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白旗滿洲,清代八旗之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上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末末代皇後婉容是正白旗人。
鑲藍旗滿洲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
正藍旗滿洲,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紅旗滿洲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紅旗滿洲,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
固山:滿語gusa之音譯,意為‘旗’,即八旗製度中最大的組織單位。
甲喇:滿語jn之音譯。意為‘段’、‘節’,為固山額真與牛錄額真之間的環節官員。
牛錄:滿語niru,作‘大箭’解
額真:滿語ejen,作‘主’解
梅勒:滿語meiren,原意是‘肩’,有兩邊、副手之意。
上三旗之一。
【清末期管轄兵力】:92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力(滿洲八旗中人口最多)
【總人口】:約15萬人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2萬6千兵力
【總人口】:約13萬人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74個佐領、兵2萬3千
【總人口】:約11萬5千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兵2萬6千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3個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2萬6千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7個佐領、1個半分佐領、兵2萬7千
【總人口】:約13萬5千人
曆史評說
一、初期的曆史積極性
八旗製度在清朝初年對滿洲滿族社會而言確實起到了積極的曆史作用。在八旗製度出現以前女真社會大多以鬆散的氏族領主封建製為特征,北方東海女真與索倫部各部甚至停留在酋邦部落階段,各地社會經濟發展不單緩慢而且極不平衡。由於各地領主的割據女真社會在政治上長期得不到統一,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經濟往來受到限製。以明中期諭治遼東記錄為例,僅成化至弘治兩朝(1465年-------1505年)四十年間授予女真各部的敕書就多達三千多道。敕書是女真各部領主與明朝內地通商貿易的憑證,本以冊封官職順序按數發授。然而,由於女真社會的長期分裂無秩序敕書的發放也隨之失控,女真大小領主為取得更多與明朝官方的貿易機會相互掠搶爭奪敕書與官印,再加之明朝利用這種政治經濟優勢從中操控牽製,女真各部之間強淩弱眾暴寡,彼此仇殺時有發生,這種狀態嚴重態破壞了女真社會的長治久安,同時也成為滿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17世紀以後番薯高粱等高產作物由內地引種至遼東並迅速推廣至女真各部,這使滿洲地區的糧食產量顯著提高,也進一步催化了當地社會經濟的進一部發展,分散的領主割據製度越來越不不能適應大規模的生產組織,政治統一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須要。由此,各部領主之間的兼並戰爭也越發激烈,從明朝初期的三百餘部到清太祖、太宗兩朝統一之前已僅存二十個部落。各部軍事組織逐步嚴密化,正規化,戰爭的規模也逐漸升級,八旗製度便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應運而生。
努爾哈赤在以往氏族圍獵組織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創新形成了八旗製度。以往女真各部是以領主氏族為核心其他附庸氏族作為領主家的包依尼雅瑪(滿語即:家丁、家奴)依賴領主氏族分賜的土地生活,並以交納供賦,承擔軍事任務作為對領主的義務迴報。產生於這種氏族領主製中的軍事形式是以領主本氏族的軍隊為主體,其他附庸氏族按封地大小分別攤派數量不等的軍隊跟從為特征。領主氏族的統帥隻能直接管轄自家的軍隊,對其屬下眾多附庸氏族的''私兵''則無法直接掌握。因此,在氏族領主軍隊裏最高統帥的職權實際上僅僅限於戰時的謀略指揮層麵,而對於軍事後勤、部隊編製、軍事紀律、等諸多方麵卻根本無從涉及,也就談不上軍事組織的日常管理與製度建設了。這樣的軍事組織模式被稱為‘領主包依軍製’,在領主包依軍製的基礎上,各大領主之間又根據自身的利益彼此結成軍事同盟通過公選產生統帥,這樣的軍事組織又備稱作''領主同盟軍製''。當時女真各部大多使用這兩種軍製,尤以海西女真扈倫四部最為典型。但,無論是領主包依軍製還是領主同盟軍製,其組成的軍隊體係都是相當鬆散的,充其量隻能應付臨時的部落衝突維護地方領主的各自利益,而不能支持建立國家組織,更不具備完成統一的能力。相比過去的氏族領主同盟軍製與包依軍製,八旗製度有其明顯優勢。八旗製度形成的基礎首要以打破氏族領地體係為前提,努爾哈赤通過武力剝奪了被其征服諸部的土地所有權,同時對覺羅氏以下的附庸氏族也不分賜土地,剝奪了以氏族為單位的土地使用權。領地的喪失使過去在同姓氏族內的公共生產模式消失,氏族體係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其組織隨之瓦解私家利益也就不存在了。這不僅大大削弱了服用氏族對領主家的離心力,還使原先包裹於氏族內部的單個家庭與個人被從氏族組織內剝離出來,直接成為受後金政權管轄的臣民,努爾哈赤則利用八旗製度將這些臣民編入各旗形成''旗人''階層。旗人生活在八旗製度的嚴密組織體係之內,在日常勞作時直接聽命於甲剌、牛錄組織的生產安排,為國家統一的整體戰略服務。在戰爭時又直接服從最高統帥努爾哈赤的軍事調度,這樣組建的軍隊,號令統一,紀律森嚴,訓練有素,在清朝初期一度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僅憑十三副鎧甲起家的努爾哈赤能夠建國稱汗,統一女真各部,直至最後取代明朝問鼎中原,八旗製度即是主要的軍事保障。以至於在清朝初年統一全國及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主權的戰爭中,清軍以八旗為主力平定三藩,遠征新疆,戍守西藏,抗擊沙俄,其間八旗製度均發揮了及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曆史作用。
二、衰落的曆史必然性
但,人類曆史上任何一種製度都是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而產生,同時也因社會發展變化而淘汰,清代的八旗製度自然也不例外。
從八旗製度誕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著致命的弊病,而且這些弊病幾乎是無法克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顯現直至導致這一製度的最終崩潰。
鑲藍旗滿洲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
正藍旗滿洲,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紅旗滿洲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紅旗滿洲,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
固山:滿語gusa之音譯,意為‘旗’,即八旗製度中最大的組織單位。
甲喇:滿語jn之音譯。意為‘段’、‘節’,為固山額真與牛錄額真之間的環節官員。
牛錄:滿語niru,作‘大箭’解
額真:滿語ejen,作‘主’解
梅勒:滿語meiren,原意是‘肩’,有兩邊、副手之意。
上三旗之一。
【清末期管轄兵力】:92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力(滿洲八旗中人口最多)
【總人口】:約15萬人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2萬6千兵力
【總人口】:約13萬人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74個佐領、兵2萬3千
【總人口】:約11萬5千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兵2萬6千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3個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2萬6千
【總人口】:約13萬人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7個佐領、1個半分佐領、兵2萬7千
【總人口】:約13萬5千人
曆史評說
一、初期的曆史積極性
八旗製度在清朝初年對滿洲滿族社會而言確實起到了積極的曆史作用。在八旗製度出現以前女真社會大多以鬆散的氏族領主封建製為特征,北方東海女真與索倫部各部甚至停留在酋邦部落階段,各地社會經濟發展不單緩慢而且極不平衡。由於各地領主的割據女真社會在政治上長期得不到統一,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經濟往來受到限製。以明中期諭治遼東記錄為例,僅成化至弘治兩朝(1465年-------1505年)四十年間授予女真各部的敕書就多達三千多道。敕書是女真各部領主與明朝內地通商貿易的憑證,本以冊封官職順序按數發授。然而,由於女真社會的長期分裂無秩序敕書的發放也隨之失控,女真大小領主為取得更多與明朝官方的貿易機會相互掠搶爭奪敕書與官印,再加之明朝利用這種政治經濟優勢從中操控牽製,女真各部之間強淩弱眾暴寡,彼此仇殺時有發生,這種狀態嚴重態破壞了女真社會的長治久安,同時也成為滿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17世紀以後番薯高粱等高產作物由內地引種至遼東並迅速推廣至女真各部,這使滿洲地區的糧食產量顯著提高,也進一步催化了當地社會經濟的進一部發展,分散的領主割據製度越來越不不能適應大規模的生產組織,政治統一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須要。由此,各部領主之間的兼並戰爭也越發激烈,從明朝初期的三百餘部到清太祖、太宗兩朝統一之前已僅存二十個部落。各部軍事組織逐步嚴密化,正規化,戰爭的規模也逐漸升級,八旗製度便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應運而生。
努爾哈赤在以往氏族圍獵組織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創新形成了八旗製度。以往女真各部是以領主氏族為核心其他附庸氏族作為領主家的包依尼雅瑪(滿語即:家丁、家奴)依賴領主氏族分賜的土地生活,並以交納供賦,承擔軍事任務作為對領主的義務迴報。產生於這種氏族領主製中的軍事形式是以領主本氏族的軍隊為主體,其他附庸氏族按封地大小分別攤派數量不等的軍隊跟從為特征。領主氏族的統帥隻能直接管轄自家的軍隊,對其屬下眾多附庸氏族的''私兵''則無法直接掌握。因此,在氏族領主軍隊裏最高統帥的職權實際上僅僅限於戰時的謀略指揮層麵,而對於軍事後勤、部隊編製、軍事紀律、等諸多方麵卻根本無從涉及,也就談不上軍事組織的日常管理與製度建設了。這樣的軍事組織模式被稱為‘領主包依軍製’,在領主包依軍製的基礎上,各大領主之間又根據自身的利益彼此結成軍事同盟通過公選產生統帥,這樣的軍事組織又備稱作''領主同盟軍製''。當時女真各部大多使用這兩種軍製,尤以海西女真扈倫四部最為典型。但,無論是領主包依軍製還是領主同盟軍製,其組成的軍隊體係都是相當鬆散的,充其量隻能應付臨時的部落衝突維護地方領主的各自利益,而不能支持建立國家組織,更不具備完成統一的能力。相比過去的氏族領主同盟軍製與包依軍製,八旗製度有其明顯優勢。八旗製度形成的基礎首要以打破氏族領地體係為前提,努爾哈赤通過武力剝奪了被其征服諸部的土地所有權,同時對覺羅氏以下的附庸氏族也不分賜土地,剝奪了以氏族為單位的土地使用權。領地的喪失使過去在同姓氏族內的公共生產模式消失,氏族體係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其組織隨之瓦解私家利益也就不存在了。這不僅大大削弱了服用氏族對領主家的離心力,還使原先包裹於氏族內部的單個家庭與個人被從氏族組織內剝離出來,直接成為受後金政權管轄的臣民,努爾哈赤則利用八旗製度將這些臣民編入各旗形成''旗人''階層。旗人生活在八旗製度的嚴密組織體係之內,在日常勞作時直接聽命於甲剌、牛錄組織的生產安排,為國家統一的整體戰略服務。在戰爭時又直接服從最高統帥努爾哈赤的軍事調度,這樣組建的軍隊,號令統一,紀律森嚴,訓練有素,在清朝初期一度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僅憑十三副鎧甲起家的努爾哈赤能夠建國稱汗,統一女真各部,直至最後取代明朝問鼎中原,八旗製度即是主要的軍事保障。以至於在清朝初年統一全國及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主權的戰爭中,清軍以八旗為主力平定三藩,遠征新疆,戍守西藏,抗擊沙俄,其間八旗製度均發揮了及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曆史作用。
二、衰落的曆史必然性
但,人類曆史上任何一種製度都是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而產生,同時也因社會發展變化而淘汰,清代的八旗製度自然也不例外。
從八旗製度誕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著致命的弊病,而且這些弊病幾乎是無法克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顯現直至導致這一製度的最終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