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皺著眉頭盯著謝遷。
他沒想到謝遷這樣把聖旨頂迴去,他確實也認為陛下如此處罰太過嚴重,但是得委婉一點勸諫陛下修改旨意,而不是像現在如此強硬。
這不是把內閣樹立在陛下對麵嗎?這樣一來一點緩和的餘地都沒有了。
還不待李東陽反應過來,穀大用說道:“既然內閣的意見是這樣,那咱家現在就去迴複陛下。”
他說完這話,對著謝遷一拱手,轉身就帶著人離開了,根本不給別人說話的時間。
李東陽無可奈何的閉上眼,歎了一口氣。
他雖然名義上占了次輔的名頭,但是次輔和閣臣都是一樣的,沒有本質區別,目前謝遷的意見就是內閣的意見。
內閣有且隻有一個意見,如果想讓謝遷更改意見,除非他是首輔,可首輔現在在家養病呢。
……
“內閣真是如此說的?”
“萬歲爺,謝閣老確實是這麽說的,奴婢馬不停蹄的趕迴來迴複了。”
“證據確鑿,內閣有什麽理由反對?難道劉大夏不該罰嗎?他們私自下海貿易,掙得是誰的錢?那都是朕的錢!朕的錢!!!”
朱厚照發泄了一通,不過他對於這個結果早已經有了預料,內閣不可能坐視堂堂兵部尚書被殺,畢竟這跟他們自己也有關係,誰也不想以後自己犯了錯就被砍頭,這讓士大夫的尊嚴置於何地?
他盯著穀大用說道:“你去內閣再傳旨,劉大夏及其族人罪證清晰,人證物證俱在,內閣沒有理由不奉詔。”
“是。”
穀大用再次急匆匆地來到了內閣,額頭在太陽的照耀下已經有了點點反光。
李東陽不待謝遷說話,拱手說道:“穀公公,還請通傳,臣李東陽率內閣閣臣請求麵見陛下,關於兵部尚書一事事關重大,如此來迴通傳,恐誤了時機。”
“那諸位跟著咱家來吧,不過陛下可不一定見你們。”
“省得,勞煩穀公公了。”
不多時,穀大用帶著內閣諸位閣臣到了豹房宮殿外麵,穀大用整理了一下儀容走進了裏麵。
“萬歲爺,內閣諸位請見,他們全都在外候著呢,萬歲是否要見他們?”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不置可否的說道:“困了,睡一會,讓他們在外麵等著。”
“奴婢知道了。”
穀大用慢悠悠地來到外麵,掃視了一圈。
“陛下有些乏了,剛才已經睡下,諸位等一等,陛下醒了自會召見。”
謝遷心直口快,直接說道:“陛下剛剛還在向內閣傳旨,怎麽穀公公一來一迴,陛下就睡下了?莫不是你在蠱惑陛下,妄圖阻礙聖聽?”
穀大用反駁道:“萬歲爺正值當年,這覺來的快,肯定不及諸位大臣,我隻是陛下的貼身太監,何德何能可以阻礙聖聽,謝公這是在抬舉我。”
“陛下確實睡下了,諸位閣老還是等一等吧。”
在場的誰聽不出來,穀大用此言不就是在諷刺他們老了嗎。
謝遷一甩衣袖,冷哼了一聲。
穀大用麵無表情的返迴殿內,他還得再萬歲爺身邊侍候著,外邊隻留下了一個小太監看著眾位閣老,隨時通報情況。
雖然此時的陽光已經不是那麽熱烈,其中費宏的年齡是最小的,三十八歲,他站一站沒什麽的,但是其他人就不是那麽好受了。
王華雖然年紀最大,已經六十歲了,但是他的身體可比其他人的強,至於王鏊和楊廷和,身子骨倒還硬朗,不過麵色上也顯露出疲憊來。
李東陽和謝遷的身體就有些不太好了,平日裏養尊處優,被太陽曬了一個時辰,額頭上的汗水蹭蹭的冒,兩人的袖子擦汗擦的都快濕透了。
小太監每隔半個時辰進來通報一次情況,穀大用聽他說完,擺手讓他出去繼續候著。
“大用,拿點水來,渴了。”
穀大用趕緊倒了一杯水,輕輕地送到朱厚照的前麵。
“皇爺,您醒了。”
朱厚照咂了咂嘴問道:“多久了?”
“一個時辰了。”
“召他們進來吧。”
“是。”
穀大用倒退著出去,站在殿門口大聲地說道:“召內閣大學士李東陽,謝遷,王鏊,王華,楊廷和,費宏覲見。”
眾位內閣閣臣迅速的整理了一下儀容,按照順序依次走進殿內。
朱厚照隨即也換了一身衣服,端坐在龍椅上麵。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朕躬安。”
朱厚照右手拿著一串珠子,一顆顆的撚動著問道:“諸卿不在內閣處理國家大事,何故來此?”
他揣著明白裝糊塗,能不知道他們來這是幹嘛嗎?
“迴陛下,是關於兵部尚書劉大夏一事,臣等懇請陛下慎思之。”
“謝卿,劉大夏當年藏匿海圖,玩忽職守理應處罰,放過他,朝廷法度何在?大明律豈不是成了擺設?”
“陛下,此事臣亦有耳聞,當年劉大夏乃是為了朝廷,下西洋一事無益於朝廷,甚至會導致朝廷財政困難,故以此來勸諫憲宗皇帝陛下。”
朱厚照冷笑,你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在這裝糊塗?
“為了朝廷?那為何錦衣衛查到了他們下海走私?這海圖可就是劉大夏藏匿的那份抄寫下來的。”
謝遷義正言辭的說道:“萬歲,劉大夏素有君子之名,錦衣衛自設立以來慣會羅織罪名,此事恐有內情。”
朱厚照繼續冷笑,慣會羅織罪名?你謝遷這話裏話外的意思是我朱厚照誣陷他們了?
你敢在太祖朱元璋麵前說這話才算你厲害!
不止你得被砍,你家的蚯蚓都得抓出來豎著砍,雞蛋都給你搖散黃了。
意思朱元璋讓錦衣衛抓貪汙,也是別人逼著那些官員貪汙的?下海走私也是別人逼著走私的?
“涉及此案的一幹人等已經供認了。”
“錦衣衛素有能讓死人也開口的手段,進了昭獄豈有不招認之理?臣請將一幹人等移交都察院會同刑部、大理寺共審!”
朱厚照右手不再撚動珠子,問道:“內閣依舊是不奉詔了?”
李東陽見狀迅速接過話,上前一步說道:“陛下,非是內閣不奉詔,兵部尚書官居一品,未經三法司審理貿然定罪,恐失法律公允,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朱厚照不置可否,掃視一圈問道:“其他人呢,都是什麽想法,說出來讓朕也聽一聽。”
楊廷和站出來說道:“萬歲,臣以為二位閣老所言不無道理,兵部尚書是國朝重臣,貿然定罪恐朝堂流言四起,於陛下聲名有失,還望陛下慎思之。”
王鏊和費宏也相繼站出來說道:“臣等亦是。”
朱厚照看向王華,他一直沒有表態,就安安靜靜地站在那。
王華感受到朱厚照的目光,心裏一橫,大聲說道:“臣認為不可,錦衣衛亦負有偵查之權,現人證物證俱在,三司會審徒費無益。”
“李卿、謝卿所言,確實頗有道理,朕考慮考慮,此事再議。”
他沒想到謝遷這樣把聖旨頂迴去,他確實也認為陛下如此處罰太過嚴重,但是得委婉一點勸諫陛下修改旨意,而不是像現在如此強硬。
這不是把內閣樹立在陛下對麵嗎?這樣一來一點緩和的餘地都沒有了。
還不待李東陽反應過來,穀大用說道:“既然內閣的意見是這樣,那咱家現在就去迴複陛下。”
他說完這話,對著謝遷一拱手,轉身就帶著人離開了,根本不給別人說話的時間。
李東陽無可奈何的閉上眼,歎了一口氣。
他雖然名義上占了次輔的名頭,但是次輔和閣臣都是一樣的,沒有本質區別,目前謝遷的意見就是內閣的意見。
內閣有且隻有一個意見,如果想讓謝遷更改意見,除非他是首輔,可首輔現在在家養病呢。
……
“內閣真是如此說的?”
“萬歲爺,謝閣老確實是這麽說的,奴婢馬不停蹄的趕迴來迴複了。”
“證據確鑿,內閣有什麽理由反對?難道劉大夏不該罰嗎?他們私自下海貿易,掙得是誰的錢?那都是朕的錢!朕的錢!!!”
朱厚照發泄了一通,不過他對於這個結果早已經有了預料,內閣不可能坐視堂堂兵部尚書被殺,畢竟這跟他們自己也有關係,誰也不想以後自己犯了錯就被砍頭,這讓士大夫的尊嚴置於何地?
他盯著穀大用說道:“你去內閣再傳旨,劉大夏及其族人罪證清晰,人證物證俱在,內閣沒有理由不奉詔。”
“是。”
穀大用再次急匆匆地來到了內閣,額頭在太陽的照耀下已經有了點點反光。
李東陽不待謝遷說話,拱手說道:“穀公公,還請通傳,臣李東陽率內閣閣臣請求麵見陛下,關於兵部尚書一事事關重大,如此來迴通傳,恐誤了時機。”
“那諸位跟著咱家來吧,不過陛下可不一定見你們。”
“省得,勞煩穀公公了。”
不多時,穀大用帶著內閣諸位閣臣到了豹房宮殿外麵,穀大用整理了一下儀容走進了裏麵。
“萬歲爺,內閣諸位請見,他們全都在外候著呢,萬歲是否要見他們?”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不置可否的說道:“困了,睡一會,讓他們在外麵等著。”
“奴婢知道了。”
穀大用慢悠悠地來到外麵,掃視了一圈。
“陛下有些乏了,剛才已經睡下,諸位等一等,陛下醒了自會召見。”
謝遷心直口快,直接說道:“陛下剛剛還在向內閣傳旨,怎麽穀公公一來一迴,陛下就睡下了?莫不是你在蠱惑陛下,妄圖阻礙聖聽?”
穀大用反駁道:“萬歲爺正值當年,這覺來的快,肯定不及諸位大臣,我隻是陛下的貼身太監,何德何能可以阻礙聖聽,謝公這是在抬舉我。”
“陛下確實睡下了,諸位閣老還是等一等吧。”
在場的誰聽不出來,穀大用此言不就是在諷刺他們老了嗎。
謝遷一甩衣袖,冷哼了一聲。
穀大用麵無表情的返迴殿內,他還得再萬歲爺身邊侍候著,外邊隻留下了一個小太監看著眾位閣老,隨時通報情況。
雖然此時的陽光已經不是那麽熱烈,其中費宏的年齡是最小的,三十八歲,他站一站沒什麽的,但是其他人就不是那麽好受了。
王華雖然年紀最大,已經六十歲了,但是他的身體可比其他人的強,至於王鏊和楊廷和,身子骨倒還硬朗,不過麵色上也顯露出疲憊來。
李東陽和謝遷的身體就有些不太好了,平日裏養尊處優,被太陽曬了一個時辰,額頭上的汗水蹭蹭的冒,兩人的袖子擦汗擦的都快濕透了。
小太監每隔半個時辰進來通報一次情況,穀大用聽他說完,擺手讓他出去繼續候著。
“大用,拿點水來,渴了。”
穀大用趕緊倒了一杯水,輕輕地送到朱厚照的前麵。
“皇爺,您醒了。”
朱厚照咂了咂嘴問道:“多久了?”
“一個時辰了。”
“召他們進來吧。”
“是。”
穀大用倒退著出去,站在殿門口大聲地說道:“召內閣大學士李東陽,謝遷,王鏊,王華,楊廷和,費宏覲見。”
眾位內閣閣臣迅速的整理了一下儀容,按照順序依次走進殿內。
朱厚照隨即也換了一身衣服,端坐在龍椅上麵。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朕躬安。”
朱厚照右手拿著一串珠子,一顆顆的撚動著問道:“諸卿不在內閣處理國家大事,何故來此?”
他揣著明白裝糊塗,能不知道他們來這是幹嘛嗎?
“迴陛下,是關於兵部尚書劉大夏一事,臣等懇請陛下慎思之。”
“謝卿,劉大夏當年藏匿海圖,玩忽職守理應處罰,放過他,朝廷法度何在?大明律豈不是成了擺設?”
“陛下,此事臣亦有耳聞,當年劉大夏乃是為了朝廷,下西洋一事無益於朝廷,甚至會導致朝廷財政困難,故以此來勸諫憲宗皇帝陛下。”
朱厚照冷笑,你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在這裝糊塗?
“為了朝廷?那為何錦衣衛查到了他們下海走私?這海圖可就是劉大夏藏匿的那份抄寫下來的。”
謝遷義正言辭的說道:“萬歲,劉大夏素有君子之名,錦衣衛自設立以來慣會羅織罪名,此事恐有內情。”
朱厚照繼續冷笑,慣會羅織罪名?你謝遷這話裏話外的意思是我朱厚照誣陷他們了?
你敢在太祖朱元璋麵前說這話才算你厲害!
不止你得被砍,你家的蚯蚓都得抓出來豎著砍,雞蛋都給你搖散黃了。
意思朱元璋讓錦衣衛抓貪汙,也是別人逼著那些官員貪汙的?下海走私也是別人逼著走私的?
“涉及此案的一幹人等已經供認了。”
“錦衣衛素有能讓死人也開口的手段,進了昭獄豈有不招認之理?臣請將一幹人等移交都察院會同刑部、大理寺共審!”
朱厚照右手不再撚動珠子,問道:“內閣依舊是不奉詔了?”
李東陽見狀迅速接過話,上前一步說道:“陛下,非是內閣不奉詔,兵部尚書官居一品,未經三法司審理貿然定罪,恐失法律公允,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朱厚照不置可否,掃視一圈問道:“其他人呢,都是什麽想法,說出來讓朕也聽一聽。”
楊廷和站出來說道:“萬歲,臣以為二位閣老所言不無道理,兵部尚書是國朝重臣,貿然定罪恐朝堂流言四起,於陛下聲名有失,還望陛下慎思之。”
王鏊和費宏也相繼站出來說道:“臣等亦是。”
朱厚照看向王華,他一直沒有表態,就安安靜靜地站在那。
王華感受到朱厚照的目光,心裏一橫,大聲說道:“臣認為不可,錦衣衛亦負有偵查之權,現人證物證俱在,三司會審徒費無益。”
“李卿、謝卿所言,確實頗有道理,朕考慮考慮,此事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