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寶鈔之威(中)
叛亂平息後,隋文帝任命馮盎金紫光祿大夫、漢陽太守。
大業七年(611年),馮盎跟隨隋煬帝楊廣出征遼東,因功升任左武衛大將軍。
義寧二年(618年),隋朝滅亡,馮盎趕迴嶺南,集聚民眾,自任首領,統率部眾五萬人。不久,馮盎以蒼梧、高涼、珠崖、番禺地區依附割據嶺南的林士弘。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廣州(一作番禺)、新州(今廣東新興)的賊帥高法澄、冼寶徹殺死原隋朝官吏,占據二州,歸附於林士弘。馮盎不忿其作為,率軍打敗他們。
不久,冼寶徹的侄子冼智臣重新在新州集聚軍眾,自稱首領,與馮盎對抗。馮盎率軍進討,兩軍剛交鋒,馮盎就脫下頭盔大聲喊道:“你們認識我嗎?”敵方軍眾對其功灼聞聽繁多,於是大多扔下武器,脫下戰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隊伍因此而潰散。
馮盎就此活捉冼寶徹、冼智臣等人,於是占據廣州、蒼梧(今廣西梧州)、朱崖(今雷州半島、海南島一帶)的地盤,自稱總管。
當時,有人就勸馮盎說:“隋朝已是末世,分崩離析、時局動蕩,國內大亂;唐王雖然應運而生,但他的影響、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嶺南、百越之地尚無所歸屬。明公攻克平定二十其州,占地方圓數千裏,豈是趙佗的九郡能相比?現今名份還未確定,請加之‘南越王’名號。”
馮盎說:“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經五代,州郡長官所轄之地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已有子,人世間的富貴,像我這樣的都少有。常常怕承擔不起重擔,使先人蒙受恥辱,怎麽敢效法趙佗,自己稱王一方呢?”遂拒絕了他的提議。後由於馮盎治理有方,嶺南局勢穩定,社會安寧。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十八日,馮盎接受唐朝名將領李靖的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唐朝。唐高祖李淵在馮盎的轄地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今廣東陽江)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越國公,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今廣東陽春)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今廣東雷州)刺史。不久,唐高祖再改封馮盎為耿國公。
貞觀元年(627年),馮盎與談殿等人互相爭鬥,很久沒有入朝。各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謀反,唐太宗李世民打算派右武衛大將軍藺暮等人征發江、嶺數十州兵馬大舉討伐。
大臣魏徵(魏征)勸諫說:“中原剛剛平定,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有瘴氣瘟疫,不可以駐紮大部隊。而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不宜興師動眾。”
唐太宗說:“上告馮盎謀反者絡繹不絕,怎麽能說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呢?”
魏徵答道:“馮盎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幾路占據險要之地,攻掠鄰近州縣。現在告發他謀反已有幾年,而馮氏兵馬還沒出境,這明顯沒有反叛的跡象。各州府既然懷疑馮氏謀反,陛下而不派使臣前往安撫,馮氏怕死,所以不敢來朝廷。如果陛下派使臣向他示以誠意,馮氏欣喜能免於禍患,這樣可以不必勞動軍隊而使他順從。”唐太宗於是下令收兵。
同年十月初六日,唐太宗派遣員外散騎常侍韋叔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持旌節往嶺南慰問馮盎。馮盎則讓他的兒子馮智戴隨著使臣返迴朝廷。
唐太宗說:“魏徵讓我派遣一個使者,嶺南就得以安定,勝過十萬大軍的作用。不能不加賞。”遂賜給魏徵絹帛五百匹。
而這一世,由於李楠這個始作俑者的出現,獨平突厥犯邊,焚坑百萬(被人為誇大),使得大唐各路不臣之人,係數因唐王李二之敕令,盡皆落馬,而剛好馮盎聞聽此事,本來隻是讓兒子馮智戴歸令的他,卻是自己同時歸京,以探虛實。這也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其實,這一路北歸,馮盎感受最多的,就是大唐繼隋亂後,逐漸歸於平靜。因為路途遙遠,他們一路車馬舟行,也是真切感受到了從南到北的變化。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大唐民間的氛圍,從南邊的富庶麻木,逐漸到北邊的清貧活氣,是的,就是南人富足卻生如行屍走肉,北人貧卻麵有人色,南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北人權貴,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窮人卻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那句大唐人,寧可站著死,不可躺著活的話,在漸北之地,切實讓他們感受最深。
就連旌節使,員外散騎常侍韋叔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這二位帝都的官員,都是一路不可思議的問詢路人,這是如何做到的?
路人卻是笑嗬嗬的說道:“突國公善宇天下,文達天就,輔陛下開得貞觀盛元,民無疾苦,吏治清明,何不幸哉?”
其實這幾位,一行來,聽的最多的,就是突國公墨家巨子李楠的傳說,上通天曉,下明氓疾,聖人之名,自古難出其右,就連那文聖人的後裔,孔有德那位夫子,也是狗豸之徒,欺世盜名之輩!
本來作為世家附庸的人,他們自幼讀的聖賢文,學的聖賢義,如此罔顧聖名的說法,可是讓他們不齒和氣憤,但是民間樸素的民風,以及灞橋外流傳出來的傳說,讓他們迷茫了,因為,他們信奉的聖人之後徒,竟然雷劈法執,原來是個啞炮,可見天怨之恨,得有多深!
這樣的傳聞,越到京都附近,傳得越玄乎,更甚者,就連諸多士子學者,也都開始摒棄聖文法言,不齒為伍,這樣的境況,切實讓旌節使他們,很是鬱悶。
氓民還可以說是因為教化不力,然而士子學者皆為聖賢之輩,何以如此做派?他們更加迷糊了。
這一路,還讓他們最感受真切的,就是從洛陽郡開始,車馬喧囂熱鬧的有點過度,還有就是氓民之徒,竟然不喜耕種,喜歡上修路緯城了,關鍵是隻要參與到工地之中,不但可以得了什麽小紅花,還可以賺取工錢,工錢竟然是紙鈔。
雖然聽聞,氓民得之,多為銅分銅毛銅角,最多獎勵,就是貞元,然其購買之力,竟然比之銅錢金銀,還要堅挺!
物價穩定性,可是曆朝曆代,管理者最是無奈的事情,因為物產天就,也就是糧食生產的問題,都看的是老天爺他老人家的臉色,人家讓你多就多,人家讓你顆粒無收,那麽你就等著餓殍遍野吧!
但是現在,明顯是戰後重建,何來富庶如此?關鍵是,工地管飯,隻要出力,就可以去吃免費的東西……
不過,當他們看到大量的糧食,衣錦等物品,還有油鹽醬醋鍋碗瓢盆之類的,甚至諸多鐵器,直接沿途路驛之處,均就近可購得!更有甚者,竟然連牛肉都可以買之,別人不知道那是牛肉,但是作為嶺南而來的他們,一嚐便知。
而路驛之處,儼然就是一副繁華城鎮的模樣,雖然地處荒川,甚至地處山丘林茂處,隻要是修路府衛簇擁的地方,那裏就是流動集市的碼頭站!
他們還好奇,為何沒有圍城之固的地方,響馬亂匪怎麽不來打劫?那麽民眾一句:“神子突國公他老人家的產業,誰敢忤逆?”而偏偏說這話的,竟然還是一位突厥人,雖然蹩腳的漢話讓人聽著難受,但是那粗曠的神韻,卻是對大唐那位神仙一樣的墨家巨子,從靈魂深處,充滿著敬畏和感激。
使者不滿於突厥人隻明巨子,卻不知陛下的聖名,多少有點不滿,韋叔諧隨口一句:“突厥蠻子,不可理喻!”卻是差點惹了禍端,丟了性命!
周圍不管胡漢,盡數怒目而視,恨不能生啖其肉似的,嚇得使者韋叔諧差點尿了。散騎侍郎李公淹故作鎮定,還準備嗬斥,卻是直接被聽到這話的府衛,一把鋼刀架在了脖頸處,“賊子狗膽,敢言挑撥之論,某殺爾之不仁!”直接嚇得使者麵無人色,慌了心。
如果不是剛好路過此處的淮安王,李神道恰巧碰到,此時的使者團,估計還沒近的帝都,卻先要丟了性命了。
淮安王李神道一聽經過,竟然讓使團,為那位突厥人道歉賠不是,否則軍法從事!
使者員外散騎常侍韋叔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二人,以為淮安王怎麽也會為自己等人做主,卻沒曾想是這樣的結果。
不過淮安王的一句話,卻是直接讓他們認慫了。
“自頡利可汗寇邊兵敗,此天下者,再無他國惘論,大唐日不落帝國,隻有萬族同唐,再無種族歧分,此為我大唐陛下之聖旨,突國公之法尊!汝若惜存,應深存恩知,護我唐民。而非此般作態!”李神道生氣的斥責他們。
於是他們隻能灰溜溜的給那位突厥“兄弟”,禮恭三分,拜請諒解。好在人家也是知道進退的人,雖然心裏不忿,但還是原諒了他們。
為此,這位叫古拉迪·巴特爾的突厥族人,得到了一顆小紅花的獎勵,這也為他能把自己家人,也從戰俘變為唐人的籌碼,再次加了一籌,至於他,早已經因為表現突出,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唐人。
甚至因為修路期間,救護唐人小孩,徒手殺得山中惡狼,成為了一名皇家警衛軍的一員,聽說未來還有機會,去大唐皇家學院學習,雖然為此受了重傷,差點丟了性命,然能有此殊榮,他深感榮幸。
這隻是突厥戰俘,勞教修路隊的其中一員,像巴特爾這樣的突厥人,甚至鐵勒,室韋,靺鞨,薛延陀等裹挾而來的部族,都以此為終極目標。
更甚者,就連未曾參加寇邊的族人,都自願千裏迢迢,假冒俘虜,來此築路修城。
這也是本來十來萬的修路大軍,不知何時,竟然多出來更多人,隱隱有過百萬的架勢。甚至唐人自己,都甘願加入修路隊,掙取小紅花,博得寶鈔,換取吃食甚至鋼鐵器皿。這也讓整的修路進程,快了不知繁多。
叛亂平息後,隋文帝任命馮盎金紫光祿大夫、漢陽太守。
大業七年(611年),馮盎跟隨隋煬帝楊廣出征遼東,因功升任左武衛大將軍。
義寧二年(618年),隋朝滅亡,馮盎趕迴嶺南,集聚民眾,自任首領,統率部眾五萬人。不久,馮盎以蒼梧、高涼、珠崖、番禺地區依附割據嶺南的林士弘。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廣州(一作番禺)、新州(今廣東新興)的賊帥高法澄、冼寶徹殺死原隋朝官吏,占據二州,歸附於林士弘。馮盎不忿其作為,率軍打敗他們。
不久,冼寶徹的侄子冼智臣重新在新州集聚軍眾,自稱首領,與馮盎對抗。馮盎率軍進討,兩軍剛交鋒,馮盎就脫下頭盔大聲喊道:“你們認識我嗎?”敵方軍眾對其功灼聞聽繁多,於是大多扔下武器,脫下戰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隊伍因此而潰散。
馮盎就此活捉冼寶徹、冼智臣等人,於是占據廣州、蒼梧(今廣西梧州)、朱崖(今雷州半島、海南島一帶)的地盤,自稱總管。
當時,有人就勸馮盎說:“隋朝已是末世,分崩離析、時局動蕩,國內大亂;唐王雖然應運而生,但他的影響、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嶺南、百越之地尚無所歸屬。明公攻克平定二十其州,占地方圓數千裏,豈是趙佗的九郡能相比?現今名份還未確定,請加之‘南越王’名號。”
馮盎說:“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經五代,州郡長官所轄之地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已有子,人世間的富貴,像我這樣的都少有。常常怕承擔不起重擔,使先人蒙受恥辱,怎麽敢效法趙佗,自己稱王一方呢?”遂拒絕了他的提議。後由於馮盎治理有方,嶺南局勢穩定,社會安寧。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十八日,馮盎接受唐朝名將領李靖的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唐朝。唐高祖李淵在馮盎的轄地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今廣東陽江)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越國公,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今廣東陽春)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今廣東雷州)刺史。不久,唐高祖再改封馮盎為耿國公。
貞觀元年(627年),馮盎與談殿等人互相爭鬥,很久沒有入朝。各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謀反,唐太宗李世民打算派右武衛大將軍藺暮等人征發江、嶺數十州兵馬大舉討伐。
大臣魏徵(魏征)勸諫說:“中原剛剛平定,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有瘴氣瘟疫,不可以駐紮大部隊。而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不宜興師動眾。”
唐太宗說:“上告馮盎謀反者絡繹不絕,怎麽能說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呢?”
魏徵答道:“馮盎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幾路占據險要之地,攻掠鄰近州縣。現在告發他謀反已有幾年,而馮氏兵馬還沒出境,這明顯沒有反叛的跡象。各州府既然懷疑馮氏謀反,陛下而不派使臣前往安撫,馮氏怕死,所以不敢來朝廷。如果陛下派使臣向他示以誠意,馮氏欣喜能免於禍患,這樣可以不必勞動軍隊而使他順從。”唐太宗於是下令收兵。
同年十月初六日,唐太宗派遣員外散騎常侍韋叔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持旌節往嶺南慰問馮盎。馮盎則讓他的兒子馮智戴隨著使臣返迴朝廷。
唐太宗說:“魏徵讓我派遣一個使者,嶺南就得以安定,勝過十萬大軍的作用。不能不加賞。”遂賜給魏徵絹帛五百匹。
而這一世,由於李楠這個始作俑者的出現,獨平突厥犯邊,焚坑百萬(被人為誇大),使得大唐各路不臣之人,係數因唐王李二之敕令,盡皆落馬,而剛好馮盎聞聽此事,本來隻是讓兒子馮智戴歸令的他,卻是自己同時歸京,以探虛實。這也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其實,這一路北歸,馮盎感受最多的,就是大唐繼隋亂後,逐漸歸於平靜。因為路途遙遠,他們一路車馬舟行,也是真切感受到了從南到北的變化。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大唐民間的氛圍,從南邊的富庶麻木,逐漸到北邊的清貧活氣,是的,就是南人富足卻生如行屍走肉,北人貧卻麵有人色,南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北人權貴,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窮人卻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那句大唐人,寧可站著死,不可躺著活的話,在漸北之地,切實讓他們感受最深。
就連旌節使,員外散騎常侍韋叔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這二位帝都的官員,都是一路不可思議的問詢路人,這是如何做到的?
路人卻是笑嗬嗬的說道:“突國公善宇天下,文達天就,輔陛下開得貞觀盛元,民無疾苦,吏治清明,何不幸哉?”
其實這幾位,一行來,聽的最多的,就是突國公墨家巨子李楠的傳說,上通天曉,下明氓疾,聖人之名,自古難出其右,就連那文聖人的後裔,孔有德那位夫子,也是狗豸之徒,欺世盜名之輩!
本來作為世家附庸的人,他們自幼讀的聖賢文,學的聖賢義,如此罔顧聖名的說法,可是讓他們不齒和氣憤,但是民間樸素的民風,以及灞橋外流傳出來的傳說,讓他們迷茫了,因為,他們信奉的聖人之後徒,竟然雷劈法執,原來是個啞炮,可見天怨之恨,得有多深!
這樣的傳聞,越到京都附近,傳得越玄乎,更甚者,就連諸多士子學者,也都開始摒棄聖文法言,不齒為伍,這樣的境況,切實讓旌節使他們,很是鬱悶。
氓民還可以說是因為教化不力,然而士子學者皆為聖賢之輩,何以如此做派?他們更加迷糊了。
這一路,還讓他們最感受真切的,就是從洛陽郡開始,車馬喧囂熱鬧的有點過度,還有就是氓民之徒,竟然不喜耕種,喜歡上修路緯城了,關鍵是隻要參與到工地之中,不但可以得了什麽小紅花,還可以賺取工錢,工錢竟然是紙鈔。
雖然聽聞,氓民得之,多為銅分銅毛銅角,最多獎勵,就是貞元,然其購買之力,竟然比之銅錢金銀,還要堅挺!
物價穩定性,可是曆朝曆代,管理者最是無奈的事情,因為物產天就,也就是糧食生產的問題,都看的是老天爺他老人家的臉色,人家讓你多就多,人家讓你顆粒無收,那麽你就等著餓殍遍野吧!
但是現在,明顯是戰後重建,何來富庶如此?關鍵是,工地管飯,隻要出力,就可以去吃免費的東西……
不過,當他們看到大量的糧食,衣錦等物品,還有油鹽醬醋鍋碗瓢盆之類的,甚至諸多鐵器,直接沿途路驛之處,均就近可購得!更有甚者,竟然連牛肉都可以買之,別人不知道那是牛肉,但是作為嶺南而來的他們,一嚐便知。
而路驛之處,儼然就是一副繁華城鎮的模樣,雖然地處荒川,甚至地處山丘林茂處,隻要是修路府衛簇擁的地方,那裏就是流動集市的碼頭站!
他們還好奇,為何沒有圍城之固的地方,響馬亂匪怎麽不來打劫?那麽民眾一句:“神子突國公他老人家的產業,誰敢忤逆?”而偏偏說這話的,竟然還是一位突厥人,雖然蹩腳的漢話讓人聽著難受,但是那粗曠的神韻,卻是對大唐那位神仙一樣的墨家巨子,從靈魂深處,充滿著敬畏和感激。
使者不滿於突厥人隻明巨子,卻不知陛下的聖名,多少有點不滿,韋叔諧隨口一句:“突厥蠻子,不可理喻!”卻是差點惹了禍端,丟了性命!
周圍不管胡漢,盡數怒目而視,恨不能生啖其肉似的,嚇得使者韋叔諧差點尿了。散騎侍郎李公淹故作鎮定,還準備嗬斥,卻是直接被聽到這話的府衛,一把鋼刀架在了脖頸處,“賊子狗膽,敢言挑撥之論,某殺爾之不仁!”直接嚇得使者麵無人色,慌了心。
如果不是剛好路過此處的淮安王,李神道恰巧碰到,此時的使者團,估計還沒近的帝都,卻先要丟了性命了。
淮安王李神道一聽經過,竟然讓使團,為那位突厥人道歉賠不是,否則軍法從事!
使者員外散騎常侍韋叔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二人,以為淮安王怎麽也會為自己等人做主,卻沒曾想是這樣的結果。
不過淮安王的一句話,卻是直接讓他們認慫了。
“自頡利可汗寇邊兵敗,此天下者,再無他國惘論,大唐日不落帝國,隻有萬族同唐,再無種族歧分,此為我大唐陛下之聖旨,突國公之法尊!汝若惜存,應深存恩知,護我唐民。而非此般作態!”李神道生氣的斥責他們。
於是他們隻能灰溜溜的給那位突厥“兄弟”,禮恭三分,拜請諒解。好在人家也是知道進退的人,雖然心裏不忿,但還是原諒了他們。
為此,這位叫古拉迪·巴特爾的突厥族人,得到了一顆小紅花的獎勵,這也為他能把自己家人,也從戰俘變為唐人的籌碼,再次加了一籌,至於他,早已經因為表現突出,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唐人。
甚至因為修路期間,救護唐人小孩,徒手殺得山中惡狼,成為了一名皇家警衛軍的一員,聽說未來還有機會,去大唐皇家學院學習,雖然為此受了重傷,差點丟了性命,然能有此殊榮,他深感榮幸。
這隻是突厥戰俘,勞教修路隊的其中一員,像巴特爾這樣的突厥人,甚至鐵勒,室韋,靺鞨,薛延陀等裹挾而來的部族,都以此為終極目標。
更甚者,就連未曾參加寇邊的族人,都自願千裏迢迢,假冒俘虜,來此築路修城。
這也是本來十來萬的修路大軍,不知何時,竟然多出來更多人,隱隱有過百萬的架勢。甚至唐人自己,都甘願加入修路隊,掙取小紅花,博得寶鈔,換取吃食甚至鋼鐵器皿。這也讓整的修路進程,快了不知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