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數日後。


    大同城更為熱鬧。


    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遼王朱植等人陸續趕到大同。


    就連駐守寧夏的慶王朱栴也帶兵前來。


    還有晉王朱棡,從太原而來。


    最尷尬的莫過於他了。


    “皇太孫......”


    王府前九龍壁,朱棡想和朱允熥說話。


    不料朱允熥看也不看他,徑直走向燕王朱棣:“四叔,咱們又見麵了!”


    高大威武的朱棣,氣勢陡然降了一節,恭敬行禮道:“臣朱棣,拜見皇太孫!”


    老四牽頭,諸王拜倒。


    “快快免禮!”


    朱允熥扶起朱棣,對諸王道:“都是至親,又鞍馬千裏勤王,實是辛苦,何必行此大禮。”


    這話說的晉王朱棡更是尷尬。


    人家幾位叔叔,隔著幾百上千裏都快馬趕來了。


    他這個三叔,卻坐看侄子遇險,不聞不問。


    現在不僅老爹憤怒,皇太孫不待見,連兄弟們也瞧不起他了。


    尤其是老四。


    朱棡內心有種說不出的鬱悶。


    如果說先前他力壓老四朱棣一頭,那麽現在,拍馬不及。


    朱棣內心雖然也有朱棡的想法,想要朱允熥出事。


    但他的智謀明顯高於朱棡,在極短的時間內作出判斷。


    最終選擇無旨出兵塞外!


    別的藩王都是得了聖旨才來的。


    隻有朱棣一人,是自行決定。


    顯然,他堵對了。


    朱元璋不僅沒有責備燕王擅自出兵,還口頭嘉獎了他,好感度拉滿。


    “這兩位將軍目光如炬,可是燕山護衛兩位指揮使?”


    朱允熥看向朱棣身後二將。


    所謂的燕山護衛,就是直屬於燕王朱棣的王府護衛軍。


    “末將張玉,朱能,拜見皇太孫殿下!”


    張玉年五十歲,曾是元朝樞密知院,洪武十八年歸附大明。


    他胡須黑白交錯,臉上頗多紋橫,內斂沉穩。


    反觀朱能,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一枚,雙目銳利氣盛。


    朱允熥安插在燕王府的細作上報,言說“張玉善謀,朱能善戰,被燕王倚為左右手。”


    “好啊!”


    朱允熥溫言撫勉,連稱二人有功。


    他的這番操作,讓朱棣眼皮直跳,生怕皇太孫把二將調走.......


    因為朱棣看到了活蹦亂跳的姚廣孝!


    這老和尚居然沒死?還跟在皇太孫身邊?


    巡視邊關都帶著他,二人什麽關係不用多說。


    好啊,老和尚攀高枝了!


    “皇太孫殿下,不如先進府說話?”


    朱棣故意岔開話題,不讓朱允熥過多接觸二將。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微笑點頭。


    眾人進了代王府。


    熱鬧的酒宴後,朝廷忽然來了一道聖旨,是朱元璋寫給燕王朱棣的。


    很快,諸王在前廳開會,由燕王朱棣主持軍議。


    按道理在山西,無論是地主還是身份,應由晉王朱棡主持。


    但朱棡自覺沒臉,索性躲在牆角。


    朱棣微笑道:“塞北大捷,定遠侯斬首韃子六千餘級,更擒獲了太尉浩海達裕一眾瓦剌權貴,如此驚世奇功,孤甚是羨慕。”


    王弼起身恭敬迴道:“不敢當燕王殿下稱讚,全仗皇太孫殿下運籌帷幄。”


    一片的驚唿聲此起彼伏,張玉、朱能等將相顧駭然。


    他們來大同的路上,隱隱聽聞塞北大捷之事,但都不敢相信。


    以少擊多,且要護著皇太孫和代王,王弼真敢放開手腳主動出擊?


    不過聽到燕王這樣說,哪裏還有假。


    其實朱棣也是剛從代王朱桂那得到消息不久。


    王弼歎道:“隻可惜韃子可汗漏網,不能一網成擒,末將終是憂心,恐韃子又成燎原之勢。”


    常升道:“此戰他們遭到重創,數年內休想形成氣候。”


    韃靼和瓦剌各部好不容易聚到一起,想幹一票大的,結果遭到明軍當頭一棒。


    被打散後,他們還敢聚在一起?


    隻怕現在已經開始內訌了。


    忽然,朱棣嚴肅道:“此番韃子南犯,徹底激怒了父皇,父皇陛下要我等兄弟齊心,一道滅了北元!”


    就要趁著此時,各個擊破!


    遼王朱植手下將領周興抱拳請命:“區區韃子殘軍,不足為慮,末將周興願為先鋒,為朝廷解此北顧之憂!”


    他語中傲氣十足,讓諸將眉頭微皺。


    居然想搶功!


    這周興,曾在去年北伐遠征塞北,在徹徹兒山大破蒙古大軍,把上任大汗也速迭兒追著打,差點幹到狼居胥山。


    他打蒙古人,很有經驗。


    不過在場諸將,誰打蒙古人沒有豐富的經驗?


    “既然父皇想要滅了北元,此戰便讓我大寧來吧!”


    一直沉默寡言的寧王朱權站了起來:“孤親率朵顏三衛,不殺掉額勒伯克汗,絕不迴朝!”


    “十七弟,這等小事還是交給哥哥我來吧!”


    眼下狼多肉少,諸王爭著要上。


    朱棣是個很好的統帥,麵對各藩積極請命。


    他很快平息爭奪,讓大家討論如何消滅敵人。


    軍議討論了半個時辰,眾人你一言我一句,已經說出了十幾種進攻戰術。


    總而言之,隻要出兵找到瓦剌和韃靼人,他們除了投降,必死無疑!


    在大明洪武朝,北伐是家常便飯。


    老朱為肅清蒙古胡元殘餘部隊,這些年發動了十一次北伐。


    光是洪武二十四年,就兩次!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國喪期間,也掃蕩一波。


    此次北伐,明軍出動了九邊近十萬人馬。


    雖然準備的不夠充分,但老朱誌在必得。


    他是真的生氣了!


    徹底消滅北元,統一漠北,意義重大。


    既然已在前線,朱允熥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在青史上留下濃厚一筆。


    “燕王,既已製定好了作戰方略,就讓孤統籌全軍吧!”


    皇太孫統籌全局,率諸王橫掃漠北,理所應當。


    朱棣神情矜持,說道:“皇太孫,陛下傳信,讓你即刻返迴京師,此處交由臣來統籌。”


    “讓我迴去?”


    朱允熥似乎不太相信。


    朱棣看了眼坐在牆角的晉王朱棡,笑道:“父皇的意思是,快要過年了,讓您帶著三哥一起迴京師。”


    說著,將老朱的親筆書信掏了出來。


    朱棡麵色一緊,意識到了大麻煩。


    很顯然,這次被召迴京師,少不了責罰。


    “可惜了。”


    本想在諸王麵前露一手的朱允熥,感到十分惋惜。


    這次出京巡視九邊,耗時近半年。


    雖然接下裏的燕王府、寧王府、遼王府還未去。


    但三王已率兵前來,算是見過了,不必再去巡視。


    出巡的目的已經達到,未來幾年老朱大概率不會再讓他巡視邊關了。


    朱允熥真不知道,以後何時才能有機會親自領兵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第一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第一帥並收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