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被送迴府裏閉門思過,黃月英大驚,趕緊問了詳細情況,知道後哭笑不得,想了想還是說了兒子兩句。


    “瞻兒,你年少氣盛娘理解,不過也沒必要逮著人家心窩子插的。”


    “母親,您是不知道,劉元盛為難孩兒也就算了,他還嘲諷孩兒的父親!父親一生為公,卻還受此譏諷,那孩兒能忍嗎?”,諸葛瞻還是憤憤不平,“他父親當年剛猛難製,還吃了一堆敗仗,自裁謝罪已經是輕的了,陛下對劉林和他母親特旨嗬護,已經是極大的恩典,為什麽他不知足?”


    上一世諸葛瞻跟劉林基本沒有什麽交集,但這次諸葛瞻也沒想到這曆史給了他一次重開的機會,然後又給他加了一點點難度。


    “母親知道你孝順,不過這件事就這樣過去吧,以後你與劉林少見麵便是,見了麵也還是容忍三分便是。”


    黃月英說完心中歎了口氣,當年劉封的事情,她也曾勸過諸葛亮不要多嘴,再怎麽樣劉封與劉備也是父子關係,疏不間親,可諸葛亮卻說為君分憂,有些事情做臣子的表明態度才能更好地解決。


    好吧,劉封是解決了,問題全丟給下一代了,諸葛瞻和劉林都是年少氣盛,這沒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能有啥好。


    不過,很快就有人來幫忙緩和關係了。


    “武鄉侯可在?中庶子霍弋求見。”,霍弋的聲音在門外響了起來。


    有些煩悶的諸葛瞻聽到是霍弋來訪,還是起身出門迎接。


    “中庶子來訪,本侯多有怠慢,請進!”,對這位能臣,諸葛瞻還是很佩服和客氣的,立刻讓人備好了茶水。


    霍弋見小侯爺對他如此客氣還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小侯爺,太子殿下特意吩咐我來,代太子中盾向您致歉,今天是他父親的忌日,因此他的情緒可能不是很好。還望你多多體諒啊。”


    諸葛瞻聽到最後一句話,心中倒是有些理解劉林了,心裏的氣也消了一些,而且太子都派人上門了,這件事當然不好太過糾纏。


    諸葛瞻拱手迴禮:“太子殿下言重了,其實也是臣言語有些輕浮魯莽,有失儀態,並不是劉將軍一人之失,也請中庶子代臣向殿下賠罪,另外……也代替我向劉將軍致歉。”


    自己還是先服個軟吧,畢竟也要給足太子的麵子,總不能還沒開始擔任朝職,就開始得罪人吧,說幾句軟話反正又不會脫皮。


    再說自己今年滿了十二歲就要準備進軍營了,到時候跟他也見不上幾麵。


    霍弋覺得諸葛瞻也是挺講道理,笑道:“小侯爺胸寬四海,在下佩服,您心中也不必不痛快,陛下已經知道了此事,免去了劉林太子中盾之職,發往向寵中軍效力,也算是懲戒了。”


    諸葛瞻一聽,人都麻了……


    不是,他今年滿十二歲了就要入軍營錘煉了啊,本來以為就可以避開劉林,這咋還先去那裏等著自己的?


    “小侯爺?怎麽了?”,霍弋看著他臉色變化的奇怪,這咋了,劉林被發往軍中,這懲戒不小啊,難道這小侯爺還覺得輕了?


    “那個,中庶子啊,劉將軍雖然對我出手,有所不妥,但畢竟也是值宿宮禁的禁衛,是太子殿下信得過的人,如若這樣就發往軍中,是不是太重了一下,其實罰點錢,打幾板子也就是了,現在劉將軍因為我被發往軍中,實在是心中不安……”


    確實挺不安,要是能給人家叫迴去,別跟他碰一下,大家都高興。


    霍弋心中感慨,這武鄉侯雖然年輕氣盛,但也還是個忠厚人啊,挨了一拳,先父給人家一頓嘲諷,還給劉林說情,說實話要是換成自己都未必能有這樣的心胸。


    “侯爺仁慈,不過,陛下這事情也已經下了詔書了,暫時也隻能如此,不過您不用擔心,您的意思,在下也會轉達給殿下以及劉將軍的。”


    仁慈個鬼啊,諸葛瞻麵上笑著,心中罵著。趕緊跟霍弋寒暄一頓之後,客氣地將他送到門口。


    “對了,小侯爺,來之前大司農要在下給您遞話,說是你被下令禁足反省,學業不能落下,以後他每天迴來您府上給您上課,要您做好準備,今天午時後就會上門。”,霍弋走出門突然想起了孟光要他帶的話,說完就施施然走了。


    “啊?!”,諸葛瞻人都傻了,老師還要來他家,能不能不要啊?


    這老夫子,學問有,人品正,有見識,但……說話也是真的刻薄嚴厲啊……


    這邊諸葛瞻頭疼自己的處境,劉林迴到府中之後也與自己的母親說了具體情況。


    王氏歎了口氣,摸了摸劉林的腦袋:“兒啊,這件事情,為娘的不會說你什麽的,不過無論是陛下還是諸葛丞相,對咱們母子都是不錯的,你父親的事情,本就沒辦法怪到他們頭上,為娘的希望你不要太過執拗了。”


    王氏心地寬和,雖然當年很傷感劉封的死,但她心中很清楚,劉封當時的處境,十分惡劣,縱然能保命不死,流放邊疆,終身為左衽,恐怕也是無法避免的,他那一死,倒是保全了自己和劉林的生活。


    “母親,孩兒知道其中道理,可……”,可有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


    王氏又何嚐不知?幼年喪父,這心結不是那麽容易過的。可當年劉封去世之後安葬、自己母子二人在成都平靜的生活,以及劉林的軍職,要不是劉禪安排,諸葛亮默許,又豈會如此的順利?


    “不想這麽多了,你有心承襲父業,那就跟著向將軍好好磨練自己,再有兩個月你就加冠了,娘啊已經給你相看了一個好女子,到時候,你們倆見見。”,王氏笑著安慰著兒子。


    “嗯,娘,孩兒知道了。”,聽到娶媳婦的事情,劉林還有些不好意思,“娘您放心,孩兒一定不會給您和父親丟臉的。”


    王氏走迴房間,從一個小櫃子裏取出一個包裹,走出來送給了兒子。


    “這是你父親生前遺物,說是行軍之人用得上的,你看看吧。”


    劉林於是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卻是一本《吳子兵法》,封麵四個手抄字雖然還算工整,但也略有寫歪。劉林有些驚訝的看向王氏。


    王氏笑了笑:“當年先帝送了你父親一本吳起兵法,後來因為荊州避亂時遺失了,你父親自己便借了書又手抄了一份,他很喜歡讀這本書,你既然以後要從軍作戰,時常看看,也是對你大有進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