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逐鹿中原(二十三)
五個月後
長安
“陛下,不能再打了,冀州已經發生民變,兗州青州等地也開始出現流民,再打下去,晉惠帝時期流民遍地造反的景象就要重演了!”
“陛下,豫州又發生蝗災,顆粒無收,豫州征兵之事已經無法推進。”
“涼州並州等地的鮮卑人和匈奴人蠢蠢欲動,時刻想要複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跟晉國講和,然後全力解決國內的流民的蠻族。”
“遼東燕國在幽州資助鮮卑複國分裂勢力,給慕容燕國的複國組織提供兵馬錢糧,老臣隻怕晉國還沒打下來,我們的中原先丟了。”
“陛下,關中缺糧。”
“陛下,北徐州缺糧。”
“陛下,益州缺糧。”
秦軍在長江淮河地區與晉國相持了大半年,但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水軍,所以進展不大,大半年時間,隻是占領了幾個縣城。
秦國的無敵騎兵縱橫中原,可是碰到長江淮河就不好使了。
麵對著大臣們的勸諫,苻堅愈發地不耐煩:“晉國馬上就要被朕給滅了,你們就不能再忍耐忍耐嗎?等再過幾個月,朕徹底滅了晉國,自然會好好地休養生息,現在晉國還沒滅,說這麽多又有什麽用!”
眼見江陵戰場和廣陵戰場因為長江和淮河的阻擋而無法繼續推進,苻堅決定親自去新開辟的壽春戰場打開局麵。
壽春是晉國在長江以北所剩的最後一座大城市,這裏南邊是合肥,旁邊是淝水,通過淝水水係就可以進入長江水道,直接攻打建康。
所以,拿下壽春和合肥,控製淝水水道,進而威脅建康,就成了苻堅的目標。
又幾個月後,大秦皇帝苻堅帶著文武百官抵達壽春戰場,親自微操士兵攻城。
壽春戰場,秦國有兵力25萬,晉國有兵力8萬。
為了抵禦秦國,晉國臨時征召了幾萬士兵,五千堵住夷陵,兩萬守備江陵,兩萬守備廣陵,五千守備建康,八萬在壽春戰場準備與苻堅決戰。
“無論怎麽講,25萬對8萬,優勢在我!”苻堅自信滿滿,他讓晉國降將朱序去壽春城勸降晉國守軍。
朱序來到壽春城後,將秦國的底細一一告知:“秦國還有幾十萬大軍正在中原征調集結,現在這25萬還隻是先頭部隊,苻堅本人就在對麵的中軍大營裏,我們必須一鼓作氣擊敗這25萬秦軍,最好是生擒苻堅,否則,一旦後續的幾十萬秦軍抵達戰場,我泱泱大晉,就徹底沒救了!”
隨後,壽春的守將把這個重要情報火速遞交給了謝安。
遠在建康城的謝安立馬做出軍事部署,並且利用秦軍魚龍混雜不團結的特性,製定了許許多多可以影響秦軍士氣的計劃。
謝安讓壽春守軍給苻堅一個模棱兩可的迴複,讓苻堅誤以為壽春會投降,這樣,苻堅就暫時不會攻打壽春,晉國這邊就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相應的安排。
果然,隨著壽春守將一個模棱兩可似乎要投降,卻又給了一堆暫時不能立刻投降的理由之後,苻堅停止了攻打壽春,準備等待壽春自己打開城門投降。
這就是典型的軍事錯誤,敵人投不投降是敵人的事,你打不打是你的事,怎麽能因為敵人可能會投降,就暫時停止軍事行動,白白錯失戰機。
後世的平津戰役,一邊讓傅投降,一邊繼續攻打天津,這才是合理的軍事行動,敵人投不投降是敵人的事,我打不打是我的事,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就這樣白白浪費幾個月時間後,每次苻堅寫信詢問壽春到底什麽時候才肯投降,壽春都是迴複:伱再等等,馬上就好了。
這個所謂的馬上就好了,就是過了好幾個月,還是繼續這樣敷衍苻堅。
一直到了這一年的臘月,苻堅才明白過來自己被耍了,對方根本不想投降,隻是故意拖延時間而已。
“我以仁義對待壽春,答應給他們榮華富貴,他們卻把我當傻子,可恨!”苻堅大怒,下令繼續攻城。
如此又是幾個月過去,壽春城破,壽春守將被俘虜。
可是真的麵對戲耍自己的壽春守將時,苻堅居然忘記了之前被戲耍的事情,再次對俘虜施展仁義,想要用禮賢下士來感化對方。
被俘虜的壽春一眾晉國將領沉默不語,既不反抗,也不歸附,來了個非暴力不合作,隻等著晉國大軍過來解救他們。
不僅如此,苻堅還把主動背叛晉國,把晉國情報透露給自己的一個晉國投降將軍給殺了,理由是不忠不義。
這個操作就更加錯誤了,連軍事原則裏最基本的統戰價值都不懂。
你把主動背叛過來投靠你的人殺了,以後誰還敢叛逃過來投奔你?
統戰價值懂不懂,千金買馬骨懂不懂,別管對方忠義不忠義,你都不能殺,你可以因為對方不忠義,所以不去重用他,給他點錢打發一下就行,但絕對不能直接殺了。
對於寧死不降的晉國將領,苻堅佩服他們,對他們施展仁義,對他們禮賢下士,想要感化他們。
對於主動投降的晉國將領,苻堅反而要殺了,還順帶給所有人宣傳一下自己多麽在乎華夏的忠義,是當之無愧的華夏正統。
當初薑太公呂尚初到東海之濱建立齊國時,對那些主動投靠齊國的名人好吃好喝地招待,對於那些寧死不降的殷商遺老遺少和東夷名人,直接用上各種酷刑折磨致死。
雖然薑子牙的這種做法一點也不仁義,還非常殘忍,但不得不說,他的這種手段把齊國治理好了,使得反對齊國的勢力減少了很多。
如果是大一統王朝,當然可以把不忠義的投降者貶低甚至殺了,給自己樹立一個忠義的形象,防止自己的臣民對自己不忠不義,比如乾隆就是這樣做的,在統一天下後,才弄出貳臣傳這種東西貶低那些主動投降的漢臣,以此標榜自己多麽在乎忠義,讓自己的臣民也要對自己忠義。
但你都還沒統一呢,就開始貶低殺害主動投降之人了,是否操之過急了呢?以後誰還敢主動投靠你呢?
此時此刻的苻堅,還沒大一統呢,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一統的君主,一個沒有大一統的君主,卻正在做大一統君主才應該做的那些事,這就是狂妄和不知死活。
就算你要樹立忠義,標榜自己是華夏正統,那也得等到統一之後,而不是在統一之前。
贏的人才有資格談仁義禮智信,輸的人已經變成了骨灰,作為割據勢力,首先要考慮的是怎麽樣才能贏,而不是考慮這麽做會不會影響統一後的形象。
謝安每天都在想著怎麽樣才能贏,而苻堅卻每天都在想著這麽做的話,贏了以後會不會影響自己的仁義形象。
五個月後
長安
“陛下,不能再打了,冀州已經發生民變,兗州青州等地也開始出現流民,再打下去,晉惠帝時期流民遍地造反的景象就要重演了!”
“陛下,豫州又發生蝗災,顆粒無收,豫州征兵之事已經無法推進。”
“涼州並州等地的鮮卑人和匈奴人蠢蠢欲動,時刻想要複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跟晉國講和,然後全力解決國內的流民的蠻族。”
“遼東燕國在幽州資助鮮卑複國分裂勢力,給慕容燕國的複國組織提供兵馬錢糧,老臣隻怕晉國還沒打下來,我們的中原先丟了。”
“陛下,關中缺糧。”
“陛下,北徐州缺糧。”
“陛下,益州缺糧。”
秦軍在長江淮河地區與晉國相持了大半年,但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水軍,所以進展不大,大半年時間,隻是占領了幾個縣城。
秦國的無敵騎兵縱橫中原,可是碰到長江淮河就不好使了。
麵對著大臣們的勸諫,苻堅愈發地不耐煩:“晉國馬上就要被朕給滅了,你們就不能再忍耐忍耐嗎?等再過幾個月,朕徹底滅了晉國,自然會好好地休養生息,現在晉國還沒滅,說這麽多又有什麽用!”
眼見江陵戰場和廣陵戰場因為長江和淮河的阻擋而無法繼續推進,苻堅決定親自去新開辟的壽春戰場打開局麵。
壽春是晉國在長江以北所剩的最後一座大城市,這裏南邊是合肥,旁邊是淝水,通過淝水水係就可以進入長江水道,直接攻打建康。
所以,拿下壽春和合肥,控製淝水水道,進而威脅建康,就成了苻堅的目標。
又幾個月後,大秦皇帝苻堅帶著文武百官抵達壽春戰場,親自微操士兵攻城。
壽春戰場,秦國有兵力25萬,晉國有兵力8萬。
為了抵禦秦國,晉國臨時征召了幾萬士兵,五千堵住夷陵,兩萬守備江陵,兩萬守備廣陵,五千守備建康,八萬在壽春戰場準備與苻堅決戰。
“無論怎麽講,25萬對8萬,優勢在我!”苻堅自信滿滿,他讓晉國降將朱序去壽春城勸降晉國守軍。
朱序來到壽春城後,將秦國的底細一一告知:“秦國還有幾十萬大軍正在中原征調集結,現在這25萬還隻是先頭部隊,苻堅本人就在對麵的中軍大營裏,我們必須一鼓作氣擊敗這25萬秦軍,最好是生擒苻堅,否則,一旦後續的幾十萬秦軍抵達戰場,我泱泱大晉,就徹底沒救了!”
隨後,壽春的守將把這個重要情報火速遞交給了謝安。
遠在建康城的謝安立馬做出軍事部署,並且利用秦軍魚龍混雜不團結的特性,製定了許許多多可以影響秦軍士氣的計劃。
謝安讓壽春守軍給苻堅一個模棱兩可的迴複,讓苻堅誤以為壽春會投降,這樣,苻堅就暫時不會攻打壽春,晉國這邊就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相應的安排。
果然,隨著壽春守將一個模棱兩可似乎要投降,卻又給了一堆暫時不能立刻投降的理由之後,苻堅停止了攻打壽春,準備等待壽春自己打開城門投降。
這就是典型的軍事錯誤,敵人投不投降是敵人的事,你打不打是你的事,怎麽能因為敵人可能會投降,就暫時停止軍事行動,白白錯失戰機。
後世的平津戰役,一邊讓傅投降,一邊繼續攻打天津,這才是合理的軍事行動,敵人投不投降是敵人的事,我打不打是我的事,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就這樣白白浪費幾個月時間後,每次苻堅寫信詢問壽春到底什麽時候才肯投降,壽春都是迴複:伱再等等,馬上就好了。
這個所謂的馬上就好了,就是過了好幾個月,還是繼續這樣敷衍苻堅。
一直到了這一年的臘月,苻堅才明白過來自己被耍了,對方根本不想投降,隻是故意拖延時間而已。
“我以仁義對待壽春,答應給他們榮華富貴,他們卻把我當傻子,可恨!”苻堅大怒,下令繼續攻城。
如此又是幾個月過去,壽春城破,壽春守將被俘虜。
可是真的麵對戲耍自己的壽春守將時,苻堅居然忘記了之前被戲耍的事情,再次對俘虜施展仁義,想要用禮賢下士來感化對方。
被俘虜的壽春一眾晉國將領沉默不語,既不反抗,也不歸附,來了個非暴力不合作,隻等著晉國大軍過來解救他們。
不僅如此,苻堅還把主動背叛晉國,把晉國情報透露給自己的一個晉國投降將軍給殺了,理由是不忠不義。
這個操作就更加錯誤了,連軍事原則裏最基本的統戰價值都不懂。
你把主動背叛過來投靠你的人殺了,以後誰還敢叛逃過來投奔你?
統戰價值懂不懂,千金買馬骨懂不懂,別管對方忠義不忠義,你都不能殺,你可以因為對方不忠義,所以不去重用他,給他點錢打發一下就行,但絕對不能直接殺了。
對於寧死不降的晉國將領,苻堅佩服他們,對他們施展仁義,對他們禮賢下士,想要感化他們。
對於主動投降的晉國將領,苻堅反而要殺了,還順帶給所有人宣傳一下自己多麽在乎華夏的忠義,是當之無愧的華夏正統。
當初薑太公呂尚初到東海之濱建立齊國時,對那些主動投靠齊國的名人好吃好喝地招待,對於那些寧死不降的殷商遺老遺少和東夷名人,直接用上各種酷刑折磨致死。
雖然薑子牙的這種做法一點也不仁義,還非常殘忍,但不得不說,他的這種手段把齊國治理好了,使得反對齊國的勢力減少了很多。
如果是大一統王朝,當然可以把不忠義的投降者貶低甚至殺了,給自己樹立一個忠義的形象,防止自己的臣民對自己不忠不義,比如乾隆就是這樣做的,在統一天下後,才弄出貳臣傳這種東西貶低那些主動投降的漢臣,以此標榜自己多麽在乎忠義,讓自己的臣民也要對自己忠義。
但你都還沒統一呢,就開始貶低殺害主動投降之人了,是否操之過急了呢?以後誰還敢主動投靠你呢?
此時此刻的苻堅,還沒大一統呢,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一統的君主,一個沒有大一統的君主,卻正在做大一統君主才應該做的那些事,這就是狂妄和不知死活。
就算你要樹立忠義,標榜自己是華夏正統,那也得等到統一之後,而不是在統一之前。
贏的人才有資格談仁義禮智信,輸的人已經變成了骨灰,作為割據勢力,首先要考慮的是怎麽樣才能贏,而不是考慮這麽做會不會影響統一後的形象。
謝安每天都在想著怎麽樣才能贏,而苻堅卻每天都在想著這麽做的話,贏了以後會不會影響自己的仁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