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齊抬頭,然後又順著瞭望手兼令兵,海軍將士手指的方向轉身……


    三十幾艘,大小不一的呂宋水師戰船,在三裏外的海麵上遊弋著。


    有十幾艘風帆動力船。


    更多則是全漿小船。


    即便十幾艘風帆動力船,也無法和燕藩海軍中,最小的船隻相比。


    百官觀察著,隨著洋流,緩緩拉近彼此距離的呂宋水師,不由暗暗撇嘴。


    小聲嘀咕。


    “這種小不點船,確定不是來送死?”


    “恐怕燕藩海軍戰船一鳴炮,這群蠻夷就得投降。”


    “蠻夷就是蠻夷!”


    ……


    很多仇視朱棣的人,此刻心情十分複雜。


    朝廷水師倒是比呂宋強很多。


    可和朱四郎的海軍,還是完全沒法相比。


    看到呂宋水師,所有人就不由想到了朝廷水師。


    以前看到朱四郎的海軍艦隊,雖然衝擊很大。


    可大家總覺得,大明是天朝上國,朱四郎隻是海軍強一點點罷了,底蘊單薄,充其量就是個暴發戶。


    今天站在朱四郎的艦隊戰船上。


    再看迎戰朱四郎艦隊的呂宋水師。


    角度不同。


    帶來的衝擊也完全不同。


    情不禁,想到了朝廷那支同樣被朱四郎遠遠甩到身後的水師。


    ‘沒事,朝廷隻要得到朱四郎海軍全套技術,肯定很快就能追上、超越,碾壓朱四郎的海軍!’


    許多人短暫失落後,開始默默自我安慰。


    很快,又變得信心百倍!


    ……


    雙方還在相互靠近。


    相距隻剩兩裏。


    朱棣平靜吩咐:“俞靖,傳令呂珍第二艦隊協統徐憲昌率領其統帥的第二護衛艦隊,把呂宋水師打垮!”


    “是!”


    藍玉目視俞靖離開背影,視線餘光在朱棣、朱標身上掃視。


    徐憲昌!


    這個昔日大明水師將領的名字他記憶猶新。


    原本,徐憲昌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將,是不可能進入他的視線。


    可徐憲昌跟著俞靖來了東番後,就迅速崛起。


    之前他和沐英帶領觀摩團觀摩福建時。


    迴程就是徐憲昌送他們迴來的。


    當時,徐憲昌還是一個標統。


    可這麽短時間,已經成了朱老四麾下的海軍協統。


    他猶記得,當初太子爺單獨和徐憲昌在船艙內談話。


    當時,他和沐英還憂慮,太子單獨和徐憲昌說了什麽?


    是不是想要給朱老四心中埋刺。


    擔心此事傳到朱老四耳中,引起朱老四不快。


    他覺得,朱老四肯定知道此事。


    因為當時朱老四的學生春曉、民豐也在場。


    這兩孩子鬼精的很,這種事,肯定會秘密告知朱老四。


    直到現在,他也無法確定,當時太子到底和徐憲昌說了什麽。


    而現在,朱老四為何要點將徐憲昌呢?


    燕藩海軍三百艘戰船。


    兩個大艦隊。


    分別由統製俞靖、呂珍統帥。


    每個大艦隊下麵,又各有三支分艦隊:分別為攻擊艦隊、護衛艦隊、驅逐艦隊。


    每個艦隊,有五十艘戰艦。


    總共六支分艦隊。


    朱老四為何在這個時候,偏偏點徐憲昌呢?


    是故意做給太子看嗎?


    想表達什麽意思?


    藍玉收迴視線,和沐英對視,兩人眼底,都有化不開的濃濃憂慮。


    他們沒從朱老四和太子神色中,發現任何端倪。


    可恰是這種風平浪靜,才更讓人心驚肉跳。


    嗚嗚嗚……


    號角聲從左側後方響起。


    眾人視線循著號角聲傳來方向看去……


    徐憲昌的第二護衛艦隊,收到命令後,吹響號角,調整風帆,有序迅速的向左側脫離主艦隊。


    隊形在海麵上優美的劃過一個弧度,迅速越過主力艦隊,如猛虎般撲向呂宋水師。


    呂宋水師也開始加速。


    嗚嗚嗚……


    雙方號角聲,爭相激烈響起。


    很快,呂宋水師就進入五百步火炮射程之內。


    徐憲昌的第二護衛艦隊,在靠近呂宋水師時,也已經擺出燕藩海軍,最為經典的半包圍隊形。


    “協統,是不是開炮?”


    第二護衛艦隊旗艦管帶站在徐憲昌身邊,迫不及待詢問。


    徐憲昌扭頭,往後麵看了眼。


    點點頭:“告訴弟兄們,陛下、太子、王爺在看著咱們,拿出所有的本事!”


    嗵嗵嗵……


    徐憲昌的命令下達片刻後,火炮轟鳴聲響起。


    第二護衛艦隊五十艘戰船,都是裝備十二門火炮的第一代改裝火炮戰船。


    也是此戰後,要交給朝廷的一批。


    這是朱元璋為了變相給朱棣塞錢,用福建一年財稅購買的。


    雖然比起攻擊艦隊中,一半配置二十四門火炮,以及朱棣旗艦一百六十門火炮這種中型、大型戰船相比,有差距。


    但這樣一支艦隊力量。


    當今天下,除了燕藩,也無人能與之匹敵!


    陳祖義的火炮戰船倒是很多,也有兩百多艘。


    可陳祖義火炮技術落後。


    且改裝技術也不如燕藩。


    兩百艘火炮戰船,總計火炮也才七百多門。


    每艘戰船的平均火炮,還不到四門。


    完全走技術不夠,數量來湊的路線。


    砰砰砰……


    數十顆彈丸砸在海麵上。


    風平浪靜的海麵,頓時波濤洶湧。


    “殺!”


    呂宋水師齊聲呐喊,士卒拚命劃槳,在火炮轟鳴濺起的水浪中,悍不畏死,想以最快速度衝到第二護衛艦隊附近,發起接幫戰。


    對於沒有火炮的呂宋水師來說,靠近、貼上去,發起接幫戰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哢嚓!


    一艘沒有風帆的小型戰船被火炮命中,船體瞬間側翻,拚命劃槳的呂宋水師士卒,慘叫聲中,紛紛落水。


    隨著距離接近,越來越多的呂宋水師戰船相繼被擊中。


    海軍將士的命準率直線上升。


    “十八艘!”


    “十九艘!”


    ……


    朱棣旗艦上,觀看的眾人,默默數著呂宋水師戰船沉沒的數量。


    呂本這些仇視朱棣的人,臉漸漸蒼白。


    五百步至兩百步內,仿佛越靠近朱四郎的海軍艦隊,就越靠近死亡。


    三百步距離!


    呂宋水師的損失,已經超過一半!


    若是換做朝廷水師?


    即便比呂宋水師強點,恐怕沒有火炮,也強不到哪裏吧?


    無論懂不懂軍事,此時,都在衡量思考,朝廷水師和燕藩海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呂宋水師還在繼續悍不畏死,瘋狂挺進。


    朱標轉頭,看著朱棣,“老四……”


    眾人聞聲,紛紛向兄弟二人看去。


    “如果換作朝廷水師將士,操作這五十艘戰船,麵對呂宋水師,能發揮出多少威力?”


    朱棣略微琢磨,“不超過五成……”


    “朝廷水師沒有操炮經驗,首先射速就不行,其次,戰船上的火炮打的是移動目標,又無法像陸軍火銃兵一樣,靠絕對的射擊密度,彌補命中率精度,這就要求,將士們靠射擊感去判斷……”


    射擊感雖然挺玄乎,但這東西真的存在。


    就好像狙擊中的甩狙一樣。


    很大程度,就靠經年累月的實彈射擊、實戰對抗中,才能磨練出來。


    他燕藩海軍,艦船上的火炮都換了好幾茬了。


    全都是因為高強度的實彈射擊,火炮可靠性降低,炸膛風險隨之提高,不得不迴爐重新冶煉鑄造。


    除此之外,海軍陸陸續續打掉的海盜勢力,也有七八十股。


    朱棣看向朱元璋:“父皇購買五十艘戰船,孩兒是十分支持的,這並不是因為我從中占了多大便宜,而是朝廷有了這批火炮戰船,就能搶先開始熟悉、熟練操船、演練火炮射擊,為朝廷儲備海軍人才,等朝廷陸陸續續自造火炮戰船裝備後,就能有足夠的海軍人才……”


    “燕王,你就不怕朝廷海軍超過東番嗎?”藍玉笑看朱棣。


    其實他想問朱老四,就不怕朝廷海軍強大後,與他燕藩海軍為敵嗎?


    這種話肯定不能直接問出來。


    但他相信,朱老四肯定聽懂了。


    朱棣笑笑,看向前方戰場。


    砰!


    就在此時,前場戰場,一枚彈丸擊中最後一艘呂宋風帆戰船桅杆。


    桅杆斷裂,戰船速度瞬間降慢。


    朱棣轉頭吩咐:“傳令徐憲昌第二護衛艦隊,停下來收攏俘虜,嚴格按照我軍對待俘虜的要求!”


    話罷,朱棣看向藍玉,“永昌侯,燕藩海軍需要來自外部的動力。”


    他不怕朝廷超過。


    自從剿滅海盜後。


    俞靖這群家夥,眼睛都快長天上去了。


    雖然不缺內部動力。


    這群家夥,天天喊著提升火炮威力、提升戰船速度。


    但缺少來自外部的壓力。


    隻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在旁邊,才能鞭策燕藩海軍,迎難而上!


    成長為真正的藍水海軍!


    大英帝國的海軍為何強?


    是因為,大英帝國的海軍,在崛起的過程中,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這個過程中,練就了其皇家海軍的傳統精神。


    燕藩海軍,相比後世的皇家海軍,在傳統精神方麵,還差太遠。


    他是個軍人。


    知道精神培養、傳承的重要性。


    未來,一旦燕藩和大明產生摩擦。


    大明龐大的體量,一定會給海軍造成很大壓力。


    這是好事。


    在這個過程中,俞靖等人才能真正成長,磨練出真正藍水海軍的精氣神。


    陸軍的軍魂兵魄,隨著北征,已經塑造成形。


    但海軍還差遠了。


    看似風光無限,海軍將士們咋咋唿唿,可全憑技術優勢。


    失去技術優勢,和一個強大對手齊平,甚至被反超時,若是依舊能迎難而上,堅韌不拔挺過來。


    那時,才是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


    想長久立足四海之上。


    沒有一種精神傳承,單憑技術優勢,不可能!


    技術是很容易被超越的。


    可一種精神傳承,很難被效仿。


    打下中央呂宋地區,開始邊吞並整個呂宋,邊建設呂宋期間,他就會把俞靖派出去,去向深藍探索。


    先去兇險的自然環境中磨練海軍精神。


    ……


    朱棣思考時。


    其他人也在琢磨朱棣的話。


    艦隊率領一千多艘海商商船,迅速越過戰場,繼續向馬尼拉海灣挺近。


    戰場距離馬尼拉海灣不過三十裏。


    一個時辰後。


    龐大的無敵艦隊,浩浩蕩蕩衝入海灣內。


    海灣岸邊,盯梢的呂宋斥候,騎著矮小的戰馬監視跟隨。


    當天中午。


    艦隊在海灣內,一處最佳停泊點靠岸。


    一個鎮,又五個混成協將士以及火炮、騎兵戰馬、輜重,在人聲鼎沸的號令中,堂而皇之登陸呂宋中央平原。


    朱棣在忙著安營紮寨。


    朱元璋帶著文武百官,下船後,好奇打量著眼前的陌生環境。


    目視所及,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南側是鬱鬱蔥蔥的紅樹林。


    草長得鬱鬱蔥蔥。


    如果不是溫度太高,一時間,都以為來到了塞北草原。


    響動驚動了,草叢中覓食的動物。


    兔子、飛鳥,還有各種從未見過的動物,慌不擇路逃竄。


    朱元璋彎腰,扒開草叢,用手摳了一把泥土,群臣注視中,兩隻手搓了搓泥土,點點頭。


    攤開手後。


    伸出食指在掌心沾了點泥土,放入口中品咂,隨即笑著自言自語:“這是塊難得的膏腴之地啊!”


    土壤肥沃,遠超朝廷產糧最大的湖廣、江浙地區。


    據老四說,這塊平原的麵積十分大。


    而整個呂宋中央地區,也隻有百十萬人口!


    再加上呂宋人根本沒有掌握太先進的農耕技術,大片大片的良田,沒有開墾出來。


    實地看過後。


    他現在相信,譚淵、俞靖等人介紹作戰計劃時,順帶提及的,若是呂宋開發出來,可以養活千萬人口。


    二將分明已經保守了。


    何止千萬啊!


    此處土壤肥沃程度,完全可以支撐一年三熟,配合壟耕法,也不要擔心土壤肥力不夠。


    朱標、胡惟庸、藍玉等人聽聞朱元璋的話,紛紛彎腰,抓起一把土查看。


    搓揉中,看著手中富含草木腐敗物,以及蚯蚓的土壤,許多人臉色都不由凝重。


    這與他們所認知的蠻夷之地,完全不同!


    如果能從中原遷民百萬。


    不。


    哪怕隻數十萬,開發這片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產出的糧食,恐怕就能養活數百萬人口!


    ……


    是夜。


    安營後。


    胡惟庸、呂本聯袂來到朱標所在帳篷。


    朱標正在帶著朱允炆,用溫酒,服用藿香粉。


    見胡惟庸二人,一邊攪拌溫酒中藿香粉,一邊含笑詢問:“你們服用藿香粉了嗎?”


    呂本瞧著朱允炆皺著眉,一聲不吭,把藿香粉喝下去,笑道:“太子爺,服用了。”


    這是朱四郎給所有人派發的。


    據說,可以有效預防這裏的瘴氣之類邪祟。


    朱標壓了壓手。


    在二人坐下後,把他的一份一飲而盡,放下喝藥的小碗,笑問:“這麽晚了,你們不休息,找孤有事嗎?”


    呂本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起身,微微抱拳。


    “坐下,坐下說。”


    胡惟庸再次落座後,抿了抿唇,斟酌道:“太子,燕王想用他掌握的技術,與咱們大明談判換取利益之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標含笑認真聽著。


    “這呂宋的資源太富饒了,燕王立足呂宋,統治呂宋,缺的就是人,臣猜測,燕王一定會借其掌握的技術,和朝廷簽一份遷民條約,臣以為,這個條件,即便不能拒絕,也要盡可能控製規模,臣知太子對燕王,身為兄長的一片親親愛愛之心,可太子是兄長,更是咱們中原大明王朝未來的君主。


    身為君主,太子爺必須摒棄私人情感,為我中原利益著想。


    燕王有虎狼之心,若燕藩過於龐大,雙方比鄰而居,將來勢必成為隱患”


    ……


    他們現在很被動。


    首先,大明現在當家做主的是朱皇帝。


    其次,技術掌握在朱四郎手中,如果不答應朱四郎的條件,恐怕得不到燕藩的技術。


    陛下擺明了,不會用父親的身份,向朱四郎索要燕藩技術。


    現在隻求朱四郎討伐呂宋不要太順了。


    最好栽個跟頭。


    即便最終拿下呂宋,也損失慘重。


    如此,朱四郎勢弱,更需要朝廷,朝廷就有足夠籌碼和底氣,壓縮朱四郎提出的條件!


    ……


    沒人知道,胡惟庸、呂本和朱標談了什麽。


    翌日。


    昨天紮營後派出的斥候相繼返迴,帶迴一條條消息。


    帥帳。


    朱元璋、朱標等人陸陸續續抵達旁聽後。


    朱棣含笑對眾人宣布:“根據斥候帶迴來,較為全麵的消息,呂宋方麵似乎要與我們戰略決戰,昨天下午,已經從七十裏外都城馬尼拉出發,正沿著海灣海岸,避開戰船火炮的射程之外,向我方大營挺進……”


    百官竊竊私語。


    “首戰即決戰啊!”


    朱棣看了眼低聲議論的百官。


    他對此,倒是一點兒都不意外。


    收迴視線,看向譚淵為首陸軍將校,“呂宋方麵也有聰明人,他們很清楚,若是首戰不把一切壓上去,就沒有機會了。”


    “十九萬聯軍,有一半是呂宋周邊各部落兵馬,這群人,若是看到情況不妙,就會一哄而散拋棄呂宋王朝……”


    所以,呂宋王朝的王族,隻有一次機會。


    自然要趁著還能聯合所有人的時候,一把梭哈。


    賭一把大的!


    當然,呂宋王朝也肯定自信,其十九萬兵馬,人數幾乎是他的四倍,一定能打得過他。


    “現在我命令!”


    嘩啦!


    海陸兩班人馬瞬間整齊劃一起身,挺胸抬頭、目視前方。


    肅殺之氣,瞬間縈繞帥帳。


    竊語的百官被鎮住。


    他們都是第一次參加燕藩的軍事會議,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一幕。


    感覺比朝廷議事,都更具威壓。


    朱棣起身,環視諸將,“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留守大營,咱們將來就要在這裏,修建一座都城……”


    海陸兩班將領全都笑了。


    呂宋王朝的都城距離此處七八十裏遠,不懂這個海灣的價值。


    可他們在決定征討呂宋,將理想傳遍呂宋時,就已經注意到這個海灣了。


    甚至,就連都城的建設圖紙,都已經畫好了。


    海軍大營、陸軍大營、王宮、政務,海貿區、工業區……


    等等一係列構想,一旦建設成功。


    這座新王都,將會是一座綜合性大城,其繁榮,極有可能超過大明的金陵城!


    “陸軍第一鎮及五個混成協,工兵營在騎兵護衛下,馬上出發,沿我方前進道路,為大軍前進,疏通障礙。”


    “陸軍諸將,馬上迴去做拔營準備!”


    “遵命!”


    譚淵、俞靖諸將鏗鏘領命後,匆匆離開。


    朱元璋、朱標也帶著百官去準備。


    很快,大營內,一片熱鬧。


    朱樉湊到朱棣身邊,看著井然有序做出營準備的陸軍,詢問:“老四,真有把握,一戰定乾坤,拿下呂宋中央地區?現在很多人可都盼著伱栽個跟頭,然後在技術交換的談判中,極力壓低你的條件。”


    朱棣笑笑,扭頭,看著朱樉。


    二哥是真關心他。


    “二哥,呂宋這秀麗江山你也看了,外麵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你就真的不想走出來看看嗎?”


    朱樉苦笑。


    “你讓二哥好好想想,至少得等二哥的兩鎮新軍編練成吧?”


    哎!


    朱棣默默歎了口氣,朱老二分明就是在糊弄他。


    罷了。


    片刻後,大軍啟程。


    百官騎馬,三三五五,湊在一起低聲議論。


    “五萬對十九萬,將近一比四,燕藩能贏嗎?”


    “最好輸!”


    “這次,終於能親眼看看,燕藩陸軍的整體素質了,我就不相信,其他五個混成協,也如陸軍第一鎮那般精銳!”


    ……


    藍玉、沐英跟隨在文武中間,聽著同僚或是敵視,或是酸溜溜議論,眼中也滿是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急切。


    這般整體觀摩燕藩陸軍,還是首次。


    燕藩作為新軍建設的先行者。


    也肯定能讓他們學到很多東西。


    藍玉扭頭,看著身邊的瞿能、朱能等,朱元璋準備重點栽培的年輕將領,“陛下帶著你們這批年輕將領在身邊,就是希望你們好好觀摩燕王新軍,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如此戰役級大戰,更是難得……”


    朝廷也曾有超五萬多新軍。


    可惜,北征一戰,幾乎損失殆盡。


    此番,觀摩數萬新軍,對抗二十萬傳統舊軍,混合新軍的大戰。


    還是朱老四指揮下的新軍,對於大明這樣一個舊軍整編新軍的關鍵時刻,這樣的觀摩機會,意義非凡。


    可如果,他們這些武將,都像那些心胸狹隘的文官,懷著敵視去觀摩。


    沒有一個客觀中立的角度,恐怕也學不到東西。


    “卑職明白!”諸將大聲領命。


    朱元璋被驚動,扭頭向後看了眼,滿意笑笑。


    ……


    午後。


    兩支大軍,在中央大平原,相隔三裏相遇,列陣而立。


    “呂宋陣前那是什麽?”


    “大象!”


    “打仗還能用大象?”


    ……


    朝中百官,遠遠看著一千隻大象,黑壓壓橫亙在十九萬大軍前,紛紛驚訝議論。


    朱棣微微皺眉。


    象騎兵?!


    呂宋怎麽會有象騎兵!


    呂宋並不產大象。


    朱元璋見朱棣皺眉,“對方有大象參戰,你們沒探查到?”


    朱棣搖頭,“應該是陳家幫忙弄來的,一直處於隱藏保密中,而且,這支象騎兵也不是伴隨大軍行進,否則,斥候不可能注意不到。”


    象騎兵?


    眾人聽朱棣對大象用於作戰的總結,微微愣怔。


    總感覺,好像朱四郎似乎知道大象作騎兵。


    “老四,你知道大象用於戰爭的打法?”朱樉好奇詢問。


    朱棣笑笑,“象騎兵在緊鄰咱們雲南的阿瓦王朝就有。”


    朝廷剛拿下雲南不久,甚至邊陲的土司部落,尚未進行冊封,對阿瓦王朝的了解更有限。


    不過,他了解象騎兵,並非來自阿瓦王朝。


    而是曆史上的清朝。


    清朝曾頻繁和緬進行戰爭。


    當時的緬國象騎兵,可是給清朝造成了不小壓力。


    “大象皮糙肉厚,箭矢、火銃近距離恐怕都很難對其造成致命性傷害,經過訓練的大象,對疼痛的忍耐性很高,同時,在訓練中,還會刺聾大象的耳朵,讓戰場的響動,無法驚擾大象……”


    清朝時期的火銃、火炮,就無法驚擾象騎兵。


    他不清楚。


    這個時期的象騎兵訓練,是否已經完全克服火銃、火炮。


    但陳朝知道燕藩的火銃、火炮犀利。


    恐怕已經想到克服辦法了。


    ……


    隨著朱棣介紹象騎兵優勢,胡惟庸、呂本相互對視,眼中笑意一閃而逝。


    這一刻。


    許多仇視朱棣的人,都莫名激動的攥緊拳頭,‘呂宋蠻夷可要爭口氣!’


    至於戰敗,大家會不會出事?


    不怕!


    首先,呂宋敢對大明無禮嗎?


    其次,一旦發覺朱四郎有戰敗的可能,大夥兒率先護送陛下和太子提前離開就是了。


    呂宋大部分是步軍。


    一千象騎兵之外。


    剩下的騎兵也隻有數百,而且戰馬的個頭,和大明驢子的個頭差不多,這種馬,能跑得過他們坐下的優良戰馬嗎?


    何況,朱四郎就算是戰敗,也一定會拚盡全力護送陛下安全的。


    不然,他東番的妻兒,就等著被朝廷斬首吧!


    ……


    遠處。


    呂宋帥旗下。


    年邁的拉幹王,坐在一輛三馬牽引的金色寬大鑾駕上。


    幾名年輕女子,在鑾駕上伺候著。


    不停為年邁的拉幹王擦拭著,控製不住,流出的口水。


    幾位繼承人,及一班武將簇擁在鑾駕旁側。


    “蔡文……”


    有氣無力的聲音響起。


    鑾駕旁邊,一名披甲將領聞聲,抱拳領命,“末將蔡文在!”


    拉幹王指著前方朱棣燕藩陣列。


    “你部中原遷民伴隨象騎兵發起第一波進攻,給本王打垮異端燕藩陣列,此戰勝,你們中原遷民的各大家族,可以舉薦弟子,入朝為官,入伍領兵,全麵參與我呂宋政權!”


    蔡文低著頭,唇角笑意一閃而逝,極力壓抑著激動,大聲道:“大王放心,我呂宋中原遷民各大家族,和異端明四皇子勢不兩立!”


    明四皇子那一套,他們不喜歡!


    而現在,他們各大家族,卻能借助明四皇子征討呂宋,全麵參與呂宋王朝的政權建設。


    進入權力中樞!


    以前,他們除了做生意,呂宋王朝對他們十分警惕。


    總算守的雲開見月明了!


    “去吧!”


    “遵命!”


    蔡文領命後,策馬奔衝到陳家幫忙組建的一萬新軍陣列前。


    全都是中原遷民組成。


    各級將領,更全都出自大家族、小家族。


    “兄弟們,燕藩異端……”


    咚咚咚……


    蔡文簡短喊話後,戰鼓聲急促響起。


    ……


    “咦,這是什麽戰術!”


    當朱棣這邊,藍玉等人看到一隊隊步軍,舉著火銃,躲藏伴隨在象騎兵後麵,在鼓聲中緩緩前壓時,紛紛驚訝。


    眉頭緊擰,麵色沉凝。


    許多將領,已經看出了點端倪。


    這一仗不好打!


    紛紛擔憂看向朱棣……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