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去世後,仁宗繼位。劉皇後成了劉太後。劉太後很有政治才能,皇帝幼小,劉太後垂簾聽政。劉太後是宋朝曆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後。後來李宸妃去世了,劉太後決定按宮人的禮儀下葬。宰相呂夷簡不同意,呂夷簡說:太後要是不為你劉家的後人著想,那麽怎麽葬隨你便,要是想要劉家後人平安,就要按太後的禮儀葬李宸妃,且要在棺木中注滿水銀,防止屍體腐爛。劉太後是玲瓏心,一點就透,馬上按照呂夷簡的的建議埋葬李宸妃。


    卻說趙禎迎娶皇後時還是風流倜儻的少年,有激情有夢想有自己的審美標準。有個王氏乘著為天朝海選國母的春風從四川來到開封,王氏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趙禎看了一眼後就找不到北了。準兒媳按照議程首先要過準婆婆的關,太後劉娥看到豔冠群芳的小老鄉不由一陣眩暈,雖然母儀天下統領後宮多年,仍有同性相斥的醋酸從心底泛出。劉娥深知趙禎是個情種,深怕紅顏禍水美女誤國,於是一票否決了王氏,把大臣郭允恭的女兒封為皇後。劉娥讓美豔不可方物的王氏嫁給劉美的兒子劉從德。劉美即是銀匠龔美,龔美有兩個兒子,劉從德便是其長子,太後此舉無疑有報答龔美的意味。然而,這一許配卻極大地傷害了少年皇帝。


    趙禎很失落,也很鬱悶,看著老表劉從德抱得美人歸,他做夢都恨死他。王氏嫁到劉家蓬蓽生輝。可是劉從德很快就死了,可能是被趙禎恨死的。趙禎的小心髒一陣狂喜,擬把意中人王氏召迴禁內伴駕。詔書由辦公廳秘書長富弼起草,富弼擬好詔書後,又在詔書後麵寫了一個小紙條,力陳王氏進宮的弊端,趙禎看到紙條後,詔書也就不發了。


    劉娥統領六宮的整個時代,趙禎並不知道李氏是自己的生母。李氏也安分自守,未嚐示異。宮中鹹憚劉太後,哪個敢泄漏前事;所以仁宗年齡日長,仍視劉太後為母,並不知為李氏所生。劉太後臨朝十一年,政令嚴明,恩威並用,左右近侍,不稍假借,內外賜與,亦有節製。三司使程琳嚐獻武後臨朝圖,太後取擲地上道:“我不作此負祖宗事!”


    公元1033年2月,宰相呂夷簡和趙禎商議,說要把太後一黨從幹部隊伍中清除出去。趙禎迴到後宮後和郭後聊起這件事,郭後說你以為呂夷簡就不是太後的人了。第二天上班,大黃人宣布人事任免名單,呂夷簡聽到自己的名字,心想挖了半夜的坑,原來是在埋自己啊。呂夷簡私下問大黃人閆文應怎麽迴事,閆文應說是郭後的主意。呂夷簡一時無可奈何。


    卻說有天郭後從趙禎窗外經過,無意中聽到尚美人在趙禎懷裏說自己長得醜,羨慕嫉妒恨讓郭皇後瞬間爆炸,她闖進內室,用盡平生力氣一掌向尚美人揮去,尚美人一個貓跳躲在趙禎身後,郭後來不及收手,一掌拍在趙禎的臉上,趙禎的臉上立即出現了兩條血痕。打皇帝這還了得?善妒多疑的女人如何能統領後宮母儀天下?郭後被打入冷宮,呂夷簡、閆文應裏應外合,呂夷簡官複原職。


    不久趙禎在後花園散步,在冷宮門口遇到郭後,郭後還穿著離開時的衣服,又髒又破。郭後哭得梨花帶雨,把趙禎的心哭成了土豆泥。趙禎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朕看你這身衣服太髒了,迴去換一下,過兩天朕就把你接迴去。迴到寢宮趙禎還沉浸在對郭後的憐香惜玉的傷感中,就寫了一首金枝詞,命小黃人送給郭後。可是金枝詞的複印件卻出現在呂夷簡的辦公室。呂夷簡嚇壞了,郭後複位意味著他又要下台。


    後來郭後因為感冒吃錯了藥,在月黑風高之夜一命嗚唿了。郭後死得突然,朝中有正直的大臣要求徹查郭後的死因。趙禎覺得疑罪從無,寧可使千人漏網,不可錯殺一人。何況人死不能複生,就讓她入土為安吧。


    後宮尚美人以及她的閨蜜楊美人溫柔可人,直接影響到趙禎的健康。太後心疼趙禎,把兩個美人送到寺廟清修。小女子青春年少芳齡二八,被太後削去了頭發,閆文應負責遣送工作。兩個美女拉著閻公公撒嬌:人家不想出家嘛。公公甩開她們的小手,在她們粉白的臉頰上劃拉兩下:拉拉扯扯不害臊,我又不喜歡女人!


    後宮不可一日無後,雖然早有內定,必要的程序還是一個不少,溫柔端莊美麗高雅的名門之後曹氏走進後宮,成為趙禎的第二任妻子。


    後來又過了幾年,劉太後生病,她對宋仁宗說:我想和太宗死在同一天。三月二十九日,劉太後壽終正寢,真的和那個當年把她逐出王府的公公宋太宗死在同一天。若幹年後,她無限疼愛的養子宋仁宗趙禎也死在這一天。三代人同月同日死,不能不說奇異。


    劉太後去世後,趙禎十分悲傷,這時八王趙元儼竟朗聲道:“治天下莫大於孝,皇上臨禦十餘年,連本生母尚未知曉,這也是我輩臣子未能盡職呢。”


    仁宗十分驚詫,便問元儼道:“皇叔所言,令朕不解。”元儼道:“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劉、楊二後不過代育。”仁宗不俟說畢,便道:“叔父何不早言?”元儼道:“先帝在日,劉後已經用事,至陛下登基,四兇當道,內蒙外蔽,劉後又諱莫如深,不準宮廷泄漏此事。臣早思舉發,隻恐一經出口,譴臣尚不足惜,且恐有礙皇躬,並及宸妃。臣十年以來,杜門養晦,不預朝謁,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諒舉朝大臣,亦與臣同一觀念。可憐宸妃誕生陛下,終身莫訴,就是當日薨逝,尚且生死不明,人言藉藉呢。”


    燕王的意思,李妃是被劉後害死的!


    仁宗聞言,忍不住淚眥熒熒,顧問呂夷簡道:“這事可真麽?”呂夷簡道:“陛下確係李宸妃誕生,劉太後與楊太妃共同撫育視若己子,不過李宸妃薨逝,實由正命”。


    為了澄清事實,仁宗坐著牛車趕往奉先寺,李宸妃的棺槨被四根粗大的鐵索懸在幽深的井底。匠人們奉命將棺槨牽引上來。當棺木打開,隻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趙禎這才歎道:“人言豈能信?”趙禎祭拜過生母後,又在劉太後遺像前焚香,然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後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生母雖然厚葬,卻未能衝淡趙禎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後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諡為莊獻明肅皇太後,李氏被追諡為莊懿皇太後。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趙禎生母的地位。


    趙禎讓宰相晏殊為劉太後擬寫神道碑。晏殊寫到:劉太後不是趙禎的媽,因為她不會生孩子,就把趙禎抱到身邊......趙禎看後氣憤地說:豬,你這是寫的什麽鬼東西啊,找個地方去涼快吧!孫拚,朕把這個重任交給你了“。


    孫拚洋洋灑灑:章懿溫柔敦厚,品貌柔嘉,為天下之母,育蓋世仁君。恩深似海,無以迴報。我們永遠懷念你!


    孫拚的碑文在趙禎眼裏化作柔情化作思念,化解了他心中難與人言的心結。生母固然偉大,養母更加情重!兩者並無衝突。有分教:一個嶄新的黎明就要來臨,一個嶄新的仁宗盛世,把大宋推向繁榮,推向輝煌。


    仁宗無子,剛剛擔任禦史中丞(相當於監察部部長)的包拯也出來說話了:“東宮虛位日久,天下以為憂。夫萬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禍孰大焉!”趙禎道:“徐當議之。”一句話就把包拯打發了。


    張貴妃聰明伶俐,深得仁宗喜愛,短短幾年就把她從一個小小的才人提拔成貴妃。


    張貴妃出身寒微,在宮中難免受人歧視,於是總盤算著拉自己娘家人一把。張貴妃的父親和兄弟或者早喪或者無能,隻有伯父張堯佐還算爭氣。張堯佐擔任地方官多年,名聲還不錯,被調到中央。可是擔任什麽官職好呢?張貴妃看中了“宣徽使”一職。這是皇城各衙門的最高負責人,是皇帝的大總管,權力極大,油水多多,一般都是由國防部副部長(樞密副使)兼任。


    一天趙禎正準備上朝,張貴妃送趙禎至殿門,拉著趙禎說“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趙禎答道:“放心!放心!”宋仁宗上朝後宣布這項任命,可是包拯極力反對,趙禎改命張堯佐為節度使,包拯愈加反對,帶領七名言官與趙禎理論。趙禎生氣地說:“節度使是個粗官,為什麽還要爭?”包拯不客氣地迴答道:“太祖、太宗都曾經做過節度使,恐怕不是粗官。”包拯說話時慷慨激昂,唾沫都噴到皇帝臉上。


    按照常理,一個人被人把唾沫噴到臉上後,會在第一時間擦去,可是宋仁宗沒有。他不但沒有在朝堂上擦去,就算在散朝之後也沒有擦去,而是迴到後官來到張貴妃麵前後才“舉袖拭麵”。


    很明顯,他在施展“苦肉計”。宋仁宗就是要告訴張貴妃,不是我不把你放在心上,而是阻力實在太大,看看,我都被人吐口水了,絕對不騙人,騙人是小狗。他說:“中丞向前說話,直唾我麵。你隻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


    果然,看到宋仁宗為自己受了這麽大的委屈,張貴妃再也不提給家人封官的事情了。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知開封府。他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把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敬仰。宋嘉佑六年(1061年),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歎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


    張貴妃身為大宋帝國的第二夫人,自然少不了有人巴結。大臣王拱辰因為反對慶曆新政,刻意打壓蘇舜欽和範仲淹,被宋仁宗貶到地方擔任知州去了。他想調迴京城,便千方百計搜羅了一個定州紅瓷器獻給張貴妃。


    張貴妃見到後愛不釋手,但知道宋仁宗不喜歡後妃和大臣來往幹預朝政,隻是偷偷賞玩。有一天宋仁宗突然到來,張貴妃來不及藏好定州紅瓷,宋仁宗一看大怒,生氣地問:“安得此物?”張貴妃不敢隱瞞,供出了王拱辰。宋仁宗更怒:叫你不要收人家的禮物,你怎麽就是不聽!一邊說一邊抄起柱斧把瓷器砸碎了。張貴妃一臉愧色,連忙下跪請罪。王拱辰自然也沒有被調迴。


    公元1048年閏正月十八日夜,趙禎在曹皇後宮裏安寢。突然從福寧殿方向傳來巨大聲響,趙禎就想出去看看是怎麽迴事。宦官何承用說是“乳嫗毆小女子”。曹皇後不愧是將門虎女,根據聲音斷定這是一場圖謀刺殺皇帝的事變。她立即訓斥何承用;“賊在殿下殺人,帝且欲出,敢妄言耶?”


    事實果然如此,這天夜裏,崇政殿親從官顏秀、郭逵、王勝、孫利四個人“殺軍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進入皇宮大內。或許他們不知道皇帝具體在哪個房間,所以就在福寧殿砍傷了宮人的胳膊,發出巨大聲響,試圖引起混亂,以便找到皇帝。


    曹皇後出身將門世家,是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的孫女,膽大心細,沉著冷靜,知道當下形勢危急,一旦賊人真的闖進寢殿來,僅憑身邊的幾個太監宮女根本抵擋不住,皇帝恐怕難逃毒手,所以,曹皇後一方麵派人去叫都知王守忠率兵前來護駕,一方麵派宦官提水緊跟刺客,一旦刺客放火就趕快滅火。為鼓舞宦官們的鬥誌,曹皇後親自剪掉他們的頭發作為標記說:“賊平加賞,當以汝發為證。”王守忠很快帶兵趕到,顏秀、郭逵、孫利當場被殺。王勝躲藏在宮城的北樓,“經日乃得,捕者即支分之”。


    事變暫時得以平息,接下來就應該徹查此案。但耐人尋味的是,趙禎對此案的態度十分曖昧,使案件變得疑點重重。


    首先,趙禎對這件驚天大案秘密調查,低調處理。案發後,樞密使夏竦認為這個案子涉及宮廷秘密,“不可滋蔓,使反側者不安。”參知政事丁度則認為這個案子事關社稷安危,應該“付外台窮治黨羽”,最終趙禎采納了夏竦的意見。


    其次,對宿衛宮廷的幾個官員都寬大處理。本來皇帝遇刺,負責守衛的官員都有失職之罪,趙禎卻不顧大臣的激烈反對,對涉事官員貶官外放了事。


    最後,趙禎對臨危不亂處置得當的曹皇後不置一詞,卻說自己寵愛的張美人“有扈蹕功”。


    綜上所述,有人認為這是有人為了迎合趙禎寵愛張美人的心理,選擇皇帝住在皇後宮中的時候,導演出的一幕驚險大戲。目的是構陷皇後,為張美人取而代之創造條件,或許趙禎本人也參與其中。


    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31歲的張貴妃暴病身亡。仁宗感念張貴妃生前的柔情與善良,悲痛無比地對左右說,當年顏秀等人發動宮廷叛亂時,張貴妃不顧自身安危,挺身出來保護自己。天下大旱為了替他分憂,又是張貴妃在宮中刺臂出血,書寫祈雨的禱辭。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仁宗最後決定用皇後之禮為張貴妃發喪。一生都夢想登上皇後之位的張貴妃,終於在死後穿上皇後的殮服,享受到宗室、大臣們的參拜告奠。仁宗不顧曹皇後的冷眼和朝廷大臣的反對,在皇後在世的情況下,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後。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仁宗還下令“禁樂一月”,京師惟一的活動便是為溫成皇後舉喪。


    仁宗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生母和愛妃,不顧朝野內外的巨大非議,毅然進行了兩次追冊活動,這種感情是真摯的。另外,仁宗對自己的臣子都給予相當的信任,這種信任也是坦誠的。但是由於母後臨朝和自己不幸婚姻的影響,造就了仁宗文弱、憂鬱而又猶疑不定的性格。


    仁宗的兒女不多,一半以上都早夭,福康公主是他的長女,極受父皇的寵愛。她是宋朝第一個行冊封禮的公主,典禮上被晉封為兗國公主。


    曆代皇帝都喜歡把公主嫁給自己的臣子或宗親,以求親上加親。仁宗親自為公主篩選駙馬人選,最後決定將公主嫁給舅舅李用的兒子李瑋。李宸妃生前在後宮中毫無地位,弟弟李用以做冥幣為生。仁宗認親後,李用成了國舅,因此發了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暴發戶。


    李氏一家出身不高,所以行為較為粗鄙。駙馬李瑋不僅生得醜陋,而且智商情商都不高,為得到公主歡心故意附庸風雅,反而弄巧成拙,一切行為舉止都是笑話。公主嫁給了這樣一個庸才,心裏很是煩悶,出於身份與禮教又不能與其他男子接觸,所以宦官梁懷吉成為她唯一可以傾訴的對象。


    一日公主與梁懷吉對飲,以解心中煩悶,可她那個出身市井的婆婆楊氏卻在外偷看。公主發現後兩人便吵了起來,粗鄙的楊氏說了一些難聽的話指責公主,兩人越吵越兇,公主又氣又委屈,便跑到皇宮找父皇哭訴,要求與駙馬離婚。第二天,流言越傳越大,整個皇宮都知道公主與太監有私情。


    公主做出如此傷風敗俗的事情,朝臣紛紛上書指責,仁宗無奈將梁懷吉發配。公主深居宮中,因精神崩潰而發狂,差點燒了宮殿。為了緩解公主的狂疾,仁宗又召迴梁懷吉,但公主並沒有因此好轉,隻要提及駙馬或者讓她迴府邸,公主便發狂得厲害。最後,李瑋兄長李璋以李瑋愚笨,配不上公主為由請求二人仳離,仁宗也就答應了。仁宗本想促成一段美好的因緣,沒想到逼瘋了自己的女兒,而這段婚姻,也成了皇室的笑柄。


    而這位兗國公主,隻是與太監喝酒,以求傾訴和安慰。最後不僅婚姻不幸福,還被萬夫所指。她後來鬱鬱寡歡,年僅33歲就去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劉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劉華並收藏唐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