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魏國入侵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就在諸葛瞻即將結束守孝的時候,陰平這邊卻接到令人不安的情報。
“王嗣,你是說魏軍方麵有意攻打我軍?”,陰平太守廖化,看著一個年輕人發問。
“啟稟太守,小人在隴西打探到,魏國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遊奕前往上邽與郭淮會麵,此舉不同尋常,雖然沒能打探到更進一步的消息,但屬下覺得情形不對,因此才決定前來匯報。”
廖化坐了下來,手輕叩桌麵:“若是僅僅隻有這些情報,並不能說明什麽?”,隨即又看向王嗣,“你說一下你的推斷。”
王嗣點頭道,隨即說道:“郭淮乃雍州都督,提督雍州諸郡兵馬,調遣南安和廣魏的兵馬,一定是要對臨近郡縣下手,那麽,不是武都就是陰平,陰平郡地廣人稀,並無可以圖謀的目標,那麽他們的目的,就隻有駐紮在蘭坑的氐人部落了。”
廖化也是細細思考了一下,也是覺得很認可王嗣的想法,於是下了命令:“王嗣,你先派人去通知武都太守張尉做好防範,另外,我書信一封,你親自去漢中送給大將軍,稟告他現在的情況。”
“卑職得令!”
三日之後,正在沔陽處理的蔣琬,突然接到了廖化的匯報,眉頭緊皺,將王平、劉敏、諸葛瞻、羅憲和蔣斌都叫了過來。
羅憲聽了王嗣的匯報之後,率先開口發問:“你的意思是,魏軍極有可能進攻蘭坑?”
王嗣點點頭,並說道:“請恕屬下無能,沒辦法探查到更進一步的消息。”
王平也開了口:“這些情況已經足夠了,眼下司馬懿被調到洛陽處理公孫淵的事情,魏軍不可能對漢中發動進攻,而且郭淮僅僅調遣了兩郡太守,那麽出動的兵力肯定不會太多。目標大概率就是蘭坑的那些氐人了。”
劉敏看了看桌上的地圖,說道:“廖太守既然已經派人通知武都了,那麽做好防守即可,派出一支偏師策應蘭坑、建威的後方,以備不測即可。”
諸葛瞻卻說道:“眾位大人,晚輩有不同看法。”
蔣琬看向諸葛瞻:“哦?思遠有何韜略?”
幾個人都在好奇地看著這個走到地圖前的少年,隨即他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固守雖然穩妥,但畢竟讓敵軍攻入我軍境內,其那些氐人目前軍民之心尚未完全安定下來,一旦遭受進攻,很難說會出現怎樣的驚擾和騷動。”
隨即他頓了頓,又指著一個地方說道:“此地名為迭子溝,北通臨洮,南接盤山坡,魏國的守善羌侯宕蕈駐紮在盤山坡,晚輩以為,令廖太守以攻為守,吸引魏軍援兵來此,圍點打援。”
“這會不會太冒險了?”,劉敏還是比較謹慎,“若是魏軍不管宕蕈,趁機攻打蘭坑,該怎麽辦?”
諸葛瞻卻說道:“不會,這個守善羌侯宕蕈並非一般人,此人乃是對魏國極其親近的羌人首領,魏國為了昭示拉攏,特許他安置在臨洮一帶,郭淮若是不救,恐怕會傷了羌胡人的歸順之心。”
隨即,他又補充道:“魏軍集結兵馬尚需一些時間,如果我軍能先發製人,一定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在場其他人被諸葛瞻這個想法都驚到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但蔣琬看向了那個前來匯報的王嗣,開口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王嗣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是在問自己,於是拱手道:“啟稟大將軍,小人王嗣。”
“你覺得,武鄉侯的看法如何?”
王嗣略一沉思,隨即道:“小人以為,武鄉侯的策略可行。不過,我軍可以在陳倉道一帶進行佯動,吸引敵軍注意力。”,隨即他也看向了諸葛瞻,心中不由暗道:這武鄉侯才這麽點年紀,居然也有如此韜略,以後長大了定然也是不得了的人物。
羅憲依然有疑問:“不過以攻為守,兵馬調動需要靈活機動,廖太守他本就兵力不足,能不能……”,這是擔心廖化能不能在這個情況下,以寡擊眾了。
王平倒是笑了起來:“這件事宣信校尉倒不必擔心,元儉的才幹,統領一偏師還是綽綽有餘的。”
諸葛瞻看向了羅憲:“蘭坑那邊,張尉未必鎮得住場子,晚輩建議派羅校尉前往,定然能穩住局麵。”,從內心上,諸葛瞻很信任這位兄長的能力。
羅憲一驚:“啊?我?”,他沒想到諸葛瞻會推薦他,要知道諸葛瞻雖然年齡小,並且還沒有任何朝職,可他是諸葛亮之子,皇帝陛下的準女婿,說的話,自然是天然都會有人重視一番的。
令他沒想到的是,蔣琬似乎也很中意他:“嗯,之前令則隨宗德豔出使東吳,表現很好,我也有意讓你入軍營錘煉一番,既然有這個機會,你不妨就去試試,我任命你為揚武將軍,統領一千人馬,前往蘭坑禦敵。”
羅憲精神一振,隨即正色道:“大將軍放心,卑職定不辱命。”,自己剛剛加冠就接了個大活,刺激。
“王嗣,你迴去告訴廖化,要他帶領陰平的軍馬,以攻為守,隻要能夠消滅其中一部,便是大功。羅憲,你現在就去整頓兵馬,後日出發。劉敏,你帶領五百人在故道縣一帶,做出建造城寨,修築倉儲,以作疑兵之態。明日出發。”
眾人接過了自己將令,隨即便退下去安排準備,蔣琬對諸葛瞻心中也是滿意,笑著說:“我聽說你在漢中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思遠?”
諸葛瞻尷尬一笑,解釋道:“大將軍,這個……是晚輩給自己取得表字,想著以後用,晚輩來此之後,多有官員上門拜訪,不勝其擾,故而以此為名,躲在定軍山為先父守靈。”
蔣琬點點頭:“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神之格思,其旨遠矣。隻是沒想到,你這幾年見識增長不少,剛剛你那番以攻為守的策略,倒是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小小年紀,難得,難得。”
諸葛瞻嘿嘿地撓了撓頭,隨即提溜著眼睛說道:“其實晚輩在漢中幾年,除了守靈,也時常下鄉走訪,增長見識,對我大漢北伐之事也是有所思慮。寫了一些粗淺見解,不知道大將軍能不能指導一下?”
蔣琬來了興趣:“哦?那拿上來吧,我看看。”
諸葛瞻很高興,轉頭就要出去,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一旁的蔣斌:“那個,蔣縣尉,我能不能辛苦您幫個忙,寫的竹簡有點多,我一個人抬不動。”
蔣斌一愣,隨即看向父親,蔣琬微微點頭,於是他也就跟著諸葛瞻出去了。
王平對諸葛瞻也是好奇心爆棚:“雖說是龍生龍,鳳生鳳,但小侯爺這表現是不是也太出彩了一些?他真的隻有十一歲嗎?”
蔣琬卻笑道:“其實這孩子天資不錯,處事得體,卻少了那一股他們這個年齡段的自負,之前陛下曾暗示我,對他大加培養,現在來看,我倒覺得,順其自然即可,或許這孩子未來的表現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
王平也是點頭表示讚同,隨即,就聽到門外兩個人的聲音。
“小侯爺你這寫了多少東西,怎麽特麽的這麽重?”
“蔣縣尉辛苦一下,唿~就幾步路了!”
“王嗣,你是說魏軍方麵有意攻打我軍?”,陰平太守廖化,看著一個年輕人發問。
“啟稟太守,小人在隴西打探到,魏國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遊奕前往上邽與郭淮會麵,此舉不同尋常,雖然沒能打探到更進一步的消息,但屬下覺得情形不對,因此才決定前來匯報。”
廖化坐了下來,手輕叩桌麵:“若是僅僅隻有這些情報,並不能說明什麽?”,隨即又看向王嗣,“你說一下你的推斷。”
王嗣點頭道,隨即說道:“郭淮乃雍州都督,提督雍州諸郡兵馬,調遣南安和廣魏的兵馬,一定是要對臨近郡縣下手,那麽,不是武都就是陰平,陰平郡地廣人稀,並無可以圖謀的目標,那麽他們的目的,就隻有駐紮在蘭坑的氐人部落了。”
廖化也是細細思考了一下,也是覺得很認可王嗣的想法,於是下了命令:“王嗣,你先派人去通知武都太守張尉做好防範,另外,我書信一封,你親自去漢中送給大將軍,稟告他現在的情況。”
“卑職得令!”
三日之後,正在沔陽處理的蔣琬,突然接到了廖化的匯報,眉頭緊皺,將王平、劉敏、諸葛瞻、羅憲和蔣斌都叫了過來。
羅憲聽了王嗣的匯報之後,率先開口發問:“你的意思是,魏軍極有可能進攻蘭坑?”
王嗣點點頭,並說道:“請恕屬下無能,沒辦法探查到更進一步的消息。”
王平也開了口:“這些情況已經足夠了,眼下司馬懿被調到洛陽處理公孫淵的事情,魏軍不可能對漢中發動進攻,而且郭淮僅僅調遣了兩郡太守,那麽出動的兵力肯定不會太多。目標大概率就是蘭坑的那些氐人了。”
劉敏看了看桌上的地圖,說道:“廖太守既然已經派人通知武都了,那麽做好防守即可,派出一支偏師策應蘭坑、建威的後方,以備不測即可。”
諸葛瞻卻說道:“眾位大人,晚輩有不同看法。”
蔣琬看向諸葛瞻:“哦?思遠有何韜略?”
幾個人都在好奇地看著這個走到地圖前的少年,隨即他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固守雖然穩妥,但畢竟讓敵軍攻入我軍境內,其那些氐人目前軍民之心尚未完全安定下來,一旦遭受進攻,很難說會出現怎樣的驚擾和騷動。”
隨即他頓了頓,又指著一個地方說道:“此地名為迭子溝,北通臨洮,南接盤山坡,魏國的守善羌侯宕蕈駐紮在盤山坡,晚輩以為,令廖太守以攻為守,吸引魏軍援兵來此,圍點打援。”
“這會不會太冒險了?”,劉敏還是比較謹慎,“若是魏軍不管宕蕈,趁機攻打蘭坑,該怎麽辦?”
諸葛瞻卻說道:“不會,這個守善羌侯宕蕈並非一般人,此人乃是對魏國極其親近的羌人首領,魏國為了昭示拉攏,特許他安置在臨洮一帶,郭淮若是不救,恐怕會傷了羌胡人的歸順之心。”
隨即,他又補充道:“魏軍集結兵馬尚需一些時間,如果我軍能先發製人,一定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在場其他人被諸葛瞻這個想法都驚到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但蔣琬看向了那個前來匯報的王嗣,開口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王嗣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是在問自己,於是拱手道:“啟稟大將軍,小人王嗣。”
“你覺得,武鄉侯的看法如何?”
王嗣略一沉思,隨即道:“小人以為,武鄉侯的策略可行。不過,我軍可以在陳倉道一帶進行佯動,吸引敵軍注意力。”,隨即他也看向了諸葛瞻,心中不由暗道:這武鄉侯才這麽點年紀,居然也有如此韜略,以後長大了定然也是不得了的人物。
羅憲依然有疑問:“不過以攻為守,兵馬調動需要靈活機動,廖太守他本就兵力不足,能不能……”,這是擔心廖化能不能在這個情況下,以寡擊眾了。
王平倒是笑了起來:“這件事宣信校尉倒不必擔心,元儉的才幹,統領一偏師還是綽綽有餘的。”
諸葛瞻看向了羅憲:“蘭坑那邊,張尉未必鎮得住場子,晚輩建議派羅校尉前往,定然能穩住局麵。”,從內心上,諸葛瞻很信任這位兄長的能力。
羅憲一驚:“啊?我?”,他沒想到諸葛瞻會推薦他,要知道諸葛瞻雖然年齡小,並且還沒有任何朝職,可他是諸葛亮之子,皇帝陛下的準女婿,說的話,自然是天然都會有人重視一番的。
令他沒想到的是,蔣琬似乎也很中意他:“嗯,之前令則隨宗德豔出使東吳,表現很好,我也有意讓你入軍營錘煉一番,既然有這個機會,你不妨就去試試,我任命你為揚武將軍,統領一千人馬,前往蘭坑禦敵。”
羅憲精神一振,隨即正色道:“大將軍放心,卑職定不辱命。”,自己剛剛加冠就接了個大活,刺激。
“王嗣,你迴去告訴廖化,要他帶領陰平的軍馬,以攻為守,隻要能夠消滅其中一部,便是大功。羅憲,你現在就去整頓兵馬,後日出發。劉敏,你帶領五百人在故道縣一帶,做出建造城寨,修築倉儲,以作疑兵之態。明日出發。”
眾人接過了自己將令,隨即便退下去安排準備,蔣琬對諸葛瞻心中也是滿意,笑著說:“我聽說你在漢中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思遠?”
諸葛瞻尷尬一笑,解釋道:“大將軍,這個……是晚輩給自己取得表字,想著以後用,晚輩來此之後,多有官員上門拜訪,不勝其擾,故而以此為名,躲在定軍山為先父守靈。”
蔣琬點點頭:“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神之格思,其旨遠矣。隻是沒想到,你這幾年見識增長不少,剛剛你那番以攻為守的策略,倒是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小小年紀,難得,難得。”
諸葛瞻嘿嘿地撓了撓頭,隨即提溜著眼睛說道:“其實晚輩在漢中幾年,除了守靈,也時常下鄉走訪,增長見識,對我大漢北伐之事也是有所思慮。寫了一些粗淺見解,不知道大將軍能不能指導一下?”
蔣琬來了興趣:“哦?那拿上來吧,我看看。”
諸葛瞻很高興,轉頭就要出去,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一旁的蔣斌:“那個,蔣縣尉,我能不能辛苦您幫個忙,寫的竹簡有點多,我一個人抬不動。”
蔣斌一愣,隨即看向父親,蔣琬微微點頭,於是他也就跟著諸葛瞻出去了。
王平對諸葛瞻也是好奇心爆棚:“雖說是龍生龍,鳳生鳳,但小侯爺這表現是不是也太出彩了一些?他真的隻有十一歲嗎?”
蔣琬卻笑道:“其實這孩子天資不錯,處事得體,卻少了那一股他們這個年齡段的自負,之前陛下曾暗示我,對他大加培養,現在來看,我倒覺得,順其自然即可,或許這孩子未來的表現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
王平也是點頭表示讚同,隨即,就聽到門外兩個人的聲音。
“小侯爺你這寫了多少東西,怎麽特麽的這麽重?”
“蔣縣尉辛苦一下,唿~就幾步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