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八旗
清代軍事組織名稱。與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共同構成清代八旗的整體。其建製、旗色與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見八旗製度)同。清太祖努爾哈赤時,將降服的漢人編成十六個佐領,隸滿洲八旗。明崇禎四年(1631),皇太極為平衡八旗旗主諸貝勒的軍事勢力,以漢人精於火器,撥出漢人別置一軍,名“烏真超哈”(“烏真”,漢語“重”的意思,“超哈”,漢語“兵”或“軍”的意思),佟養性為昂邦章京(總管)。十年分為二旗,石廷柱為左翼一旗固山額真(見都統)、馬光遠為右翼一旗固山額真。十二年分為四旗,石廷柱、馬光遠、王世選、巴顏為固山額真。十五年增編為八旗,以祖澤潤、劉之源、吳守進、金礪、佟圖賴、石廷柱、巴顏、李國翰為固山額真,計一百二十九個佐領,兩萬四千五百人。進關後,因形勢劇變,陸續編進了新投降和改編的漢人官兵,發展為二百七十個佐領,兵額兩萬人。編製擴大一倍多,兵額卻少於初建。官多兵少,體現了籠絡漢降官的政策。康熙中期以後,為加強對其控製,參領以上員缺,每以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補授。清代,除滿族人被編入“八旗製度”外,還有部分“蒙古”和“漢軍”也被編入八旗之下,他們被稱為“旗人”。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起八旗製度後,經過20年的發展,八旗中已擁有了許多蒙古族兵丁,他們先被編入“蒙古牛錄”,後又被稱為蒙古左營和右營。皇太極即位後,為充分利用蒙古族之武力,決定將蒙古兵丁從滿洲八旗中分出,另外成立“八旗蒙古“。清太宗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極編定內外喀喇沁壯丁共人,從中選出7830人,以此為基礎,合以原來左右兩營蒙古兵丁,合而編為8個旗,即蒙古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皇太極分別任命阿代、達賴、恩格圖、布彥代、伊拜、蘇納、吳賴、扈什布為固山額真(旗長)。
八旗蒙古的政治地位與八旗滿洲基本相同,其組織形式和內部機構也與八旗滿洲基本一樣,隻是甲喇和牛錄的額定數量較少。規定每旗下設兩甲喇,每甲喇下牛錄數目不等。從此,這支以喀喇沁蒙古人為主體的軍隊成為清朝所倚重的直轄軍隊之一,為清朝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隨後,它又隨同八旗滿洲和八旗漢軍駐防於京城和全國各地。
清朝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亦稱八旗蒙古(非遊牧八旗)。與滿洲八旗、漢軍八旗構成八旗軍的整體,皆以兵籍編製。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蒙古八旗產生於盟旗製度之前,與盟旗製度不同,直屬清廷。遊牧八旗(如察哈爾)和劄薩克旗(屬盟旗製度)為軍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機構,歸理藩院管轄。遠在盟旗製度產生以前,滿洲統治者即將歸附及俘虜來的蒙古人編為蒙古牛錄,列入滿洲八旗。清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內喀爾喀五部的台吉古爾布什,莽古勒率眾600戶投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令其轄滿洲、蒙古牛錄(相當於佐領)各一。隨著後金的不斷強盛,前來歸附的蒙古人數日益增加,到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擴編為5個蒙古牛錄。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擴編為2個蒙古旗。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將原來的蒙古牛錄和新附的蒙古部眾統一組編,建立蒙古八旗,其編製與滿洲八旗完全一致。清軍入關後,將蒙古八旗分成駐京八旗蒙古和駐防八旗蒙古。
八旗滿洲:清代八旗組織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俗稱滿洲八旗。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後,根據政治軍事形勢發展的需要,將滿族社會原有的牛錄組織加以改組擴大,於明萬曆29年(1601)建黃、紅、藍、白四旗。43年(1615)最後編成以八旗為名稱的長期組織,即正黃、鑲黃、正紅、鑲紅、正藍、鑲藍、正白、鑲白八旗,即後來的八旗滿洲。八旗初創時有滿洲牛錄308個,清入關後,康熙時有較大發展,滿洲牛錄達669個。此後略有增加,嘉慶時有滿洲牛錄681個(一說675個),清末基本保持在這一水平上。八旗滿洲地位最高。
八旗漢軍:俗稱漢軍八旗。滿語“烏真超哈”意為重兵即炮兵。太祖創製八旗組織時將降附的部分漢人編為牛錄,隸八旗滿洲下。太宗皇太極天聰五年(1631),初設漢軍一旗。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又分二旗為四旗,於原有旗色之外,又增加鑲黃、白、紅色。七年(1642),正式編為八旗漢軍,編製、旗色、官製與八旗滿洲同。崇德末有漢軍牛錄157個又半分牛錄5個。清軍入關後續有增加。順治十五年(1658)為206個又半分牛錄3個。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個又半分牛錄1個。雍正十二年(1734),定為270個。乾隆以後因八旗生計問題,製定漢軍八旗出旗為民的政策,漢軍發展受到限製。乾隆五十五年(1790),減少到266個,直至清末未變。
八旗蒙古:俗稱蒙古八旗。太祖創製八旗組織時,將歸附的部分蒙古人編入滿洲牛錄,其餘單獨編為蒙古牛錄。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左右二營,八年(1634)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至九年,因蒙古降眾增多,乃正式編為八旗蒙古,旗色與八旗滿洲相同,以後續有降附的蒙古人編入。崇德末年(1636-------1643),有蒙古牛錄117個又半分牛錄5個,順治時增加11個,康熙時增加76個,雍正三年(1724)定製為204個。清末,滿洲八旗內仍有蒙古牛錄35個又半分牛錄2個。分為駐京蒙古八旗和駐防蒙古八旗。
八旗子弟泛指八旗人的後代,又稱旗人。八旗子弟並非貴族,隻是兵丁,八旗中官員子弟多為紈絝子弟。
八旗製是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製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各旗當中因族源不同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滿洲、蒙古、漢軍同屬一旗,旗色亦相同,八旗軍人數最多時有27萬人。
清代八旗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組成的,除了滿族、漢族和蒙古族外,還有鄂溫克、達斡爾、錫伯等。
八旗旗色的分別為正黃、正紅、正白、正藍、鑲黃、鑲紅、鑲白、鑲藍。這些旗的編製,是合軍政、民政於一體的。
八旗根據組成成員亦可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
創建
牛錄一詞最早見於《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大明萬曆十二年,努爾哈赤賜予鵝爾古尼、老科“牛祿之爵屬三百人”至少在此時已經形成了牛錄製度,為後來努爾哈赤創建八旗製度奠定了基礎。
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將每300人設立一牛錄厄真,牛錄遂為定數,牛錄額真始為官名
努爾哈赤隨後發展壯大,以五牛錄為一劄欄厄真,五劄欄厄真立一固山厄真,固山厄真左右設立美淩厄真。原來的旗幟有黃白藍紅四種顏色,在這四種顏色的基礎上設立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種旗幟,八旗便由此產生。
成立
天聰二年,皇太極確立八旗製度。
滿族的民族前身
滿族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國史籍中所記載的肅慎人。肅慎人生活在黑龍江、烏蘇裏江、鬆花江流域,東臨大海。到了周武王與周成王時,史書上曾記載他們進獻過“楛矢石始砮”。在中國以後的史書中,肅慎即被稱為“挹婁”。挹婁生活的地區大致與肅慎相同,不過一部分部落已遷徙到今吉林省和遼寧省東北部。這時挹婁與中央政權的關係更為密切。挹婁人以采獵為主,種五穀、養牲畜。到了北朝和隋唐時期,肅慎人和挹婁的後人被稱為“勿吉”和“靺鞨”。他們與中原王朝不僅有密切的經濟聯係,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聯係。隋煬帝曾封其首領突地稽為“遼西太守”,唐太宗封其為“右衛將軍”。
公元7世紀末,因為戰亂一部分靺鞨人東遷,後定居於鬆花江上遊、長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國”,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以後便以“渤海”為號。唐中期,渤海統一了拂涅、號室等部,統轄地域北至鬆花江下遊、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渤海建國200多年,後被遼政權所滅。
靺鞨部落中的另一部分黑水部分布很廣,其生活地域在今黑龍江省愛輝縣以東、依蘭縣以北、直臨大海的黑龍江下遊地區。唐玄宗時,封其首領倪屬利稽為“勃利州刺史”,後又設黑水軍、黑水府。渤海國被滅以後,黑水靺鞨向南遷移,《遼史》中契丹人稱其為“女直(女真)”(《遼史》稱“女真”為“女直”是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之諱)。此後靺鞨這一稱謂便被“女真”所取代。
清代軍事組織名稱。與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共同構成清代八旗的整體。其建製、旗色與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見八旗製度)同。清太祖努爾哈赤時,將降服的漢人編成十六個佐領,隸滿洲八旗。明崇禎四年(1631),皇太極為平衡八旗旗主諸貝勒的軍事勢力,以漢人精於火器,撥出漢人別置一軍,名“烏真超哈”(“烏真”,漢語“重”的意思,“超哈”,漢語“兵”或“軍”的意思),佟養性為昂邦章京(總管)。十年分為二旗,石廷柱為左翼一旗固山額真(見都統)、馬光遠為右翼一旗固山額真。十二年分為四旗,石廷柱、馬光遠、王世選、巴顏為固山額真。十五年增編為八旗,以祖澤潤、劉之源、吳守進、金礪、佟圖賴、石廷柱、巴顏、李國翰為固山額真,計一百二十九個佐領,兩萬四千五百人。進關後,因形勢劇變,陸續編進了新投降和改編的漢人官兵,發展為二百七十個佐領,兵額兩萬人。編製擴大一倍多,兵額卻少於初建。官多兵少,體現了籠絡漢降官的政策。康熙中期以後,為加強對其控製,參領以上員缺,每以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補授。清代,除滿族人被編入“八旗製度”外,還有部分“蒙古”和“漢軍”也被編入八旗之下,他們被稱為“旗人”。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起八旗製度後,經過20年的發展,八旗中已擁有了許多蒙古族兵丁,他們先被編入“蒙古牛錄”,後又被稱為蒙古左營和右營。皇太極即位後,為充分利用蒙古族之武力,決定將蒙古兵丁從滿洲八旗中分出,另外成立“八旗蒙古“。清太宗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極編定內外喀喇沁壯丁共人,從中選出7830人,以此為基礎,合以原來左右兩營蒙古兵丁,合而編為8個旗,即蒙古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皇太極分別任命阿代、達賴、恩格圖、布彥代、伊拜、蘇納、吳賴、扈什布為固山額真(旗長)。
八旗蒙古的政治地位與八旗滿洲基本相同,其組織形式和內部機構也與八旗滿洲基本一樣,隻是甲喇和牛錄的額定數量較少。規定每旗下設兩甲喇,每甲喇下牛錄數目不等。從此,這支以喀喇沁蒙古人為主體的軍隊成為清朝所倚重的直轄軍隊之一,為清朝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隨後,它又隨同八旗滿洲和八旗漢軍駐防於京城和全國各地。
清朝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亦稱八旗蒙古(非遊牧八旗)。與滿洲八旗、漢軍八旗構成八旗軍的整體,皆以兵籍編製。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蒙古八旗產生於盟旗製度之前,與盟旗製度不同,直屬清廷。遊牧八旗(如察哈爾)和劄薩克旗(屬盟旗製度)為軍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機構,歸理藩院管轄。遠在盟旗製度產生以前,滿洲統治者即將歸附及俘虜來的蒙古人編為蒙古牛錄,列入滿洲八旗。清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內喀爾喀五部的台吉古爾布什,莽古勒率眾600戶投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令其轄滿洲、蒙古牛錄(相當於佐領)各一。隨著後金的不斷強盛,前來歸附的蒙古人數日益增加,到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擴編為5個蒙古牛錄。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擴編為2個蒙古旗。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將原來的蒙古牛錄和新附的蒙古部眾統一組編,建立蒙古八旗,其編製與滿洲八旗完全一致。清軍入關後,將蒙古八旗分成駐京八旗蒙古和駐防八旗蒙古。
八旗滿洲:清代八旗組織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俗稱滿洲八旗。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後,根據政治軍事形勢發展的需要,將滿族社會原有的牛錄組織加以改組擴大,於明萬曆29年(1601)建黃、紅、藍、白四旗。43年(1615)最後編成以八旗為名稱的長期組織,即正黃、鑲黃、正紅、鑲紅、正藍、鑲藍、正白、鑲白八旗,即後來的八旗滿洲。八旗初創時有滿洲牛錄308個,清入關後,康熙時有較大發展,滿洲牛錄達669個。此後略有增加,嘉慶時有滿洲牛錄681個(一說675個),清末基本保持在這一水平上。八旗滿洲地位最高。
八旗漢軍:俗稱漢軍八旗。滿語“烏真超哈”意為重兵即炮兵。太祖創製八旗組織時將降附的部分漢人編為牛錄,隸八旗滿洲下。太宗皇太極天聰五年(1631),初設漢軍一旗。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又分二旗為四旗,於原有旗色之外,又增加鑲黃、白、紅色。七年(1642),正式編為八旗漢軍,編製、旗色、官製與八旗滿洲同。崇德末有漢軍牛錄157個又半分牛錄5個。清軍入關後續有增加。順治十五年(1658)為206個又半分牛錄3個。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個又半分牛錄1個。雍正十二年(1734),定為270個。乾隆以後因八旗生計問題,製定漢軍八旗出旗為民的政策,漢軍發展受到限製。乾隆五十五年(1790),減少到266個,直至清末未變。
八旗蒙古:俗稱蒙古八旗。太祖創製八旗組織時,將歸附的部分蒙古人編入滿洲牛錄,其餘單獨編為蒙古牛錄。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左右二營,八年(1634)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至九年,因蒙古降眾增多,乃正式編為八旗蒙古,旗色與八旗滿洲相同,以後續有降附的蒙古人編入。崇德末年(1636-------1643),有蒙古牛錄117個又半分牛錄5個,順治時增加11個,康熙時增加76個,雍正三年(1724)定製為204個。清末,滿洲八旗內仍有蒙古牛錄35個又半分牛錄2個。分為駐京蒙古八旗和駐防蒙古八旗。
八旗子弟泛指八旗人的後代,又稱旗人。八旗子弟並非貴族,隻是兵丁,八旗中官員子弟多為紈絝子弟。
八旗製是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製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各旗當中因族源不同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滿洲、蒙古、漢軍同屬一旗,旗色亦相同,八旗軍人數最多時有27萬人。
清代八旗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組成的,除了滿族、漢族和蒙古族外,還有鄂溫克、達斡爾、錫伯等。
八旗旗色的分別為正黃、正紅、正白、正藍、鑲黃、鑲紅、鑲白、鑲藍。這些旗的編製,是合軍政、民政於一體的。
八旗根據組成成員亦可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
創建
牛錄一詞最早見於《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大明萬曆十二年,努爾哈赤賜予鵝爾古尼、老科“牛祿之爵屬三百人”至少在此時已經形成了牛錄製度,為後來努爾哈赤創建八旗製度奠定了基礎。
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將每300人設立一牛錄厄真,牛錄遂為定數,牛錄額真始為官名
努爾哈赤隨後發展壯大,以五牛錄為一劄欄厄真,五劄欄厄真立一固山厄真,固山厄真左右設立美淩厄真。原來的旗幟有黃白藍紅四種顏色,在這四種顏色的基礎上設立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種旗幟,八旗便由此產生。
成立
天聰二年,皇太極確立八旗製度。
滿族的民族前身
滿族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國史籍中所記載的肅慎人。肅慎人生活在黑龍江、烏蘇裏江、鬆花江流域,東臨大海。到了周武王與周成王時,史書上曾記載他們進獻過“楛矢石始砮”。在中國以後的史書中,肅慎即被稱為“挹婁”。挹婁生活的地區大致與肅慎相同,不過一部分部落已遷徙到今吉林省和遼寧省東北部。這時挹婁與中央政權的關係更為密切。挹婁人以采獵為主,種五穀、養牲畜。到了北朝和隋唐時期,肅慎人和挹婁的後人被稱為“勿吉”和“靺鞨”。他們與中原王朝不僅有密切的經濟聯係,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聯係。隋煬帝曾封其首領突地稽為“遼西太守”,唐太宗封其為“右衛將軍”。
公元7世紀末,因為戰亂一部分靺鞨人東遷,後定居於鬆花江上遊、長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國”,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以後便以“渤海”為號。唐中期,渤海統一了拂涅、號室等部,統轄地域北至鬆花江下遊、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渤海建國200多年,後被遼政權所滅。
靺鞨部落中的另一部分黑水部分布很廣,其生活地域在今黑龍江省愛輝縣以東、依蘭縣以北、直臨大海的黑龍江下遊地區。唐玄宗時,封其首領倪屬利稽為“勃利州刺史”,後又設黑水軍、黑水府。渤海國被滅以後,黑水靺鞨向南遷移,《遼史》中契丹人稱其為“女直(女真)”(《遼史》稱“女真”為“女直”是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之諱)。此後靺鞨這一稱謂便被“女真”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