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羅學究被打,深恨刺史無禮,好意反成惡意。心生一計,“不若將此碑獻與越州董觀察,定有好處。”想:“此碑雖然毀碎,尚可湊看。”乃私賂守門吏卒,在庭中拾將出來。原來隻破作三塊,將字跡湊合,一毫不損。羅平心中大喜,依舊包裹石碑,取路到越州去。行了二日,路上忽逢一簇人,攢擁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兒。那孩子手中提著一個竹籠,籠外覆著布幕,內中養著一隻小小翠鳥。羅平挨身上前,問其緣故。眾人道:“這小鳥兒,又非鸚哥,又非鸜鵒,卻會說話。我們要問這孩子買他玩耍,還了他一貫足錢,還不肯。”話聲未絕,隻見那小鳥兒,將頭顛兩顛,連聲道:“皇帝董!皇帝董!”羅平問道:“這小鳥兒還是天生會話?還是教成的?”孩子道:“我爹在鄉裏砍柴,聽得樹上說話,卻是這畜生。將棲竿棲得來,是天生會話的。”羅平道:“我與你兩貫足錢,賣與我罷。”孩子得了兩貫錢,歡歡喜喜的去了。羅平捉了鳥籠,急急趕路。
不一日,來到越州,口稱有機密事,要見察使。董昌喚進,屏開從人,正要問時,那小鳥兒又在籠中叫道:“皇帝董!皇帝董!”董昌大驚!問道:“此何鳥也?”羅平道:“此鳥不知名『色』,天生會話,宜唿曰‘靈鳥’。”因於懷中取出石碑,備陳來曆:“自晉初至今,正合五百之數。方今天子微弱,唐運將終。梁、晉二王,互相爭殺。天下英雄,皆有割據一方之意。錢塘原是察使創業之地,靈碑之出,非無因也。況靈鳥吉祥,明示天命。察使先破黃巢,再斬漢宏,威名方盛,遠近震悚。若乘此機會,用越、杭之眾,兼並兩浙。上可以窺中原,下亦不失為孫仲謀矣。”原來董昌見天下紛『亂』,久有圖霸之意;聽了這一席話,大喜道:“足下遠來,殆天賜我立功也。事成之日,即以本州觀察相酬。”於是拜羅平為軍師,招集兵馬;又於民間苛斂,以充糧餉。命巧匠製就金絲籠子,安放“靈鳥”,外用蜀錦為衣罩之。
卻說朝廷加封董昌為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昌德郡王。未想董昌得寸進尺,奏請天子授予自己越王封號,但皇上不允,董昌便召集幕僚商議,怨道:“朝廷負我,本王奉金帛不貲,皇上又何惜賜我越王?聖上不封,我當自取之”。
董昌麾下幕僚黃碣、吳鐐、張遜三人卻心生憂患。黃碣首先勸道:“今唐室雖危,但天下人心尚能歸附,齊桓公、晉文公皆因輔佐周室,才成就一世霸業。主公從田間民夫曆經艱辛,蒙朝廷恩惠,位至郡王。如今富貴至極,不可再出此謀逆之心,望主公三思而行。”
董昌把臉一沉言道:“我富有江浙,兵甲數十萬,自立又有何妨?難道汝不願為一國之相嗎?”
黃碣答道:“黃碣寧為唐臣而死,不為富貴謀逆而生。”
董昌聞聽大怒:“好個大唐的奴才,送你三公之位你不做,閻王有路你偏行。今日本王先殺你以酬天命!”董昌命左右衛士將黃碣推出斬首。
吳鐐起身勸道:“郡王富有江浙不願世襲傳於子孫,卻要逆天道自取滅亡,臣泣血懇請郡王好自為之。”張遜也隨聲附和。董昌首提此事卻連遭三臣反駁,大為震怒,令人將三人梟首,並誅殺三族。其餘大小官員,見董昌為稱帝之事肆虐無常,皆不敢言,紛紛奉承董昌稱帝。董昌恐江浙百姓不服,令人做銅鉛石印一方,上刻鳥獸龜蛇圖案,令人埋於田間,蠱『惑』人心。
乾寧二年、公元895年二月初三,董昌在越州僭位稱帝,號大越羅平,年號天冊。自稱“聖人”,鑄銀印方四寸,文曰“順天治國之印”。其下製詔,皆由自己署名。董昌道:“若不親署,天下怎知我為天子?”即榜南門曰“天冊樓”。又命人扮作農夫挖出埋於田間之印,幕僚吳瑤假意驚歎:“今得此印,乃天降祥瑞,陛下當視為天瑞,以安民心。”董昌當即將此石印傳於百姓一觀,越州多有百姓相信。
董昌自立為帝,令朝野上下為之一驚,諸侯有稱王稱霸之心,不足為怪。但董昌刻璽稱帝使天下震怒,鎮海軍節度使錢鏐聞知董昌稱帝,拍案而怒,此時皮光業進言道:“錢將軍此時發兵,出師有名,必能成就大業。”錢鏐大悅,命皮光業留守湖州,令大將顧全武召集所部兵馬五千人於點將台,錢鏐頭戴黃金鳳翅盔、身披柳葉鳳翅甲,手扶腰中劍,足踏海龍靴,點將台上威風凜凜。點將台下,江浙將士五千餘眾,手持兵刃寒光襲人,列隊成陣,整裝待發。錢鏐喝道:“今日點兵,乃為社稷。董昌肆虐,禍『亂』江浙。濫殺忠良,人倫大變。錢鏐官居大唐命臣,爾等亦是大唐勇士。今萬民有倒懸之危,朝廷生累卵之急,我等不舉義師,有負皇恩!”說到這裏隻見錢鏐拔劍高唿:“誅殺叛賊,匡扶唐室!”
台下有大將兩人一個是顧全武,餘姚人氏,另一戰將名曰杜棱,字騰雲,新登人氏。二人身後五千江浙將士亦紛紛舉刀,振臂高唿。見錢鏐走下點將台,跨上青鬃馬 ,一條佛母紫金槍掛於馬鞍之上,下令發兵。大軍一路之上,旌旗蔽日,士氣高漲,浩浩『蕩』『蕩』直『逼』杭州城下列陣。
杭州刺史李邈,字奕君,臨安人氏,董昌稱帝封其為翰林學士。李邈聞聽錢鏐率領兵馬來至杭州城下,急召城內文武將官商議破敵之策,刺史府有幕僚吳程,字正臣,吳越山陰人,頗具見識,對李邈言道:“錢鏐曾助董昌兩番借霧渡江大敗劉漢宏,名震江浙。如今來犯,刺史大人隻可智取而不可強攻。”
李邈問道:“不知正臣有何妙計剿滅錢鏐?”
吳程道:“如今錢鏐兵馬氣盛,城中守兵強弱不敵,當暫且避讓。刺史可先詐降於錢鏐,再伺機刺殺。雖是奇險,但必可破敵。”
大將司徒躍曰:“先生怎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末將願領馬步兵三千,與那錢鏐小兒大戰三百迴合。”
李邈曰:“司徒將軍真乃勇將也,本府就點你三千精兵,殺殺錢鏐的威風。”
吳程欲再勸李邈,李邈道:“觀汝見識不過窮酸腐儒之輩,他日必不能登將相之位,豎子難以共謀大事!”言罷,左右之人哄堂大笑,李邈拂袖而去。吳程見被眾人取笑,怒叱道:“待錢鏐破城之時,爾等均為階下之囚矣!”眾人愕然。
杭州城上號炮三聲,城門大開,司徒躍率馬步軍三千人,出城列陣。司徒躍身披萬獸甲,頭戴嵌金寶冠 ,跨下一匹紅鬃馬 ,手中一對短把紅銅錘,麵目兇煞,虎目生光。司徒躍催馬入陣,高聲叫道:“錢鏐小兒,快快下馬受降,否則某家銅錘不留情麵!”
錢鏐帳下先鋒官顧全武,手提鳳嘴梨花槍,飛馬入陣,怒道:“來將休狂,顧全武在此!”話音未落,舉槍便取司徒躍。二人大戰三個迴合,司徒躍亡命馬下。杭州府的三千官兵一見主將喪命,士氣大落,紛紛跪倒求降。錢鏐催馬近前,對降兵大唿道:“諸位兄弟快快拿起兵刃,調頭誅殺反賊。願歸順者以『露』右臂為號,共報朝廷!”司徒躍麾下的將士一聽此言,紛紛袒『露』右臂,響應錢鏐。杭州刺史李邈一看此情,驚唿道:“快關城門,快關城門!”但為時已晚,降兵在前引錢鏐大軍,蜂擁入城。頃刻,杭州城內殺聲震天,血肉橫飛。
杭州城內大戰半日,據守兵馬死的死,降的降。錢鏐率領左右將官,設中軍於刺史府,大將顧全武押解李邈等其餘官員,推推搡搡進至大堂。錢鏐問道:“李邈,汝身為朝廷命官,竟受董昌之封,任偽翰林學士,可知罪否?”
李邈嚇得兩腿發軟,膽顫言道:“下官知罪。望將軍饒下官一命。”
錢鏐怒道:“擁立叛賊,褻瀆皇恩,左右來人,將李邈推出斬首。”眾人見李邈被斬,紛紛跪地求饒,惟有一人立而不降,此人正是吳程。錢鏐問吳程道:“汝乃何人?因何不跪?”
吳程言道:“吾乃山陰吳程吳正臣,錢將軍豈不聞大丈夫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李邈若聽我之言,焉能有你錢鏐今日?吾雖一介寒士,恥於我主兵敗之辱,寧殺身取義,不願獻媚敵首。”
吳程此言一出,左右將士均欲拔劍將其斬殺,惟有錢鏐笑道:“吳先生膽識令錢某佩服之至,左右快為吳先生賜坐。”
錢鏐起身走到吳程麵前,兩手抱拳言道:“吳先生請受錢鏐一拜!”說著錢鏐行大禮而拜,吳程大驚趕忙還禮道:“吳程何德何能安敢受此大禮。”
錢鏐道:“吾早聞先生博文通達,有經邦濟世之才。錢鏐欲匡扶李唐基業,求賢若渴。先生華年俊才,不知可願與錢鏐共立大業?”
吳程聞言趕忙跪倒曰:“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今感將軍知遇之恩,吳程願隨將軍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錢鏐大喜,令吳程代任刺史之職,歸降的所有大小官員,一概官複原職,杭州城內轉悲為喜。正是:
自古英雄惜英雄,
王者霸氣量能容。
明爭暗鬥識忠『奸』,
出生入死分賢庸。
管仲計殺齊桓公,
魏征謀誅唐太宗。
禮賢下士抹舊恨,
錢鏐無愧海中龍。
錢鏐攻占杭州,名聲大振,朝中皇帝聖旨來到,加封錢鏐為浙東、浙西諸軍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全力討伐董昌。錢鏐在杭州招榜安民,得兵馬三萬餘眾,令大將軍顧全武為先鋒,大軍直『逼』越州。
錢鏐發兵突然,董昌倉促率兵於城西迎恩門列陣,越州兵馬陣中高挑一麵大旗,上書五字曰“大越羅平國”,董昌頭戴九龍盤珠冠 ,身著杏黃緞子莽龍袍,跨下一匹千裏銀河白龍駒 ,如同帝王模樣。錢鏐拱手言道:“千歲在上,恕錢鏐甲胄在身,不能下馬叩拜。”
董昌問道:“錢鏐將軍,當初你我共創大業,情同手足,如今因何心懷異誌,發兵討我?”
錢鏐答道:“千歲位居將相,爵至郡王,享有江浙富庶之地,竟敢自立稱帝,禍『亂』天下。錢鏐率兵此行,乃望千歲伏罪改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苦海無邊,迴頭是岸,望千歲珍重。”
董昌心裏明白,錢鏐大軍士氣正旺,兵馬雄厚,倘若一戰,越軍必敗。想到這裏董昌言道:“錢將軍,本王也想悔過,望將軍容我思慮一夜,明日定有答複。”
錢鏐道:“千歲請便,錢鏐在此恭候。”董昌下令收兵迴城。
董昌迴至行宮,急召謀士李瑜商議道:“今錢鏐率兵三萬,一路所向披靡,各道兵馬觀望不敢出戰,如之奈何?”
李瑜問道:“當日勸千歲自立稱帝的吏官是誰?”
董昌答道:“乃是大學士吳瑤。”
李瑜言道:“大王可知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因漁陽三鎮叛『亂』,駕幸西蜀,馬嵬驛六軍嘩變,玄宗便借楊國忠、楊玉環兄妹人頭以定軍心。如今援兵難解燃眉之急,大王可效仿前人,誅殺勸位稱帝的吳瑤,以謝罪當今萬歲,可保錢鏐退兵。”
董昌思慮片刻道:“實出無奈,也隻有如此。”當晚派三百甲兵將大學士吳瑤緝拿,吳瑤被押至越王府,哭泣問董昌:“為臣何罪,陛下要拿我是問?”
董昌道:“本王知道你輔佐我開國有功,奈何錢鏐率軍問罪,所向披靡,隻得借汝項上人頭,緩解越州危急了。”吳瑤一聲慨歎,悔之不已。其實董昌自己想稱帝,吳瑤不過是附和而已。正是:
昔日輔佐勸稱王,
今朝問罪替主當。
大業沉浮隨江海,
點點『露』水化寒霜。
次日天明,越州城門大開,隻見董昌改著郡王袍,左右隻有親兵千餘人。前邊繩捆索綁,押著吳瑤一家滿門四十口。錢鏐率兵列陣,見董昌出城,錢鏐問道:“千歲一夜熟慮如何?”隻見董昌翻身下馬,跪地言道:“昌德郡王董昌特來請罪。”
錢鏐下馬扶起董昌:“郡王千歲能浪子迴頭,乃江浙之幸、社稷之幸,錢鏐願為千歲稟奏當今聖上,以息聖上之怒。”
董昌不覺淚下,對錢鏐哭訴道:“董昌犯下謀逆大罪,慚愧不已。今已緝拿勸我稱帝的佞臣吳瑤滿門,獻於將軍麾下,請朝廷治罪。另有錢財兩百萬兩,綾綃八百匹贈與將軍犒賞三軍。”
錢鏐拱手稱謝,並將吳瑤滿門押赴京師問罪,三萬大軍迴兵班師。昭宗皇帝李曄念董昌當初進貢納賦頗有功勞,頒詔赦免董昌罪過。朝廷將謀臣吳瑤以謀逆大罪滿門抄斬。
卻說董昌聞錢鏐退兵之後,駐紮淮南。董昌對麾下文武官員說:“錢鏐率軍駐紮淮南,相距甚遠,百姓之中傳言江浙有神鳥天降,本王當立,此乃天意。我欲再立大越羅平國,諸位以為如何?”【吳瑤為你一家都死了,還想稱帝!】
謀士李瑜道:“錢鏐剛剛退兵,千歲既已改過,二度稱帝恐失信於天下。”
董昌道:“先生多慮,錢鏐本欲滅我,奈何本王命係於天,天不滅我,區區一個錢鏐又能奈我何?此番本王當先下手為強,以免再讓錢鏐乘機而入。”董昌遂令再立大越羅平國旗號,改年號為順天元年,令謀士李瑜為宰相,李暢之為大將軍。於浙北設立烏敦大營、光福大營,以備錢鏐南下。
一日,錢鏐在府中與皮光業、吳程二人論畫。忽有下人稟報,嘉興傳來十萬火急軍情。錢鏐速令報探來見,報探稟道:“董昌再度稱帝,改年號順天,設烏敦、光福大營,恐有興兵北上之意。”
錢鏐聞聽拍岸怒道:“董昌賊子,反複無常,吾當再度南下,誅殺『亂』賊。”
吳程道:“下官以為,主公可分兵兩路,一路救援嘉興,防越兵北上;另一路駐守杭州,確保重鎮不失。”。錢鏐遂令大將顧全武率兵一萬馳援嘉興,錢鏐自帶兩萬兵馬進駐杭州,皮光業即刻起草奏章,飛報京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不一日,來到越州,口稱有機密事,要見察使。董昌喚進,屏開從人,正要問時,那小鳥兒又在籠中叫道:“皇帝董!皇帝董!”董昌大驚!問道:“此何鳥也?”羅平道:“此鳥不知名『色』,天生會話,宜唿曰‘靈鳥’。”因於懷中取出石碑,備陳來曆:“自晉初至今,正合五百之數。方今天子微弱,唐運將終。梁、晉二王,互相爭殺。天下英雄,皆有割據一方之意。錢塘原是察使創業之地,靈碑之出,非無因也。況靈鳥吉祥,明示天命。察使先破黃巢,再斬漢宏,威名方盛,遠近震悚。若乘此機會,用越、杭之眾,兼並兩浙。上可以窺中原,下亦不失為孫仲謀矣。”原來董昌見天下紛『亂』,久有圖霸之意;聽了這一席話,大喜道:“足下遠來,殆天賜我立功也。事成之日,即以本州觀察相酬。”於是拜羅平為軍師,招集兵馬;又於民間苛斂,以充糧餉。命巧匠製就金絲籠子,安放“靈鳥”,外用蜀錦為衣罩之。
卻說朝廷加封董昌為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昌德郡王。未想董昌得寸進尺,奏請天子授予自己越王封號,但皇上不允,董昌便召集幕僚商議,怨道:“朝廷負我,本王奉金帛不貲,皇上又何惜賜我越王?聖上不封,我當自取之”。
董昌麾下幕僚黃碣、吳鐐、張遜三人卻心生憂患。黃碣首先勸道:“今唐室雖危,但天下人心尚能歸附,齊桓公、晉文公皆因輔佐周室,才成就一世霸業。主公從田間民夫曆經艱辛,蒙朝廷恩惠,位至郡王。如今富貴至極,不可再出此謀逆之心,望主公三思而行。”
董昌把臉一沉言道:“我富有江浙,兵甲數十萬,自立又有何妨?難道汝不願為一國之相嗎?”
黃碣答道:“黃碣寧為唐臣而死,不為富貴謀逆而生。”
董昌聞聽大怒:“好個大唐的奴才,送你三公之位你不做,閻王有路你偏行。今日本王先殺你以酬天命!”董昌命左右衛士將黃碣推出斬首。
吳鐐起身勸道:“郡王富有江浙不願世襲傳於子孫,卻要逆天道自取滅亡,臣泣血懇請郡王好自為之。”張遜也隨聲附和。董昌首提此事卻連遭三臣反駁,大為震怒,令人將三人梟首,並誅殺三族。其餘大小官員,見董昌為稱帝之事肆虐無常,皆不敢言,紛紛奉承董昌稱帝。董昌恐江浙百姓不服,令人做銅鉛石印一方,上刻鳥獸龜蛇圖案,令人埋於田間,蠱『惑』人心。
乾寧二年、公元895年二月初三,董昌在越州僭位稱帝,號大越羅平,年號天冊。自稱“聖人”,鑄銀印方四寸,文曰“順天治國之印”。其下製詔,皆由自己署名。董昌道:“若不親署,天下怎知我為天子?”即榜南門曰“天冊樓”。又命人扮作農夫挖出埋於田間之印,幕僚吳瑤假意驚歎:“今得此印,乃天降祥瑞,陛下當視為天瑞,以安民心。”董昌當即將此石印傳於百姓一觀,越州多有百姓相信。
董昌自立為帝,令朝野上下為之一驚,諸侯有稱王稱霸之心,不足為怪。但董昌刻璽稱帝使天下震怒,鎮海軍節度使錢鏐聞知董昌稱帝,拍案而怒,此時皮光業進言道:“錢將軍此時發兵,出師有名,必能成就大業。”錢鏐大悅,命皮光業留守湖州,令大將顧全武召集所部兵馬五千人於點將台,錢鏐頭戴黃金鳳翅盔、身披柳葉鳳翅甲,手扶腰中劍,足踏海龍靴,點將台上威風凜凜。點將台下,江浙將士五千餘眾,手持兵刃寒光襲人,列隊成陣,整裝待發。錢鏐喝道:“今日點兵,乃為社稷。董昌肆虐,禍『亂』江浙。濫殺忠良,人倫大變。錢鏐官居大唐命臣,爾等亦是大唐勇士。今萬民有倒懸之危,朝廷生累卵之急,我等不舉義師,有負皇恩!”說到這裏隻見錢鏐拔劍高唿:“誅殺叛賊,匡扶唐室!”
台下有大將兩人一個是顧全武,餘姚人氏,另一戰將名曰杜棱,字騰雲,新登人氏。二人身後五千江浙將士亦紛紛舉刀,振臂高唿。見錢鏐走下點將台,跨上青鬃馬 ,一條佛母紫金槍掛於馬鞍之上,下令發兵。大軍一路之上,旌旗蔽日,士氣高漲,浩浩『蕩』『蕩』直『逼』杭州城下列陣。
杭州刺史李邈,字奕君,臨安人氏,董昌稱帝封其為翰林學士。李邈聞聽錢鏐率領兵馬來至杭州城下,急召城內文武將官商議破敵之策,刺史府有幕僚吳程,字正臣,吳越山陰人,頗具見識,對李邈言道:“錢鏐曾助董昌兩番借霧渡江大敗劉漢宏,名震江浙。如今來犯,刺史大人隻可智取而不可強攻。”
李邈問道:“不知正臣有何妙計剿滅錢鏐?”
吳程道:“如今錢鏐兵馬氣盛,城中守兵強弱不敵,當暫且避讓。刺史可先詐降於錢鏐,再伺機刺殺。雖是奇險,但必可破敵。”
大將司徒躍曰:“先生怎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末將願領馬步兵三千,與那錢鏐小兒大戰三百迴合。”
李邈曰:“司徒將軍真乃勇將也,本府就點你三千精兵,殺殺錢鏐的威風。”
吳程欲再勸李邈,李邈道:“觀汝見識不過窮酸腐儒之輩,他日必不能登將相之位,豎子難以共謀大事!”言罷,左右之人哄堂大笑,李邈拂袖而去。吳程見被眾人取笑,怒叱道:“待錢鏐破城之時,爾等均為階下之囚矣!”眾人愕然。
杭州城上號炮三聲,城門大開,司徒躍率馬步軍三千人,出城列陣。司徒躍身披萬獸甲,頭戴嵌金寶冠 ,跨下一匹紅鬃馬 ,手中一對短把紅銅錘,麵目兇煞,虎目生光。司徒躍催馬入陣,高聲叫道:“錢鏐小兒,快快下馬受降,否則某家銅錘不留情麵!”
錢鏐帳下先鋒官顧全武,手提鳳嘴梨花槍,飛馬入陣,怒道:“來將休狂,顧全武在此!”話音未落,舉槍便取司徒躍。二人大戰三個迴合,司徒躍亡命馬下。杭州府的三千官兵一見主將喪命,士氣大落,紛紛跪倒求降。錢鏐催馬近前,對降兵大唿道:“諸位兄弟快快拿起兵刃,調頭誅殺反賊。願歸順者以『露』右臂為號,共報朝廷!”司徒躍麾下的將士一聽此言,紛紛袒『露』右臂,響應錢鏐。杭州刺史李邈一看此情,驚唿道:“快關城門,快關城門!”但為時已晚,降兵在前引錢鏐大軍,蜂擁入城。頃刻,杭州城內殺聲震天,血肉橫飛。
杭州城內大戰半日,據守兵馬死的死,降的降。錢鏐率領左右將官,設中軍於刺史府,大將顧全武押解李邈等其餘官員,推推搡搡進至大堂。錢鏐問道:“李邈,汝身為朝廷命官,竟受董昌之封,任偽翰林學士,可知罪否?”
李邈嚇得兩腿發軟,膽顫言道:“下官知罪。望將軍饒下官一命。”
錢鏐怒道:“擁立叛賊,褻瀆皇恩,左右來人,將李邈推出斬首。”眾人見李邈被斬,紛紛跪地求饒,惟有一人立而不降,此人正是吳程。錢鏐問吳程道:“汝乃何人?因何不跪?”
吳程言道:“吾乃山陰吳程吳正臣,錢將軍豈不聞大丈夫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李邈若聽我之言,焉能有你錢鏐今日?吾雖一介寒士,恥於我主兵敗之辱,寧殺身取義,不願獻媚敵首。”
吳程此言一出,左右將士均欲拔劍將其斬殺,惟有錢鏐笑道:“吳先生膽識令錢某佩服之至,左右快為吳先生賜坐。”
錢鏐起身走到吳程麵前,兩手抱拳言道:“吳先生請受錢鏐一拜!”說著錢鏐行大禮而拜,吳程大驚趕忙還禮道:“吳程何德何能安敢受此大禮。”
錢鏐道:“吾早聞先生博文通達,有經邦濟世之才。錢鏐欲匡扶李唐基業,求賢若渴。先生華年俊才,不知可願與錢鏐共立大業?”
吳程聞言趕忙跪倒曰:“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今感將軍知遇之恩,吳程願隨將軍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錢鏐大喜,令吳程代任刺史之職,歸降的所有大小官員,一概官複原職,杭州城內轉悲為喜。正是:
自古英雄惜英雄,
王者霸氣量能容。
明爭暗鬥識忠『奸』,
出生入死分賢庸。
管仲計殺齊桓公,
魏征謀誅唐太宗。
禮賢下士抹舊恨,
錢鏐無愧海中龍。
錢鏐攻占杭州,名聲大振,朝中皇帝聖旨來到,加封錢鏐為浙東、浙西諸軍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全力討伐董昌。錢鏐在杭州招榜安民,得兵馬三萬餘眾,令大將軍顧全武為先鋒,大軍直『逼』越州。
錢鏐發兵突然,董昌倉促率兵於城西迎恩門列陣,越州兵馬陣中高挑一麵大旗,上書五字曰“大越羅平國”,董昌頭戴九龍盤珠冠 ,身著杏黃緞子莽龍袍,跨下一匹千裏銀河白龍駒 ,如同帝王模樣。錢鏐拱手言道:“千歲在上,恕錢鏐甲胄在身,不能下馬叩拜。”
董昌問道:“錢鏐將軍,當初你我共創大業,情同手足,如今因何心懷異誌,發兵討我?”
錢鏐答道:“千歲位居將相,爵至郡王,享有江浙富庶之地,竟敢自立稱帝,禍『亂』天下。錢鏐率兵此行,乃望千歲伏罪改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苦海無邊,迴頭是岸,望千歲珍重。”
董昌心裏明白,錢鏐大軍士氣正旺,兵馬雄厚,倘若一戰,越軍必敗。想到這裏董昌言道:“錢將軍,本王也想悔過,望將軍容我思慮一夜,明日定有答複。”
錢鏐道:“千歲請便,錢鏐在此恭候。”董昌下令收兵迴城。
董昌迴至行宮,急召謀士李瑜商議道:“今錢鏐率兵三萬,一路所向披靡,各道兵馬觀望不敢出戰,如之奈何?”
李瑜問道:“當日勸千歲自立稱帝的吏官是誰?”
董昌答道:“乃是大學士吳瑤。”
李瑜言道:“大王可知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因漁陽三鎮叛『亂』,駕幸西蜀,馬嵬驛六軍嘩變,玄宗便借楊國忠、楊玉環兄妹人頭以定軍心。如今援兵難解燃眉之急,大王可效仿前人,誅殺勸位稱帝的吳瑤,以謝罪當今萬歲,可保錢鏐退兵。”
董昌思慮片刻道:“實出無奈,也隻有如此。”當晚派三百甲兵將大學士吳瑤緝拿,吳瑤被押至越王府,哭泣問董昌:“為臣何罪,陛下要拿我是問?”
董昌道:“本王知道你輔佐我開國有功,奈何錢鏐率軍問罪,所向披靡,隻得借汝項上人頭,緩解越州危急了。”吳瑤一聲慨歎,悔之不已。其實董昌自己想稱帝,吳瑤不過是附和而已。正是:
昔日輔佐勸稱王,
今朝問罪替主當。
大業沉浮隨江海,
點點『露』水化寒霜。
次日天明,越州城門大開,隻見董昌改著郡王袍,左右隻有親兵千餘人。前邊繩捆索綁,押著吳瑤一家滿門四十口。錢鏐率兵列陣,見董昌出城,錢鏐問道:“千歲一夜熟慮如何?”隻見董昌翻身下馬,跪地言道:“昌德郡王董昌特來請罪。”
錢鏐下馬扶起董昌:“郡王千歲能浪子迴頭,乃江浙之幸、社稷之幸,錢鏐願為千歲稟奏當今聖上,以息聖上之怒。”
董昌不覺淚下,對錢鏐哭訴道:“董昌犯下謀逆大罪,慚愧不已。今已緝拿勸我稱帝的佞臣吳瑤滿門,獻於將軍麾下,請朝廷治罪。另有錢財兩百萬兩,綾綃八百匹贈與將軍犒賞三軍。”
錢鏐拱手稱謝,並將吳瑤滿門押赴京師問罪,三萬大軍迴兵班師。昭宗皇帝李曄念董昌當初進貢納賦頗有功勞,頒詔赦免董昌罪過。朝廷將謀臣吳瑤以謀逆大罪滿門抄斬。
卻說董昌聞錢鏐退兵之後,駐紮淮南。董昌對麾下文武官員說:“錢鏐率軍駐紮淮南,相距甚遠,百姓之中傳言江浙有神鳥天降,本王當立,此乃天意。我欲再立大越羅平國,諸位以為如何?”【吳瑤為你一家都死了,還想稱帝!】
謀士李瑜道:“錢鏐剛剛退兵,千歲既已改過,二度稱帝恐失信於天下。”
董昌道:“先生多慮,錢鏐本欲滅我,奈何本王命係於天,天不滅我,區區一個錢鏐又能奈我何?此番本王當先下手為強,以免再讓錢鏐乘機而入。”董昌遂令再立大越羅平國旗號,改年號為順天元年,令謀士李瑜為宰相,李暢之為大將軍。於浙北設立烏敦大營、光福大營,以備錢鏐南下。
一日,錢鏐在府中與皮光業、吳程二人論畫。忽有下人稟報,嘉興傳來十萬火急軍情。錢鏐速令報探來見,報探稟道:“董昌再度稱帝,改年號順天,設烏敦、光福大營,恐有興兵北上之意。”
錢鏐聞聽拍岸怒道:“董昌賊子,反複無常,吾當再度南下,誅殺『亂』賊。”
吳程道:“下官以為,主公可分兵兩路,一路救援嘉興,防越兵北上;另一路駐守杭州,確保重鎮不失。”。錢鏐遂令大將顧全武率兵一萬馳援嘉興,錢鏐自帶兩萬兵馬進駐杭州,皮光業即刻起草奏章,飛報京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