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孔丘
在陬邑呆了幾日,辛莫並未打聽到任何關於公輸果的消息。
好像公輸果進入魯國之後,就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無奈之下,辛莫決定先去擺放一下孔老夫子,讓辛榮、辛旦等人繼續在魯國尋找公輸果。
孔夫子的住址,很好打聽。
辛莫拜訪孔丘的時候,著實做了一番準備。
他熟悉三代禮儀,所以並未急著去見孔丘。
而是按照周禮的標準,行了士人相見的標準禮儀。
讓一名家臣,通報了自己的姓名,以及仰慕孔丘的事情,所以想來拜訪。
名帖之中,辛莫是以晚輩士人的身份,拜見孔丘的。
辛莫並未通報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一個化名。
辛國下大夫,柳下莫。
等到送了帖子之後,辛莫派出了辛榮,作為自己的家臣,登門拜訪,還拿著一隻大雁,作為禮物。
孔丘是小司空,魯國的下大夫,所以用大雁作為禮物。
如果是見上大夫,就得用羔羊了。
辛榮是作為辛莫的家臣過去的,而他拜訪的不是孔丘,而是孔丘的那邊的家臣。
二人相見的主要目的,是商議辛莫和孔丘相見的事情。
辛榮雙手橫捧著大雁,用繩子捆好大雁的雙腿,大雁向左,請門人通報。
“在下仰慕先生已久,但是無人引見,今日冒昧行事,主人特地命我來,告訴先生他想來拜訪。”
“怎能讓君子屈尊,君子從遠方來,應該是我家先生過去拜訪您的,請這位君子返迴住所,我家先生將前去拜見貴主人。”
辛榮又客氣地說道:“君子之言,實在愧不敢當,還請先生賜見。”
“怎麽能讓您攜帶禮物呢?請帶著禮物迴去,先生會親自拜訪您的。”孔丘的門人道。
“我沒拿著禮物,又怎麽敢拜訪先生呢?固請先生笑納”辛榮迴應。
這樣反複推辭了三遍,孔丘的門人才將辛榮引了進去。
同時也接納了辛莫送來的禮物和名帖。
這意味著,辛莫可以正式地拜訪孔丘了。
雙方約定了時間,辛榮才離開。
而那位孔丘的門人,將辛榮送了出去,拜了兩次,二人才分手。
而這,隻是相見之禮的開始。
……
幾日後,辛莫正式來訪。
在來之前,他已經沐浴全身,穿著正兒八經的士人之服,帶著士人之冠,來到了孔丘的府上。
不多時,一個身材高大,容貌不凡的人徐徐走了出來。
辛莫的心“咯噔”一下,不自覺地緊張了起來。
他知道按照禮儀,裏麵出來的,肯定是孔丘了。
來人身材高大,容貌威儀之中,流露這一絲慈祥。
他的腳步沉穩,唿吸平和,來到了大門前。
向辛莫行禮。
這就是孔丘,這就是孔子。
辛莫一邊迴禮,一邊看著孔丘。
不過他很快收迴了目光,這樣做是無禮的行為。
孔丘邀請辛莫走進了他的府邸。
辛莫小心地跟在一旁,生怕自己出錯。
二人坐下之後,辛莫這才仔細端詳起了孔丘。
“君子,何來?”
“辛國。”
辛莫迴答。
聽到辛莫來自辛國,孔丘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
“我聞辛國在辛伯治下,百姓安康,國富民強,是否?”
“還算可以。”辛莫迴答:“至少國人都有土地,又無外敵入侵,自給自足完全可以。”
孔丘點了點頭,說道:“辛伯放出奴隸,廢除人殉,興建學宮,這些事,都是很好的。”
辛莫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孔夫子一開口,還是先讚揚了辛莫一番。
“我聽聞辛伯十分崇敬夫子,夫子以後可否去辛國,在學宮講幾日學也好。”辛莫道。
孔丘想了一下,並未直接答應辛莫:“辛國學宮善辯之士頗多,老朽恐怕有所不及。”
辛莫明白,這是委婉的拒絕了。
“夫子一生追求克己複禮,難道不想將周禮帶迴王畿之中嗎?”
“我在魯國,做一個小司空,已經感到心疲力竭了,談什麽去別國講學呢?”孔丘說道:“或許等我在魯國做成一些事情後,我會到處去轉一轉,見一見到那個時世那些賢人。”
“夫子,想在魯國做什麽?我可否幫夫子?”
“老朽不過是將一些古老的書籍編訂起來,讓後人不要遺忘了這些古老的知識。”孔子道。
辛莫這才明白,孔丘所說的事情,是編訂詩、書、禮、樂這些書籍。
他還以為孔丘正在籌謀在魯國如何恢複魯侯權威呢。
“我曾去過杞國,見過那裏的典藏室。那裏留著很多上古的文字,可是我並不認識。夫子可曾知道這些文字嗎?”
“上古先民生活的區域很小,他們或許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有不同的語言,造就了不同的文字,沒有人能將這些文字全部認識。”孔丘說道。
辛莫黯然,他以為孔丘能完全解讀從杞國帶迴來的那些石鼓、骨頭上的符號文字。
“我聽說王子朝帶走的周王室典籍,記載了很多上古的事情,夫子可曾看過這些典籍?”
“我曾拜訪過典藏室的諡伯陽,他告訴我這些典籍包羅萬象,有著從上古到如今的所有禮儀,我已經將三代的禮儀,基本的都搞清楚了。”
“難道夫子除了研究禮儀,對其他的事情就不感興趣?”
“我並不擅長打仗,也不會種田。我所學的,就是如何用禮儀治國,其餘的事情,有比我更為擅長的人。我的誌向,就是恢複周禮,讓天下迴歸到大同社會。”
孔夫子說道。
孔丘當年曾拜訪過諡伯陽,交談之後,諡伯陽對孔丘說到:“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一個善於經商的人會把值錢的貨物隱藏起來,就像什麽東西都沒有一樣,君子的人品和德行盛大高尚,但他的臉色和外貌卻像個愚人。摒棄您身上驕傲的神氣和諸多的欲望,摒棄不良的神態、臉色和過大的、不切實際的誌向,這些對您都沒有益處。”
那個時候孔丘還年輕,他擁有遠大的誌向,那就是恢複周禮,結束這個亂世。
諡伯陽卻勸告孔子,不要太過高調,要將那些不切實際的誌向屏除。
或許在諡伯陽看來,孔子的誌向太過遠大和不切實際,這樣並不好。
如今孔夫子已經五十歲了,他的誌向依舊沒有實現。
可是他卻從未放棄。
或許在外表上,孔夫子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
可是他的雙目之中,依舊閃爍著光芒。
辛莫不由得肅然起敬。
他並非欣賞孔丘的學說和理念,隻是單純地佩服這個人而已。
在陬邑呆了幾日,辛莫並未打聽到任何關於公輸果的消息。
好像公輸果進入魯國之後,就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無奈之下,辛莫決定先去擺放一下孔老夫子,讓辛榮、辛旦等人繼續在魯國尋找公輸果。
孔夫子的住址,很好打聽。
辛莫拜訪孔丘的時候,著實做了一番準備。
他熟悉三代禮儀,所以並未急著去見孔丘。
而是按照周禮的標準,行了士人相見的標準禮儀。
讓一名家臣,通報了自己的姓名,以及仰慕孔丘的事情,所以想來拜訪。
名帖之中,辛莫是以晚輩士人的身份,拜見孔丘的。
辛莫並未通報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一個化名。
辛國下大夫,柳下莫。
等到送了帖子之後,辛莫派出了辛榮,作為自己的家臣,登門拜訪,還拿著一隻大雁,作為禮物。
孔丘是小司空,魯國的下大夫,所以用大雁作為禮物。
如果是見上大夫,就得用羔羊了。
辛榮是作為辛莫的家臣過去的,而他拜訪的不是孔丘,而是孔丘的那邊的家臣。
二人相見的主要目的,是商議辛莫和孔丘相見的事情。
辛榮雙手橫捧著大雁,用繩子捆好大雁的雙腿,大雁向左,請門人通報。
“在下仰慕先生已久,但是無人引見,今日冒昧行事,主人特地命我來,告訴先生他想來拜訪。”
“怎能讓君子屈尊,君子從遠方來,應該是我家先生過去拜訪您的,請這位君子返迴住所,我家先生將前去拜見貴主人。”
辛榮又客氣地說道:“君子之言,實在愧不敢當,還請先生賜見。”
“怎麽能讓您攜帶禮物呢?請帶著禮物迴去,先生會親自拜訪您的。”孔丘的門人道。
“我沒拿著禮物,又怎麽敢拜訪先生呢?固請先生笑納”辛榮迴應。
這樣反複推辭了三遍,孔丘的門人才將辛榮引了進去。
同時也接納了辛莫送來的禮物和名帖。
這意味著,辛莫可以正式地拜訪孔丘了。
雙方約定了時間,辛榮才離開。
而那位孔丘的門人,將辛榮送了出去,拜了兩次,二人才分手。
而這,隻是相見之禮的開始。
……
幾日後,辛莫正式來訪。
在來之前,他已經沐浴全身,穿著正兒八經的士人之服,帶著士人之冠,來到了孔丘的府上。
不多時,一個身材高大,容貌不凡的人徐徐走了出來。
辛莫的心“咯噔”一下,不自覺地緊張了起來。
他知道按照禮儀,裏麵出來的,肯定是孔丘了。
來人身材高大,容貌威儀之中,流露這一絲慈祥。
他的腳步沉穩,唿吸平和,來到了大門前。
向辛莫行禮。
這就是孔丘,這就是孔子。
辛莫一邊迴禮,一邊看著孔丘。
不過他很快收迴了目光,這樣做是無禮的行為。
孔丘邀請辛莫走進了他的府邸。
辛莫小心地跟在一旁,生怕自己出錯。
二人坐下之後,辛莫這才仔細端詳起了孔丘。
“君子,何來?”
“辛國。”
辛莫迴答。
聽到辛莫來自辛國,孔丘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
“我聞辛國在辛伯治下,百姓安康,國富民強,是否?”
“還算可以。”辛莫迴答:“至少國人都有土地,又無外敵入侵,自給自足完全可以。”
孔丘點了點頭,說道:“辛伯放出奴隸,廢除人殉,興建學宮,這些事,都是很好的。”
辛莫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孔夫子一開口,還是先讚揚了辛莫一番。
“我聽聞辛伯十分崇敬夫子,夫子以後可否去辛國,在學宮講幾日學也好。”辛莫道。
孔丘想了一下,並未直接答應辛莫:“辛國學宮善辯之士頗多,老朽恐怕有所不及。”
辛莫明白,這是委婉的拒絕了。
“夫子一生追求克己複禮,難道不想將周禮帶迴王畿之中嗎?”
“我在魯國,做一個小司空,已經感到心疲力竭了,談什麽去別國講學呢?”孔丘說道:“或許等我在魯國做成一些事情後,我會到處去轉一轉,見一見到那個時世那些賢人。”
“夫子,想在魯國做什麽?我可否幫夫子?”
“老朽不過是將一些古老的書籍編訂起來,讓後人不要遺忘了這些古老的知識。”孔子道。
辛莫這才明白,孔丘所說的事情,是編訂詩、書、禮、樂這些書籍。
他還以為孔丘正在籌謀在魯國如何恢複魯侯權威呢。
“我曾去過杞國,見過那裏的典藏室。那裏留著很多上古的文字,可是我並不認識。夫子可曾知道這些文字嗎?”
“上古先民生活的區域很小,他們或許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有不同的語言,造就了不同的文字,沒有人能將這些文字全部認識。”孔丘說道。
辛莫黯然,他以為孔丘能完全解讀從杞國帶迴來的那些石鼓、骨頭上的符號文字。
“我聽說王子朝帶走的周王室典籍,記載了很多上古的事情,夫子可曾看過這些典籍?”
“我曾拜訪過典藏室的諡伯陽,他告訴我這些典籍包羅萬象,有著從上古到如今的所有禮儀,我已經將三代的禮儀,基本的都搞清楚了。”
“難道夫子除了研究禮儀,對其他的事情就不感興趣?”
“我並不擅長打仗,也不會種田。我所學的,就是如何用禮儀治國,其餘的事情,有比我更為擅長的人。我的誌向,就是恢複周禮,讓天下迴歸到大同社會。”
孔夫子說道。
孔丘當年曾拜訪過諡伯陽,交談之後,諡伯陽對孔丘說到:“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一個善於經商的人會把值錢的貨物隱藏起來,就像什麽東西都沒有一樣,君子的人品和德行盛大高尚,但他的臉色和外貌卻像個愚人。摒棄您身上驕傲的神氣和諸多的欲望,摒棄不良的神態、臉色和過大的、不切實際的誌向,這些對您都沒有益處。”
那個時候孔丘還年輕,他擁有遠大的誌向,那就是恢複周禮,結束這個亂世。
諡伯陽卻勸告孔子,不要太過高調,要將那些不切實際的誌向屏除。
或許在諡伯陽看來,孔子的誌向太過遠大和不切實際,這樣並不好。
如今孔夫子已經五十歲了,他的誌向依舊沒有實現。
可是他卻從未放棄。
或許在外表上,孔夫子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
可是他的雙目之中,依舊閃爍著光芒。
辛莫不由得肅然起敬。
他並非欣賞孔丘的學說和理念,隻是單純地佩服這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