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陳祗的誌向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觀主今日找我,也不是完全要迴禮給陛下吧?”,陳祗坐在院落中的石凳上,笑著看對麵也已經落座的諸葛果。
“陛下跟我說,陳內侍之前學了水車,在後花園做了一套水車?”。諸葛果直直的看著他。
“是的,沒想到觀主您對這些事情還是挺關心,下官不僅安裝了水車,還特地改建後花園的結構,陛下閑暇之時,還能出來放鬆一下心情。”,陳祗笑著迴答,語氣很是放鬆。
“如此大興土木,外人若是知曉,又豈是明君風範,陳內侍這番舉動,恐有媚上的爭議啊。”,諸葛果也沒有給他藏著掖著。
“嗯,觀主所言其實不錯,陳某確實有些媚主的意思。”
諸葛果萬萬沒想到陳祗居然直接承認了,可她多年修道,心態也算很好,倒也沒有立刻生氣,就是有些不解,帶了些好奇的感覺問道:“這是為何?媚上之人總歸不是好名聲,您圖什麽?”
“觀主,您是武鄉侯的姐姐,這些話,有一天您也要轉達給他,你們諸葛家畢竟地位特殊,有些事情你們也需要早早認清才好。”。陳祗卻特別平靜。
諸葛果看了看他,還是點頭道:“你說吧,我聽著。”
陳祗突然正色了起來,問道:“觀主與陛下有近數十年的兄妹之情,您以為陛下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諸葛果謹慎想了想:“陛下寬厚仁義,有容人納物的胸襟,而且也有天資,通曉古今的經史子集。”
“是。陛下是一個好人,可他很難做一個好皇帝。”,陳祗歎了口氣,“觀主可曾聽過一句老話?素絲無常,唯所染之。”
諸葛果一愣,隨即沉默不語……
“陛下身邊跟著先帝、丞相、蔣大司馬、董侍中這些人,就會是一個賢君,可終究這些人比陛下年紀大啊,他們要是故去之後呢?陛下身邊還能依靠誰?”,陳祗依舊說著。
“這與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又有什麽關係?”,諸葛果沒有跟他糾纏,還是問迴了當初的那個問題。
“當年丞相對陛下尚且有舐犢的關愛,嚴厲中也是十分親近尊重,君臣關係尚且和睦,可眼下大司馬統兵在外,尚書令政務繁雜,董侍中雖然能匡正陛下的過失,可他的手段和語氣都有些過激了,這些年被管教的有些嚴苛了,雖然他心中不會對朝臣有所記恨,但畢竟心中會有不喜。更重要的是,為什麽董侍中曾經不斷斥責黃皓迷惑主上,可陛下還是逐漸在親近黃皓呢?”
諸葛果也抬頭仔細看了看眼前這個宮中內侍,這也是她第一次重新開始認識他。
“陳內侍有話不妨直言。”
“陛下親近黃皓,恰恰是因為黃皓能讓感受到放鬆,不受拘束,陛下是好人,可他首先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所以若是有朝一日,董侍中不在了,恐怕陛下會重蹈當年宦官亂政的局麵。觀主以為陳某的話,可有道理?”
諸葛果已經不著急反駁:“以你的話,你的所作所為,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來媚上博取陛下的信任,阻止陛下變成一個昏庸的君主,你是希望以後取代董侍中的地位?”
“不錯!”,陳祗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陳某粗通一些旁門技巧,雖然上不得大流,但討得陛下的歡心,自認為也是有些本領的。所以,陳某在此也想跟小侯爺來一個提議,日後若是有那麽一天,內廷之事,陳某一力擔之,小侯爺可以全力署理軍政事務,如何?”
“貧道隻能替陳內侍轉達這些話,終究還是要看他的意思,不過貧道作為諸葛家的人,想要跟陳內侍先定一個規矩,不可引導陛下殆廢政務,你可能做得到。”
“我可以保證我會盡量引導陛下勤政,也可以盡力阻止黃皓帶壞陛下,但結果最終如何我無法保證。”,陳祗倒也不忽悠人,擺出了自己的態度。
“你倒是坦率。”,諸葛果倒是有些佩服他,“這些話貧道會轉達給思遠的,還是多謝陳內侍此番送貧道迴來,這個小禮盒,還請陳內侍送迴去給陛下。”
陳祗接過了諸葛果的禮盒,站起身來,行了禮:“與觀主今日的聊天十分愉快,陳某等著小侯爺的迴複,告退。”,說罷也徑直走了出去。
諸葛果眯著眼睛看了看陳祗的身影消失在了門口,隨即走進了房中,取出了筆墨紙硯,開始書寫了起來。
陳祗迴到了宮中,找到了還在後花園休養的劉禪,諸葛果的小禮盒交給了劉禪,劉禪打開一看,是一個製作很精巧的擺件,笑著道:“果兒小妹有心了。”,隨即看向後花園中,即將完工的水車,好奇問道:“奉宗,朕在民間見過水車,似乎並沒有這樣的?”
“這是武鄉侯會同工令蒲元和工匠馬康做出來的龍骨水車,可以將水從低處引向高處,臣做了個小型的,陛下常說感念民間疾苦,卻遺憾不能出城體驗,可以時不時踩著這個水車體驗百姓種地時,汲水的辛苦。”,陳祗笑道。
陪在一旁的黃皓卻道:“陛下日理萬機,若還是要踩這個水車,未免太辛苦了。”
陳祗卻笑了笑:“黃門丞所言不對,正是因為陛下日理萬機,久坐案前,踩踩這水車,雖然一時辛苦,卻也可以鬆鬆筋骨,於龍體有益。”
劉禪哈哈一笑:“沒想到奉宗對醫理也有研究?”
陳祗趕緊躬身行禮:“臣雖不無張仲景、華元化之能,但身體的小病小疾還有有些手段的,您可莫要小瞧了我!”
劉禪點頭:“朕知道你的能耐,看來這內廷慢慢交給你打點,還是妥當的,一會兒朕賞你五千錢,可別嫌少。”
陳祗卻貌似感動了一般,跪拜叩頭:“君王之賜皆是厚恩,臣怎會嫌棄,陛下看重臣,臣也一定會為陛下肝腦塗地。”
“好了好了,不必如此。”,劉禪心情很好,將陳祗扶了起來,“朕不要你肝腦塗地,好好活著,為大漢,為朕效力分憂。”
“臣明白!”
而看著君臣和睦的黃皓,心中卻是有些泛酸,不禁有些後悔,自己咋就沒多學點技藝手段?
“陛下跟我說,陳內侍之前學了水車,在後花園做了一套水車?”。諸葛果直直的看著他。
“是的,沒想到觀主您對這些事情還是挺關心,下官不僅安裝了水車,還特地改建後花園的結構,陛下閑暇之時,還能出來放鬆一下心情。”,陳祗笑著迴答,語氣很是放鬆。
“如此大興土木,外人若是知曉,又豈是明君風範,陳內侍這番舉動,恐有媚上的爭議啊。”,諸葛果也沒有給他藏著掖著。
“嗯,觀主所言其實不錯,陳某確實有些媚主的意思。”
諸葛果萬萬沒想到陳祗居然直接承認了,可她多年修道,心態也算很好,倒也沒有立刻生氣,就是有些不解,帶了些好奇的感覺問道:“這是為何?媚上之人總歸不是好名聲,您圖什麽?”
“觀主,您是武鄉侯的姐姐,這些話,有一天您也要轉達給他,你們諸葛家畢竟地位特殊,有些事情你們也需要早早認清才好。”。陳祗卻特別平靜。
諸葛果看了看他,還是點頭道:“你說吧,我聽著。”
陳祗突然正色了起來,問道:“觀主與陛下有近數十年的兄妹之情,您以為陛下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諸葛果謹慎想了想:“陛下寬厚仁義,有容人納物的胸襟,而且也有天資,通曉古今的經史子集。”
“是。陛下是一個好人,可他很難做一個好皇帝。”,陳祗歎了口氣,“觀主可曾聽過一句老話?素絲無常,唯所染之。”
諸葛果一愣,隨即沉默不語……
“陛下身邊跟著先帝、丞相、蔣大司馬、董侍中這些人,就會是一個賢君,可終究這些人比陛下年紀大啊,他們要是故去之後呢?陛下身邊還能依靠誰?”,陳祗依舊說著。
“這與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又有什麽關係?”,諸葛果沒有跟他糾纏,還是問迴了當初的那個問題。
“當年丞相對陛下尚且有舐犢的關愛,嚴厲中也是十分親近尊重,君臣關係尚且和睦,可眼下大司馬統兵在外,尚書令政務繁雜,董侍中雖然能匡正陛下的過失,可他的手段和語氣都有些過激了,這些年被管教的有些嚴苛了,雖然他心中不會對朝臣有所記恨,但畢竟心中會有不喜。更重要的是,為什麽董侍中曾經不斷斥責黃皓迷惑主上,可陛下還是逐漸在親近黃皓呢?”
諸葛果也抬頭仔細看了看眼前這個宮中內侍,這也是她第一次重新開始認識他。
“陳內侍有話不妨直言。”
“陛下親近黃皓,恰恰是因為黃皓能讓感受到放鬆,不受拘束,陛下是好人,可他首先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所以若是有朝一日,董侍中不在了,恐怕陛下會重蹈當年宦官亂政的局麵。觀主以為陳某的話,可有道理?”
諸葛果已經不著急反駁:“以你的話,你的所作所為,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來媚上博取陛下的信任,阻止陛下變成一個昏庸的君主,你是希望以後取代董侍中的地位?”
“不錯!”,陳祗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陳某粗通一些旁門技巧,雖然上不得大流,但討得陛下的歡心,自認為也是有些本領的。所以,陳某在此也想跟小侯爺來一個提議,日後若是有那麽一天,內廷之事,陳某一力擔之,小侯爺可以全力署理軍政事務,如何?”
“貧道隻能替陳內侍轉達這些話,終究還是要看他的意思,不過貧道作為諸葛家的人,想要跟陳內侍先定一個規矩,不可引導陛下殆廢政務,你可能做得到。”
“我可以保證我會盡量引導陛下勤政,也可以盡力阻止黃皓帶壞陛下,但結果最終如何我無法保證。”,陳祗倒也不忽悠人,擺出了自己的態度。
“你倒是坦率。”,諸葛果倒是有些佩服他,“這些話貧道會轉達給思遠的,還是多謝陳內侍此番送貧道迴來,這個小禮盒,還請陳內侍送迴去給陛下。”
陳祗接過了諸葛果的禮盒,站起身來,行了禮:“與觀主今日的聊天十分愉快,陳某等著小侯爺的迴複,告退。”,說罷也徑直走了出去。
諸葛果眯著眼睛看了看陳祗的身影消失在了門口,隨即走進了房中,取出了筆墨紙硯,開始書寫了起來。
陳祗迴到了宮中,找到了還在後花園休養的劉禪,諸葛果的小禮盒交給了劉禪,劉禪打開一看,是一個製作很精巧的擺件,笑著道:“果兒小妹有心了。”,隨即看向後花園中,即將完工的水車,好奇問道:“奉宗,朕在民間見過水車,似乎並沒有這樣的?”
“這是武鄉侯會同工令蒲元和工匠馬康做出來的龍骨水車,可以將水從低處引向高處,臣做了個小型的,陛下常說感念民間疾苦,卻遺憾不能出城體驗,可以時不時踩著這個水車體驗百姓種地時,汲水的辛苦。”,陳祗笑道。
陪在一旁的黃皓卻道:“陛下日理萬機,若還是要踩這個水車,未免太辛苦了。”
陳祗卻笑了笑:“黃門丞所言不對,正是因為陛下日理萬機,久坐案前,踩踩這水車,雖然一時辛苦,卻也可以鬆鬆筋骨,於龍體有益。”
劉禪哈哈一笑:“沒想到奉宗對醫理也有研究?”
陳祗趕緊躬身行禮:“臣雖不無張仲景、華元化之能,但身體的小病小疾還有有些手段的,您可莫要小瞧了我!”
劉禪點頭:“朕知道你的能耐,看來這內廷慢慢交給你打點,還是妥當的,一會兒朕賞你五千錢,可別嫌少。”
陳祗卻貌似感動了一般,跪拜叩頭:“君王之賜皆是厚恩,臣怎會嫌棄,陛下看重臣,臣也一定會為陛下肝腦塗地。”
“好了好了,不必如此。”,劉禪心情很好,將陳祗扶了起來,“朕不要你肝腦塗地,好好活著,為大漢,為朕效力分憂。”
“臣明白!”
而看著君臣和睦的黃皓,心中卻是有些泛酸,不禁有些後悔,自己咋就沒多學點技藝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