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當日,聚義廳上,晁蓋朗聲說道:“這二人定何罪,裴宣首領給個章程出來,日後再議。李雲首領撥定兩所房屋,教楊雄、石秀安歇,每人撥十個小嘍羅伏侍。宋清首領安排殺牛宰馬,且做二人接風筵席。此事後續如何,諸位首領今晚多思量一番,明日廳上再議,今日隻痛快吃酒。”
晁蓋說罷,轉向楊雄、石秀二人,溫言道:“你二人暫先坐在楊林首領之下,日後按著功勞再排座次。”
當下楊雄、石秀拜倒謝罪。
宋江安撫二人道:“賢弟休生二心,此是山寨號令,不得不如此。新近又立了鐵麵孔目裴宣做軍政司,賞功罰罪,各有定例。便是宋江,若是有過失,也得斬首。”
山寨裏宴席當晚二更才散,各人自去歇息不提。
次日辰時,聚義廳上,眾首領再度聚齊,商量議事。
宋江對晁蓋道:“我每每聽人說,祝家莊那廝,要和山寨敵對,時常誣陷清白之人為我梁山泊之人,解去官府請賞,又多做歹事。他們還繪製我們一夥首領相貌圖案,隻要生擒活捉我們,氣焰極為囂張。若打得此莊,也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並非是我們故意生事。哥哥為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不才,願親領三千軍馬,請幾位賢弟下山相助,去打祝家莊。若不洗蕩了那個村坊,誓不迴山。一是為民除害;二是報山寨報受辱之仇;三者報李應維護之恩;四是拿了那時遷來,懲戒一番,以警效尤。”
宋江這囉裏囉嗦一大堆,都是投晁蓋所好。吳用倒是明白宋江真實所想:眼下山寨人馬眾多,糧食缺少,若是打了祝家莊,可供兩三年用的糧食不在話下,這功勞便是稱再造梁山泊也不為過。另外,若是救了那偷雞賊時遷出來,可收千金市骨之效,不愁無人投奔。然而宋江這廝剛在梁山泊站穩腳跟,就不與吳用商量,公然提出來要去打那祝家莊,難免有過河拆橋之嫌。此舉弄的吳用極為不悅,因此他隻來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不過吳用百密一疏,宋江還有一個用意他沒想到,那就是練兵。梁山泊從未有過這麽多人下山出征過,也從未敵對過那麽多人馬。宋江若是此戰打贏,日後再有事需要大軍下山征伐,便非他莫屬。
其餘首領大多幫著宋江說話,晁蓋便道:“那祝家莊確實該打,賢弟去時,隻記哥哥一句話,誅殺首惡,不究其餘,不擾百姓。”
這句話晁蓋知自己有些一廂情願,真要打起仗來,哪裏顧得那麽多,隻是仍要囑咐宋江一番。
一邊林衝見宋江要大張旗鼓去打祝家莊,本想阻攔,後來見他要親自下山,便改了主意:那祝家莊他已探過虛實,城小牆高糧多,莊客守家上下一心,又有祝氏三傑和欒廷玉等人本領高強,憑借梁山泊現有的人馬,若仿照火燒無為軍那般有內應裏應外合,不是沒有可能成功。然而若是強行攻打,不過白白損兵折將罷了。既然宋江執意要去打,十有八九要帶新首領們下山爭功,不如坐山觀虎鬥,等宋江與祝家莊兩敗俱傷再做計較。
一旁首領雷將軍雲天彪按捺不住,他是正牌軍將出身,見宋江隻說帶一支兵馬去,但怎麽偵查,怎麽行軍,怎麽攻打,全沒個章法。他出列道:“兵馬不可輕動,須得謀劃齊全了。依小弟之愚見,先派一波人馬為前鋒,偵察路徑,尋找水源,提前紮好營寨。而後派出遊騎,驅趕他們探馬,不叫知我們虛實。隨後再有大隊人馬為中軍,徐徐進發,以免道路擁擠,互相妨礙。最後還須有後軍,收容掉隊軍士、車馬、器械、輜重。除此之外,還需派人押運糧草,以免拖累大軍速度,保護糧道。三軍之間,還需有人往來策應,及時通報軍情、傳遞軍令。再派出監察軍法軍士,沿路巡邏,隨時彈壓不法軍士,以免騷擾百姓。以上隻是我們自己的事,但祝家莊那裏豈會束手就擒?還需防他們四處求援。遠處官軍暫且不理會,東平府和濟州府的官軍不是吃閑飯的,多半會去救援。不如派一路疑兵到東平府外,以免那裏官軍出城。再派一路為佯兵,在山前水泊大張聲勢,填水造地,修一條大路直通山上,吸引濟州府官軍注意,無心其他。如此虛虛實實,可保攻打祝家莊那一路兵馬無憂。”
除雲天彪之外,山上首領還有霹靂火秦明曾統帶過大隊人馬,小李廣花榮、摩雲金翅歐鵬、病大蟲薛永是軍班子弟出身,雖沒帶過太多兵,但略知兵法,四人都對雲天彪點頭稱善。其餘首領,頂多不過是技擊本領出眾罷了,不曾統帶過那麽多大軍。單以林衝、劉唐為例,最多不過帶過五百上下兵丁下山打仗,最長是當日去隔日迴,並未在外久留。
林衝聽了雲天彪這番話,出列道:“小弟不才,不敢當公明哥哥先,願領五百馬軍為佯兵,定叫東平府官軍不敢出城門。”
林衝與官軍交手多次,晁蓋等人自無異議。至於填水造路的疑兵也好辦,晁蓋指派了青眼虎李雲和九尾龜陶宗旺帶了五百嘍囉前去行事。
攻打祝家莊的人馬,宋江讓鐵麵孔目裴宣計較人數,商量已定,除晁蓋鎮守山寨不動外,留下吳用、雲天彪、劉唐並阮家三兄弟準備隨時接應。呂方、郭盛護持大寨。原定守關、守店職事頭領,都各不動。
宋江寫下告示,將下山攻打祝家莊兵馬分做三撥,頭一撥,秦明、戴宗、張橫、張順、馬麟、石秀、燕順帶領五百個小嘍囉,一百馬軍,披掛已了,先行下山前進,為大軍前鋒;第二撥,宋江、花榮、李俊、穆弘、李逵、楊雄、歐鵬、楊林,帶領兩千個小嘍囉,五百馬軍,隨後接應。再叫穆春、薛永,帶五百個嘍囉,負責沿途接應糧草。
人馬調撥已定,分批下山,三阮帶領水軍駕船送到水泊西北離陽穀縣最近一處灘頭。晁蓋帶留守眾首領送到那裏,對宋江等出征首領說道:“千秋萬載,與道同在。”
這句話是梁山泊人馬出征時慣常說的話,當下宋江等人迴道:“替天行道,無所畏懼。”
辭別已罷,宋江等人率大軍上路,晁蓋等人自迴山寨。
晁蓋說罷,轉向楊雄、石秀二人,溫言道:“你二人暫先坐在楊林首領之下,日後按著功勞再排座次。”
當下楊雄、石秀拜倒謝罪。
宋江安撫二人道:“賢弟休生二心,此是山寨號令,不得不如此。新近又立了鐵麵孔目裴宣做軍政司,賞功罰罪,各有定例。便是宋江,若是有過失,也得斬首。”
山寨裏宴席當晚二更才散,各人自去歇息不提。
次日辰時,聚義廳上,眾首領再度聚齊,商量議事。
宋江對晁蓋道:“我每每聽人說,祝家莊那廝,要和山寨敵對,時常誣陷清白之人為我梁山泊之人,解去官府請賞,又多做歹事。他們還繪製我們一夥首領相貌圖案,隻要生擒活捉我們,氣焰極為囂張。若打得此莊,也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並非是我們故意生事。哥哥為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不才,願親領三千軍馬,請幾位賢弟下山相助,去打祝家莊。若不洗蕩了那個村坊,誓不迴山。一是為民除害;二是報山寨報受辱之仇;三者報李應維護之恩;四是拿了那時遷來,懲戒一番,以警效尤。”
宋江這囉裏囉嗦一大堆,都是投晁蓋所好。吳用倒是明白宋江真實所想:眼下山寨人馬眾多,糧食缺少,若是打了祝家莊,可供兩三年用的糧食不在話下,這功勞便是稱再造梁山泊也不為過。另外,若是救了那偷雞賊時遷出來,可收千金市骨之效,不愁無人投奔。然而宋江這廝剛在梁山泊站穩腳跟,就不與吳用商量,公然提出來要去打那祝家莊,難免有過河拆橋之嫌。此舉弄的吳用極為不悅,因此他隻來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不過吳用百密一疏,宋江還有一個用意他沒想到,那就是練兵。梁山泊從未有過這麽多人下山出征過,也從未敵對過那麽多人馬。宋江若是此戰打贏,日後再有事需要大軍下山征伐,便非他莫屬。
其餘首領大多幫著宋江說話,晁蓋便道:“那祝家莊確實該打,賢弟去時,隻記哥哥一句話,誅殺首惡,不究其餘,不擾百姓。”
這句話晁蓋知自己有些一廂情願,真要打起仗來,哪裏顧得那麽多,隻是仍要囑咐宋江一番。
一邊林衝見宋江要大張旗鼓去打祝家莊,本想阻攔,後來見他要親自下山,便改了主意:那祝家莊他已探過虛實,城小牆高糧多,莊客守家上下一心,又有祝氏三傑和欒廷玉等人本領高強,憑借梁山泊現有的人馬,若仿照火燒無為軍那般有內應裏應外合,不是沒有可能成功。然而若是強行攻打,不過白白損兵折將罷了。既然宋江執意要去打,十有八九要帶新首領們下山爭功,不如坐山觀虎鬥,等宋江與祝家莊兩敗俱傷再做計較。
一旁首領雷將軍雲天彪按捺不住,他是正牌軍將出身,見宋江隻說帶一支兵馬去,但怎麽偵查,怎麽行軍,怎麽攻打,全沒個章法。他出列道:“兵馬不可輕動,須得謀劃齊全了。依小弟之愚見,先派一波人馬為前鋒,偵察路徑,尋找水源,提前紮好營寨。而後派出遊騎,驅趕他們探馬,不叫知我們虛實。隨後再有大隊人馬為中軍,徐徐進發,以免道路擁擠,互相妨礙。最後還須有後軍,收容掉隊軍士、車馬、器械、輜重。除此之外,還需派人押運糧草,以免拖累大軍速度,保護糧道。三軍之間,還需有人往來策應,及時通報軍情、傳遞軍令。再派出監察軍法軍士,沿路巡邏,隨時彈壓不法軍士,以免騷擾百姓。以上隻是我們自己的事,但祝家莊那裏豈會束手就擒?還需防他們四處求援。遠處官軍暫且不理會,東平府和濟州府的官軍不是吃閑飯的,多半會去救援。不如派一路疑兵到東平府外,以免那裏官軍出城。再派一路為佯兵,在山前水泊大張聲勢,填水造地,修一條大路直通山上,吸引濟州府官軍注意,無心其他。如此虛虛實實,可保攻打祝家莊那一路兵馬無憂。”
除雲天彪之外,山上首領還有霹靂火秦明曾統帶過大隊人馬,小李廣花榮、摩雲金翅歐鵬、病大蟲薛永是軍班子弟出身,雖沒帶過太多兵,但略知兵法,四人都對雲天彪點頭稱善。其餘首領,頂多不過是技擊本領出眾罷了,不曾統帶過那麽多大軍。單以林衝、劉唐為例,最多不過帶過五百上下兵丁下山打仗,最長是當日去隔日迴,並未在外久留。
林衝聽了雲天彪這番話,出列道:“小弟不才,不敢當公明哥哥先,願領五百馬軍為佯兵,定叫東平府官軍不敢出城門。”
林衝與官軍交手多次,晁蓋等人自無異議。至於填水造路的疑兵也好辦,晁蓋指派了青眼虎李雲和九尾龜陶宗旺帶了五百嘍囉前去行事。
攻打祝家莊的人馬,宋江讓鐵麵孔目裴宣計較人數,商量已定,除晁蓋鎮守山寨不動外,留下吳用、雲天彪、劉唐並阮家三兄弟準備隨時接應。呂方、郭盛護持大寨。原定守關、守店職事頭領,都各不動。
宋江寫下告示,將下山攻打祝家莊兵馬分做三撥,頭一撥,秦明、戴宗、張橫、張順、馬麟、石秀、燕順帶領五百個小嘍囉,一百馬軍,披掛已了,先行下山前進,為大軍前鋒;第二撥,宋江、花榮、李俊、穆弘、李逵、楊雄、歐鵬、楊林,帶領兩千個小嘍囉,五百馬軍,隨後接應。再叫穆春、薛永,帶五百個嘍囉,負責沿途接應糧草。
人馬調撥已定,分批下山,三阮帶領水軍駕船送到水泊西北離陽穀縣最近一處灘頭。晁蓋帶留守眾首領送到那裏,對宋江等出征首領說道:“千秋萬載,與道同在。”
這句話是梁山泊人馬出征時慣常說的話,當下宋江等人迴道:“替天行道,無所畏懼。”
辭別已罷,宋江等人率大軍上路,晁蓋等人自迴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