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不管他們怎麽商議,先去了研究院。
經過這兩個月,朱厚照在研究院的監督,再加上金錢和提高地位的刺激,許多東西都被製造了出來。
皇店的一項支柱產業,味精已經被製造出來了,不過也是最原始的味精,不像後世那種合成的,現在產量還比較低,不過等到之後擴大規模,成本和售價就會降下來。
沒辦法,在初期味精這種東西就不是給普通民眾吃的,首要的目標人群就是權貴階層,他們現在才有購買力,普通百姓能吃飽就不錯了。
而規模擴大的話,相應的人員就會雇傭更多,這就會給京師附近的流民一項工作,讓他們安穩生活,不去想著去投奔山賊。
這樣一來的話,味精作坊的規章製度也要盡快的樹立起來,不能單靠提督太監,畢竟製度是不會變的,人可是會走。
而和味精同時期發展的鹽技術,也有了改進。
現在明朝使用的製鹽技術,還是使用盤鐵煎鹽,效率較慢,一角盤鐵一晝夜煎鹽六百斤。
而在朱厚照派人通過對鹽場的檢查,也發現了有人發明了新型的工具鍋,形狀象釜,輕便實用,鑄一口隻需銀六兩,成本不及盤鐵的四分之一,它煎的鹽成色好,效率也高。
朱厚照讓研究院的製鹽組對鍋進行改造,鍋的成本也低了,還能煮出更好的鹽,效率也更高了。
現在朱厚照對超發的那些鹽引,根本就不在乎了,等到各地鹽場普及的這個鍋,鹽的產量就能一路飆升,食鹽的價格就會一降再降。
朱厚照都能想象到周壽和張鶴齡臉色發白的樣子,賺那麽些錢有啥用,也不拿出來花,那就讓我多嘎你點韭菜吧。
皇店還有一項新增產業,就是農具的製造,在把第一批農具打造出來後,又經過幾次試驗,反複更改成品,現在終於給皇莊的佃農都分配了農具。
朱厚照實地觀察過,新農具的效率是原來的農具沒法比的。
而新農具也是依賴於煉鐵技術的改進,現在研究院改進的煉鋼法較之未改進之前,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升,而鋼的產量也隨著生鐵和熟鐵的提高而增長,朱厚照打算將其中優中選優,之後從京營選一批精銳中的精銳,給他們裝備上,這樣戰鬥力就能更高。
然後朱厚照就擴大了皇莊的範圍,並劃出了一片地,專門搭建溫室。
朱厚照也將溫室改良過了,在向陽的一麵使用了玻璃,當然了現在叫琉璃。
琉璃廠的技術還不是那麽高超,一般的時候也都是燒製琉璃瓦,朱厚照改讓他們燒製大塊的玻璃,燒製出來的都是比較渾濁的,但是透光性還是勉強可以的。
朱厚照想著等之後把燒製玻璃提上日程,目前的溫室隻能先這樣了,不過到時候就能賣透明玻璃賺錢了,哪個勳貴不想著買幾塊玻璃裝點門麵呢。
溫室的構造就是一麵是玻璃,另一麵是用糯米灰砌起來的牆體。
而在這他見識到了古代是怎麽砌牆的,使用糯米灰漿粘合磚塊,這就是古代的水泥啊,長城都是用糯米灰漿建造的。
溫室內部放置四個煤爐,燒的煤就是皇店下屬的煤店弄出來的蜂窩煤。
現在蜂窩煤已經逐漸取代了原始煤,不過現在是八月份,還沒有到冬天,現在大量用煤的還都是酒樓和皇家的各廷監局,還有一些需要煤炭的小作坊,消耗量還不是很大。
不過朱厚照也通過煤店的進貨記錄,分析出了現在的蜂窩煤確實比之前的煤要好,熱量足,消耗的少,以前的煤炭基本上就是挖出來就燒了,浪費了太多。
這下子又把內庫裏的存銀花出去了不少,朱厚照心疼壞了,不過想著冬天能出售蔬菜賺錢,他也不心疼了,就這成本,一年就能迴本,以後每年還能有的賺。
不過他還派了兵在附近巡邏看守,目前來說這個溫室技術還不能泄露,等朱厚照賺了一年錢之後,這個溫室技術還能薅一把勳貴們的羊毛。
而現在歸屬於皇店下屬的“員工”,朱厚照也都給他們提升了工資,皇莊的佃農也是這樣,這樣也增加了京師的金融活性,金錢的流通之後會加快,今年的百姓們能過一個安穩的冬天了。
朱厚照召來了張永,現在就該皇店發力了,現階段就出售味精迴籠一部分資金。
“張永,這味精現在可不許便宜賣,朕還指望著它賺錢呢。”
“皇爺您放心吧。”
“嗯,你從皇店派出一批人來,學習味精的製作方式,然後在城內找一片地方,建造工坊,批量生產味精,味精由皇店專營。”
“奴婢遵旨,皇爺,那原料是讓山東進貢嗎?”
“進什麽貢?你就在當地收購,價格要高,這樣山東百姓也多了一項生計。”
“皇爺聖明,心係天下,奴婢不及您萬一。”張永馬上恭惟地說道。
“等你把這一套全都搭建好了,味精也能在京城打響名聲,到時候皇店可是日進鬥金啊,把這個拿著,這是皇店的下麵的人員規章製度,還有獎懲製度和俸祿。”
“是,奴婢這就把它抄寫一份裝裱在皇店內。”
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還有,最近改進食鹽的工具也打造出來了,你派人去接收全國各地的鹽場,然後用新工具免費置換原來的舊工具,你記著是免費!”
張永雖然腦子不太靈活,現在不理解免費更換煎鹽工具的事情,但是他知道隻要遵照皇爺的命令就是沒錯的,記住了皇爺讓自己幹什麽,他就幹什麽。
“鹽店現在都怎麽樣了?”
張永思考著迴答道:“迴皇爺,鹽店現在正常營業,價格也是控製在很低的區間內,不過有人對這個價格不滿,希望皇店可以提高售價。”
朱厚照知道是誰,不外乎是張家和周家,他們之前奏買鹽引的時候,隻交了五分銀子,現在朱厚照讓他們補足了正鹽的價格,現在的價格他們賺的很少,迴本的時間很長,他們當然希望漲價。
張永佩服的說道:“什麽都逃不過皇爺的眼睛,就是壽寧侯家和慶雲侯家,他們已經來找過奴婢很多次了,其實奴婢也覺得鹽的價格有點低了,但是皇爺吩咐了,奴婢可不敢答應他們。”
朱厚照知道以張永的智商,他是思考不到什麽的,說道:“等以後你就知道了,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就算鹽的價格高了,能掙幾個錢?”
朱厚照從後世穿越過來,可是知道什麽賺錢的,鹽和味精,還有農具之類,隻是原始的產品,賺錢的生意還在後麵呢。
朱厚照不再跟張永說這些,反而認真地說道:“你之後從禦馬監抽調勇士營一半的人手,成立監察營,由皇店提督直接統領,俸祿要較之以前提高,保證監察營士兵的戰鬥力,要從勇士營中選擇精銳,負責對皇店內外事宜進行監督,打擊私鹽等情況。”
“奴婢遵旨。”
張永高興極了,他現在手中的權力越發的多了,看來皇爺是對皇店很看重。
朱厚照想到了之前錦衣衛南鎮撫司監督錦衣衛的情況,南鎮撫司這個部門很重要,權力不能放任,給他帶上枷鎖才安全。
“在都察營內成立鎮撫司,職責和錦衣衛南鎮撫司等同,鎮撫司直接歸屬於錦衣衛南鎮撫司管理。”
“奴婢曉得了,請陛下放心。”
朱厚照站起來說道:“張永啊,朕不是不放心你,你也是從太子時期就跟著朕的,朕知道你的忠心,但是你下麵的人朕不了解,不能放任不管,而且日後皇店要在大明各地開設分號,皇店的人手會比現在還要更多,你的任務很重,你可知道朕的苦心?”
張永此時已經明白了朱厚照的想法,激動地說道:“奴婢能得皇爺看重,奴婢萬死不辭。”
“隻要你盡心做事,也可以成為鄭和一樣的人物。”
張永更激動了,宮內的太監誰不知道鄭和的名字,那可是能記載在史書上的人物,還能統領幾萬人的軍隊下西洋,著名的三保太監。
張永留著眼淚說道:“皇爺……奴婢……”
“行了,別哭了,去用心做事吧。”
“奴婢去了,皇爺您休息吧。”
朱厚照揮了揮手,讓張永離開了。
經過這兩個月,朱厚照在研究院的監督,再加上金錢和提高地位的刺激,許多東西都被製造了出來。
皇店的一項支柱產業,味精已經被製造出來了,不過也是最原始的味精,不像後世那種合成的,現在產量還比較低,不過等到之後擴大規模,成本和售價就會降下來。
沒辦法,在初期味精這種東西就不是給普通民眾吃的,首要的目標人群就是權貴階層,他們現在才有購買力,普通百姓能吃飽就不錯了。
而規模擴大的話,相應的人員就會雇傭更多,這就會給京師附近的流民一項工作,讓他們安穩生活,不去想著去投奔山賊。
這樣一來的話,味精作坊的規章製度也要盡快的樹立起來,不能單靠提督太監,畢竟製度是不會變的,人可是會走。
而和味精同時期發展的鹽技術,也有了改進。
現在明朝使用的製鹽技術,還是使用盤鐵煎鹽,效率較慢,一角盤鐵一晝夜煎鹽六百斤。
而在朱厚照派人通過對鹽場的檢查,也發現了有人發明了新型的工具鍋,形狀象釜,輕便實用,鑄一口隻需銀六兩,成本不及盤鐵的四分之一,它煎的鹽成色好,效率也高。
朱厚照讓研究院的製鹽組對鍋進行改造,鍋的成本也低了,還能煮出更好的鹽,效率也更高了。
現在朱厚照對超發的那些鹽引,根本就不在乎了,等到各地鹽場普及的這個鍋,鹽的產量就能一路飆升,食鹽的價格就會一降再降。
朱厚照都能想象到周壽和張鶴齡臉色發白的樣子,賺那麽些錢有啥用,也不拿出來花,那就讓我多嘎你點韭菜吧。
皇店還有一項新增產業,就是農具的製造,在把第一批農具打造出來後,又經過幾次試驗,反複更改成品,現在終於給皇莊的佃農都分配了農具。
朱厚照實地觀察過,新農具的效率是原來的農具沒法比的。
而新農具也是依賴於煉鐵技術的改進,現在研究院改進的煉鋼法較之未改進之前,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升,而鋼的產量也隨著生鐵和熟鐵的提高而增長,朱厚照打算將其中優中選優,之後從京營選一批精銳中的精銳,給他們裝備上,這樣戰鬥力就能更高。
然後朱厚照就擴大了皇莊的範圍,並劃出了一片地,專門搭建溫室。
朱厚照也將溫室改良過了,在向陽的一麵使用了玻璃,當然了現在叫琉璃。
琉璃廠的技術還不是那麽高超,一般的時候也都是燒製琉璃瓦,朱厚照改讓他們燒製大塊的玻璃,燒製出來的都是比較渾濁的,但是透光性還是勉強可以的。
朱厚照想著等之後把燒製玻璃提上日程,目前的溫室隻能先這樣了,不過到時候就能賣透明玻璃賺錢了,哪個勳貴不想著買幾塊玻璃裝點門麵呢。
溫室的構造就是一麵是玻璃,另一麵是用糯米灰砌起來的牆體。
而在這他見識到了古代是怎麽砌牆的,使用糯米灰漿粘合磚塊,這就是古代的水泥啊,長城都是用糯米灰漿建造的。
溫室內部放置四個煤爐,燒的煤就是皇店下屬的煤店弄出來的蜂窩煤。
現在蜂窩煤已經逐漸取代了原始煤,不過現在是八月份,還沒有到冬天,現在大量用煤的還都是酒樓和皇家的各廷監局,還有一些需要煤炭的小作坊,消耗量還不是很大。
不過朱厚照也通過煤店的進貨記錄,分析出了現在的蜂窩煤確實比之前的煤要好,熱量足,消耗的少,以前的煤炭基本上就是挖出來就燒了,浪費了太多。
這下子又把內庫裏的存銀花出去了不少,朱厚照心疼壞了,不過想著冬天能出售蔬菜賺錢,他也不心疼了,就這成本,一年就能迴本,以後每年還能有的賺。
不過他還派了兵在附近巡邏看守,目前來說這個溫室技術還不能泄露,等朱厚照賺了一年錢之後,這個溫室技術還能薅一把勳貴們的羊毛。
而現在歸屬於皇店下屬的“員工”,朱厚照也都給他們提升了工資,皇莊的佃農也是這樣,這樣也增加了京師的金融活性,金錢的流通之後會加快,今年的百姓們能過一個安穩的冬天了。
朱厚照召來了張永,現在就該皇店發力了,現階段就出售味精迴籠一部分資金。
“張永,這味精現在可不許便宜賣,朕還指望著它賺錢呢。”
“皇爺您放心吧。”
“嗯,你從皇店派出一批人來,學習味精的製作方式,然後在城內找一片地方,建造工坊,批量生產味精,味精由皇店專營。”
“奴婢遵旨,皇爺,那原料是讓山東進貢嗎?”
“進什麽貢?你就在當地收購,價格要高,這樣山東百姓也多了一項生計。”
“皇爺聖明,心係天下,奴婢不及您萬一。”張永馬上恭惟地說道。
“等你把這一套全都搭建好了,味精也能在京城打響名聲,到時候皇店可是日進鬥金啊,把這個拿著,這是皇店的下麵的人員規章製度,還有獎懲製度和俸祿。”
“是,奴婢這就把它抄寫一份裝裱在皇店內。”
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還有,最近改進食鹽的工具也打造出來了,你派人去接收全國各地的鹽場,然後用新工具免費置換原來的舊工具,你記著是免費!”
張永雖然腦子不太靈活,現在不理解免費更換煎鹽工具的事情,但是他知道隻要遵照皇爺的命令就是沒錯的,記住了皇爺讓自己幹什麽,他就幹什麽。
“鹽店現在都怎麽樣了?”
張永思考著迴答道:“迴皇爺,鹽店現在正常營業,價格也是控製在很低的區間內,不過有人對這個價格不滿,希望皇店可以提高售價。”
朱厚照知道是誰,不外乎是張家和周家,他們之前奏買鹽引的時候,隻交了五分銀子,現在朱厚照讓他們補足了正鹽的價格,現在的價格他們賺的很少,迴本的時間很長,他們當然希望漲價。
張永佩服的說道:“什麽都逃不過皇爺的眼睛,就是壽寧侯家和慶雲侯家,他們已經來找過奴婢很多次了,其實奴婢也覺得鹽的價格有點低了,但是皇爺吩咐了,奴婢可不敢答應他們。”
朱厚照知道以張永的智商,他是思考不到什麽的,說道:“等以後你就知道了,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就算鹽的價格高了,能掙幾個錢?”
朱厚照從後世穿越過來,可是知道什麽賺錢的,鹽和味精,還有農具之類,隻是原始的產品,賺錢的生意還在後麵呢。
朱厚照不再跟張永說這些,反而認真地說道:“你之後從禦馬監抽調勇士營一半的人手,成立監察營,由皇店提督直接統領,俸祿要較之以前提高,保證監察營士兵的戰鬥力,要從勇士營中選擇精銳,負責對皇店內外事宜進行監督,打擊私鹽等情況。”
“奴婢遵旨。”
張永高興極了,他現在手中的權力越發的多了,看來皇爺是對皇店很看重。
朱厚照想到了之前錦衣衛南鎮撫司監督錦衣衛的情況,南鎮撫司這個部門很重要,權力不能放任,給他帶上枷鎖才安全。
“在都察營內成立鎮撫司,職責和錦衣衛南鎮撫司等同,鎮撫司直接歸屬於錦衣衛南鎮撫司管理。”
“奴婢曉得了,請陛下放心。”
朱厚照站起來說道:“張永啊,朕不是不放心你,你也是從太子時期就跟著朕的,朕知道你的忠心,但是你下麵的人朕不了解,不能放任不管,而且日後皇店要在大明各地開設分號,皇店的人手會比現在還要更多,你的任務很重,你可知道朕的苦心?”
張永此時已經明白了朱厚照的想法,激動地說道:“奴婢能得皇爺看重,奴婢萬死不辭。”
“隻要你盡心做事,也可以成為鄭和一樣的人物。”
張永更激動了,宮內的太監誰不知道鄭和的名字,那可是能記載在史書上的人物,還能統領幾萬人的軍隊下西洋,著名的三保太監。
張永留著眼淚說道:“皇爺……奴婢……”
“行了,別哭了,去用心做事吧。”
“奴婢去了,皇爺您休息吧。”
朱厚照揮了揮手,讓張永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