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三年九月初三。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在史書上這是個特殊的日子,一個年輕人他選擇了迴到華夏祖先文化發源地之一——鳳翔。


    趙明誠卷了鋪蓋,領著一妻一妾,千裏迢迢來到了鳳翔府。率領了自己挑選好的人馬作為親衛,其中以王稟為首,領了一幫汴京弟兄,便來了鳳翔落腳。


    隻是此次隨行的還有他小叔父章援。


    趙似封章援觀察處置使,留鳳翔監察。


    趙明誠本就入職樞密院,現今正式轉入軍隊,為軍都指揮使。一軍轄有兩千五百人,內分五個營,每營五百人。


    趙明誠帶著王稟來了此間,二話不說為王稟討要了營都指揮使。


    王稟見到樞密院下發的詔令,一時間柔腸滿懷,“倒是個言出必行的人。”


    王稟領著老母親,一路上顛簸,風餐露宿,不在話下。


    一個月後,一行人遠離汴京,徑往鳳翔府去。


    眾人來到鳳翔,趙明誠還未進城,領了王稟、隨安兩個提前奔到遠處山崗上,縱向俯瞰這鳳翔城。


    一路上黃土高原裸露,在汴京城中隨處可見的水道和那青翠樹木,在這裏卻渺有蹤跡。隻有一座座孤寂的城池,此時西風正緊,秋風蕭瑟,落葉隨風飄舞。


    路邊高大的林木也都落光了葉子,光禿禿一片。如果說汴京是十七歲的少女,正值水靈靈的年紀;那麽如今的隴西,可就是八十歲的老人,風燭殘年之際。


    風沙一層層從西麵和北麵漫過來,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一路上北風嗚嗚咽咽,尤其是路過關口山隘之時,那風聲極大,像是哭訴。


    章援龍章鳳姿,儀表堂堂;趙明誠更是纓簪束冠,英姿勃發。二人係著袍子,一同勒馬在前看著。


    章援自己也帶了不少親信過來,清一色的文臣。比趙明誠所帶隨從年紀大一輪。


    遼闊大地,蕭瑟荒涼,隻有幾簇烽煙在遠處的青色山林後直冒。這山林雖然是青色,全然沒有生機,隻是靠著樹皮還帶著綠意而已。天地之間都蒙著一種陰沉的灰白色調,章援這樣閱曆的人見到這種景象,都倍感壓抑。


    章援看著這渺茫之地,不禁感慨,“沒想到,昔日最為繁華富庶的關中地區,如今竟然落到這般田地。看看這荒地千裏,渺無人煙、黃土連天的景象,刹那間我還以為是走在黃泉路上。”


    趙明誠道,“我來時還未見如此荒涼蕭瑟,都是因為季節的緣故。沒想到到了冬天,這裏竟然到了鳥不拉屎的地步。”


    “德甫,來這地方,你可後悔?”


    “這有什麽好後悔的?此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正好我可以寫詩。我這一來啊,可就不想走了。”


    “荒謬,這種地方,人怎麽能呆得下去一輩子。”援板著臉,“此行是讓你來訓練精兵,養馬的。軍旅艱苦,沒你以為的那麽爽快的。收起你在京城驕奢淫逸的那一套。”


    王稟瞅著這章援,看著極其嚴厲的人。


    他瞧瞧問趙明誠,“咋們不會以後每天都和他在一塊吧?”


    “沒準兒。他是監察。早知道我那嶽翁還有這一手,我當時定然厚著臉皮要個廂都指揮使。”


    王稟本來就覺得不爽,“咱們手下隻有兩千五百人,能幹啥啊?你看這地方,陰森森的。方才路過一片墳地,我一直覺得我背後陰森森的。”


    “那是古戰場,自安史之亂,潘鎮割據,經常發生叛亂,鬥爭不止,百姓血流不止。”


    章援在前見二人抱頭嘀咕,“你們二人,又在嘀咕什麽呢?”


    “我們在說觀察使英明神武,有您在,我們什麽都不怕了。”


    “屁話!快跟上。”


    叔婿兩個此番前來關中,為的正是大宋四十年前喊的熱火朝天的口號——比肩唐宋。


    物質的變遷是客觀的,哪怕關中現在已經變成了廢土,可是在有心人眼中,這些都不算什麽大問題。


    這個北宋開國皇帝一心想要迴來的地方,時隔一百年後,大宋要員的力量終於開始重返。


    關中對於中國而言,相當於五髒六腑之於人。而燕雲十六州對中國而言,那就是四肢,是武器。


    消除大宋的外患,重新奪迴基本盤勢力。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大宋朝中有很多人屢戰屢敗,不再相信有能夠重迴關中,再振大唐國威的那一天,可是還是有一幫人,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


    章援希望這裏可以成為軍事重地,直到慢慢奪迴燕雲十六州,到時候再搬遷京都,重振大唐之威。


    但是趙明誠,他主動重迴西北,定然是有了十足的把握可以在這裏立足。


    關中作為基本盤,得關中便得天下。


    趙明誠想做的事情,從來都沒有寄希望於宋徽宗趙佶,他隻是希望北宋可以多拖一點時間。


    隻要時間多了,他就有足夠的時間在西北建立自己的基地,借收服燕雲十六州,他可以掌控一部分軍隊。


    另外,國都的變遷,不僅僅是因為戰爭,更有曆史、經濟、文化的因素。如今北方雖然不算哀鴻遍野,可是實在是人口銳減,荒土千裏。


    遊牧文明分界線隨著雨量線難移,早起北方由濕潤氣候變成半濕潤氣候,而東部平原大片原始森林竹簡消失演變為耕地,農業逐漸飽和。


    秦嶺森林、黃土高原、北方水資源惡化,荒漠化加重,這些都使得重迴關中成為了荒誕可笑的事情。


    所以有時候趙明誠真的可以理解當朝一些反戰派的意思。因為他們確實是站在現實的基礎上考慮,重迴關中根本不現實,即便是打下來了,鎮守也不容易。


    但是如果更清醒一點就應該知道,萬事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即便是大宋朝想要偏安,可是北方遊牧民族同樣被惡劣的氣候環境所逼迫,他們不得不南下。


    這就造成了矛盾。要麽等著被打,要麽主動出擊。


    所以燕雲十六州肯定是奪迴來的好!


    這是趙明誠支持章惇的做法的原因所在。


    自唐結束,中國境內興起的是民族主義,大唐鼎盛時期那種盛行的天下一統思想、四海為一的思想,已經從文人的腦袋裏被抹去。


    他們不再將他們的智慧用於統一,更多的是寄情山水。


    如果說這世間真的有人懂得大宋文人的想法,這個人並不是趙明誠。而是李師師,她明白為什麽文人都轉去了勾欄瓦舍,不再推崇尚武之風,絕口不提戰敗之事。


    不出去開疆拓土,每天都想著閨房裏那點事,不正是逃避現實。


    畢竟,隻要這個人腦子沒什麽問題,麵對這種局麵,都不會認為收服關中,重鑄大唐盛世是可能的事情。


    相形之下,章惇和他的追隨者們是徹頭徹尾在賭國運的傻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掀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行千裏不留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行千裏不留行並收藏掀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