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朱元璋站在窗口。


    宮女太監們看看窗口,又看看禦座方向。


    雄英、高熾兩人站在禦座前,看著一道道折子。


    小聲議論後,兄弟二人執筆在折子上寫下批注。


    宮女、太監們看著暗暗嘖舌。


    皇爺讓太孫禦批奏章也就罷了。


    竟然讓燕世子也參與禦批奏章。


    也就是皇爺給大夥兒下了封口令。


    若是傳到朝堂,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不過,禦書房人來人往,這種事又能瞞得過幾時?


    皇爺對燕世子雍鳴,真的好的有些過分了,對待燕世子,完全如同對待太孫。


    太孫是大明第三代繼承人。


    按照民間傳統,就是長房嫡枝長孫,怎麽對待都不為過。


    燕世子呢?


    皇爺為何如此?


    恐怕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燕王。


    燕世子能得到皇爺如此寵愛,除了燕世子本身優秀,更大原因,應該是燕王這位父親,給燕世子掙下的吧?


    也不知,燕世子如今小小年紀。


    能不能明白,他父親到底給他,掙下了多麽大的殊榮。


    嗒嗒嗒……


    腳步聲從禦書房外傳來。


    站在兩側的宮女思緒被打斷,循著聲音,扭頭看去……


    劉伯溫拄著拐杖來到殿門外。


    下意識順著殿門向裏瞟了眼。


    瞬間愣怔。


    忙低頭,“臣劉伯溫求見陛下。”


    正在幫朱元璋批示奏折的朱雄英、朱高熾聞聲抬頭。


    朱高熾忙從蹬著的小凳子上下來,站到一旁。


    朱雄英拉了一把。


    高熾縮了縮手,笑著迴複雄英。


    劉伯溫雖然低著頭,卻在偷偷觀察。


    視力有些不好。


    可高熾第一時間站到禦案旁邊的動作,還是看到了,不由微不可察點點頭。


    兩小家夥的整個反應過程,都在極短時間內發生。


    朱元璋轉身,恰巧看到高熾乖巧站在一旁,雄英伸手拉,高熾笑著迴應同時,縮手的動作。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閃而逝。


    ‘老四和妙雲,把高熾教的很好!’


    他也隻能管三代人的事情了。


    恐怕,是看不到,雄英和高熾生兒育女,教導不了老四這一脈,和標兒這一脈的第四代孩子了。


    兩脈後代的路如何走。


    隻能靠他們自己的智慧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收斂思緒,“進來。”


    劉伯溫提步入內,看了眼兩個小家夥,轉身來到朱元璋身側,微微躬身,拿出一道折子:“陛下,這是這幾日,六部官員遞上來,關於北征勝利之後,如何對待草原建議的匯總……”


    哼!


    朱元璋微哼,打斷劉伯溫的話,“北征才剛剛開始,他們就想著,戰後如何對待草原?是不是太狂妄了點?”


    樂觀、有自信是好事。


    可官員們表現出的狂妄,讓他十分不安。


    老四擔任督辦檢校時,就對朝堂、軍中、民間表現出的盲目樂觀、過頭自信,導致的散漫懈怠很不滿。


    為此,借著倒賣軍糧的契機。


    不惜以鐵血手腕,狠辣殺了好幾家,數百顆血淋淋的腦袋。


    才遏製住這種風氣。


    老四才離開多久?


    才剛剛和草原在張北進行兵力接觸,這群人就搞出一個,戰後對待草原,好大喜功的條陳?


    萬一達不到他們現在誇誇其談的預期。


    到時朝廷如何收場?


    什麽時候,大明上上下下竟然如此浮躁了!


    “陛下,大家預測張北之戰的捷報,很快就會傳迴金陵了,所以情緒高漲……”


    劉伯溫的聲音傳入耳中。


    朱元璋先是微微皺眉。


    下一秒,眼睛寒冷一閃而逝,驟然轉身看著劉伯溫。


    劉伯溫輕輕點頭,然後低頭避開朱元璋冰冷視線,不語。


    陛下很明顯,意識到了。


    朝中很多人,一方麵不看好燕王與北元的張北約戰。


    甚至,在默默祈禱,恨不得燕王戰死於張北。


    可這些人又怕燕王率領從未有過實戰經驗的陸軍第一鎮,真的一戰打下張北。


    捷報傳迴金陵,燕王的聲望必然高漲。


    所以才緊急炮製出這樣一份,誇誇其談,戰後如何對待草原的折子。


    目的嘛。


    很簡單。


    一旦陸軍第一鎮在張北大勝的捷報傳迴來,就把這份折子中內容拋出去。


    吸引百姓注意力轉移。


    盡可能削弱燕王張北大勝的聲望。


    曾今,有一段時間,朝中上下,默契抬高燕王聲望,試圖捧殺燕王。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


    這群人感到害怕。


    如今,開始想盡辦法,限製燕王在大明的聲望。


    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實捧殺計之所以失敗。


    來源於兩方麵。


    其一、太子的戰略定力,換作曆史上的儲君,恐怕早失去戰略定力了。


    這方麵的例子比比皆是。


    漢朝最賢良的太子劉據。


    唐朝的隱太子李建成。


    以及太宗立的太子李承乾。


    ……


    當然,也有表現好的。


    比如曹魏政權的曹丕。


    本朝太子,戰略定力方麵,做的比曹丕還要優秀。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


    燕王的聲望,都來自於實打實的功績。


    沒有半分水分。


    沒有水分的功績,形成的聲望,根基紮實,就很難倒塌。


    捧可以。


    殺卻難。


    即便是太子,沒有戰略定力,想要攻訐這樣的燕王,其實也很難找到突破口。


    ……


    朱元璋經劉伯溫提醒,意識到群臣的小算盤後,臉色更加難堪。


    朝堂如此?


    前線大軍中呢?


    “雄英、雍鳴。”朱元璋含笑招了招手。


    朱雄英帶著朱高熾,小跑來到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兩小家夥腦袋,笑道:“你們出去玩吧。”


    到底是孩子。


    得到奉旨去玩的命令後,兩孩子高興請安,一溜煙小跑消失。


    朱元璋含笑看著,直到兩小家夥消失在視線中,臉上笑容漸漸變冷,擺了擺手。


    宮女太監得到示意,忙退下。


    朱元璋轉身往禦座走去,邊走邊說:“你剛才看到咱讓雄英和雍鳴一起禦批折子,一定很吃驚對吧?”


    “咱就是想培養他們兄弟親親相愛,同時,雍鳴也需要掌握這些能力,老四將來在外的基業,肯定小不了,以外來力量,統禦一群異域之民,雍鳴需要更優秀的能力!”


    ……


    話中,朱元璋落座,拿起禦案上,兄弟二人商量後,批示的折子,看著上麵朱筆留下的字跡。


    笑笑。


    放下折子。


    話鋒一轉,冷冷道:“咱想讓老四一脈和標兒一脈能把這份手足之情傳承下去,老四現在在前線,為了團結人心,做表率,帶領第一鎮,一群從未有過實戰經驗的將士,冒險攻打張北城……”


    如果有可能的話。


    他相信。


    老四更願意,讓陸軍第一鎮慢慢熟悉實戰,從小規模的戰鬥開始,不斷曆練進步。


    而非現在這種,第一次大規模實戰。


    就是戰爭中最難的攻城戰!


    野戰,對於陸軍第一鎮這支沒有實戰經驗的新軍而言,都比攻城戰更好!


    可老四沒得選!


    張北約戰的消息剛傳迴來時。


    他還沒有意識到。


    直到剛才,他才意識到。


    恐怕前線人心也不齊。


    老四接下脫古思帖木兒的約戰,就是給前方各軍做表率。


    有人想削弱老四的陸軍第一鎮。


    老四就告訴他們,此戰,他不怕吃虧!


    啪!


    朱元璋說著,猛地拍打禦案,“前線和朝堂這些人,厚顏無恥!陸軍第一鎮不是大明的軍隊!是老四的私兵!幾乎沒花朝廷一個銅錢!”


    ……


    劉伯溫看著朱元璋盛怒。


    默默歎了口氣。


    待朱元璋宣泄憤怒後,拱手委婉諫言,“陛下,前線有太子為主帥,燕王為副帥,臣相信,以兩位殿下的智慧,一定能妥善解決問題……”


    朱元璋看了眼劉伯溫。


    他知道,劉伯溫是諫言。


    大戰已經開始。


    現在不宜對前線做些什麽。


    “這道折子中,建言獻策的官員……”朱元璋拿起劉伯溫剛才帶來的折子,點了點,冷冷道:“你迴去後,把這些人的官服給咱扒了,趕出六部!朝廷不需要這種,隻會誇誇其談的蠢貨!”


    “另外,嚴告所有官員,大戰期間,一切消息,以前方為準,任何人擅自發表有關戰爭的言論,嚴懲不貸!”


    “臣遵旨!”


    劉伯溫領命後。


    匆匆離開。


    朱元璋目視劉伯溫離去背影。


    起身,再次踱步來到窗口,盯著北方,眼中蓄滿憂慮之色,輕聲嘀咕:“老四,或許……”


    或許他就不應該讓老四迴來。


    他想著讓老四,幫扶他大哥,漂漂亮亮打好這一仗。


    想著,讓老四帶帶兄弟們。


    可似乎,唯獨忽略了替老四考慮!


    不同於標兒。


    他自己都很清楚。


    對標兒的愛。


    是因為,一個父親對長子的愛。


    這種父愛,沒有任何緣由。


    是人與生俱來的舔犢之情。


    孩子這麽多,他這麽忙。


    這份父愛,也隻能給最寄予厚望的長子。


    對老四他們,他更多隻是盡一個父親的責任和義務。


    老四在他心中地位不斷變重要。


    首先是因為,他看明白,老四對儲君之位真的沒任何想法。


    內疚,再加老四的能力。


    讓他越來越重視這個兒子。


    哪怕外人私下都在議論。


    老四在他心中的位置,和標兒已經等同。


    這話也沒說錯。


    不過,其實一直以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老四因能力等同。


    標兒是因喜愛而等同。


    他對標兒,是一種數十年,傾注一生心血的喜愛。


    就好像,他為之奮鬥的大明江山事業一樣。


    傾注了他一生心血。


    “伱想飛就飛吧,隻要你這次平平安安迴來,爹再也不會阻攔你飛了!”


    ……


    遠在張北的朱棣。


    並不知,朱元璋此時此刻的變化。


    嗚嗚嗚……


    號角聲,綿延不絕響徹天地間。


    嗒嗒嗒……


    整齊的步點聲,相隔四五裏,城頭的元兵仿佛已經清晰可聞。


    “快!”


    “把火燒旺,準備金汁!”


    “滾石、圓木都準備好!”


    ……


    城頭到處都是跑動的人影,以及唿喊聲。


    脫古思帖木兒帶著眾人旁觀納哈出指揮守城。


    馬哈木等年輕雄主,全都默默學習著。


    整個草原。


    最善中原守城、攻城戰的一批老人,基本已經死絕了。


    即便有幸存者,也分散在各軍中。


    他們麾下,更擅長野戰。


    至少,這類守城戰。


    整個草原,恐怕也就納哈出從遼東撤出來的兵馬,還可以係統性完成。


    “炮兵!陸軍第一鎮的炮兵!”


    有人突然高唿,打斷馬哈木等人觀摩學習,視線轉移,往城外看去。


    明四皇子陸軍第一鎮炮營士卒,牽引著戰馬,拖拽著炮車,從陣列後方有序衝出來。


    抵近三裏左右。


    戰馬排列成一排。


    將士們卸馬後,牽著戰馬快速離開。


    四十八門管身纖細且長,相比黑粗壯的鐵炮,宛若一個個苗條青春少女,爬在炮車上。


    在炮兵營將士眼中。


    這四十八門銅炮,就是美麗的少女。


    每門炮六個人。


    兩人固定炮車。


    兩人準備彈丸。


    兩人準備火藥。


    迅速且有條不紊,節奏嫻熟做著炮擊前準備。


    “一、二、三……嘶!四十八門!”


    “和咱們的火炮不一樣!”


    ……


    昨天,炮兵營在步軍和騎兵陣列後方,北元方麵,並未見到陸軍第一鎮的火炮。


    此刻,陽光映照下。


    城頭脫古思帖木兒等人,都看清了雙方火炮的區別。


    他們的火炮,十分笨重,根本無法架在車上使用。


    張玉小聲道:“看顏色,像是銅鑄。”


    眾人聞聲,餘光看向張玉。


    下一秒,再次聚精會神看向遠處。


    東旭和兩個炮營管帶站在一起。


    第一鎮炮營管帶聞奇,笑著拍了拍東旭肩膀,“別緊張,之前演練時,你做的標尺很好使用,實戰應該也差不了。”


    “聞叔,謝謝你們這一年內,支持我胡亂瞎搞。”東旭扭頭,笑道。


    “臭小子!”


    第一混成協炮營管帶笑罵一句。


    就在此時,一名隊官跑來,立正捶胸敬禮,“稟聞管帶,四十八門火炮,四十八個棚,全都準備完畢!”


    聞奇看向東旭,笑著鼓勵,“去吧!”


    東旭點點頭,快步來到附近邊上一門火炮前。


    觀察著張北城。


    拿著一把斜邊能活動,一條直角邊,標記著刻度的木質三角尺,放在火炮前段比劃測量。


    一邊認真測量,一邊吩咐:“拿二號楔子!”


    棚正拿著兩個標準楔子走來。


    兩名士卒抬著炮口。


    東旭和棚正迅速把兩個標準楔子,卡入支撐炮管的橫梁上,專門設計的溝槽中。


    東旭轉頭看向棚正,“開始試射。”


    話罷,向後退了兩步。


    砰!


    一聲悶響過後。


    一顆彈丸唿嘯著,砸向張北城。


    東旭緊張盯著,看著彈丸略高於城牆牆垛砸入城內,抿了抿唇,當即命令:“換三號標準楔子!”


    後方,步軍陣列前。


    第二協、第一標、第二標已經前往東西兩門。


    朱棣正看著第一標、第二標行動。


    耿瑄扭頭,好奇詢問:“姐夫,東旭在做什麽?”


    炮營抵近火炮射程後,已經很長時間了。


    朱棣迴神,笑道:“東旭在半年前,研究火銃、火炮彈道,搞出了一種火炮射擊標尺,這段時間,一直在和炮營驗證。”


    這標尺,不是經他提醒,誕生的。


    完全是東旭自己鑽研彈道想出來的。


    說實話。


    他知道火炮發展,後麵出現過標尺這玩意兒。


    可以增加射擊精度。


    可以讓炮營將士,更容易操弄火炮。


    可他覺得,現在的火炮太落後,也就沒搞。


    沒想到,東旭竟然在琢磨彈道過程中,想到了這一點。


    對此,他當然予以支持了。


    有了標尺後。


    現在使用標尺的程序複雜。


    耗時長。


    調整過程很麻煩。


    可隻要有麻煩,匠人們肯定就會去想辦法簡化流程,讓調整火炮仰角更簡單。


    麻煩永遠是技術進步的動力。


    有需求,就有人會嚐試著去想辦法解決。


    反正,這種攻城戰中,也不怕麻煩。


    無非就是耗時多點罷了。


    ……


    “燕王他們在幹什麽?”


    “怎麽炮營抵近射程這麽長時間都沒有展開炮擊?”


    “北元在幹什麽?難道不懂火炮對射嗎?”


    ……


    後方,朱標身後,諸將看的麵麵相覷,有人忍不住開始小聲嘀咕。


    藍玉聞聲轉身。


    狠狠瞪了眼牢騷聲最大的常茂和李景隆,“若是沒有陸軍第一鎮的操練細綱,你們懂什麽是火炮對射嗎?你們能想到火炮對射嗎?”


    火炮對射,是朱老四新軍操典中提出的一種前瞻性設想。


    就是未來,火炮普及。


    兩軍交戰,一定要第一時間,盡可能敲掉對方的火炮。


    這種想法,若不是朱老四寫入新軍操典中。


    誰能想到?


    畢竟以往火炮的運用本來也就不多。


    也沒個準頭,最多就是打一打衝鋒的步軍。


    誰能想到搞什麽火炮對射。


    砰!


    就在此時,轟鳴聲再度響起。


    聞聲,所有人顧不得其他,紛紛向前方看去。


    一枚彈丸唿嘯砸向張北城。


    砰!


    重重砸在牆垛上。


    單薄的牆垛在彈丸砸中的瞬間,出現一個大洞。


    碎石飛濺。


    擊中附近元兵,慘叫聲隨即響起。


    脫古思帖木兒眼角劇烈跳動,看著遠處,倒地哀嚎的己方士卒,以及出現的大洞。


    剛才,陸軍第一鎮的炮擊,飛入城中,他們還笑話。


    沒想到,這麽快就讓人笑不出來。


    納哈出小聲道:“可汗,您應該離開張北城了。”


    脫古思帖木兒搖頭,“不,本汗就在這裏看著你們,擊敗陸軍第一鎮!瞎貓碰到死耗子,不足為懼!”


    火炮他們也有。


    除了射程比投石車遠外。


    其實威力,未必有五十斤巨石,砸中城牆的威力大。


    張北城雖然不是什麽堅城。


    但憑明四皇子四十八門火炮,就算把炮管打紅,也塌不了!


    “三號楔子!”


    “使用三號楔子!”


    城外,炮營陣地前,東旭高興大喊。


    “好樣的!”


    聞奇拍了拍東旭肩膀,大踏步從炮車後麵經過,大聲命令道:“每三個棚為一組,瞄著一段城牆,給老子轟!把牆垛轟塌了,給步軍兄弟們登城陷陣,打開一條通道!”


    ……


    聞奇大喊著。


    炮營兄弟集體更換三號楔子。


    裝填火藥、彈丸……


    砰砰砰……


    片刻後,炮擊聲陸陸續續響起。


    三分之二的炮彈,打在牆垛下方,厚實的城牆上。


    可依舊有十幾顆彈丸,打在牆垛上。


    有一組三個棚,三顆炮彈,運氣奇佳,相隔不遠,齊齊擊中一段牆垛。


    轟隆一聲。


    一段大約一米的牆垛轟然倒塌。


    元兵慘叫中,跌落城頭。


    “哈哈哈……好!好樣的,就這樣打!”


    兩個炮營管帶,看到這一幕,激動大笑。


    砰砰砰……


    砰砰砰……


    第三輪炮擊響起,濃煙已經籠罩了整個炮營陣地。


    所有人,隻能隱約看到煙霧籠罩中,忙碌的人影。


    所有人的目光,緊接著,更為迅速落在張北城頭。


    驚的微微張嘴。


    三輪炮擊過後,又有一段長約兩米的牆垛坍塌。


    有好幾處牆垛,肉眼可見,到處都是坑坑窪窪以及空洞,搖搖欲墜,距離坍塌已經不遠了。


    尤其有一段城牆後麵,元軍布置了一門火炮,彈丸穿透牆垛,竟然打在火炮上,火炮傾倒。


    附近元兵有人痛苦哀嚎,更多元兵,慌亂搬動火炮。


    後方。


    常茂、李景隆等人,全都瞪眼驚訝看著。


    李景隆小聲道:“陸軍第一鎮的炮擊瞄準率是不是有些過高了?他們是不是掌握了什麽,提高命準率的法子,沒有告訴我們?”


    大家都是領兵之人。


    很清楚,陸軍第一鎮炮營在幹什麽。


    用火炮敲掉牆垛後。


    不但登城的將士更容易衝上城頭。


    同時沒有牆垛遮擋。


    附近的元兵,也更容易被攻城方砍殺。


    但想要敲掉牆垛可不容易。


    陸軍第一鎮的炮營這麽準確的命中率,明顯是掌握了什麽先進的法子!


    哼!


    藍玉微哼,低聲道:“太子,我和沐英知道,應該是楊東旭搞出的炮擊標尺發揮的作用……”


    陸軍第一鎮迴來後。


    他們帶著朝廷將領。


    尤其是朝廷新軍將領,沒少找機會去陸軍第一鎮觀摩。


    這群人去了,也不知道眼睛長在哪裏!


    陸軍第一鎮炮車上,明顯有別於朝廷,設計的卡楔子凹槽,這種細節,竟然都沒有發現!


    還是他和沐英發現,詢問朱老四,朱老四才告訴他們原由。


    “楊東旭正在試驗中,燕王擔心失敗,風言風語打擊楊東旭的自信,所以一直沒有對外宣揚,不過告訴了臣和沐英。”


    ……


    “楊東旭?”


    “朱四郎的學生?”


    “他竟然能提高炮擊命中率?”


    ……


    朱標聽著身後竊竊私語議論,扭頭看了眼,衝藍玉、沐英點了點頭。


    朱標看向前方陸軍第一鎮步軍陣列左側,朱棣立於馬背的背影,眼中羨慕一閃而逝。


    老四一個剛剛束冠成婚的學生。


    都已經能對戰爭進程,發揮如此大作用。


    而楊東旭這樣的學生。


    老四還有數十個!


    楊東旭被老四任命為兵備官,年紀輕輕,已經取得這樣的成就。


    另一個學生,劉民豐,據悉被老四安排到軍中,跟隨陸軍第一鎮郎中實踐。


    未來,恐怕也會很快嶄露頭角吧?


    砰砰砰……


    轟鳴的炮擊聲,還在繼續。


    許多人如朱標一般,都在琢磨,朱棣這些學生。


    徐輝祖騎馬陪同在朱棣身邊,看著煙霧中,楊東旭的身影,笑道:“姐夫,東旭有鑽研的潛力……”


    他真的替姐夫高興。


    也替東旭高興。


    朱棣笑笑。


    轟轟轟!


    就當朱棣唇角動動,準備說話時,城頭北元的火炮轟鳴聲傳來。


    數十顆彈丸。


    衝著炮兵陣地砸去。


    炮車距離拉得遠,比較分散。


    北元第一輪炮擊,除了漸起的飛石,讓幾個炮營兄弟發生擦傷,並未出現嚴重損傷。


    “快!快!”


    “瞄準元軍布置火炮的城牆段!”


    “記住,五輪射擊後,給火炮澆水降溫!”


    ……


    聞奇為首的兩個管帶開始催令。


    元軍並沒有火炮對射的概念,但陸軍第一鎮火炮予以的威脅,讓元軍本能產生了,必須打掉陸軍第一鎮炮營的需求衝動。


    於是,人類曆史上。


    第一次火炮對轟。


    就此展開。


    雖然準頭差,可依舊十分壯觀。


    除了朱棣,所有人都被這宛若天罰,轟鳴聲不絕的火炮對轟,驚的目瞪口呆。


    腦海不約而同生出一個念頭:這就是將來的戰爭嗎?


    轟!


    城頭忽然一聲詭異巨響傳出。


    “啊!”


    慘叫聲響起。


    納哈出等人轉身,就見一門火炮炸膛了,周圍士兵被火炮炸膛衝擊,頓時倒下一片。


    一時間,正在射擊的其餘二十幾門火炮炮手,都膽戰心驚不敢射擊了。


    納哈出氣的咬牙,衝過去,咆哮道:“繼續射擊!潑水給火炮降溫!”


    多輪射擊後,給火炮降溫,這種經驗早有了。


    可麾下的炮手,明顯慌亂緊張中忘記了。


    ……


    城頭元兵短暫慌亂後,炮擊再次展開。


    砰!


    一枚炮彈,運氣極佳,擊中了一輛炮車。


    火炮高高彈飛,木屑飛濺,周圍將士應聲倒下,生死不知。


    後方,劉民豐帶著十幾名將士,抬著擔架衝上去,在元軍飛射而來的彈丸中,迅速前進。


    朱棣微微皺眉,扭頭衝耿瑄命令:“去,等民豐迴來後,給我看住他!”


    話罷,轉頭命令身邊親兵:“傳令楊東旭迴來向我複命!”


    保護這兩孩子,並非單純因為他們是他的學生。


    孩子們長大了,想要成才,總要經曆風浪。


    他們已經做得夠好了。


    更主要,他們的才幹,相比衝在最前麵,更應該留在後麵,發揮更大作用。


    耿瑄和親兵領命後離開。


    片刻後。


    親兵一人策馬狂奔折返,見到朱棣後,苦笑:“殿下,東旭這個小崽子說,師傅都要親自登城陷陣,學生在三裏外操炮,有何不可!”


    “好樣的!”


    朱棣瞪了眼大聲稱讚的徐輝祖、譚淵、張武等人。


    然後唇角抽抽。


    無奈搖搖頭,“算了!”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他能給建議,但不能阻止孩子們自己的選擇。


    就好像,他同樣也不喜歡老頭子給他安排人生。


    三十輪炮擊後。


    炮擊聲漸漸停下。


    陸軍第一鎮這邊,損失了兩門火炮,兩個棚將士受傷,情況不知,被軍中救護隊抬下去。


    寂靜無聲中,城頭硝煙漸漸散去。


    嘶!


    倒吸涼氣聲響起。


    目視所及。


    張北城頭一片狼藉。


    炮擊前。


    炮營戰前計劃標定的十六個炮擊點,出現了十三段牆垛坍塌。


    坍塌長度,最短的兩米左右。


    最長一處,目測,至少五六米。


    標定的十六處城牆,有八處是北元安置火炮的位置。


    北元八門火炮被擊毀。


    陸軍第一鎮這邊,炮兵陣地前,也一片狼藉。


    雙方都被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火炮對轟產生的威力驚呆了。


    朱棣見過後世的火炮威力。


    此刻,也為眼前狼藉景象驚訝。


    原本,這樣的場景,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期。


    因他,卻出現了。


    “未來的戰爭,咱們這些老家夥,恐怕是適應不了了。”後方,湯和目視城頭,忍不住感慨。


    扭頭看向身後將領,“你們雖然年輕,可如果不知道學習,不知道變通,你們也會被淘汰!”


    他們這些老家夥,雖然有戰爭經驗。


    可畢竟年紀大了。


    腦子比不得年輕時候靈活了。


    無法探索,適合全部火器化戰爭的戰術了。


    朝廷這些年輕將領,如果故步自封,也注定會被淘汰。


    這就是他為什麽,極力想留住丘福、朱能的原因。


    四郎的軍事天賦,已經展露無疑。


    現在的新軍戰爭模式,都是他在引領。


    朝廷隻能亦步亦趨跟隨。


    如果丘福、朱能這些善於學習,對老四沒有抵觸的將領都跑去跟著老四。


    朝廷學習的步伐,都會十分緩慢!


    朱標默默點頭。


    炮擊煙霧中,楊東旭的身影。


    劉民豐迎著炮擊,帶著救護隊,衝出去救援身影。


    給人衝擊太大了。


    嗚嗚嗚……


    號角聲突然響起,打斷朱標思緒。


    朱標看向朱棣帥旗方向。


    隻見朱棣猛地揮手。


    嗒嗒嗒……


    步點聲響起。


    一個協兩個標六個營,五千多人,踩著整齊步點,開始從側麵,越過炮兵陣地,向城牆方向靠近。


    炮營的炮擊聲,在此時,再次響起。


    餘下的四十六門火炮,分組瞄準了城頭北元火炮射擊。


    觀望的所有人,均都不約而同精神一震。


    重頭戲開始了。


    陸軍第一鎮最大的考驗開始了。


    ‘多死點,讓朱四郎的陸軍第一鎮多死點!’


    ‘朱四郎的陸軍第一鎮沒有實戰經驗,城頭的箭雨射下來後,肯定就會瞬間炸營!’


    ‘陸軍第一鎮必敗,然後我們太子衛率代替陸軍第一鎮拿下張北城,為太子揚威!’


    ……


    許多如呂本、胡惟庸,仇視、抵觸朱棣的人,看著陸軍第一鎮將士向城牆靠近,紛紛攥緊馬韁,默默腹誹。


    徐達這些關心朱棣的,則緊張關注著。


    ……


    “快!”


    “調整炮口!對準明軍步軍!”


    轟!


    城頭元軍炮兵指揮官,大聲催促時,一顆顆彈丸從遠處砸來,狠狠砸在附近城牆上。


    元兵戰戰兢兢,恐慌中,吃力挪動炮口。


    朱棣騎馬伴隨在步軍旁側最前麵。


    一直都盯著城頭元軍。


    看到元軍不顧炮營炮擊,開始調轉炮口時。


    喝令:“各營散開陣型!”


    “各營散開陣型!”


    “散開陣型!”


    ……


    嗒嗒嗒……


    命令傳遞中,步點略微雜亂,可陣型卻有序散開。


    原本厚重的陣型,在前進中,快速變成三個橫隊。


    如此,炮彈即便擊中。


    彈丸衝撞,隊形前後單薄,直線衝擊的彈丸,也不可能給陸軍第一鎮造成太大損傷。


    砰!


    第一顆彈丸落在陣列前方。


    從最前麵兩個橫隊將士中間衝過,掃中後方一名將士的身體。


    這名將士疼痛傳來,訓練形成的條件反射,下意識悶哼一聲,身體被撕裂。


    鮮血噴濺。


    彈丸繼續向後滾動。


    身邊將士臉上沾染著袍澤滾燙的鮮血,繼續堅定前進。


    王爺都站在兄弟們前方,兄弟們還比王爺金貴!?


    王爺說過,戰爭,隻有不怕死,才能贏!


    王爺說過,身邊袍澤倒下,隻有繼續前進,才能為袍澤在疆場報仇!


    軍人,若是不能在戰爭進行中為袍澤報仇。


    一旦戰爭結束,再發泄仇恨,行所謂的報仇。


    那是懦弱的可恥行為!


    越來越多的彈丸,彈跳中,在地上犁出一條深深的土壕,帶走一條條鮮活生命。


    可陸軍第一鎮整個陣型,卻沒有絲毫混亂。


    後方,一群朝廷將領,看著一條條鮮活生命被彈丸撕碎,不但整體陣型不亂。


    就連戰死將士周圍士卒,都沒有慌亂,紛紛驚訝議論。


    “這是一群新兵?”


    “這不可能!”


    “朱四郎到底怎麽訓練的!”


    ……


    朱標微微抿唇。


    藍玉轉身瞥了眼震驚議論的將領,平靜說道:“沒什麽好奇怪……”


    朱老四陪著將士們天天走石子路。


    朱老四此刻,又騎著馬,走在陣列側麵最前列,讓所有將士都能看到時。


    陸軍第一鎮這點傷亡,看似血腥,但也不會因此失去膽氣。


    相反,隻要朱老四繼續呆在最前麵。


    陸軍第一鎮的氣勢會越來越強勁!


    一支軍隊,在編練時,注入的軍魂太重要了。


    雖然太子叮囑朱老四不要冒險衝在最前麵。


    但他十分肯定,陸軍第一鎮第一次大規模實戰攻城,朱老四肯定會親自登城陷陣的。


    朱老四要以此戰,徹底將編練陸軍第一鎮,零零散散注入的軍魂,凝聚成形。


    此戰,陸軍第一鎮若是能一鼓作氣,蕩平張北城。


    就一定會成為一支猛虎之師!


    從昨晚來到張北,朱老四領兵迫近張北城,打擊元軍、振奮陸軍第一鎮士氣。


    再到今天,他預判,朱老四會親自登城陷陣。


    朱老四所求,就是要一戰,一鼓作氣,定乾坤!


    為陸軍第一鎮凝聚軍魂!


    成了的話。


    恐怕,朝廷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與陸軍第一鎮相匹敵。


    最可怕的是。


    朱老四把陸軍第一鎮的軍魂,通過傳幫帶,擴散到第一混成協。


    往後的第二鎮、第二混成協……


    後方朝廷將領震驚。


    城頭。


    脫古思帖木兒等人更加震驚。


    馬哈木臉色凝重,觀察著陸軍第一鎮,咬牙道:“遼陽王,明四皇子妄圖一戰定乾坤,絕不能讓他得逞,若是讓他得逞,今後,陸軍第一鎮可就真的是天下第一強軍了!”


    納哈出點點頭。


    明四皇子朱棣妄圖用這一戰,凝聚陸軍第一鎮軍魂兵魄,他領兵這麽多年,當然看的明白。


    冷聲喝令:“弓箭手上城頭!”


    他準備了五千弓箭手。


    全都調集到南門。


    陸軍第一鎮隻有一萬三千人,而他在張北城塞了三萬人!


    比原本計劃的兩萬人還多。


    整個南門,就聚集了一萬人。


    兵力是明四皇子主攻方向,兩個標五千人的兩倍。


    他還是防守一方。


    他絕不會給明四皇子凝聚軍魂兵魄的機會!


    這支新軍已經很強了。


    若是讓其首次大規模實戰,還是攻城戰都打贏。


    今後,這支新軍極有可能強無敵!


    嗒嗒嗒……


    步點聲中。


    炮聲中。


    死亡中。


    抵近三百步。


    朱棣翻身下馬,拍了拍小黑。


    小黑仰頭嘶鳴,不舍看了眼朱棣,卻又在朱棣眼神示意中,轉身狂奔向後方。


    朱棣從徐輝祖手中,接過一杆火銃。


    和將士們,一起踩著步點,迫近張北城百步之內。


    “射!”


    城頭,早已張弓等待的元軍弓箭手,在納哈出的命令下,鬆開弓弦。


    嗖嗖嗖……


    黑壓壓,宛若蝗蟲的密集箭雨,攢射而下。


    將士們下意識縮脖子。


    隻要不是特別倒黴,被射中麵部,飛碟軍帽和裏麵的紙甲,完全可以擋住箭雨的致命傷害。


    密集的箭雨,一波一波傾斜而下。


    不時有將士悶哼倒下。


    剩下的將士,不顧棉服插著的箭矢,繼續前進。


    ‘這就是戰爭嗎?老四縱橫草原凱旋時,也是冒著這般生死嗎?’


    朱標緊盯著,朱棣籠罩在箭雨中的背影,臉微微泛白。


    他有這樣的膽魄嗎?


    他不清楚。


    但他知道。


    沒人會讓他如此冒險。


    嗚嗚嗚……


    突然響起的號角聲,打斷朱標思緒。


    目視中。


    朱棣高舉左手,左臂插著一根箭矢。


    三個陣列,在密集箭雨攢射中停下。


    藍玉微微鬆了口氣,小聲道:“太子,陸軍第一鎮登城前的排槍射擊要開始了。”


    ……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