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旗人分為陳蒙古八旗姓氏和巴爾虎旗蒙古姓氏


    陳蒙古八旗,即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派蒙古八旗官兵隨滿洲八旗和漢軍八旗官兵駐防鳳凰城,在靉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屯墾。今主要聚居於鳳城大堡蒙古族鎮,有鄂,陳,康,蘇,戴,卜,白,常,巴,謝,何,吳,石,艾,張,王,李,馬等姓氏。


    李雅拉氏(李氏)


    取首音“李”為姓,岫岩的哈達碑鄉李氏,隸鑲紅旗蒙古。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來岫岩奇風嶺駐防,今散居於岫岩的湯池,鳳城的賽馬等地。


    漢軍旗人有盛京旗籍和鳳城旗籍之分。


    盛京旗籍有:王氏,教氏,管氏,李氏,顧氏,盧氏,曾氏,黃氏,扈氏,門氏,閻氏,艾氏等姓氏。鳳城旗籍有:夏氏,安氏,門氏等姓氏。另有清初駐鳳城壯丁,原是福建人,因為平定“三藩之亂”有功,被編入八旗。四名馬夫,也分別編入正黃旗漢軍(薑氏),正紅旗漢軍(趙氏),正藍旗漢軍(傅氏),正白旗漢軍(曹氏)。還有台丁,站丁原來是雲南人,平定吳三桂時被俘虜,解至盛京兵部拔駐柳邊條和驛站做苦工。台丁挖邊壕,站丁遞送公文,其姓氏有:吳氏,李氏,王氏,劉氏,宮氏,宋氏等姓氏。


    滿族飲食品種繁多,風味獨特


    滿族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生醬(大醬)。蔬菜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雜以野菜(薔蒿、蒙菜等)及菌類。滿族先人好漁獵,祭祀時除用家禽、家畜肉外,還有鹿廉、漳、豹、雁、魚等。尤喜食豬肉。豬肉多用白水煮,謂之“白煮肉”。設大宴時多用烤全羊。滿人忌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凡是用狗皮做的東西都是禁止使用的。據說狗救過滿族始祖的命,所以滿族人對狗有特殊的感情。


    主食


    日常飲食


    滿族人過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蕎麥為主食,現在以小麥、大米為主食。滿族人一日三餐,習慣早晚吃幹飯或稀飯,晌午吃用黃米或高梁等做成的餅、糕、饅頭、餑餑、水團子之類。做幹飯多用小米、高粱、玉米。副食有各種蔬菜。


    主食品種豐富,有停悸、煮悸博(餃子)、米飯、林米水飯、高粱米(休米)豆幹飯、治略、豆擦糕、酸湯子等。好吃粘食和甜味食品。下邊簡介幾種有代表性的主食:


    小肉飯,又稱揚子飯,是傳統食品。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起燜製。如果多放些水,則成鞋子粥。


    主食最大特點是“粘”。早自清代,滿族人就喜歡粘食。取其易存放、耐饑餓、便於遊獵和遠途征戰攜帶之利。今河北各地滿族家庭,普遍喜歡用粘米麵做餑餑、涼糕、切糕、炸糕等食品。


    樟欏葉餅:青龍滿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夏季喜歡用粘米麵做“樟欏葉餅”。方法是把粘麵和好攤在楞葉上,中間放餡,合上後蒸熟,其味清香。


    龍虎鬥: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炯的飯。因“鬥”與“豆”諧音,大米、林米喻之龍虎,故又稱“龍虎鬥”。


    秫米水飯:將秫米放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滿族人喜歡吃粘食,餑餑是滿族人祭祀中必備祭品。因為它便於攜帶並且經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軍糧。它至今仍是滿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因季節不同做法有別,春做豆麵餑餑,夏做蘇葉餑餑,秋冬做粘糕餑餑。豆麵餑餑,是將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麵蒸成。同時將黃豆炒熟磨麵,餑餑蘸豆麵,呈金黃色,又粘又香。蘇葉餑餑,是將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麵,將小豆煮爛成豆沙,包人蘇葉中蒸成。蘇葉為農家所種,味清香。粘糕餑餑,也是將大黃米、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麵蒸成,內可夾小豆泥,食用時蘸糖或油煎。


    滿族人習慣養豬,每年春節殺的年豬,把一部分肥肉醃在壇子裏,以備一年的吃用。其餘的用來改善生活,款待來客。最習慣吃的是白肉、血腸、豬肉、酸菜粉條。吃飯時,把做好的菜連鍋端上,將飯桌中間可自動開合的圓板拿下,鍋坐在桌上,桌下放一火盆,對準鍋底加熱。有的人家備有寬沿大火盆,將萊鍋坐在支起來的鐵架上。火苗徐徐升起,菜鍋嘟嘟作響,眾人盤膝圍坐,從鍋中直接夾菜,麵前放一醬碟(放在火盆沿上)用來調味。


    節日飲食


    逢節慶日,滿族人都吃餃子,陰曆除夕年飯必吃手扒肉。滿式糕點獨具風味。如“薩其瑪”就是至今仍受人們歡迎的糕點之一。


    小餑餑:多在冬季以粘米麵製作。餑餑小如雞蛋,一做幾缸幾簍,蒸熟後放冷屋凍上,隨吃隨熱。


    荷葉餅:易縣西陵滿族鄉滿族家庭有農曆二月吃“荷葉餅”的習慣。荷葉餅用白麵做,為扁圓形,裏麵放香油、鹽,熟後掰開成兩片(有一麵連在一起)、裹雞蛋、肉片、芥菜等,卷成荷葉形,即可食用。荷葉餅在長城以北和遵化縣東陵叫“春餅”,其做法與西陵大體相同。


    副食


    火鍋:以酸菜、粉條、蘑茹、豬肉或其它禽獸之肉做的“火鍋”,是滿族傳統的飲食風味。自清代以來,一直傳承不衰。


    血腸:滿族喜吃豬肉。逢年節殺豬時,都要請客,名曰“吃血腸”。豬血兌上溫水放上調料,灌到豬腸裏,煮熟即可食用,名為“血腸”。


    鹿尾(yer):易縣西陵滿族鄉忠義村、龍裏華村、泰和莊村居住的滿族,還有一種叫“鹿尾”的特殊食品。其做法是將豬肝切成泥,用煮肉湯加東北大鬆籽、薑汁、香油、麻醬、雞蛋等原料調成糊狀,灌到豬大腸裏,煮熟後即可食用。待客時切成手指厚小塊,放到碟裏,每碟八塊。吃時必剩兩塊,否則為不敬。


    樽(dun)菜:選細嫩白菜心,用線繩捆成拇指粗,捆一節切一節,長約二寸,用開水焯後,擺放好,用小米米湯澆在上麵,放酸為止。吃時用水洗淨,放入盤內,撒上白糖後食用。其味酸甜可口,又脆又香。


    “薩其瑪”是滿語,漢語叫“金絲糕”,香酥可口,油而不膩,是滿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糕點。滿族的飲食,過去喜吃小米、黃米幹飯與黃米餑餑(豆包):逢年過節吃餃子,農曆除夕必須吃手扒肉,滿族具有獨特風味的“薩其瑪”至今仍是廣大人民愛吃的點心。據說雲南特產食品火腿月餅和“薩其瑪”,就是由滿族人開辦的全番樓首先生產的薩其瑪: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用麵粉、大油、白糖、鮮蛋、麻仁、桂花、果料等製成,色澤金黃,綿軟香甜,軟硬適度。具有百年曆史的保定四美齋糕點鋪製作的“薩其瑪”,至今盛名不衰。


    大八件:易縣“大八件”糕點,每種上麵都打有紅戳。大八件為:薩其瑪、饊子、大餑餑、雙麻、福壽糕、蜜食、扒拉餅、蓼化。


    曆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紮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女子喜穿長及腳麵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將旗袍麵上繡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繡花鞋,褲腿紮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製,花色品種繁多,製作精美。入關以後,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


    旗袍:旗袍是滿族婦女傳統服飾。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突出了婦女體形的曲線美。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儀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旗袍基本與男式相同,隻是多一些裝飾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外,下擺及小腿,有繡花紋飾。滿族婦女往往在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根據季節變化,還可分為單、夾、棉、皮等幾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色芬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國色芬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