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遊神
或稱聖駕巡遊、遊老爺,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它喜慶節日裏,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到神廟裏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裏,然後抬出廟宇遊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裏,保佑合境平安。
2、拗九節
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傳統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經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迴娘家孝敬父母。
3、拗九粥
福建福州特有的名點之一,是在拗九節時煮的甜粥。製作材料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為主,可加入蓮子、白果等,與白米摻糯米加紅糖同煮至熟或烯爛成粥即可食用。
4、做年
老福州人“做年”,福州民俗專家邱登輝介紹說,主要有四種說法:其一,初一、初二、初三;其二,農曆十二月初一“筅堂”開始,到“二月二”龍抬頭,這兩個多月都在“年”的概念裏,即“年暝兜”;
其三,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拗九節)都算過年,曆時45天;其四,農曆十二月廿四祭灶到正月廿九拗九節。
5、壓浪
漁民出海祈求沒有風浪,也有“壓亂”的意思,故福州人稱它為“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餞行、過九(虛齡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麵。
故事一:“三山“由來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無諸定冶城、閩國定都福州、南宋趙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臨時王都、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2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宋末北方動亂,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使福州先後兩度成為臨時京都。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其中1933年,福建事變時期,曾一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的“國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無諸建冶城、嚴高建子城、唐建羅城、梁建夾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福州曆史悠久。首先,距今5000多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已寓居於今平潭縣殼丘頭。隨後,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和青銅時期,原始民族部落在閩江下遊沿岸的曇石山、黃土侖等地長期定居。其土著居民為“閩人“。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國所敗,王族南奔,進入福建與閩族人結合,史稱“閩越人“。又傳七代至無諸,自立為閩越王;秦時將其降為君長。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助漢滅楚有功,複封為閩越王,建立閩越國,都東冶,在今福州冶山一帶創“冶城“,至今2200周年。經過晉代“衣冠南渡,八姓入閩“,唐末五代“十八姓從王“,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等3次中原人與閩越人的大融合,福州經濟、文化日益發展,城池不斷擴大。晉代修“子城“,唐末五代連續築“羅城“和“夾城“,宋朝拓“外城“,明初砌“府城“。這前後6城,奠定了福州城區“三山鼎立、兩塔對峙“的傳統格局。其次,福州從秦代設閩中郡,而後一直是福建的政治中心。自晉代起屢作郡城、州城,至元朝確立了省城的地位。特別是先後5度建過帝王都,其中古代有閩越國都,閩王王審知王都和宋末、明末的兩次臨時京都;1933年“福建事變“中,又定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國都。第三,福州從漢代起即有海外貿易。三國吳開始建立造船基地。唐朝,這裏與泉州並成為國際貿易港。宋代為全國造船中心。明朝對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累次在這裏候風、補給、增員,然後揚帆遠航。戚繼光抗倭,在這裏創下光輝業跡。近代辟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成為中國東南的重要港口。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曆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中國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區。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占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麵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采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杆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隻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三坊七巷圖“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曆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裏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在首屆“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區評選”中,我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獲選“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區”。
或稱聖駕巡遊、遊老爺,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它喜慶節日裏,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到神廟裏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裏,然後抬出廟宇遊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裏,保佑合境平安。
2、拗九節
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傳統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經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迴娘家孝敬父母。
3、拗九粥
福建福州特有的名點之一,是在拗九節時煮的甜粥。製作材料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為主,可加入蓮子、白果等,與白米摻糯米加紅糖同煮至熟或烯爛成粥即可食用。
4、做年
老福州人“做年”,福州民俗專家邱登輝介紹說,主要有四種說法:其一,初一、初二、初三;其二,農曆十二月初一“筅堂”開始,到“二月二”龍抬頭,這兩個多月都在“年”的概念裏,即“年暝兜”;
其三,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拗九節)都算過年,曆時45天;其四,農曆十二月廿四祭灶到正月廿九拗九節。
5、壓浪
漁民出海祈求沒有風浪,也有“壓亂”的意思,故福州人稱它為“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餞行、過九(虛齡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麵。
故事一:“三山“由來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無諸定冶城、閩國定都福州、南宋趙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臨時王都、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2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宋末北方動亂,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使福州先後兩度成為臨時京都。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其中1933年,福建事變時期,曾一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的“國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無諸建冶城、嚴高建子城、唐建羅城、梁建夾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福州曆史悠久。首先,距今5000多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已寓居於今平潭縣殼丘頭。隨後,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和青銅時期,原始民族部落在閩江下遊沿岸的曇石山、黃土侖等地長期定居。其土著居民為“閩人“。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國所敗,王族南奔,進入福建與閩族人結合,史稱“閩越人“。又傳七代至無諸,自立為閩越王;秦時將其降為君長。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助漢滅楚有功,複封為閩越王,建立閩越國,都東冶,在今福州冶山一帶創“冶城“,至今2200周年。經過晉代“衣冠南渡,八姓入閩“,唐末五代“十八姓從王“,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等3次中原人與閩越人的大融合,福州經濟、文化日益發展,城池不斷擴大。晉代修“子城“,唐末五代連續築“羅城“和“夾城“,宋朝拓“外城“,明初砌“府城“。這前後6城,奠定了福州城區“三山鼎立、兩塔對峙“的傳統格局。其次,福州從秦代設閩中郡,而後一直是福建的政治中心。自晉代起屢作郡城、州城,至元朝確立了省城的地位。特別是先後5度建過帝王都,其中古代有閩越國都,閩王王審知王都和宋末、明末的兩次臨時京都;1933年“福建事變“中,又定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國都。第三,福州從漢代起即有海外貿易。三國吳開始建立造船基地。唐朝,這裏與泉州並成為國際貿易港。宋代為全國造船中心。明朝對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累次在這裏候風、補給、增員,然後揚帆遠航。戚繼光抗倭,在這裏創下光輝業跡。近代辟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成為中國東南的重要港口。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曆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中國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區。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占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麵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采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杆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隻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三坊七巷圖“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曆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裏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在首屆“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區評選”中,我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獲選“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