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王詵娶神宗之女,封為駙馬都尉。雖然公主溫柔賢淑,王詵卻偏偏寵愛小妾,神宗為此將王詵貶官,但他卻不思悔改,公主生病時也當著她的麵和小妾尋歡作樂。品行如此惡劣之人,跟趙佶卻是意氣相投。他們經常一起光顧京城內的妓館。王詵藏有名畫《蜀葵圖》,但隻有其中半幅,趙佶派人四處尋訪,終於找到另外半幅畫,就把王詵手中的那半幅要了過去。王詵以為趙佶要收藏這幅畫,哪知趙佶卻將兩個半幅畫表成一幅送迴給他,由此可知兩人間的關係之深。


    趙佶對王詵如此大方,王詵自然也投桃報李。有一次趙佶在皇宮遇到王詵,恰巧忘記帶篦子,便向王詵借篦子梳頭。王詵把篦子遞給他。趙佶見王詵的篦子做得極為精美,愛不釋手,直誇篦子新奇可愛。王詵不失時機地說:“近日我做了兩副篦子,家裏還有一副尚未用過,過會兒我派人送去。”當晚王詵便差府中小吏高求去給趙佶送篦子。高求領了駙馬鈞旨,將著篦子徑投端王宮中來。把門官吏轉報院公。沒多時院公出來問道:“你是哪個府裏的人?”高求施禮答道:“小人是王駙馬府中親隨,特送篦子進於大王。”院公道:“殿下在庭心裏和小黃門踢氣球,你自過去。”高求道:“相煩引進。”院公引到庭前。高求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腰係文武雙穗絛,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三五個小黃門相伴著蹴氣球。高求不敢過去,立在從人背後等候。也是高求合當發跡,那個氣球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著,那氣球直滾到高求身邊。高求也是一時大膽,使個鴛鴦拐,把氣球踢還端王。端王見了大喜,便問道:“你是甚人?”高求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駙馬親隨,受駙馬使令送篦子來進獻大王,有書呈在此拜上。”端王聽罷笑道:“姐夫直如此掛心。”端王開盒子看了篦子,遞與堂候官收下。


    高求正待迴去,那端王卻問高求道:“你原來會踢氣球?你叫什麽?”高求叉手跪複道:“小的叫做高求,胡亂踢得幾腳。”端王道:“好!你便下來踢一迴罷。”高求拜道:“小的何等樣人,敢與恩王下腳!”端王道:“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但踢無妨。”高求再拜道:“小的不敢!”端王定要他踢,高求隻得叩頭謝罪解膝下場。才踢幾腳,端王喝起采來。於是高求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那氣球好像鰾膠粘在身上似的。端王大喜,那裏肯放高求迴去,就留在宮中過了一夜。


    王都尉當晚不見高求迴來,正疑思間,次日門子報道:“九大王差人來傳令旨,請駙馬到宮中赴宴。”王駙馬看了令旨隨即上馬,來到端王府前下馬入宮。端王大喜,入席飲宴間,端王說道:“這高求踢得兩腳好氣球,孤欲索此人做親隨如何?”王駙馬道:“殿下既用此人,就留在宮中伏侍殿下。”端王歡喜執杯相謝。二人又閑話一迴至晚方散。


    端王自從索得高求之後,就留在宮中宿食。高求每日跟隨寸步不離。未及兩個月,哲宗晏駕端王登基,便是徽宗。


    一日無事,徽宗對高求說:“朕要抬舉你,但有邊功方可升遷,先教樞密院與你入名”。後來沒兩年時間,直抬舉高求做到殿帥府太尉。正是:


    不拘貴賤齊雲社,


    一味模棱天下圓。


    抬舉高求當太尉,


    全憑手腳會當權。


    值得一提的是趙佶並不喜歡親自踢球,但他特別愛看球賽,因此在皇宮裏成立了一支拿工資的國家球隊。趙佶規定,每年在他過生日的這一天,文武百官祝壽之後,皇宮裏的球隊都要進行踢球比賽。對於球場上的運動員,趙佶也是胡亂發號施令。趙佶規定,球隊在比賽時,贏球的一隊有獎,而輸球的一隊則要挨鞭子抽,而且要用黃白粉塗臉。這種蠻不講理的懲罰方法,據說就是高求的發明。


    蔡京唆使宋徽宗大興奢侈之風,鑄九鼎以顯示國家的富強。我們知道,最早是夏禹王鑄九鼎,象征九州。九鼎作為國家的象征,在夏商周代代相延,傳至秦末不知所終。其實宋朝並沒有完成中國的統一,北邊有契丹族建立的遼,西北有黨項族建立的西夏,西夏再往西是迴紇諸部,西藏是吐蕃諸部,雲南貴州是大理國。宋朝的疆域,在漢民族建立的中央王朝中是最小的,大概隻有300萬平方公裏。可是蔡京卻唆使宋徽宗鑄九鼎,以象征九州一統,並建造明堂以供九鼎。結果九鼎鑄成之後,宋徽宗在給九鼎獻辭獻酒時,出現了一件讓他非常掃興的事。


    這九個鼎都是有名稱的,中央一個,東南西北各一個,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各一個,其中北方的鼎稱寶鼎。徽宗正在獻酒的時候,北方的寶鼎突然裂了,裏麵裝的酒漿灑了出來,徽宗當時就呆在那裏。蔡京馬上跪倒在地,說北方的鼎裂表示遼國必有內亂,我們可以趁機滅掉他們,大宋就要統一天下了。明明很不吉祥的一件事,蔡京卻說是喜事。徽宗聽他這麽一說就樂了。


    卻說花石綱是宋徽宗時運輸東南花石船隻的編組。宋代陸運﹑水運各項物資大都編組為“綱”。如運馬者稱“馬綱”﹐運米的稱“米綱”。馬以五十匹為一綱﹐米以一萬石為一綱,將外地的各種奇石名木運往京師,稱為“花石綱”。宋徽宗非常欣賞這些奇石珍木,隻要看中哪塊石頭,就會賞賜給運送石頭的人高官厚祿。皇上的這一舉動,化成了一道無聲的命令。於是一場禍國殃民的運送花石綱的舉動,就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


    宋徽宗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派朱勔到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朱勔為了運送一塊巨石,現造了兩艘大船。石頭運抵京城後,徽宗皇帝看了非常喜歡,賞賜參與運輸的勞工每人一隻金碗,加封朱勔節度使銜。而這塊石頭,竟被徽宗封為盤固侯。


    史書上記載,有人在太湖發現一塊巨石,長寬高均兩丈有餘,需要造大船將它從太湖流域運送到東京汴梁。巨石抵京之後,由於城門的高度有限,石頭進不了城,最後竟拆城門將石頭運了進來。後來又有人在太湖發現了一塊更大的石頭,這塊大石頭運進京時,僅運費就花了八千貫,將近兩百戶中產人家一年的生活費。石頭被運來後,徽宗看了非常高興,竟給這塊石頭親筆題名,並欽賜玉帶。還有一次,有人在今天上海附近發現了一棵古鬆樹,如九曲盤龍一般,樹形非常奇特。古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運輸的話要連同土塊、假山一起連根刨起,所以體積很大,無法走運河,隻能走海運。結果運輸船隻在海上遇到風暴,全部沉沒了,損失不計其數。


    運送花石綱前前後後持續了二十多年,這對整個南中國的人民來說是一種掠奪,是一場真正的災難。二十多年間,被運到東京汴梁的石頭總計有十萬多塊。其中最貴的一塊石頭運費花了三十萬貫,相當於一萬戶中產階級家庭一年的收入。而在運輸這些石頭的過程中,死了多少人,沉了多少船,拆了多少橋,扒了多少城門卻是無法統計的。貪官佞臣們利用皇帝的這一喜好,勒索百姓大肆征斂。不管是高山深穀還是激流險灘,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隻要誰家的一石一木尚堪玩味,誰家就要遭殃。這些衙役們如狼似虎,衝將進來,黃封條往上麵一貼,就成了皇室禦用之物,還要主人仔細看管,來取時如有半點損壞,就是大不敬之罪。


    為保障“花石綱”的運輸,關係國家民生的漕運被擠在一邊,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強征來運送花石。


    青溪縣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朱勔的應奉局常常派人到那裏搜刮。


    當地有個方臘,家裏有個漆園。方臘平時靠這個園裏的出產生活,日子勉強過得去。自從朱勔辦了花石綱以後,方臘家也遭到勒索。方臘恨透了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當地農民兄弟受盡花石綱的苦,就決心把大家組織起來造反。


    他說有次去溪邊淨手,照見水中的自已頭戴平天冠,身穿袞龍袍,因此說自家有天子福分,還說他上應天書,原來《推背圖》上有道:“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那十千,是萬也;加一點,乃方字也。冬盡,乃臘也;稱尊者,乃南麵為君也。正應方臘二字。


    唐高宗永徽年間,曾有女子陳碩真叛據睦州,自稱文佳皇帝,後來不成而死。方臘謂這道王氣其實應在自己身上,陳碩真不是真的,他才是真皇帝。巾幗不及須眉,許多人信為真話。


    公元1120年的一天,幾百個苦大仇深的農民聚集在方臘的漆園裏,方臘流著眼淚跟大家說:“現在官府賦稅勞役那麽重,那些大官們還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產了些漆、紙,也被他們搜刮得精光。我們一年到頭勞苦,結果一家老小受凍挨餓,連一餐飽飯都吃不上,你們看怎麽辦?”


    大夥兒聽到這裏都高聲嚷起來說:“請您下命令吧!我們聽您的。”


    方臘受到農民的擁護,就打起殺朱勔的旗號發動起義。方臘擔任統帥,自稱“聖公”。將士們帶著各色頭巾作為標誌。憤怒的起義軍殺死那裏的官吏,焚燒他們的住宅。附近一帶的百姓紛紛響應方臘起義。沒到十天,起義軍就聚集了幾萬人馬。


    方臘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還參與傳教,吸收了大批教徒,這些人後來成為起義軍的骨幹力量。摩尼教主張“是法平等,無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時還主張吃素斷葷節省錢財,教友中實行互助。在起義軍內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經濟上錢財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沒有你我之分。


    宣和二年(1120元)十月,方臘進逼杭州。杭州郡守棄城逃走,義軍占領杭州,殺製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放火燒了六天,死者不計其數。義軍凡是抓住宋的官吏,定要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肺腸,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用各種辦法折磨他們,討還血債,以解心頭之恨。


    宋徽宗初命譚稹攻打方臘,幾年無功,複命童貫討之。徽宗握著童貫的手說:“東南事盡付汝,有不得已者,竟以禦筆書之。”


    童貫到了蘇州,立刻用宋徽宗的名義下了一道詔書,撤銷了專辦花石綱的“應奉局”,並且把朱勔撤職。


    百姓們看到朝廷取消花石綱罷免朱勔,總算出了一口氣。哪知道童貫正在加緊部署鎮壓起義軍呢。


    卻說方臘起義時,北方也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領袖宋江等三十六人從河北起兵,在青州、齊州、濮州流動作戰,打得官軍膽顫心驚聞風而逃。


    宋江,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為山東鄆城縣宋家村,江湖人稱“及時雨”,又號“唿保義”。因為他麵黑身矮,人又喚做黑宋江。怎生模樣:


    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懸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須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誌氣軒昂,胸襟秀麗。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嚐君。


    宋江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槍。上有父親宋太公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宋江自幼與同在鄆城縣東溪村的晁蓋相熟。


    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生辰綱”事發後,宋江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晁蓋上梁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隻好留下書信和一條黃金,不料被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無奈之下,怒殺閻婆惜。


    梁山眾好漢劫法場之後,宋江被他們推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後來晁蓋在攻打曾頭市時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後,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並攻破曾頭市為晁蓋報仇。後來梁山主事廳由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頭目增長到了一百單八將,又相繼兩勝童貫、三勝高求以及天下八方十位節度使,並活捉高求並放迴,梁山事業發展到了鼎盛。


    麵對梁山義軍越戰越勇的形勢,高求決定改變策略,派人安撫宋江;不過蔡京、童貫兩人卻有點擔心。


    這天三人一起議事,蔡京道:“剛才高太尉所說,與不才所見略同,如果方臘賊勢坐大了,實不穩便。用宋江這班人去打方臘,雖可讓他們彼此傷亡,但總有一勝一敗。宋江那賊敗了最好,朝廷不妨再調大兵去剿方臘。若是宋江勝了,萬一聖上見喜,增加他的兵權,豈不是成了我們的心腹之患?”


    高求道:“我也顧慮到此。隻是梁山賊勢近來甚為囂張。老相公也曾屢次調兵遣將,都損折不迴。若朝廷用兵江南,山東之寇窺視畿輔,更不是耍處。”


    童貫道:“梁山賊勢雖盛,大舉作亂尚不敢為。宋江極是狡猾,若無十分準備,必不敢作此大不韙之事。而方賊北窺金陵,隻有剿滅才是。依老夫之見,不如就依了太尉,招安宋江,讓他去平方臘。不過少給他糧秣兵器,等方臘吞並了他們,再調一枝勁旅將他撲滅就是。”


    高求笑道: “計倒是條好計。不過如果方臘勝了宋江,把粱山賊眾合並起來怎好?”


    童貫道:“這層豈有不知之理?梁山這夥賊寇頗有點古遊俠風。除非宋江親自投降方臘,那些賊首才會跟過去。所以方臘勝了他們時,也隻能合並他們的嘍羅,合並不了他們的賊首。借刀殺人是我們剪除方臘、宋江的一個好機會。糧秣兵器都在我們手裏.隻要宋江著了我們的道兒,他後麵遠離巢穴,前麵正對大敵,我們再暗暗的知會地方官吏相機行事,不怕這夥強盜不落在我們手心裏。”他說著從袖裏伸出右手捏了幾捏。


    高求拍手笑道:“童樞密之言甚是!這條計不但是借刀殺人,而且是調虎離山。”


    蔡京沉吟道:“既任地說,明日早朝老夫便向聖上保奏宋江,他辦得不好時再作計較。辦得好時也不愁沒有罪名辦他。”


    於是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受招安後的宋江把忠義堂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軍包圍杭州,方臘親自指揮抵抗,由於城中缺糧,起義軍被迫撤出杭州。杭州失守,形勢急轉直下,叛軍從節節勝利變成節節敗退。睦州、衢州先後失守,方臘從富陽、新城、一路退到青溪縣,最後退守幫源洞。此時起義軍尚有二十萬人。


    這天方臘在幫源洞中設朝,與文武百官計議宋江用兵之事。方臘道:\"汝等眾卿各受官爵共享富貴。豈料宋江軍馬席卷而來,州城俱陷。今聞宋兵兩路而來,如何迎敵?\"宰相方肥出班啟奏道:\"今次宋兵人馬已近神州,內苑宮廷亦難保守。奈緣兵微將寡,陛下若不禦駕親征,誠恐兵將不肯盡心向前。\"方臘道:\"卿言極當!\"隨即傳下聖旨,命三省六部、禦史台官、樞密院、都督府護駕隨征。方肥又奏:\"差何將帥做前部先鋒?\"方臘道:\"著殿前金吾上將軍方傑為正先鋒,驃騎上將軍杜微為副先鋒,部領護駕禦林軍一萬三千前進。\"原來這方傑是方臘的侄兒,慣使一枝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那杜微原是歙州市中鐵匠,會打軍器,亦是方臘心腹之人,會使六口飛刀。


    再說宋江與關勝、花榮、秦明、朱仝四員正將為前隊,引軍直進清溪縣界,方傑橫戟出馬,那杜微手仗七星寶劍背藏飛刀五把跟在後麵。宋江陣上秦明首先出馬,手舞狼牙大棍直取方傑。那方傑將方天畫戟使得精熟,兩人連鬥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杜微見方傑戰秦明不下,從馬後掣起飛刀,望秦明臉上砍來。秦明急躲飛刀時,卻被方傑一戟聳下馬去。可憐霹靂火,滅地竟無聲。


    宋軍見折了秦明,盡皆失色。這方傑得勝誇能,又在陣前高叫道:\"宋兵再有好漢,快殺出來!\"宋江急出陣前,隻見方傑背後便是方臘,直來到軍前擺開。但見:


    金瓜密布,鐵斧齊排。方天畫戟成行,龍鳳砅旗作隊。左侍下一代文官,右侍下滿排武將。雖是妄稱天子位,也須偽列宰臣班。


    那方臘騎著一匹銀鬃白馬親自監戰。看見宋江在馬上,便遣方傑出戰。方傑正要出陣,隻聽得飛馬報道:\"賀從龍總督軍馬去救歙州,被宋兵活捉過去了,宋兵已殺到山後。\"方臘聽了大驚,急傳聖旨收軍,且保大內。當下方臘禦駕先行,方傑、杜微隨後保駕,都投幫源洞去了。


    這時童樞密帶著大將韓世忠前來助戰。他兩人自然目中無人耀武揚威。李逵上前罵道:\"你這兩個官軍值甚麽鳥!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你兩個驢頭早被方臘砍了!今日我等眾弟兄成了功勞,你們倒來爭功!朝廷不知備細,還道是你們協助成功的!\"韓世忠一聽大怒,拔刀要殺李逵,童貫急忙解勸。他倒不是大方,他想的是等把方臘消滅以後,再來收拾你們不遲!童貫怎麽會與你們爭功呢?他要你們的命!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包圍幫源洞。方臘在石洞中躲藏起來,由於石洞極為隱蔽,官軍不知如何進入。這時起義軍裏出了奸細,帶韓世忠找到路徑,韓世忠率驍勇進入洞中,方臘及妻子邵氏、兒子方毫、皇侄方傑、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義軍七萬人被殺。


    童貫乃班師迴朝。方臘自反叛以來,破六州五十二縣,殺平民二百餘萬。朝廷從出師討方臘,至擒臘班師,凡四百五十日。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方臘餘部都被平滅。童貫因功遷為太師,改封楚國公。自此童貫入則為近侍,與群閹為伍;出則領樞密,與宰相同班。古今所未有。


    梁山泊義軍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損失慘重,方臘雖滅,梁山108將也隻剩下27名頭領。


    此時蔡京、童貫、高求、楊戩用事,或明明獻讒,或暗暗矯旨,或改賜藥酒,或私下水銀,將宋江、盧俊義兩個大頭目一時害死。宋江服毒後自知不免,卻慮李逵聞信又要生事,以傷其歸順忠義之名。因而召至楚州,暗以藥酒飲之,使其同死;繼而吳用、花榮親來探望,見宋江死於非命,不勝悲痛,想要再作風波,而蛇已無頭,大勢盡失,死灰不能複燃,於是也在宋江的墳墓旁邊自縊。宿元景上書請求厚葬宋江等人,宋江被葬於蓼兒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群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劉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劉華並收藏五代群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