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之青龍、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北之玄武,四象四靈從楊龍拳法之中升騰而出,坐落於擂台四方。


    其巍峨之勢瞬間震碎了元一和尚的金剛道場,四象絞殺之力朝著元一和尚清剿而去。


    空中迸發一聲聲爆鳴轟響,元一和尚的道場被一點點碾碎,四象神威集中作用於他之所在。


    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元一和尚的修行皆係於此處,一座近乎看不清層數的浮屠塔從他體內飛出,將其護佑,破碎的金剛道場附著在浮屠塔上,構建而出的新領域任四象之力如何攻擊,都巍然不動。


    此塔為元一和尚之本命法寶,如今也臻至靈寶層次,足以得見元一和尚就是任浮沉口中修為達到頂峰的十人之一。


    其似虛又實,乃是概念具現之寶,元一和尚活人無數,方可鍛出此寶。


    在他大學修行時段,玄荒大世將臨未臨,優秀學生們的曆練多存在於開荒世界之中,他之開荒方式異於常人,乃是以教育普渡止戈止兵,教化世界。


    以他之道理普渡人間,教人從善、教好世界,其救贖之浮屠塔便是由一條條為他所救的生命衍生氣息所鑄就。


    佛門的教育之道並不合道門心意,也不符合莫問仙心意,世人皆善並不可能,人有分歧的根本在於有智慧,有智慧就必定會有分歧。


    若是沒有了分歧,便意味著失去了智慧。


    至善者追求的世界或許不壞,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也稱不上好,人有差距,強者變得強大就會攫取更多利益,間接或直接傷害到他人,必不可能保持純善狀態。


    世人教化者無數,從來沒有盡善盡美,隻要不是與自己絕對對立,不支持尊重即可。


    元一和尚修行之道,塑造的絕對防禦近乎無懈可擊,他靜心於浮屠之中頌念經文,以達到無勝無敗之境地。


    楊龍看著又厚實幾分的龜殼,輕躍空中俯視浮屠之塔,其身影不動,四道虛影浮現在他身邊舞拳。


    一者生機勃勃,一者熾熱灼烈,一者肅殺鋒銳,一者不動如山。


    四象拳被虛影演化,隨著拳法的演練,四座虛影逐漸開始變幻形態,變化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道虛影浮現在楊龍身邊。


    四大聖獸並非普通之凝聚,而是楊龍畢生所學之具現。


    時間之青龍。


    空間之白虎。


    能量之朱雀。


    物質之玄武。


    四象在他身周盤旋,最後化作四道符號,匯聚於楊龍手臂之中。


    衍生的深邃道意,寄托著楊龍之前路,此刻四象合一之神邃被他捏在手中。


    從天而降。


    宇宙崩殂四象拳!


    他重重擊上浮屠塔,無數生命之生機、佛道金剛不壞之意,終與終極四象之意對轟在一起。


    二者皆隻是終極之意的些許道意,可其中極為深邃之意亦是威能無數。


    此戰之墜擊就仿佛彗星撞地球一般,將空中擂台近乎轟成粉碎。


    此戰絕對是道場巔峰之戰,場下英傑們皆麵露凝重,這二人太可惜了,絕對都有著前十的實力,可惜,怪得了誰,自己選擇的隱藏的實力,你挑的嘛,偶像!


    戰魔感覺有些寒冷,終極四象都已經出現端倪,雖隻是起頭,可終究是啊!


    這都可以出現,斬仙葫蘆之道似乎也並不難理解,即使無有神話中的神威,可他也不是大羅金仙啊!


    可心中燃起的戰意驅散身體的寒冷,戰就戰,他為戰而生,不懼艱險!


    破碎擂台之中,楊龍神色凝重,拳上四象之景變幻莫測,元一和尚看著浮屠塔上的裂痕,不由得歎了口氣:


    “此戰拖下去或許終會決出勝負,若是生死之戰,貧僧不會放棄,可惜隻是意氣之爭。


    貧僧敗了,根基盡毀;施主敗了,退亦有矩,如此看來,還是施主更甚一籌。


    便算貧僧輸了吧!”


    元一和尚此言一出,頓時令人肅然起敬,大戰至盡頭也不過虛幻之影隕落,這和尚能如此慷慨,實在令人震驚。


    莫問仙心中不由得想到:


    “啊!楊兄不會真是主角吧,這和尚被開了降智光環?”


    此言自然是個笑話,認輸不過是拖下去勝率太低罷了,楊龍恢複速度遠比浮屠塔的恢複更快。


    此番四象之力消耗殆盡,兩人繼續大戰期間自然會一點點複蘇,而浮屠塔之加固道場卻不可撤銷,浮屠塔一直作戰,恢複時機也遙遙無期,如果元一和尚再無改變戰局手段,拖下去勝率必不會高。


    此刻認輸不過是抉擇之舉,楊龍自此成為第二位英傑前十。


    此戰引起的餘波依舊在動蕩,眾多修士心潮澎湃,但第三戰的進度不會停歇,下一戰就此而起。


    ……


    場外場內兩個天地,在任浮沉與五行子兩人上台之時,網上吵翻了天。


    在莫問仙此刻還未成功晉級之時,楊龍就是最為年輕的一位晉級英傑,他的擁躉也順勢而起:


    “沒有人質疑楊龍的實力吧!這一場超拔四象,堵得上所有人的嘴了吧!”


    “要我說,年輕一批還是得看楊龍,那莫問仙到現在為止一直是沒有一場硬戰,下一場我更看好戰魔!”


    “確實,斬仙葫蘆?我看就是一件普通靈寶,也並非不可抵抗,戰魔就不一定不能處理!”


    “就是就是!老牌強者,戰無不勝的記錄哪有那麽好打破?”


    不知不覺話語就偏迴了莫問仙,人們的第一印象太過於重要,心中一旦有了傾向,很難再改變。


    即使楊龍此刻顯現而出,原本情感寄托在莫問仙身上之人,也很難將情感轉移,關注吸引一直都在前人身上。


    這也是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舉個例子,一個老的影視作品,之後即使出了新的,經曆過前者的一定會更鍾意之前的。


    即使後者許多方麵超過了前者,也會被更有味道這一說法擊敗。


    ……


    迴歸戰場之上,任浮沉正麵對視著英傑中聲名顯赫的五行子。


    五行子在天網上的關注其實並不大,巫龍、奧古斯丁、戰魔這種表現力強的修士往往才更令人心生敬畏。


    可實際上,英傑們最為忌憚的英傑之中,必定有五行子的名諱。


    五行之道看似普通至極,五靈根更是一抓一大把,普遍得很,實際上,走上五行之道的五靈根修士並不多,絕大多數都泯然眾人。


    資源消耗得多隻是其中最為基礎的難題,甚至都稱不上難題。


    其五行之道的肉體、法術平衡,五靈道的基礎悟道,五行大道的參悟,以及這一係列的平衡,創法的參悟、創造是複雜得多的情況……


    種種樣樣的原因,每一項都是數以倍計、十倍計的樣樣難題,疊加在一起更是難上加難,一種道則的參悟都會難住許多天才,修行如此繁複之道,修行過程如此艱難,又有多少修士能夠盡數達標?


    人能擁有多少天賦呢,能方方麵麵都有絕頂天賦嗎?一個卡頓都可能蹉跎許多歲月,比一般修士複雜這麽多的修行,會遇見多少瓶頸呢?


    五行道真的很難,五靈根修士敢於走上此道的真的少之又少。


    即使曆史的教訓不被放在心上,對於自己格外自信,卻多會被現實教做人。


    所以全麵至極,又威能強大的五行道,有成者看似有些,實際比例低之又低,但每一位都是同階翹楚,也令人忌憚。


    其不僅是實力強大,其背後隱藏的能力、道心、悟性等等都令人忌憚。


    擂台之上,任浮沉之天地一色試圖籠罩著整個戰場,可五行輪轉的威能令五行子那一邊安然無恙。


    五行子是一名相貌堂堂的高大男子,與任浮沉神色凝重比起來,他看上去神態十分輕鬆,手提一隻圓環,五種大道之輪在身後輪轉,將天空侵蝕而來的寒氣攪碎。


    “好淩厲的冰寒!閣下不必試探了,這也太沒有水平了,天地一色的全麵威能施展而出吧,你不是一個拖延的對手!”


    五行子聲音溫和,雖然話語之中有一股理所當然的盛氣淩人,但卻並沒有給人那麽難以接受的感覺,仿佛一切理所應當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民地仙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尋道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尋道訪並收藏全民地仙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