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安重誨不聽安休休勸誡,命樞密院擬詔將西蜀分為東、西兩川。劍南節度使孟知祥聽後大怒,召集幕僚商議對策。軍師趙季良道:“主公勿慮,安重誨劃割兩川隻能自取其辱。”
“何以見得?”孟知祥問道。
趙季良道:“安重誨治國三大事,劃分兩川,鏟除潞王,出兵荊南。劃分兩川乃是為削弱主公權勢,而主公忠心保唐並無過錯,反使安重誨不得人心;潞王李從珂乃萬歲養子,安重誨力主削藩,以疏間親必定大失道義;荊南王高季興貪財小人,略施恩惠必定歸順,安重誨窮兵黷武,定會激起諸侯不服。”
孟知祥問:“軍師言之有理,不知有何良策?”
趙季良道:“主公可差人聯合李從珂、高季興。潞王由北,荊王由南,主公由西三麵威逼京師,請誅安重誨。萬歲必定迫於時局誅殺安重誨,如此西川依舊屬主公麾下。”孟知祥大喜,即刻遣使聯兵李從珂、高季興。
數日之後,三路兵馬問罪京師。李嗣源急召百官商議,文武眾臣無人敢言。李嗣源道:“諸位愛卿隨朕久經沙場,如今諸侯嘩變,爾等裝聾作啞豈是為臣之道?”
馮道奏道:“臣啟陛下,分治兩川、削藩潞王、討伐荊南皆是安丞相治國大政。如今三路亂兵說要誅殺丞相,此事還需安丞相定奪。”
安重誨道:“陛下,孟知祥、李從珂反叛之心都已應驗,晚反不如早反。陛下可命大將軍索自通、藥彥稠率兵討伐潞州,石敬瑭率河東兵馬西征兩川,襄州兵馬抵禦荊南,如此一來三路叛軍必敗。”李嗣源一一應允降旨發兵。
卻說索自通、藥彥稠二將出兵潞州,六萬精兵殺到城下。潞王李從珂率兩萬人馬出城迎戰。索自通一見李從珂抱拳說道:“潞王千歲在上,末將甲胄在身不能下拜,還望恕罪。”
李從珂道:“將軍不必客套。孤且問你,來此何幹?”
索自通答道:“奉安丞相之命收複潞州,將千歲押迴京師問罪。”
李從珂問道:“敢問索將軍我有什麽罪?”
索自通道:“丞相說你勾結高季興、孟知祥謀反。”
“一派胡言!”李從珂一磕馬鐙舉雙錘殺來,索自通舉刀相迎。二人打馬迴頭,李從珂雙錘掄下,索自通橫刀相擋。二人較勁之時,索自通輕聲說道:“殿下隨我來。”索自通擋開雙錘詐敗而逃,李從珂假裝追殺跟隨而去。
二人跑出四五裏地,索自通勒住戰馬對李從珂說:“安重誨自持才高獨斷專權,我等皆出於無奈。”
李從珂道:“西蜀孟知祥的確遣使來訪,皆因安重誨無事生非。其實我等並無造反之心,還望將軍詳察。”
索自通道:“末將既已出兵,不得不戰。請殿下先收兵迴城,末將紮營拖延戰機。若是石敬瑭討蜀失利,我亦詐敗無功而返;若是駙馬得勝,就請殿下早早逃走以避大禍。”
“唉!”李從珂歎道:“多謝索將軍暗中搭救,從珂若有出頭之日,定不忘將軍大恩。”說完拍馬而迴,索自通等到天黑返迴營寨。從此李從珂閉門免戰,索自通紮營不攻。
卻說李嗣源調夏魯奇出任武信軍節度使,鎮守遂州;又將東川果、閬二州分割開來創立保寧軍,封李仁矩為節度使。任命武虔裕為綿州刺史。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防備東西兩川發生叛亂。
卻說東川節度使董璋,年幼時和高季興、孔循一起為汴州富豪李讓家奴,李讓與當時任宣武節度使的朱溫關係很好,經常往來飲宴,李讓後來成了朱溫的義子,改名朱友讓。董璋長大後,頗有勇力,在朱溫軍中作戰,以功升遷為列校。
後梁龍德末年(923),潞州李繼韜降於後梁,但大將裴約不服,據澤州叛亂。梁末帝派遣董璋攻克澤州,因功授澤州刺史。同年,後唐滅後梁,後唐莊宗李存勖入主汴京,董璋來朝,李存勖因其素有勇名,優以待之。不久令他仍赴任以前官職。這時郭崇韜當權,對待董璋尤其優厚。
同光三年,董璋隨郭崇韜大舉伐蜀,凡有軍機皆與參決。平蜀後,董璋因功封劍南東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不久升為節度使。
李仁矩曾經到東川公幹,董璋設宴招待,一直等到中午都沒有李仁矩的影子。董璋非常生氣,帶兵闖進驛站,隻見李仁矩和幾個妓女在一起喝酒。董璋大怒,殺死妓女後欲殺仁矩。李仁矩跪下求情,眾人勸解後才免於一死。李仁矩迴朝後,極言董璋不法情事。於是安重誨命李仁矩、武虔裕遙相唿應控製東川。武虔裕是安重誨的表兄,安重誨視他為心腹。
董璋和孟知祥一直不和,這次形勢急迫,不得不去求助孟知祥,願意和他結為兒女親家。孟知祥答應將董璋的兒子招贅上門,並派副使趙季良前去下聘。趙季良迴來後對孟知祥說:“董璋貪財好勝誌大才疏,將來必定危害西川,不可不防!”孟知祥一時不好翻臉,姑且和董璋周旋,且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收迴成命,朝廷方麵卻沒有動靜。
董璋用計將武虔裕幽禁起來,又派兵到劍門修築營寨。李嗣源見董璋已露反心,又派指揮使姚洪率兵幫助李仁矩鎮守閬州。董璋有個兒子名叫光業,在都為宮苑使。董璋致書囑子道:“朝廷割我支郡分建節鎮,又屢次撥兵戍守,分明是想殺我。你為我轉白樞要,若朝廷再發一騎入斜穀,我不得不反,當與汝永訣呢。”光業得書取示樞密院,安重誨怒道:“他敢阻我增兵,我偏要增兵,看他如何區處!”隨即派別將荀鹹再率千人西行。果然荀鹹未到閬州,董璋已經造反了。
閬州鎮將李仁矩、遂州鎮將夏魯奇以及利州鎮將李彥琦三人急忙上書朝廷。皇帝馬上召集群臣開會,勒令利、遂、閬三州聯兵討伐。三鎮還沒出師,東川兵馬已經殺了過來。
閬州鎮帥李仁矩是個糊塗蟲,聽說東川兵到來馬上出城迎戰,結果被董璋打得大敗;幸虧部將姚洪抵擋才收兵迴城。
董璋曾為梁將,姚洪嚐隸於麾下,於是用密書招洪,誘令內應。姚洪將信投於廁中。董璋晝夜攻城,城中除姚洪外都不肯為李仁矩效力。李仁矩立被殺斃,家屬盡死。姚洪巷戰被執,董璋向他麵責道:“我曾經從行伍間提拔你,今日如何相負!”姚洪瞋目道:“老賊!汝昔為李氏奴,掃除馬糞得一殘炙感恩無窮【董璋年幼時和高季興、孔循一起為汴州富豪李讓家奴,李讓後來成了朱溫的義子,改名朱友讓。董璋長大後在朱溫軍中作戰,以功升遷為列校】。今天子用你為節度使,有何負你,乃竟爾造反呢?你負天子,我受汝何恩,反雲相負!我寧為天子死,不願與人奴並生!”董璋聞言大怒,令壯士扛鑊至前,刲姚洪肉入鑊烹食,姚洪至死罵不絕口。
唐廷聞閬州失守,乃下詔削董璋官爵,誅董璋兒子光業,命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為招討使,劉知遠為先鋒,率兵征蜀。孟知祥立即增兵圍攻遂州,董璋則率五千兵馬駐守劍門關。
卻說夏魯奇鎮守遂州,發現遂州城周邊地勢平坦開闊,雖出入方便,但作為軍事重鎮似乎無險可守。於是,他根據遂州丘陵起伏、溪溝縱橫的地貌特征,大膽提出“規方為城”的設想,並組織軍民取外壕之土築城牆,並在外麵深掘護城河,重新建構金城壁壘。
經過一年多的修建,遂州城麵貌一新,城內房屋建築排列有序,城外周長達10裏,環繞又深又寬的護城河,上麵都架有橋梁,為出入的必經之道,其東西北三麵為石橋,隻有南麵是木板橋,同時,四門均設有供了望用的月城,分別叫“望鶴”“登龍”“金馬”“玉堂”。修葺一新後的遂州城雄偉壯觀,全城地勢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古代的方形酒器——鬥,加之商貿繁榮,複取“金滿鬥”之意,故稱“鬥城”,這也成為今天遂寧市的別稱。
930年,麵對中央政府的壓迫,董璋和孟知祥決定抱團取暖。他們探知朝廷任命石敬瑭和夏魯奇為正副招討使準備進軍兩川的消息後,決定趁中央軍隊尚未集結完畢之機先發製人,派李仁罕率軍三萬進攻遂州,試圖拔除鍥入四川的眼中釘。
麵對優勢敵軍,夏魯奇一麵登城固守,一麵命部將康文通迎戰蜀軍。哪知康文通在進軍途中聽說閬州陷落,出城不久就率部投降了李仁罕。這下本就兵力不足的遂州更加捉襟見肘了。更加不幸的是,石敬瑭聞訊後帶著夏魯奇的兩個兒子一道出兵援救遂州,可是卻被占了先機的叛軍扼守住劍閣,雖經苦戰仍無法前進。
接到噩耗的夏魯奇沒有氣餒,他已經抱定了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在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情況下,夏魯奇仍憑借堅城苦守遂州四個月,終因兵盡糧絕,未能擋住如狼似虎的叛軍。
第二年正月,遂州城破之日,夏魯奇自刎殉國,時年49歲,其夫人也投井殉夫。孟知祥命人將夏魯奇的首級宣示唐軍。李嗣源痛失良將慟哭不止,追贈夏魯奇為太師、齊國公。
卻說石敬瑭出兵討蜀,一路之上西蜀守軍望風歸降,轉眼間大軍兵臨劍門關,守將董璋閉關不戰。石敬瑭問眾將道:“劍門天險誰敢出戰?”
先鋒官劉知遠道:“請駙馬爺給末將三千人馬,半日之內便可奪取天險。”
“劉將軍不可出戰。”謀士桑維翰出言勸阻。桑維翰,字國僑,河南人氏。他勸道:“蜀道狹長,倘若有失,將軍進退兩難。”
這桑維翰麵目醜陋,劉知遠冷嘲道:“軍師五尺之身卻有一尺之麵,何慮這小小的劍門關。末將願立軍令狀,不破劍門甘當軍法。”
石敬瑭大喜,遂令先鋒官劉知遠率兵攻城。董璋早已備下箭弩等候。頃刻間雕翎如雨。蜀道狹窄唐兵大亂,相互擁擠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首戰失利,石敬瑭氣得連砸桌案,軍師桑維翰道:“駙馬息怒,當初史建瑭連克蜀道六關尚且命斷劍門。駙馬爺此戰必定無功而返。索自通六萬大軍久戰潞州不勝。駙馬雖有重兵在握,卻有天險相阻。萬歲早晚必拿安重誨人頭安撫諸侯。”
石敬瑭止步不前。孟知祥聞訊大喜:“如果唐軍急速趕赴東川,一定能解遂州之圍,到時兩川必然形勢危急。如今卻不再進軍,不足為慮也。”十二月,石敬瑭在劍門與趙廷隱交戰,大敗而迴。
這天石敬瑭正與眾人商議軍事,糧官來報軍糧將盡難以維濟。桑維翰道:“王師跋涉蜀道,輜重糧草運送艱辛。自潼關以西,空乏民力步履維艱,費一石糧卻不能運至一鬥米。民夫腳力怨言橫生,迫於生靈之苦,駙馬班師迴朝,陛下定然不會怪罪。”
“國僑之言甚合我意,本帥即刻擬章請旨迴朝。”石敬瑭道。
當下飛使至洛,極言蜀道險阻未易進兵,關右人民轉餉多勞,竄匿山穀聚為盜賊,情勢可憂務乞睿斷。
唐主接得軍報,愀然語左右道:“何人辦得了蜀事?看來朕當自行呢。”安重誨道:“臣職忝機密,軍威不振由臣負責,臣願自往督戰!”
唐主道:“卿願西行,尚有何言!”
安重誨拜命即行,西方藩鎮聽說安重誨西來無不惶駭,急將錢帛芻糧運往利州。天寒道阻,人畜斃踣不可勝計。石敬瑭怕他立功更怕他奪權,連忙拜表唐廷,但言安重誨遠來轉惑軍心,乞召安重誨東歸。
唐主早就不喜歡安重誨,即召安重誨還都,安重誨接到詔敕不得不馬首東瞻。
石敬瑭聽說安重誨東還即生退誌,越日毀去營寨班師北歸,董璋亦收兵還東川。
唐主聽說石敬瑭奔還並不加譴,但欲歸罪安重誨。
第二天早朝,明宗降旨赦免三路諸侯,加封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爵蜀王;封潞王李從珂為鳳翔節度使遷往漢中。
安重誨道:“臣罪該萬死!可孟知祥、李從珂反相已出,陛下倘若安撫,待其羽翼豐滿必定再反,請陛下三思。”明宗大怒,立即罷免安重誨丞相之職,安重誨伏地而泣。
潞王李從珂得到明宗赦令大喜,遂邀城外索自通大軍入城慶賀。潞王府中張燈結彩大擺筵宴。李從珂率左右副將與索自通、藥彥稠舉杯暢飲。李從珂道:“小王今日得父皇赦免,全賴二位將軍拖延戰機,小王尚有一事相求二位將軍。”索自通道:“殿下待我等不薄,有何難事盡管講來。”
李從珂道:“有仇不報非君子!小王剛得父皇赦免,不便親自除掉安重誨,欲借索兄之刀殺死安重誨。”
索自通道:“這有何難?安重誨失義於天下,理當除之。”李從珂大喜,即刻令人呈上黃金千兩贈與索自通、藥彥稠。
安重誨被削職為民,欲迴應州老家養老,家眷行至陝州,半路上閃出一彪人馬,為首一員大將乃是藥彥稠。藥彥稠略施一禮說道:“安丞相別來無恙?”
安重誨問道:“藥將軍為何攔我去路?”
藥彥稠答道:“奉潞王之命,來取安丞相首級!”
安重誨歎道:“我固當死,其死無恨,但恨不能為主上除去潞王,他日必為朝廷之患。藥將軍今日負我,他日潞王造反,望將軍勿負國家!”
藥彥稠道:“我也知道安丞相忠心耿耿,奈何我身不由己奉命行事,丞相認命吧!”說完令士卒將安重誨一門拿下盡皆處死。正是:
江河經年逐浩淼,
流盡才傑誌氣高。
黑發官居宰相位,
華年加身紫帶袍。
呈獻紅顏討君心,
一人之下冠百僚。
疏不間親誤一步,
杞人憂天輸一招。
安重誨滿門被誅,諸侯之亂平息,李嗣源減稅安民天下太平。
“何以見得?”孟知祥問道。
趙季良道:“安重誨治國三大事,劃分兩川,鏟除潞王,出兵荊南。劃分兩川乃是為削弱主公權勢,而主公忠心保唐並無過錯,反使安重誨不得人心;潞王李從珂乃萬歲養子,安重誨力主削藩,以疏間親必定大失道義;荊南王高季興貪財小人,略施恩惠必定歸順,安重誨窮兵黷武,定會激起諸侯不服。”
孟知祥問:“軍師言之有理,不知有何良策?”
趙季良道:“主公可差人聯合李從珂、高季興。潞王由北,荊王由南,主公由西三麵威逼京師,請誅安重誨。萬歲必定迫於時局誅殺安重誨,如此西川依舊屬主公麾下。”孟知祥大喜,即刻遣使聯兵李從珂、高季興。
數日之後,三路兵馬問罪京師。李嗣源急召百官商議,文武眾臣無人敢言。李嗣源道:“諸位愛卿隨朕久經沙場,如今諸侯嘩變,爾等裝聾作啞豈是為臣之道?”
馮道奏道:“臣啟陛下,分治兩川、削藩潞王、討伐荊南皆是安丞相治國大政。如今三路亂兵說要誅殺丞相,此事還需安丞相定奪。”
安重誨道:“陛下,孟知祥、李從珂反叛之心都已應驗,晚反不如早反。陛下可命大將軍索自通、藥彥稠率兵討伐潞州,石敬瑭率河東兵馬西征兩川,襄州兵馬抵禦荊南,如此一來三路叛軍必敗。”李嗣源一一應允降旨發兵。
卻說索自通、藥彥稠二將出兵潞州,六萬精兵殺到城下。潞王李從珂率兩萬人馬出城迎戰。索自通一見李從珂抱拳說道:“潞王千歲在上,末將甲胄在身不能下拜,還望恕罪。”
李從珂道:“將軍不必客套。孤且問你,來此何幹?”
索自通答道:“奉安丞相之命收複潞州,將千歲押迴京師問罪。”
李從珂問道:“敢問索將軍我有什麽罪?”
索自通道:“丞相說你勾結高季興、孟知祥謀反。”
“一派胡言!”李從珂一磕馬鐙舉雙錘殺來,索自通舉刀相迎。二人打馬迴頭,李從珂雙錘掄下,索自通橫刀相擋。二人較勁之時,索自通輕聲說道:“殿下隨我來。”索自通擋開雙錘詐敗而逃,李從珂假裝追殺跟隨而去。
二人跑出四五裏地,索自通勒住戰馬對李從珂說:“安重誨自持才高獨斷專權,我等皆出於無奈。”
李從珂道:“西蜀孟知祥的確遣使來訪,皆因安重誨無事生非。其實我等並無造反之心,還望將軍詳察。”
索自通道:“末將既已出兵,不得不戰。請殿下先收兵迴城,末將紮營拖延戰機。若是石敬瑭討蜀失利,我亦詐敗無功而返;若是駙馬得勝,就請殿下早早逃走以避大禍。”
“唉!”李從珂歎道:“多謝索將軍暗中搭救,從珂若有出頭之日,定不忘將軍大恩。”說完拍馬而迴,索自通等到天黑返迴營寨。從此李從珂閉門免戰,索自通紮營不攻。
卻說李嗣源調夏魯奇出任武信軍節度使,鎮守遂州;又將東川果、閬二州分割開來創立保寧軍,封李仁矩為節度使。任命武虔裕為綿州刺史。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防備東西兩川發生叛亂。
卻說東川節度使董璋,年幼時和高季興、孔循一起為汴州富豪李讓家奴,李讓與當時任宣武節度使的朱溫關係很好,經常往來飲宴,李讓後來成了朱溫的義子,改名朱友讓。董璋長大後,頗有勇力,在朱溫軍中作戰,以功升遷為列校。
後梁龍德末年(923),潞州李繼韜降於後梁,但大將裴約不服,據澤州叛亂。梁末帝派遣董璋攻克澤州,因功授澤州刺史。同年,後唐滅後梁,後唐莊宗李存勖入主汴京,董璋來朝,李存勖因其素有勇名,優以待之。不久令他仍赴任以前官職。這時郭崇韜當權,對待董璋尤其優厚。
同光三年,董璋隨郭崇韜大舉伐蜀,凡有軍機皆與參決。平蜀後,董璋因功封劍南東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不久升為節度使。
李仁矩曾經到東川公幹,董璋設宴招待,一直等到中午都沒有李仁矩的影子。董璋非常生氣,帶兵闖進驛站,隻見李仁矩和幾個妓女在一起喝酒。董璋大怒,殺死妓女後欲殺仁矩。李仁矩跪下求情,眾人勸解後才免於一死。李仁矩迴朝後,極言董璋不法情事。於是安重誨命李仁矩、武虔裕遙相唿應控製東川。武虔裕是安重誨的表兄,安重誨視他為心腹。
董璋和孟知祥一直不和,這次形勢急迫,不得不去求助孟知祥,願意和他結為兒女親家。孟知祥答應將董璋的兒子招贅上門,並派副使趙季良前去下聘。趙季良迴來後對孟知祥說:“董璋貪財好勝誌大才疏,將來必定危害西川,不可不防!”孟知祥一時不好翻臉,姑且和董璋周旋,且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收迴成命,朝廷方麵卻沒有動靜。
董璋用計將武虔裕幽禁起來,又派兵到劍門修築營寨。李嗣源見董璋已露反心,又派指揮使姚洪率兵幫助李仁矩鎮守閬州。董璋有個兒子名叫光業,在都為宮苑使。董璋致書囑子道:“朝廷割我支郡分建節鎮,又屢次撥兵戍守,分明是想殺我。你為我轉白樞要,若朝廷再發一騎入斜穀,我不得不反,當與汝永訣呢。”光業得書取示樞密院,安重誨怒道:“他敢阻我增兵,我偏要增兵,看他如何區處!”隨即派別將荀鹹再率千人西行。果然荀鹹未到閬州,董璋已經造反了。
閬州鎮將李仁矩、遂州鎮將夏魯奇以及利州鎮將李彥琦三人急忙上書朝廷。皇帝馬上召集群臣開會,勒令利、遂、閬三州聯兵討伐。三鎮還沒出師,東川兵馬已經殺了過來。
閬州鎮帥李仁矩是個糊塗蟲,聽說東川兵到來馬上出城迎戰,結果被董璋打得大敗;幸虧部將姚洪抵擋才收兵迴城。
董璋曾為梁將,姚洪嚐隸於麾下,於是用密書招洪,誘令內應。姚洪將信投於廁中。董璋晝夜攻城,城中除姚洪外都不肯為李仁矩效力。李仁矩立被殺斃,家屬盡死。姚洪巷戰被執,董璋向他麵責道:“我曾經從行伍間提拔你,今日如何相負!”姚洪瞋目道:“老賊!汝昔為李氏奴,掃除馬糞得一殘炙感恩無窮【董璋年幼時和高季興、孔循一起為汴州富豪李讓家奴,李讓後來成了朱溫的義子,改名朱友讓。董璋長大後在朱溫軍中作戰,以功升遷為列校】。今天子用你為節度使,有何負你,乃竟爾造反呢?你負天子,我受汝何恩,反雲相負!我寧為天子死,不願與人奴並生!”董璋聞言大怒,令壯士扛鑊至前,刲姚洪肉入鑊烹食,姚洪至死罵不絕口。
唐廷聞閬州失守,乃下詔削董璋官爵,誅董璋兒子光業,命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為招討使,劉知遠為先鋒,率兵征蜀。孟知祥立即增兵圍攻遂州,董璋則率五千兵馬駐守劍門關。
卻說夏魯奇鎮守遂州,發現遂州城周邊地勢平坦開闊,雖出入方便,但作為軍事重鎮似乎無險可守。於是,他根據遂州丘陵起伏、溪溝縱橫的地貌特征,大膽提出“規方為城”的設想,並組織軍民取外壕之土築城牆,並在外麵深掘護城河,重新建構金城壁壘。
經過一年多的修建,遂州城麵貌一新,城內房屋建築排列有序,城外周長達10裏,環繞又深又寬的護城河,上麵都架有橋梁,為出入的必經之道,其東西北三麵為石橋,隻有南麵是木板橋,同時,四門均設有供了望用的月城,分別叫“望鶴”“登龍”“金馬”“玉堂”。修葺一新後的遂州城雄偉壯觀,全城地勢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古代的方形酒器——鬥,加之商貿繁榮,複取“金滿鬥”之意,故稱“鬥城”,這也成為今天遂寧市的別稱。
930年,麵對中央政府的壓迫,董璋和孟知祥決定抱團取暖。他們探知朝廷任命石敬瑭和夏魯奇為正副招討使準備進軍兩川的消息後,決定趁中央軍隊尚未集結完畢之機先發製人,派李仁罕率軍三萬進攻遂州,試圖拔除鍥入四川的眼中釘。
麵對優勢敵軍,夏魯奇一麵登城固守,一麵命部將康文通迎戰蜀軍。哪知康文通在進軍途中聽說閬州陷落,出城不久就率部投降了李仁罕。這下本就兵力不足的遂州更加捉襟見肘了。更加不幸的是,石敬瑭聞訊後帶著夏魯奇的兩個兒子一道出兵援救遂州,可是卻被占了先機的叛軍扼守住劍閣,雖經苦戰仍無法前進。
接到噩耗的夏魯奇沒有氣餒,他已經抱定了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在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情況下,夏魯奇仍憑借堅城苦守遂州四個月,終因兵盡糧絕,未能擋住如狼似虎的叛軍。
第二年正月,遂州城破之日,夏魯奇自刎殉國,時年49歲,其夫人也投井殉夫。孟知祥命人將夏魯奇的首級宣示唐軍。李嗣源痛失良將慟哭不止,追贈夏魯奇為太師、齊國公。
卻說石敬瑭出兵討蜀,一路之上西蜀守軍望風歸降,轉眼間大軍兵臨劍門關,守將董璋閉關不戰。石敬瑭問眾將道:“劍門天險誰敢出戰?”
先鋒官劉知遠道:“請駙馬爺給末將三千人馬,半日之內便可奪取天險。”
“劉將軍不可出戰。”謀士桑維翰出言勸阻。桑維翰,字國僑,河南人氏。他勸道:“蜀道狹長,倘若有失,將軍進退兩難。”
這桑維翰麵目醜陋,劉知遠冷嘲道:“軍師五尺之身卻有一尺之麵,何慮這小小的劍門關。末將願立軍令狀,不破劍門甘當軍法。”
石敬瑭大喜,遂令先鋒官劉知遠率兵攻城。董璋早已備下箭弩等候。頃刻間雕翎如雨。蜀道狹窄唐兵大亂,相互擁擠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首戰失利,石敬瑭氣得連砸桌案,軍師桑維翰道:“駙馬息怒,當初史建瑭連克蜀道六關尚且命斷劍門。駙馬爺此戰必定無功而返。索自通六萬大軍久戰潞州不勝。駙馬雖有重兵在握,卻有天險相阻。萬歲早晚必拿安重誨人頭安撫諸侯。”
石敬瑭止步不前。孟知祥聞訊大喜:“如果唐軍急速趕赴東川,一定能解遂州之圍,到時兩川必然形勢危急。如今卻不再進軍,不足為慮也。”十二月,石敬瑭在劍門與趙廷隱交戰,大敗而迴。
這天石敬瑭正與眾人商議軍事,糧官來報軍糧將盡難以維濟。桑維翰道:“王師跋涉蜀道,輜重糧草運送艱辛。自潼關以西,空乏民力步履維艱,費一石糧卻不能運至一鬥米。民夫腳力怨言橫生,迫於生靈之苦,駙馬班師迴朝,陛下定然不會怪罪。”
“國僑之言甚合我意,本帥即刻擬章請旨迴朝。”石敬瑭道。
當下飛使至洛,極言蜀道險阻未易進兵,關右人民轉餉多勞,竄匿山穀聚為盜賊,情勢可憂務乞睿斷。
唐主接得軍報,愀然語左右道:“何人辦得了蜀事?看來朕當自行呢。”安重誨道:“臣職忝機密,軍威不振由臣負責,臣願自往督戰!”
唐主道:“卿願西行,尚有何言!”
安重誨拜命即行,西方藩鎮聽說安重誨西來無不惶駭,急將錢帛芻糧運往利州。天寒道阻,人畜斃踣不可勝計。石敬瑭怕他立功更怕他奪權,連忙拜表唐廷,但言安重誨遠來轉惑軍心,乞召安重誨東歸。
唐主早就不喜歡安重誨,即召安重誨還都,安重誨接到詔敕不得不馬首東瞻。
石敬瑭聽說安重誨東還即生退誌,越日毀去營寨班師北歸,董璋亦收兵還東川。
唐主聽說石敬瑭奔還並不加譴,但欲歸罪安重誨。
第二天早朝,明宗降旨赦免三路諸侯,加封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爵蜀王;封潞王李從珂為鳳翔節度使遷往漢中。
安重誨道:“臣罪該萬死!可孟知祥、李從珂反相已出,陛下倘若安撫,待其羽翼豐滿必定再反,請陛下三思。”明宗大怒,立即罷免安重誨丞相之職,安重誨伏地而泣。
潞王李從珂得到明宗赦令大喜,遂邀城外索自通大軍入城慶賀。潞王府中張燈結彩大擺筵宴。李從珂率左右副將與索自通、藥彥稠舉杯暢飲。李從珂道:“小王今日得父皇赦免,全賴二位將軍拖延戰機,小王尚有一事相求二位將軍。”索自通道:“殿下待我等不薄,有何難事盡管講來。”
李從珂道:“有仇不報非君子!小王剛得父皇赦免,不便親自除掉安重誨,欲借索兄之刀殺死安重誨。”
索自通道:“這有何難?安重誨失義於天下,理當除之。”李從珂大喜,即刻令人呈上黃金千兩贈與索自通、藥彥稠。
安重誨被削職為民,欲迴應州老家養老,家眷行至陝州,半路上閃出一彪人馬,為首一員大將乃是藥彥稠。藥彥稠略施一禮說道:“安丞相別來無恙?”
安重誨問道:“藥將軍為何攔我去路?”
藥彥稠答道:“奉潞王之命,來取安丞相首級!”
安重誨歎道:“我固當死,其死無恨,但恨不能為主上除去潞王,他日必為朝廷之患。藥將軍今日負我,他日潞王造反,望將軍勿負國家!”
藥彥稠道:“我也知道安丞相忠心耿耿,奈何我身不由己奉命行事,丞相認命吧!”說完令士卒將安重誨一門拿下盡皆處死。正是:
江河經年逐浩淼,
流盡才傑誌氣高。
黑發官居宰相位,
華年加身紫帶袍。
呈獻紅顏討君心,
一人之下冠百僚。
疏不間親誤一步,
杞人憂天輸一招。
安重誨滿門被誅,諸侯之亂平息,李嗣源減稅安民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