢與賞賜,故而大家都樂於為您效死。”,董允說完緩了口氣,繼續說道:“日後,臣不能輔弼您了,還請您一定記得,一定要察微!”
劉禪一愣:“察微?”
“正是,察微。”,董允點了點頭,隨即便開始進行解釋:“您想想,丞相曾說過親賢臣,遠小人。可恕臣直言,小人多於君子,要想防範篩查並不容易,因此,關鍵就在於察微。奸人必有奸行,貪財的人,生活會過的奢侈;圖謀高位的人,會時常想著打點上下,以求進身;謀取私利的人,也一定會有他們的各種目的,陛下需要細細察之啊。”
“朕並非很聰慧的人,要如何篩查呢?”
董允笑了笑:“陛下曾讀《韓非子》,當知賢才能者都是長於理事,短於謀身,這些人都是陛下可以認真考察的,相對的,對於那些奸人,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在陛下麵前做出一副賢德的樣子,讓陛下您的左右內侍時常對您誇讚他們的政績,這樣一來,他們會比那些真正的賢能之輩,更早的進入到您的眼睛裏,自然也就更容易得到陛下的關注和寵信,因此,陛下得到一個人才,也需要細細考察他的日常行為以及言行,是不是符合一個真正的理事賢才。”
劉禪點點頭,隨即問道:“董卿之前多次排斥黃皓,也是因為這一點嗎?”
董允點點頭:“黃皓、李亓等人作為陛下的近臣,自然是下麵臣子圖謀進身的重要人物,他們要接受的賄賂和誘惑也比普通人高的多,臣排斥黃皓,的確有這方麵的原因,可更重要的是,黃皓此人確實善於鑽營,並且時有貪財之念,臣知道他侍奉陛下多年,對陛下很好,但還請陛下一定留意,日後對黃皓,將其作為陪伴玩樂即可,但不能讓其插手政務,否則,不但陛下聲名有損,國政恐怕也會大受影響。”
劉禪點了點頭,又問道:“呂令君也有五十出頭了,年紀也不輕了,若是他也有個萬一,董卿以為何人可繼任主政?”
董允思考了一下,說道:“董厥、樊建二人可為輔弼,料理日常庶政,接應北伐供需,當無大礙,至於總籌之人……軍師將軍諸葛瞻年紀雖幼,但才幹可以獨當一麵,他的身份也可以很好地斡旋各方,陛下可以再考察考察。”
“陳祗能不能做尚書令?”,劉禪又問了一句。
沉默了片刻,董允說道:“恕臣直言,臣看不透陳奉宗此人,這就需要陛下您明智的決斷了……”
“瞧你那點出息!”,劉璿好笑道,“怎麽,孤是洪水猛獸?”
衛禮又趕緊行禮:“不敢不敢,殿下微服此地,草民多有放肆,實屬不該,當然應該請罪……”
一旁的關彝看不下去,將他又拉了起來,有些好笑道:“行了行了,你這個人啊,趕緊吃了早飯,咱們迴成都去。”
“啊?去成都?遊街啊?”,衛禮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啪!”,關彝給整笑了,輕輕拍了衛禮的小腦袋瓜,“你這幹不拉幾的有什麽好遊的,你姐姐要入宮了,嫁給太子做良娣,你以後也算是皇家的親戚了。”
“良娣!?”,衛禮一驚,轉頭看向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姐姐:“姐,你真去給人家做妾了?”
衛萱給這句話整的哭笑不得,就是說這弟弟平常挺機靈,今天這是咋個迴事?上前就踢了他一腳:“睡醒了沒?醒了就去吃飯,吃了飯就滾蛋!”
“哦哦,好,我去吃飯,我去吃飯……”,衛禮也知道自己也得緩緩這個消息,於是趕緊就鑽到裏屋去吃飯了。
眾人無奈地笑了笑,費氏笑著拉著衛萱在一旁說話聊天,十分自在。
“駕!駕!”,幾個騎士快速飛奔而來,眾人都有些疑惑地時候,他們已經到了眼前,為首之人正是張翼。
“張太守?”,劉璿吃了一驚,什麽緊急消息是要他來送的,又是魏軍入侵?
“太子殿下,總算找到您了,成都急報。”,說完將一個匣子遞給了劉璿。
劉璿立刻打開匣子,取出裏麵的急報讀了起來,隨即歎了口氣。
諸葛攀見狀,上前詢問:“殿下,怎麽了?”
劉璿搖搖頭:“董侍中快不行了,父皇讓孤盡快迴成都,見見他最後一麵……”
此時的成都,董允的宅邸中,劉禪正在看望病重的董允。
劉禪好言安慰:“董侍中,好好養病,莫要操心過甚,太子已經在趕迴來的路上了。”
董允笑了笑,他已經病的很重了,眼下說話都已經稍顯費力,但還是扯出了一絲笑容:“多謝陛下寬慰,病容難堪入目,還是勞煩您親自來,實在是臣的不是。”
“董卿多年勞苦,忠心國事,朕此舉也是應該的。”,劉禪笑了笑。
“陛下,臣恐怕等不到太子殿下迴來了,此刻有心腹之言,向陛下陳奏……”
劉禪心裏有些不好受,雖然多年下來,被董允一直管著,很不順心,但一方麵得到了諸葛果的開解,另一方麵,看著眼前董允虛弱的樣子,他也終究還是心軟了,點了點頭:“董卿……你有什麽話,就說吧,朕洗耳恭聽。”
“當年,陛下經常想要選民間美女充實後宮,其實這不是什麽過分的事情,然而臣還是頂撞了陛下,阻止了這件事,此事,臣有犯上之罪,請陛下寬恕,但眼下我大漢偏居一隅,國力疲弱,所謂上行下效,若是陛下您耽於享樂,則臣下必然效仿,先帝與丞相,當年篳路藍縷,方打下益州之地,北伐雍涼,東進中原,則更需要進一步凝聚國力,等待時機,還請陛下暫且忍下食色之欲,為國家大事而著想。”
劉禪見董允因為這些事情向他請罪,心情好了一些,還是笑道:“其實有眾位賢臣輔弼,朕雖然能力平庸,但還是挺輕鬆的,有的時候確實也是放鬆了一些,侍中沒有什麽罪過。”
“陛下切勿妄自菲薄,您用人不疑,不吝惜對有能之人的拔擢與賞賜,故而大家都樂於為您效死。”,董允說完緩了口氣,繼續說道:“日後,臣不能輔弼您了,還請您一定記得,一定要察微!”
劉禪一愣:“察微?”
“正是,察微。”,董允點了點頭,隨即便開始進行解釋:“您想想,丞相曾說過親賢臣,遠小人。可恕臣直言,小人多於君子,要想防範篩查並不容易,因此,關鍵就在於察微。奸人必有奸行,貪財的人,生活會過的奢侈;圖謀高位的人,會時常想著打點上下,以求進身;謀取私利的人,也一定會有他們的各種目的,陛下需要細細察之啊。”
“朕並非很聰慧的人,要如何篩查呢?”
董允笑了笑:“陛下曾讀《韓非子》,當知賢才能者都是長於理事,短於謀身,這些人都是陛下可以認真考察的,相對的,對於那些奸人,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在陛下麵前做出一副賢德的樣子,讓陛下您的左右內侍時常對您誇讚他們的政績,這樣一來,他們會比那些真正的賢能之輩,更早的進入到您的眼睛裏,自然也就更容易得到陛下的關注和寵信,因此,陛下得到一個人才,也需要細細考察他的日常行為以及言行,是不是符合一個真正的理事賢才。”
劉禪點點頭,隨即問道:“董卿之前多次排斥黃皓,也是因為這一點嗎?”
董允點點頭:“黃皓、李亓等人作為陛下的近臣,自然是下麵臣子圖謀進身的重要人物,他們要接受的賄賂和誘惑也比普通人高的多,臣排斥黃皓,的確有這方麵的原因,可更重要的是,黃皓此人確實善於鑽營,並且時有貪財之念,臣知道他侍奉陛下多年,對陛下很好,但還請陛下一定留意,日後對黃皓,將其作為陪伴玩樂即可,但不能讓其插手政務,否則,不但陛下聲名有損,國政恐怕也會大受影響。”
劉禪點了點頭,又問道:“呂令君也有五十出頭了,年紀也不輕了,若是他也有個萬一,董卿以為何人可繼任主政?”
董允思考了一下,說道:“董厥、樊建二人可為輔弼,料理日常庶政,接應北伐供需,當無大礙,至於總籌之人……軍師將軍諸葛瞻年紀雖幼,但才幹可以獨當一麵,他的身份也可以很好地斡旋各方,陛下可以再考察考察。”
“陳祗能不能做尚書令?”,劉禪又問了一句。
沉默了片刻,董允說道:“恕臣直言,臣看不透陳奉宗此人,這就需要陛下您明智的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