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說起江湖的事,宋江忽然想起柴進送來的那封信,便問吳用道:“先生可知梁山泊那裏的事?”
吳用道:“那裏有白衣秀士王倫做寨主,然後還有兩個首領,摸著天杜遷,雲裏金剛宋萬,旱地忽律朱貴。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霸占水路。”
“不過王倫既無容人之雅量,又無識時務之變通;杜遷沒有十分本事,宋萬技擊也隻尋常。若不出小生所料,早則一年,遲則三載,必為別人所趁。”
“小可聽人說,他們背後是有大人物的。”宋江斟酌了言語道。
“大人物在幕後當棋手,隻想著這台前的棋子用起來順手,卻不想著這棋子本領不夠。不是無謂送子給別人吃麽?這樣的棋手本領有限的很,不提也罷。”
“有沒有可能是王倫為了自保,故意放出風聲,讓別人不敢輕易動他?”
吳用略蹙了一下眉頭,立刻展平道:“此事難說,不是沒有可能。”他恍然大悟道:“押司是要去那裏剿匪麽?”
宋江笑道:“小可沒有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本事——那裏有上千強盜。”
“不過烏合之眾罷了,那裏唯一可慮的是水泊天險!方圓數百裏,落草沒有比那更合適的了!”
“了然,了然。”宋江點頭附和,隨後陷入了沉思。或許是在牢裏呆的有點久,他現在一不小心就會這樣:“去那裏剿匪?錯,去那裏最好是要白吃黑!自己先投了去,然後殺了王倫。不過在不知道自己職方司身份的人看來,可就是黑吃黑了。雖然王倫江湖名聲不佳,但殺了他江湖名聲總是會受些影響,還得花不少力氣和時間去洗白。不過這頭一步就不容易,王倫沒有容人之量,如何能收留自己在那裏?一見麵就火並且不說自己有沒有那本事,王倫如何不提防?”
宋江忽然發現此時席間眾人都停了杯著看著自己,他隻得遮掩道:“我還想著,若是東平府判我個流刑,我便半路逃走去梁山泊避罪,現在避不得了。”
晁蓋道:“若是避罪,何必去那,我那莊上便可收留賢弟,管保無人首報。”
宋江道:“本鄉本土畢竟不便。”
“外縣我也能送賢弟去。”
宋江舉杯謝晁蓋道:“若是真有那麽一天,還要仰仗哥哥。”
隨後無話,眾人飲酒至晚方散。宋江攜了在那裏趕趁的歌女班頭章台柳迴烏龍院,其餘人各迴住處。
待過了一日,孔明連夜迴轉,道那閻孝忠果然舉家搬遷走了。找鄰舍問,也都不知道他搬到什麽地方。自此以後,宋江便勤去了晁蓋莊上許多,專為結交吳用,是為後話。
斷章句,話分兩頭。
當日宋清與孔明離開東平府西瓦子之後,李瑞蘭呆坐了半晌,收拾個小包裹,喚了一個心腹名叫項充的,隻說出遠門,讓他悄悄收拾了行李,一同出門去。
這西瓦子行首李瑞蘭是江南一處官宦人家出身,父親因花石綱一事得罪朱勔,丟官入獄,病死牢中。她被賣入瓦舍,幾經波折,流落到東平府西瓦子中來。是以那日宋清、孔明一說對付呂川卞,她便鼎力相助,根源便在此處。
隨同李瑞蘭一同上路的項充是徐州沛縣人氏,他在江湖上學了一身武藝,善使飛刀,四十步內取人,無有不中。因他投擲飛刀速度極快,兩手刹那間能各扔四柄出去,江湖人送外號“八臂哪吒”。有一年冬日他因病將死,被李瑞蘭父親搭救,從此甘願投身為仆,以報救命之恩。李瑞蘭父親入獄後,項充受他所托,一直跟隨在李瑞蘭身邊,後來在這西瓦子做了護院。
項充曾故意當著呂川卞的麵,一飛刀劈死停在他額頭吸血的蚊蟲到牆上。呂川卞對李瑞蘭不敢用強,也是有幾分怕項充的飛刀絕技。
待李瑞蘭和項充二人出了城門,李瑞蘭略鬆了一口氣,放慢了腳步。
項充叫著李瑞蘭的小名道:“蘭娘,這麽著急忙慌的,是要去哪裏?”
李瑞蘭道:“有人要對付呂川卞,我替他們寫了封書信,約呂川卞出來相會,打算殺了他。”
“啊?殺呂川卞?他們打算什麽時候動手?”項充吃了一驚。
“是。今晚就動手。呂川卞要是死了,朝廷必然追查,難保不會查到我們頭上。若是他沒死,更不能與我們善罷甘休。不管怎樣,眼下東平府都呆不得了。”
“這麽大的事,蘭娘好歹與我有個商量才好。”項充埋怨道,腳下不由自主加快了步伐。
“是我冒失了,讓項大哥受驚了。”李瑞蘭歉然一笑。
“這,蘭娘,如今往哪裏去?迴江南老家麽?”
“家裏那些同宗,還是不要見了。”李瑞蘭苦澀一笑,接著說道:“項大哥,前些日子瓦子裏有個客人,時常來往。我早就有思量了,想投他那裏去。”
“哪個客人?他是哪裏人?”
“華州華陰縣史家莊的史大郎,你還記得麽?”
“小的記得。那人武藝高強,身上好花繡,外號叫九紋龍的。”
“他後來多有書信來,是個有情有義的,眼下便投了他那裏去。”
“華州?華州?”項充想了想,道:“華州遠在黃河之上,我們抓緊趕些路,等出了東平府地界,才可從容些。那時可走陸路到壽張縣野雲渡,然後一路坐船去華州。可恨梁山泊那等強盜斷了水路,不然從東平府直接坐船也是能到華州的。”
“這些事我不懂,全聽項大哥的安排。”
“既如此,請蘭娘稍候,待小的去叫個車子來。”
主仆二人自此便奔華州來。他們從野雲渡上船之後沿著黃河而上,雖然速度不快,但很是舒適,隻是換船略微麻煩些,耽誤不少時日。二人行了月餘,才到史家莊上。
且說九紋龍史進自從與魯智深一起燒了瓦官寺之後,因聽說少華山朱武賊情勢力大,他尋思著王進所說臥底之事,就此迴莊來。
隻是迴莊之後,朱武等人不曾騷擾莊上,王進也沒傳來消息,因此史進想再去行走江湖。可惜太公忽然生了重病,隻得在家侍候。再後來,太公病歿,莊裏不能無人,史進便留莊中練武。平日裏交手的,都是過路的江湖人。
這一日史進剛練過一通拳法,正在歇汗。聽莊客報說李瑞蘭來投,史進大喜過望,衣服都顧不上穿,光著膀子就往莊門口衝去。
之前行走江湖時,史進在東平府初見李瑞蘭,便驚為天人,滿腔渴慕。隻是當時史太公尚在,他自知老父性情,婚娶之事不敢提。等後來老父歿去,無人管束,他便寫信求婚,隻是李瑞蘭一直沒有迴音。他少年人頗有些情癡,書信益發接連不斷的托過往客商送了去,所以李瑞蘭遠走避禍時想起他這裏來。
待見到李瑞蘭,史進抑製住激動的心情問道:“蘭娘,你是願意嫁給我了?”
李瑞蘭臉上浮起一片紅暈,嗔怪道:“我來都來了,你說呢?”
史進摸著後腦勺,傻笑道:“怪不得這幾日有蜘蛛吊,我還瞎尋思。”
當下史進引著李瑞蘭二人進莊,擺下筵席給二人接風。他與李瑞蘭商議一番,對人隻說是太公生前與他定下的親事,特來完婚。
雖然老父故去,但還是熱孝期間,史進可以完婚。待擇定良辰吉日,拜堂已畢,同入繡房。怎見得新人的好處?有詞為證:人窈窕,渾身滿麵都堆俏。都堆俏,愁容可掬,顰眉難效。還愁不是新人料,腰肢九細如何抱?如何抱,柔如無骨將又驚靠。
再見得新郎與新人成親的樂處?也有詞一首為證:星眸合處差即盼,枕上桃花歌兩瓣。多方欲閉口脂香,卻被舌功唇已綻。嬌啼歇處情何限,酥胸已透風流汗。睜開四目互相看,兩心熱似紅爐炭。
婚後幾日,項充辭別,史進苦苦挽留,李瑞蘭卻知他心意,贈了盤纏,讓他去了。那項充對李瑞蘭素有情意,當初項充甘願投身為仆,便有幾分念著可與她朝夕相處。李瑞蘭聰明穎悟,早就察覺。她並不在乎身份之別,隻是情之一事,甚為古怪,李瑞蘭偏偏就覺項充如兄長一般。
如今李瑞蘭有了安身之處,又有史進為良婿可托付終身,項充便求離去。
自此,李瑞蘭便在史進莊上,二人隻好的蜜裏調油,如膠似漆一般。
又過了幾日,已是冬日。初升的太陽,帶了些金黃色。四處的枯草,原來塗了濃霜,經陽光一曬,霜化了,倒有些滋潤的顏色。這很像晨起在打穀場練武的史進,頭上冒出些汗珠。
正練之間,隻見莊口有一個人,鬼頭鬼腦又探頭探腦,四下裏亂張望。
史進心道:“真是怪事!誰在那裏偷窺莊裏?該不是替偷兒踩盤子來了?”
史進跳起身來,轉過樹背後。定眼一看,認得那人是獵戶李吉,他跳出來問道:“李吉,你看我莊內幹什麽?莫不是替人看風來了?”
李吉嚇了一大跳,向前唱個喏,滿臉堆笑道:“史大郎,我是安分守己的人,這等玩笑開不得。”
“那你來幹什麽?”
“小人要尋莊上丘乙郎吃碗酒。因見大郎在此練武,不敢過來衝撞。”
史進道:“我且問你:以前你經常打些野味來我莊上賣。最近為什麽不來賣給我?是欺負我沒錢不是?我又不曾虧了你。”
李吉答道:“小人哪裏有這個膽子!最近沒打到野味,所以沒有來賣。”
史進道:“胡說!這麽大一個少華山,那麽廣闊,不信沒有個獐兒兔兒?”
“獐兒兔兒少華山有倒是有,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小人沒那個膽子去那裏打。”
“為什麽不敢去?”
李吉道:“大郎原來不知,少華山上麵添了一夥強人,紮下個山寨在上麵,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羅,有百十匹好馬。為頭那個首領,喚做神機軍師朱武,第二個喚做跳澗虎陳達,第三個喚做白花蛇楊春。這三個首領,本領高強,華陰縣裏捉不得他們,隻好出了三千貫賞錢找人拿他。我若是上山去,隻怕被他們當成貪圖官府賞錢的人先給殺了。因此小人不敢上山打捕野味,沒有東西賣。”
史進道:“我也聽得說有強人,不想他們聲勢越來越大,怪不得你不敢去。”
“小的本領低微,若是有大郎這身本事就敢去了。”
“膽子和本事可是兩碼事。李吉,你今後走遠些,去遠處山上打些野味來賣。”
李吉唱個喏,自去了。
史進迴到廳前,尋思道:“這山頭實力大增,師傅那裏又沒個消息。不如我先造個聲勢,撩撥撩撥他們。”
史進計議一番,揀兩頭肥水牛來殺了,備下莊內造下的好酒,叫幾個莊客去請這村裏三四百史家莊戶,都到家中草堂上,依著輩份年齡坐下。
莊客一麵把盞勸酒,史進一麵對眾人說道:“我聽得少華山上的三個強人,已聚集了五七百號小嘍羅,四處借糧。他們以前人少,不足為慮。如今既然大弄,早晚要來村中借糧。今天我請你們來商議。等他們來時,各家準備好。我在莊上打起梆子,你們眾人就拿著槍棒前來救應。你們家裏要是有事,也敲梆子。我們大夥互相救護,共保村坊。”
一個村人道:“那些強盜兇惡,我們如何是對手?”
史進道:“你們不用害怕廝殺,上陣時隻管跟在我莊上任後麵,壯大聲勢,不用你們在陣前。”
另一個村人道:“聽說那裏有三個首領,各個本領高強,抵擋不住他。”
“非是我自誇,方圓百裏,沒人是我的對手。若他們三個來時,自有我來料理。要是擒了他們,華陰縣還有三千貫賞錢,我一文不要,你們眾人平分。”
眾人道:“我等村農,隻靠大郎做主。梆子響時,誰敢不來。”
當晚,眾人謝酒,各自分散迴家,準備器械。
史進修整門戶牆垣,安排莊院,準備衣甲,整頓刀馬,提防賊寇,不在話下。
吳用道:“那裏有白衣秀士王倫做寨主,然後還有兩個首領,摸著天杜遷,雲裏金剛宋萬,旱地忽律朱貴。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霸占水路。”
“不過王倫既無容人之雅量,又無識時務之變通;杜遷沒有十分本事,宋萬技擊也隻尋常。若不出小生所料,早則一年,遲則三載,必為別人所趁。”
“小可聽人說,他們背後是有大人物的。”宋江斟酌了言語道。
“大人物在幕後當棋手,隻想著這台前的棋子用起來順手,卻不想著這棋子本領不夠。不是無謂送子給別人吃麽?這樣的棋手本領有限的很,不提也罷。”
“有沒有可能是王倫為了自保,故意放出風聲,讓別人不敢輕易動他?”
吳用略蹙了一下眉頭,立刻展平道:“此事難說,不是沒有可能。”他恍然大悟道:“押司是要去那裏剿匪麽?”
宋江笑道:“小可沒有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本事——那裏有上千強盜。”
“不過烏合之眾罷了,那裏唯一可慮的是水泊天險!方圓數百裏,落草沒有比那更合適的了!”
“了然,了然。”宋江點頭附和,隨後陷入了沉思。或許是在牢裏呆的有點久,他現在一不小心就會這樣:“去那裏剿匪?錯,去那裏最好是要白吃黑!自己先投了去,然後殺了王倫。不過在不知道自己職方司身份的人看來,可就是黑吃黑了。雖然王倫江湖名聲不佳,但殺了他江湖名聲總是會受些影響,還得花不少力氣和時間去洗白。不過這頭一步就不容易,王倫沒有容人之量,如何能收留自己在那裏?一見麵就火並且不說自己有沒有那本事,王倫如何不提防?”
宋江忽然發現此時席間眾人都停了杯著看著自己,他隻得遮掩道:“我還想著,若是東平府判我個流刑,我便半路逃走去梁山泊避罪,現在避不得了。”
晁蓋道:“若是避罪,何必去那,我那莊上便可收留賢弟,管保無人首報。”
宋江道:“本鄉本土畢竟不便。”
“外縣我也能送賢弟去。”
宋江舉杯謝晁蓋道:“若是真有那麽一天,還要仰仗哥哥。”
隨後無話,眾人飲酒至晚方散。宋江攜了在那裏趕趁的歌女班頭章台柳迴烏龍院,其餘人各迴住處。
待過了一日,孔明連夜迴轉,道那閻孝忠果然舉家搬遷走了。找鄰舍問,也都不知道他搬到什麽地方。自此以後,宋江便勤去了晁蓋莊上許多,專為結交吳用,是為後話。
斷章句,話分兩頭。
當日宋清與孔明離開東平府西瓦子之後,李瑞蘭呆坐了半晌,收拾個小包裹,喚了一個心腹名叫項充的,隻說出遠門,讓他悄悄收拾了行李,一同出門去。
這西瓦子行首李瑞蘭是江南一處官宦人家出身,父親因花石綱一事得罪朱勔,丟官入獄,病死牢中。她被賣入瓦舍,幾經波折,流落到東平府西瓦子中來。是以那日宋清、孔明一說對付呂川卞,她便鼎力相助,根源便在此處。
隨同李瑞蘭一同上路的項充是徐州沛縣人氏,他在江湖上學了一身武藝,善使飛刀,四十步內取人,無有不中。因他投擲飛刀速度極快,兩手刹那間能各扔四柄出去,江湖人送外號“八臂哪吒”。有一年冬日他因病將死,被李瑞蘭父親搭救,從此甘願投身為仆,以報救命之恩。李瑞蘭父親入獄後,項充受他所托,一直跟隨在李瑞蘭身邊,後來在這西瓦子做了護院。
項充曾故意當著呂川卞的麵,一飛刀劈死停在他額頭吸血的蚊蟲到牆上。呂川卞對李瑞蘭不敢用強,也是有幾分怕項充的飛刀絕技。
待李瑞蘭和項充二人出了城門,李瑞蘭略鬆了一口氣,放慢了腳步。
項充叫著李瑞蘭的小名道:“蘭娘,這麽著急忙慌的,是要去哪裏?”
李瑞蘭道:“有人要對付呂川卞,我替他們寫了封書信,約呂川卞出來相會,打算殺了他。”
“啊?殺呂川卞?他們打算什麽時候動手?”項充吃了一驚。
“是。今晚就動手。呂川卞要是死了,朝廷必然追查,難保不會查到我們頭上。若是他沒死,更不能與我們善罷甘休。不管怎樣,眼下東平府都呆不得了。”
“這麽大的事,蘭娘好歹與我有個商量才好。”項充埋怨道,腳下不由自主加快了步伐。
“是我冒失了,讓項大哥受驚了。”李瑞蘭歉然一笑。
“這,蘭娘,如今往哪裏去?迴江南老家麽?”
“家裏那些同宗,還是不要見了。”李瑞蘭苦澀一笑,接著說道:“項大哥,前些日子瓦子裏有個客人,時常來往。我早就有思量了,想投他那裏去。”
“哪個客人?他是哪裏人?”
“華州華陰縣史家莊的史大郎,你還記得麽?”
“小的記得。那人武藝高強,身上好花繡,外號叫九紋龍的。”
“他後來多有書信來,是個有情有義的,眼下便投了他那裏去。”
“華州?華州?”項充想了想,道:“華州遠在黃河之上,我們抓緊趕些路,等出了東平府地界,才可從容些。那時可走陸路到壽張縣野雲渡,然後一路坐船去華州。可恨梁山泊那等強盜斷了水路,不然從東平府直接坐船也是能到華州的。”
“這些事我不懂,全聽項大哥的安排。”
“既如此,請蘭娘稍候,待小的去叫個車子來。”
主仆二人自此便奔華州來。他們從野雲渡上船之後沿著黃河而上,雖然速度不快,但很是舒適,隻是換船略微麻煩些,耽誤不少時日。二人行了月餘,才到史家莊上。
且說九紋龍史進自從與魯智深一起燒了瓦官寺之後,因聽說少華山朱武賊情勢力大,他尋思著王進所說臥底之事,就此迴莊來。
隻是迴莊之後,朱武等人不曾騷擾莊上,王進也沒傳來消息,因此史進想再去行走江湖。可惜太公忽然生了重病,隻得在家侍候。再後來,太公病歿,莊裏不能無人,史進便留莊中練武。平日裏交手的,都是過路的江湖人。
這一日史進剛練過一通拳法,正在歇汗。聽莊客報說李瑞蘭來投,史進大喜過望,衣服都顧不上穿,光著膀子就往莊門口衝去。
之前行走江湖時,史進在東平府初見李瑞蘭,便驚為天人,滿腔渴慕。隻是當時史太公尚在,他自知老父性情,婚娶之事不敢提。等後來老父歿去,無人管束,他便寫信求婚,隻是李瑞蘭一直沒有迴音。他少年人頗有些情癡,書信益發接連不斷的托過往客商送了去,所以李瑞蘭遠走避禍時想起他這裏來。
待見到李瑞蘭,史進抑製住激動的心情問道:“蘭娘,你是願意嫁給我了?”
李瑞蘭臉上浮起一片紅暈,嗔怪道:“我來都來了,你說呢?”
史進摸著後腦勺,傻笑道:“怪不得這幾日有蜘蛛吊,我還瞎尋思。”
當下史進引著李瑞蘭二人進莊,擺下筵席給二人接風。他與李瑞蘭商議一番,對人隻說是太公生前與他定下的親事,特來完婚。
雖然老父故去,但還是熱孝期間,史進可以完婚。待擇定良辰吉日,拜堂已畢,同入繡房。怎見得新人的好處?有詞為證:人窈窕,渾身滿麵都堆俏。都堆俏,愁容可掬,顰眉難效。還愁不是新人料,腰肢九細如何抱?如何抱,柔如無骨將又驚靠。
再見得新郎與新人成親的樂處?也有詞一首為證:星眸合處差即盼,枕上桃花歌兩瓣。多方欲閉口脂香,卻被舌功唇已綻。嬌啼歇處情何限,酥胸已透風流汗。睜開四目互相看,兩心熱似紅爐炭。
婚後幾日,項充辭別,史進苦苦挽留,李瑞蘭卻知他心意,贈了盤纏,讓他去了。那項充對李瑞蘭素有情意,當初項充甘願投身為仆,便有幾分念著可與她朝夕相處。李瑞蘭聰明穎悟,早就察覺。她並不在乎身份之別,隻是情之一事,甚為古怪,李瑞蘭偏偏就覺項充如兄長一般。
如今李瑞蘭有了安身之處,又有史進為良婿可托付終身,項充便求離去。
自此,李瑞蘭便在史進莊上,二人隻好的蜜裏調油,如膠似漆一般。
又過了幾日,已是冬日。初升的太陽,帶了些金黃色。四處的枯草,原來塗了濃霜,經陽光一曬,霜化了,倒有些滋潤的顏色。這很像晨起在打穀場練武的史進,頭上冒出些汗珠。
正練之間,隻見莊口有一個人,鬼頭鬼腦又探頭探腦,四下裏亂張望。
史進心道:“真是怪事!誰在那裏偷窺莊裏?該不是替偷兒踩盤子來了?”
史進跳起身來,轉過樹背後。定眼一看,認得那人是獵戶李吉,他跳出來問道:“李吉,你看我莊內幹什麽?莫不是替人看風來了?”
李吉嚇了一大跳,向前唱個喏,滿臉堆笑道:“史大郎,我是安分守己的人,這等玩笑開不得。”
“那你來幹什麽?”
“小人要尋莊上丘乙郎吃碗酒。因見大郎在此練武,不敢過來衝撞。”
史進道:“我且問你:以前你經常打些野味來我莊上賣。最近為什麽不來賣給我?是欺負我沒錢不是?我又不曾虧了你。”
李吉答道:“小人哪裏有這個膽子!最近沒打到野味,所以沒有來賣。”
史進道:“胡說!這麽大一個少華山,那麽廣闊,不信沒有個獐兒兔兒?”
“獐兒兔兒少華山有倒是有,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小人沒那個膽子去那裏打。”
“為什麽不敢去?”
李吉道:“大郎原來不知,少華山上麵添了一夥強人,紮下個山寨在上麵,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羅,有百十匹好馬。為頭那個首領,喚做神機軍師朱武,第二個喚做跳澗虎陳達,第三個喚做白花蛇楊春。這三個首領,本領高強,華陰縣裏捉不得他們,隻好出了三千貫賞錢找人拿他。我若是上山去,隻怕被他們當成貪圖官府賞錢的人先給殺了。因此小人不敢上山打捕野味,沒有東西賣。”
史進道:“我也聽得說有強人,不想他們聲勢越來越大,怪不得你不敢去。”
“小的本領低微,若是有大郎這身本事就敢去了。”
“膽子和本事可是兩碼事。李吉,你今後走遠些,去遠處山上打些野味來賣。”
李吉唱個喏,自去了。
史進迴到廳前,尋思道:“這山頭實力大增,師傅那裏又沒個消息。不如我先造個聲勢,撩撥撩撥他們。”
史進計議一番,揀兩頭肥水牛來殺了,備下莊內造下的好酒,叫幾個莊客去請這村裏三四百史家莊戶,都到家中草堂上,依著輩份年齡坐下。
莊客一麵把盞勸酒,史進一麵對眾人說道:“我聽得少華山上的三個強人,已聚集了五七百號小嘍羅,四處借糧。他們以前人少,不足為慮。如今既然大弄,早晚要來村中借糧。今天我請你們來商議。等他們來時,各家準備好。我在莊上打起梆子,你們眾人就拿著槍棒前來救應。你們家裏要是有事,也敲梆子。我們大夥互相救護,共保村坊。”
一個村人道:“那些強盜兇惡,我們如何是對手?”
史進道:“你們不用害怕廝殺,上陣時隻管跟在我莊上任後麵,壯大聲勢,不用你們在陣前。”
另一個村人道:“聽說那裏有三個首領,各個本領高強,抵擋不住他。”
“非是我自誇,方圓百裏,沒人是我的對手。若他們三個來時,自有我來料理。要是擒了他們,華陰縣還有三千貫賞錢,我一文不要,你們眾人平分。”
眾人道:“我等村農,隻靠大郎做主。梆子響時,誰敢不來。”
當晚,眾人謝酒,各自分散迴家,準備器械。
史進修整門戶牆垣,安排莊院,準備衣甲,整頓刀馬,提防賊寇,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