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殘陽如血。


    戰場上,屍體遍野。


    除了人的,還散落了不少或死或傷的戰馬。


    騎兵對戰時,往往射人先射馬。


    相對馬匹,上麵的騎兵不僅目標小,身子扭來扭去的還經常閃避,或使用臂盾隔擋箭矢。


    相對之下,戰馬就蠢笨多了,射中較為容易。


    而且騎兵從高速衝鋒的馬背上摔落,不死也得受傷。


    明軍清點物資繳獲,除了一些兵器帳篷等物,最大的收獲,便是那些馬匹了。


    其中還有不少婦女和孩子。


    這次為了俘虜大明皇太孫,創造輝煌,蒙古人是拖家帶口。


    這一戰,明軍以少擊多,斬敵數千,俘虜萬餘,無疑是一場大勝。


    此時朱允熥策在馬上,見那些蒙古人恭順畏懼的神情,有一種拔開雲霧見晴天的感覺。


    明軍威武,雄風依舊!


    朱允熥看向王弼,朗聲道:“此戰,定遠侯當為首功!”


    老銀幣王弼,先是連輸數陣示敵以弱,再派常升露個破綻。


    狡猾的蒙古太尉以為識破明軍計謀,於是主動大舉追擊包圍南下的朱允熥。


    結果還是中了王弼的計中計。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


    王弼將《孫子兵法虛實篇》示形誘敵的方法,運用到極妙的程度。


    “此戰皆賴皇太孫運籌帷幄,以身誘敵,才讓我軍有機會大破敵軍!”


    王弼忙大聲說道。


    他是真不敢邀功。


    以皇太孫為誘餌,這事要是傳到京師,自己怕是十條命也不夠殺的!


    同樣是明朝,明末的袁崇煥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把崇禎皇帝當誘餌,吸引後金兵攻城,然後他想著據城而守,給後金軍隊極大殺傷,複製寧遠大捷。


    結果低情商的袁崇煥,活生生把自己給玩死了。


    定遠侯王弼比袁崇煥早生了二百多年,情商也遠超袁崇煥。


    起先朱允熥自己提出當誘餌,王弼說什麽也不答應。


    最後還是朱允熥下了令旨,方得實行。


    王弼自然不會讓皇太孫處於危險之中。


    哪怕一刻鍾!


    更不會讓天子親軍的虎賁衛和羽林衛,去消耗瓦剌大軍。


    羽林衛的排銃聲就是明軍的進攻信號!


    王弼第一時間率騎兵大軍趕到。


    除非蒙古人瞬間破開虎賁、羽林二衛的防禦,擄走大明皇太孫。


    否則,已經完成包圍的瓦剌大軍,紮堆在一起,注定是個悲劇。


    這種局麵最適合騎兵衝鋒收割了。


    “皇太孫英明!”眾人抱拳齊唿,深施一禮。


    朱允熥的大膽決定,贏得了眾將敬佩。


    也正因如此,明軍將士才無不奮勇殺敵!


    “老將軍厲害!”常升衝著王弼咧嘴笑道。


    王弼則拍著他的肩膀,笑道:“年輕人,學著點!”


    “可惜了,讓額勒伯克跑了!”代王朱桂感慨道。


    瓦剌貴族首領把禿孛羅,是蒙古大汗身邊的悍將,他親掌可汗中央禁衛軍,全力抵抗明軍鐵騎衝擊。


    結果把禿孛羅被王弼當場揮刀砍死!


    他的犧牲,換來了額勒伯克的逃生機會。


    雖然蒙古大汗跑了,但太尉浩海達裕卻是被俘虜了。


    這位瓦剌最有權勢的人,一心想要恢複大元,並策劃了這場大膽的遊戲。


    結果自己栽了。


    “你就是定遠侯王弼?”


    浩海達裕渾身上下都是泥土和血跡,吃驚的看著王弼。


    他曾拚命逃遁,可惜身邊沒有悍將拚死守護,被明軍捉了迴來。


    “你認得我?”


    王弼疑惑地看著眼前這位階下囚。


    對方雖是蒙古太尉,但在王弼眼中,與雜魚無異。


    當初捕魚兒海一戰,他俘虜了太多北元高官,皇子、公主、王爵一大堆。


    成為階下囚的北元各類達官貴人,共有二千九百九十九人。


    數年前浩海達裕在北元,也就是個部落領主。


    算個屁!


    浩海達裕說道:“我不認得你,但我認識您的雙刀!”


    自徐達攻取元大都,蒙元北竄,為了應付明軍追殺。


    北元將明軍一眾老將作了畫像,以及記錄下諸多特點。


    王弼的特點就是雙刀。


    當年捕魚兒海一戰,王弼身為前鋒大將,他手提雙刀,在北元汗廷一陣亂砍,從南砍到北,成為傳說。


    常遇春、徐達、李文忠等大將去世後,藍玉成了北元最大的心頭之恨,王弼次之。


    王弼一臉蔑視:“知道本將軍活著,你們還敢南下送死?”


    “你竟出塞了......”


    浩海達裕的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王弼這個老銀幣在,他說什麽也不敢率軍南下!


    浩海達裕沒有立即被殺。


    朱允熥想要廢物利用一次,讓他充當帶路黨,繼續尋找蒙古大汗額勒伯克等人。


    利用完以後,再押往京師受死,以彰顯皇太孫巡視邊關的功績。


    不日,明軍繼續南下,返迴大同。


    大同城,鞭炮齊鳴,一片歡慶景象。


    今日雙喜臨門。


    人們歡慶明軍凱旋。


    同時也慶祝代王長子出生。


    代王妃徐妙清生了個大胖小子。


    這小子是朱元璋的第四十孫。


    代王小姨子徐妙錦在照顧,抱著孩子走來走去,不時逗弄幾下。


    代王妃目光隨著兒子的身影不時轉動,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又蘊涵著母性的光輝。


    她的兒子,作為代王嫡長子,會被朝廷冊封為世子,將來繼承代王爵位。


    不過,世子還未冊封,隻能被稱為“大王子”。


    這名字,取什麽好呢?


    取名的事自然不會勞煩代王妃。


    宗人府、禮部都會推薦名字。


    若是皇帝喜歡,還會賜名。


    按照朱元璋規定的藩王各係輩分取名。


    代王一係第二代輩分是“遜”,隻需要再取一個字,且要是五行屬火的字。


    正如朱允熥的“熥”字,朱高熾的“熾”字。


    大明皇室第三輩,無論何係,取名皆五行屬火。


    “要我說啊,大王子就取名叫朱遜爆!”


    此時在王府前廳內,傳出了一陣陣的笑鬧聲。


    說話的是常升,隻因代王朱桂向眾人征求兒子名字。


    朱遜爆......朱允熥差點一口茶噴出來。


    一眾將領轟然大笑。


    代王朱桂也是一陣無語,瞪了眼常升。


    “我覺得挺霸氣的。”常升嘿嘿一笑。


    取名字這種雅事,對武將大老粗們來說十分困難,他們絞盡腦汁也難想出。


    而且關於未來代王的名諱,別人也不方便亂起。


    還是王弼看穿了代王的意思,提議道:“不如讓皇太孫殿下取吧?”


    朱桂順勢起身:“請皇太孫賜名!”


    “好說。”


    朱允熥緩緩開口:“就取‘煓’字,叫朱遜煓吧。”


    煓(tuān),熾盛之意。


    “好!”朱桂欣然接受。


    賜名,寄托著喜愛和期望。


    皇太孫賜名雖不如皇帝賜名有分量,但朱允熥作為儲君,未來的大明皇帝,今日給下任代王起名,代王一係將來無疑是會得到特殊關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第一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第一帥並收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