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鄧鼎城迴來,告訴鄧源晚上商號有一場小宴。明日中秋,照例放假一天,除了值班的夥計,本地夥計可以迴家,其他人都也可以出去放鬆一下。今日晚宴是他這個大掌櫃的犒勞夥計們的,鄧源初來乍到,鄧鼎城讓他去露個臉。
鄧源有些緊張:那豈不是要和晟記商幫蘇州分號的頭頭腦腦公開見麵?這種商務場合,實在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啊。他腦中閃過以前看過的狗血商戰劇,豪門公子留學歸來,家族舉行盛大酒會讓公子公開亮相。公子一身白色西裝,端著紅酒周旋在形形色色的老狐狸之間,想一想就尷尬得一批。
鄧鼎城笑問:“害怕嗎?”
鄧源老老實實地說:“頭一迴出席這樣的場合,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你是我兒子,”鄧鼎城再次強調道:“哪怕你往那一坐什麽都不說,也沒人敢小看你。”
鄧源隻好點頭稱是。
為了晚上這一戰,鄧源抓緊時間又睡了個午覺,養精蓄銳。
段彩衣則暗暗發狠:“好你個鄧鼎城,咱們鴻兒十七歲了,從來沒見過你帶他參加過商號的節宴。現在倒好,這野小子來了沒兩天,就以大少爺的身份拋頭露麵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著瞧,老娘以後要是不找機會讓這小子摔個狠的,我就不姓段!”
酉時初刻,鄧鼎城帶著鄧源到了商號。
節宴就設在商號的大堂,五張大圓桌一字排開,已經坐了好幾十人。
大家見鄧源來了,紛紛起身問好。
鄧鼎城滿麵春風地一邊抱拳一邊往裏走,來到當中主位坐下,鄧源乖巧地坐到他的右手邊。
左邊是二掌櫃周升,他笑嗬嗬地對大侄子點點頭,鄧源趕緊起身迴禮。
鄧鼎城便分別介紹,主桌上坐的是分號的三掌櫃、賬房管事、文牘管事、內櫃管事以及下麵各個店鋪的掌櫃。
這一桌以晉省人為主,隻有個別店鋪的掌櫃是操著蘇州口音的。可見商幫確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群體,也正因這個原因,鄉黨加親戚的關係使商幫更加有凝聚力。
三掌櫃名叫孫茂卿,名字文縐縐地,長相也十分斯文。四十餘歲,麵白無須,若是換一身衣服走在大街上,任誰都看像是個教書先生。鄧鼎城介紹說,三掌櫃分管賬房、書案和分號的車馬房產。寫得一手好字,又算得一筆鐵賬。無論多大的數目,多複雜的賬務,在三掌櫃眼皮子底下過一遍,立刻清晰無比。記憶力也是過人,整個分號有多少存項,大到分號這套院子值多少銀子,小到各店鋪添置了多少桌椅板凳,那是張口就來。
孫茂卿早年便在賬房做事,現任的賬房管事白永壽早年便是他的師父。孫茂卿年輕有為後來居上,白永壽也沒有絲毫怨言。對於這位高徒,以前是悉心教導,現在是傾力支持。
白先生五十多歲,麵容清瘦,頭發胡須都很稀疏。鄧源瞧著他腦袋頂上渾欲不勝簪的發髻,不無惡意地想著,是不是管賬的用腦過度,老來都頭發不保?再看看頭發尚算濃密的孫茂卿,似乎看到了十年後的他。
文牘管事則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秀才,叫做康中和。康秀才讀書不太順利,三十多歲才勉強進學。後來又參加了兩次秋闈,無一例外榜上無名。看看年紀大了,家裏負擔又重,處處用錢,一狠心便棄絕舉業,投身商號,做了一名書手。因文采不錯,做事又細致認真,沒幾年便做了管事,——這在晟記商幫裏可不常見,其他分號這一級別的管事,大多是由小夥計培養起來的,既有忠心又有情分,用得放心又順手。但鄧鼎城用人不疑,在前任文牘管事告老返鄉之後,便直接擢升康中和做了管事。康秀才也感恩戴德,草擬文稿、文書交接、案牘保管做得一絲不苟,從無錯漏。自然這些年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老家早就蓋起了一溜大瓦房,比過去讀書二十幾年的出息大了去了。
內櫃管事叫張雙喜,這名字便像是個商人了,長相也確實對得起自己的名字。一張白白胖胖的大圓臉,未曾開口人先笑。他掌管的分號大宗貨物貿易,譬如昨日鄧源初到商號的時候,如果對小夥計說“我有一萬匹生絲要賣”,那麽與他接洽的便會是這張管事了。
緊挨著張雙喜坐的,是糧店掌櫃顧寶通。也是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看長相便知道精明強幹。鄧源知道,在這個講究座次順序的社會中,各位店鋪掌櫃的位置都是有講究的。除分號各位管事之外,顧寶通的位置距離大掌櫃最近,顯然他是各店掌櫃中最有身份的。而事實也是如此,晟記的買賣,最大宗自然是鹽業——這是由鄧鼎城親自負責、周升具體過問的,輪不到別人插手。而鹽業之外,獲利最豐厚的便是糧食買賣。晟記的收購的糧食,大宗是運往西北做軍糧,小宗是當地分銷。因蘇湖一帶本就是魚米之鄉,百姓無須高價購糧,零售沒有多大收益,所以顧寶通也在做南直隸各衛所的生意,人頭熟,手麵廣,算得上是鄧鼎城手下一員大將。
糧店之下是當鋪。晟記的當鋪不像別的小當鋪那樣做窮人的買賣。收個舊衣服、破櫃子,進出幾百文的買賣,有什麽意思?晟記走的是高端路線,專收名貴器物、名人字畫、珠寶古董。低進高出,也是一樁獲益頗豐的生意。當鋪掌櫃鄭四寶也是一臉學究氣,與別人最大的區別是一雙眼睛始終眯眯著,這是多年來鑒寶識物留下的習慣。
鄭四寶之下坐著的是銀號掌櫃武雲翔——這多少讓鄧源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銀號掌櫃在當下的晟記蘇州分號隻能排第三位。在後世的記憶中,晉商一直是與古代中國金融發展史相伴始終的。雖說聞名天下的票號是在清朝中後期才創立的,但在大明末期,經營銀號的也應該是神豪才對啊。也不知是因為當下的蘇州銀業競爭激烈,還是因為鄧鼎城的重心不在這上麵,所以武掌櫃隻能暫時屈居第三。武雲翔年紀不大,應該是在座各位掌櫃中最年輕的一位。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笑意。他的笑與張雙喜不同,張雙喜那是生意人的熱絡,而武雲翔則更多的是顯出衝淡謙和。
其餘諸位,鄧鼎城也都一一介紹了,鄧源一時之間也沒法把每個人的資料都記住,起初幾位還行,後來便隻記住了姓名。反正以後日子很長,可以慢慢了解。
相對印象深刻的便是絲綢鋪的掌櫃陸一川,他是主桌上唯一的蘇州人。也許是因為絲綢買賣水太深,確實需要一位本地人牽頭。
這便是晟寶源蘇州分號的各路豪傑,鄧源與眾人分別見禮,在一聲聲“少掌櫃”的稱唿中幾乎迷失方向。鄧源的身世,此刻已經不是忌諱,大夥兒自然要與之交好。
在鄧鼎城幹咳一聲,道:“源兒眼下的主業是讀書,明年要參加秋闈。‘少掌櫃’的稱唿,還是先不要提。”
鄧源有些緊張:那豈不是要和晟記商幫蘇州分號的頭頭腦腦公開見麵?這種商務場合,實在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啊。他腦中閃過以前看過的狗血商戰劇,豪門公子留學歸來,家族舉行盛大酒會讓公子公開亮相。公子一身白色西裝,端著紅酒周旋在形形色色的老狐狸之間,想一想就尷尬得一批。
鄧鼎城笑問:“害怕嗎?”
鄧源老老實實地說:“頭一迴出席這樣的場合,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你是我兒子,”鄧鼎城再次強調道:“哪怕你往那一坐什麽都不說,也沒人敢小看你。”
鄧源隻好點頭稱是。
為了晚上這一戰,鄧源抓緊時間又睡了個午覺,養精蓄銳。
段彩衣則暗暗發狠:“好你個鄧鼎城,咱們鴻兒十七歲了,從來沒見過你帶他參加過商號的節宴。現在倒好,這野小子來了沒兩天,就以大少爺的身份拋頭露麵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著瞧,老娘以後要是不找機會讓這小子摔個狠的,我就不姓段!”
酉時初刻,鄧鼎城帶著鄧源到了商號。
節宴就設在商號的大堂,五張大圓桌一字排開,已經坐了好幾十人。
大家見鄧源來了,紛紛起身問好。
鄧鼎城滿麵春風地一邊抱拳一邊往裏走,來到當中主位坐下,鄧源乖巧地坐到他的右手邊。
左邊是二掌櫃周升,他笑嗬嗬地對大侄子點點頭,鄧源趕緊起身迴禮。
鄧鼎城便分別介紹,主桌上坐的是分號的三掌櫃、賬房管事、文牘管事、內櫃管事以及下麵各個店鋪的掌櫃。
這一桌以晉省人為主,隻有個別店鋪的掌櫃是操著蘇州口音的。可見商幫確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群體,也正因這個原因,鄉黨加親戚的關係使商幫更加有凝聚力。
三掌櫃名叫孫茂卿,名字文縐縐地,長相也十分斯文。四十餘歲,麵白無須,若是換一身衣服走在大街上,任誰都看像是個教書先生。鄧鼎城介紹說,三掌櫃分管賬房、書案和分號的車馬房產。寫得一手好字,又算得一筆鐵賬。無論多大的數目,多複雜的賬務,在三掌櫃眼皮子底下過一遍,立刻清晰無比。記憶力也是過人,整個分號有多少存項,大到分號這套院子值多少銀子,小到各店鋪添置了多少桌椅板凳,那是張口就來。
孫茂卿早年便在賬房做事,現任的賬房管事白永壽早年便是他的師父。孫茂卿年輕有為後來居上,白永壽也沒有絲毫怨言。對於這位高徒,以前是悉心教導,現在是傾力支持。
白先生五十多歲,麵容清瘦,頭發胡須都很稀疏。鄧源瞧著他腦袋頂上渾欲不勝簪的發髻,不無惡意地想著,是不是管賬的用腦過度,老來都頭發不保?再看看頭發尚算濃密的孫茂卿,似乎看到了十年後的他。
文牘管事則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秀才,叫做康中和。康秀才讀書不太順利,三十多歲才勉強進學。後來又參加了兩次秋闈,無一例外榜上無名。看看年紀大了,家裏負擔又重,處處用錢,一狠心便棄絕舉業,投身商號,做了一名書手。因文采不錯,做事又細致認真,沒幾年便做了管事,——這在晟記商幫裏可不常見,其他分號這一級別的管事,大多是由小夥計培養起來的,既有忠心又有情分,用得放心又順手。但鄧鼎城用人不疑,在前任文牘管事告老返鄉之後,便直接擢升康中和做了管事。康秀才也感恩戴德,草擬文稿、文書交接、案牘保管做得一絲不苟,從無錯漏。自然這些年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老家早就蓋起了一溜大瓦房,比過去讀書二十幾年的出息大了去了。
內櫃管事叫張雙喜,這名字便像是個商人了,長相也確實對得起自己的名字。一張白白胖胖的大圓臉,未曾開口人先笑。他掌管的分號大宗貨物貿易,譬如昨日鄧源初到商號的時候,如果對小夥計說“我有一萬匹生絲要賣”,那麽與他接洽的便會是這張管事了。
緊挨著張雙喜坐的,是糧店掌櫃顧寶通。也是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看長相便知道精明強幹。鄧源知道,在這個講究座次順序的社會中,各位店鋪掌櫃的位置都是有講究的。除分號各位管事之外,顧寶通的位置距離大掌櫃最近,顯然他是各店掌櫃中最有身份的。而事實也是如此,晟記的買賣,最大宗自然是鹽業——這是由鄧鼎城親自負責、周升具體過問的,輪不到別人插手。而鹽業之外,獲利最豐厚的便是糧食買賣。晟記的收購的糧食,大宗是運往西北做軍糧,小宗是當地分銷。因蘇湖一帶本就是魚米之鄉,百姓無須高價購糧,零售沒有多大收益,所以顧寶通也在做南直隸各衛所的生意,人頭熟,手麵廣,算得上是鄧鼎城手下一員大將。
糧店之下是當鋪。晟記的當鋪不像別的小當鋪那樣做窮人的買賣。收個舊衣服、破櫃子,進出幾百文的買賣,有什麽意思?晟記走的是高端路線,專收名貴器物、名人字畫、珠寶古董。低進高出,也是一樁獲益頗豐的生意。當鋪掌櫃鄭四寶也是一臉學究氣,與別人最大的區別是一雙眼睛始終眯眯著,這是多年來鑒寶識物留下的習慣。
鄭四寶之下坐著的是銀號掌櫃武雲翔——這多少讓鄧源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銀號掌櫃在當下的晟記蘇州分號隻能排第三位。在後世的記憶中,晉商一直是與古代中國金融發展史相伴始終的。雖說聞名天下的票號是在清朝中後期才創立的,但在大明末期,經營銀號的也應該是神豪才對啊。也不知是因為當下的蘇州銀業競爭激烈,還是因為鄧鼎城的重心不在這上麵,所以武掌櫃隻能暫時屈居第三。武雲翔年紀不大,應該是在座各位掌櫃中最年輕的一位。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笑意。他的笑與張雙喜不同,張雙喜那是生意人的熱絡,而武雲翔則更多的是顯出衝淡謙和。
其餘諸位,鄧鼎城也都一一介紹了,鄧源一時之間也沒法把每個人的資料都記住,起初幾位還行,後來便隻記住了姓名。反正以後日子很長,可以慢慢了解。
相對印象深刻的便是絲綢鋪的掌櫃陸一川,他是主桌上唯一的蘇州人。也許是因為絲綢買賣水太深,確實需要一位本地人牽頭。
這便是晟寶源蘇州分號的各路豪傑,鄧源與眾人分別見禮,在一聲聲“少掌櫃”的稱唿中幾乎迷失方向。鄧源的身世,此刻已經不是忌諱,大夥兒自然要與之交好。
在鄧鼎城幹咳一聲,道:“源兒眼下的主業是讀書,明年要參加秋闈。‘少掌櫃’的稱唿,還是先不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