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令!”
“驅趕黃巾賊寇!”
“驅趕潰兵衝擊賊軍!”
漢軍旗幟不斷地揮舞,命令一層層地傳下去。
有些殺紅了眼的漢軍士卒還沒反應過來,大吼著衝向潰敗的黃巾賊,尤其是招募過來的那些三河勇士,所幸被北軍五校營的精銳所阻止。
漢軍逐漸拉開陣勢,將潰兵包圍住,隻在東麵留出一個缺口,中間還以數支小隊突入潰兵,將其分割成數塊。
有幾名尚未徹底崩潰,意圖收攏殘兵的黃巾渠帥,舉起已經被踐踏的亂糟糟的黃旗,大聲招唿著周圍的黃巾軍士卒向他們靠攏。
“黃巾力士在此!渠帥在此!”
“向我靠攏!”
“人字大旗還在!人公將軍還在!”
“我們還沒敗!還能再戰!”
漢軍隊伍立即衝上去三麵圍殺,直到那杆旗幟再度落入泥潭,再無人唿應。
經過幾輪砍殺過後,潰敗的張角部隊已經徹底沒了鬥誌,那杆“天公將軍”的大旗倒下時,也宣告著他們的勇氣和意誌倒下了。
大勢已去,如同黃河奔流到海不複迴。
黃巾渠帥的唿喊,隻是這波急轉直下的大潮中,飛濺起的幾朵浪花,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人公將軍!狗日的官軍,把退下來的黃巾兄弟趕向我們這邊了!”
“我們該怎麽辦?”
“要······要朝他們射箭嗎?”
渠帥陶升慌亂詢問,他執掌張梁軍中弓弩手,距離張梁很近。
張梁先是看向後方,確認張角已經被自己丟下來斷後的後軍護住,這才有空看向前方。
“前列照常列陣,如有衝陣者可立斬!”
“弓弩不射,待我後令。”
“命中軍諸將,隨我大聲念誦太平經!”
“這······”
陶升猶豫了一下,臨陣念經,人公將軍的腦袋不會在前陣被人給砸過吧,這能頂什麽事情?
但掌旗官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將命令傳達下去。
隨即太平經的經義念誦之聲四起,前列的士兵也不自覺地跟著念誦,聲音越來越響,越來越洪亮。
“天之使道生人者,半陰半陽,陽者好生,陰者好殺,陽者為善,陰者為惡。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非為他神,乃身中神也。積善不止,道福起,令人日吉!”
這些底層平民百姓大多不識字,卻各個音正腔圓,原本天南海北的口音都統一成相同的話語。
誰說傳教念經就一定要識字的。
他們隻是不識字,看不了書簡,但他們的耳朵能聽,他們的嘴巴能念。
就如同漢樂府和詩經中的詩歌一般,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原本就是口耳傳唱的民間詩歌。
士人們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他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聽,一個字一個字的跟著念誦傳唱。
何況太平道的傳教弟子就在身旁,如同鄉間庠序裏的教師一般,將他們看做裏麵不識字的蒙童一樣,一字一句地解釋經義。
念得不對的,不用弟子校正,自己就給自己一個大耳刮子,生怕自己因此得罪了天地神靈帝君,不得升仙長壽。
張梁在馬上也跟著一起大聲念誦,卻沒聽到陶升的聲音。
疑惑望去,“嗯?陶渠帥?你為何不念?”
陶升張了張嘴,還是勸道:“人公將軍!自古以來,潰兵衝陣,當立斬之,弓弩驅其左右退去,不曾有臨陣念經可退兵者也!”
張梁點點頭,“陶渠帥軍略不差,然此一時彼一時也,其為我太平教徒,非為一般潰兵,你照念之即可。”
陶升無奈,隻好開口念誦經文。
張梁眼中盡是堅定,三兄弟中,他的醫術最為精湛,醫治過的病患最多,雖然他這是第一次見到潰兵衝陣,但他見過同樣崩潰的病人。
那是在中山國和常山國交界處的一個村落裏,那年天下大疫,縱使他太平道四處派弟子前去鄉間裏社贈藥施醫,但仍是杯水車薪。
等他帶人趕到那個村落的時候,已是鴉雀無聲。
傍晚黃昏,卻無一絲炊煙,不見一點火光,看不見半個人影,聽不見半句叫喊。
家中門戶大開,全不設防,屍體橫臥床榻,草席覆身。
全村四十六戶人家,三百多人丁,隻有十來個人幸存,且都已成鰥寡孤獨,妻子,兒女,父母,兄弟,姐妹,皆在同一天內先後病死。
晨,死父母兄弟,午,死妻子姐妹。
家破人亡,隻在須臾頃刻,有心救之,卻無力為天。
“蒼天為何獨留我一人!”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張梁此時迴想起當初的呐喊,他們到底是什麽時候決定起事的呢?是這個時候嗎?
他記不清了,因為類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他們那時候是怎麽做的呢?
無他,人死如燈滅,不可複生,唯念經超度而已。
張梁部眾齊聲誦經,越念越眾誌成城,不覺精神大增。
“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當腹心,不失銖分,使同一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
聲聲誦經,句句唱典,狂奔而來的黃巾潰兵對這些經典早就耳熟能詳,倒背如流,即便在逃命途中也不覺應和。
腳步,慢了!
盧植一下子就察覺到了這點細微的變化,稍加思考後,立即傳令,“放棄驅趕潰兵!”
“直衝張梁本陣!”
“命全軍散陣!以隊率五十人為一列,全麵散入潰兵群中!包圍張梁本部!”
“潰軍已無衝意!亦無殺意!全軍散陣突進!賊眾不敢放箭反激潰軍殺意,我軍可無所顧忌!”
“全軍突陣!”
光靠旗幟無法傳達這麽複雜的命令,周顯等幾個幸存下來的斥候,急急而馳,把軍令沿途傳達下去。
盧植知道這是冒險之舉,陣列,是漢軍最大的優勢之一。
無論前進後退,全軍一體,勝敗一體。
放棄陣列,散軍突擊,便無法獲得統一指揮,隻能憑借將校自己。
若是黃巾潰兵突然燃起戰意,那漢軍就會被兩麵夾擊,反陷入包圍,滿盤皆輸。
所以他不單單隻傳達了軍令,還將為什麽這麽做的理由也傳了下去。
士不疑帥,將明帥意,方能全力出擊。
果然,各隊士兵雖然在隊率的帶領下各自離陣,衝入黃巾潰軍中,但麵上猶豫警惕之色不減,腳步也不敢加快。
但是,但他們發現,潰軍絲毫沒有動手的打算,而且張梁本部也沒有放出一支箭矢,立馬就理解了自家主帥的命令。
原本在黃巾潰軍身後追趕的漢軍士卒,越衝越快,直至全軍衝入潰軍中,使人不分炎漢黃巾。
“驅趕黃巾賊寇!”
“驅趕潰兵衝擊賊軍!”
漢軍旗幟不斷地揮舞,命令一層層地傳下去。
有些殺紅了眼的漢軍士卒還沒反應過來,大吼著衝向潰敗的黃巾賊,尤其是招募過來的那些三河勇士,所幸被北軍五校營的精銳所阻止。
漢軍逐漸拉開陣勢,將潰兵包圍住,隻在東麵留出一個缺口,中間還以數支小隊突入潰兵,將其分割成數塊。
有幾名尚未徹底崩潰,意圖收攏殘兵的黃巾渠帥,舉起已經被踐踏的亂糟糟的黃旗,大聲招唿著周圍的黃巾軍士卒向他們靠攏。
“黃巾力士在此!渠帥在此!”
“向我靠攏!”
“人字大旗還在!人公將軍還在!”
“我們還沒敗!還能再戰!”
漢軍隊伍立即衝上去三麵圍殺,直到那杆旗幟再度落入泥潭,再無人唿應。
經過幾輪砍殺過後,潰敗的張角部隊已經徹底沒了鬥誌,那杆“天公將軍”的大旗倒下時,也宣告著他們的勇氣和意誌倒下了。
大勢已去,如同黃河奔流到海不複迴。
黃巾渠帥的唿喊,隻是這波急轉直下的大潮中,飛濺起的幾朵浪花,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人公將軍!狗日的官軍,把退下來的黃巾兄弟趕向我們這邊了!”
“我們該怎麽辦?”
“要······要朝他們射箭嗎?”
渠帥陶升慌亂詢問,他執掌張梁軍中弓弩手,距離張梁很近。
張梁先是看向後方,確認張角已經被自己丟下來斷後的後軍護住,這才有空看向前方。
“前列照常列陣,如有衝陣者可立斬!”
“弓弩不射,待我後令。”
“命中軍諸將,隨我大聲念誦太平經!”
“這······”
陶升猶豫了一下,臨陣念經,人公將軍的腦袋不會在前陣被人給砸過吧,這能頂什麽事情?
但掌旗官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將命令傳達下去。
隨即太平經的經義念誦之聲四起,前列的士兵也不自覺地跟著念誦,聲音越來越響,越來越洪亮。
“天之使道生人者,半陰半陽,陽者好生,陰者好殺,陽者為善,陰者為惡。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非為他神,乃身中神也。積善不止,道福起,令人日吉!”
這些底層平民百姓大多不識字,卻各個音正腔圓,原本天南海北的口音都統一成相同的話語。
誰說傳教念經就一定要識字的。
他們隻是不識字,看不了書簡,但他們的耳朵能聽,他們的嘴巴能念。
就如同漢樂府和詩經中的詩歌一般,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原本就是口耳傳唱的民間詩歌。
士人們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他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聽,一個字一個字的跟著念誦傳唱。
何況太平道的傳教弟子就在身旁,如同鄉間庠序裏的教師一般,將他們看做裏麵不識字的蒙童一樣,一字一句地解釋經義。
念得不對的,不用弟子校正,自己就給自己一個大耳刮子,生怕自己因此得罪了天地神靈帝君,不得升仙長壽。
張梁在馬上也跟著一起大聲念誦,卻沒聽到陶升的聲音。
疑惑望去,“嗯?陶渠帥?你為何不念?”
陶升張了張嘴,還是勸道:“人公將軍!自古以來,潰兵衝陣,當立斬之,弓弩驅其左右退去,不曾有臨陣念經可退兵者也!”
張梁點點頭,“陶渠帥軍略不差,然此一時彼一時也,其為我太平教徒,非為一般潰兵,你照念之即可。”
陶升無奈,隻好開口念誦經文。
張梁眼中盡是堅定,三兄弟中,他的醫術最為精湛,醫治過的病患最多,雖然他這是第一次見到潰兵衝陣,但他見過同樣崩潰的病人。
那是在中山國和常山國交界處的一個村落裏,那年天下大疫,縱使他太平道四處派弟子前去鄉間裏社贈藥施醫,但仍是杯水車薪。
等他帶人趕到那個村落的時候,已是鴉雀無聲。
傍晚黃昏,卻無一絲炊煙,不見一點火光,看不見半個人影,聽不見半句叫喊。
家中門戶大開,全不設防,屍體橫臥床榻,草席覆身。
全村四十六戶人家,三百多人丁,隻有十來個人幸存,且都已成鰥寡孤獨,妻子,兒女,父母,兄弟,姐妹,皆在同一天內先後病死。
晨,死父母兄弟,午,死妻子姐妹。
家破人亡,隻在須臾頃刻,有心救之,卻無力為天。
“蒼天為何獨留我一人!”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張梁此時迴想起當初的呐喊,他們到底是什麽時候決定起事的呢?是這個時候嗎?
他記不清了,因為類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他們那時候是怎麽做的呢?
無他,人死如燈滅,不可複生,唯念經超度而已。
張梁部眾齊聲誦經,越念越眾誌成城,不覺精神大增。
“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當腹心,不失銖分,使同一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
聲聲誦經,句句唱典,狂奔而來的黃巾潰兵對這些經典早就耳熟能詳,倒背如流,即便在逃命途中也不覺應和。
腳步,慢了!
盧植一下子就察覺到了這點細微的變化,稍加思考後,立即傳令,“放棄驅趕潰兵!”
“直衝張梁本陣!”
“命全軍散陣!以隊率五十人為一列,全麵散入潰兵群中!包圍張梁本部!”
“潰軍已無衝意!亦無殺意!全軍散陣突進!賊眾不敢放箭反激潰軍殺意,我軍可無所顧忌!”
“全軍突陣!”
光靠旗幟無法傳達這麽複雜的命令,周顯等幾個幸存下來的斥候,急急而馳,把軍令沿途傳達下去。
盧植知道這是冒險之舉,陣列,是漢軍最大的優勢之一。
無論前進後退,全軍一體,勝敗一體。
放棄陣列,散軍突擊,便無法獲得統一指揮,隻能憑借將校自己。
若是黃巾潰兵突然燃起戰意,那漢軍就會被兩麵夾擊,反陷入包圍,滿盤皆輸。
所以他不單單隻傳達了軍令,還將為什麽這麽做的理由也傳了下去。
士不疑帥,將明帥意,方能全力出擊。
果然,各隊士兵雖然在隊率的帶領下各自離陣,衝入黃巾潰軍中,但麵上猶豫警惕之色不減,腳步也不敢加快。
但是,但他們發現,潰軍絲毫沒有動手的打算,而且張梁本部也沒有放出一支箭矢,立馬就理解了自家主帥的命令。
原本在黃巾潰軍身後追趕的漢軍士卒,越衝越快,直至全軍衝入潰軍中,使人不分炎漢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