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麵八方幾個苗村寨之間的開闊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節的重要標誌,一般選擇挺直高大的青鬆或柏樹,紮以鮮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稱花杆頭)是大家公認的“好心腸的人”.這人必須在節日的第一個早晨,趁太陽出山以前把花杆豎好.


    “踩花山”這天,首先由“花杆頭”向前參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隨後宣布“踩花山”節開始.這時,花山場內外鑼鼓齊鳴,鞭炮聲,銅炮槍聲此起彼伏,鮮花、朋旗迎風招展,各種歡慶活動先後開始進行.青年男女有的對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腳舞,有的跳獅子舞,還有的鬥牛,整個花山場上一片歡騰.


    滇東北和滇南一帶苗族,每年農曆六月六日過“踩花山節”.傳說古時苗族戰敗流落異鄉,想起祖先東逃西散的苦,傷心落淚.一年六月初六,祖先顯靈,勸他們不要太難過,應該到高山頂上吹蘆笙、唱歌跳舞給我們看.說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掛在一棵樹上.大家圍著這棵樹歌舞,吹蘆笙,這年的莊稼長得特別好.從此後,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樹,舉行跳蘆笙舞、鬥牛、跳獅子舞、爬花杆等活動.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誰爬得高,就把一個豬頭和好酒獎給誰.這就是苗族熱鬧的花山節.


    當、當、當”新年的鍾聲敲響了,家家戶戶的門上早已貼上了或火紅或金黃的對聯,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樂得合不攏嘴.興奮的孩子們有的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品嚐著一年一度的晚會大餐――春節晚會;有的急著給自己的長輩拜年,發短信,打電話,所有新年的祝福話語仿佛怎麽也說不完;調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輩們“討要”壓歲錢;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炸開了鍋,五彩的煙花更是把這個特殊的夜晚點綴得絢麗多姿.


    正月初一,農曆新年的第一天迎著人們的喜悅祥和而來.我這個平時最賴床的懶漢,今天卻起了個大早,因為我極想穿上我那美麗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我們小孩子走在拜年隊伍的前麵,見到長輩們拜個年,說幾句吉利話,就可以收獲一大把的壓歲錢,然後拿到街上去買自己喜愛的東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長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對我們的放縱是那麽的寬容,一切都有了!這就是過年的感覺.


    “放鞭炮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小孩子們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響聲震天,四處飛濺,仿佛要把一個個美好的願望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


    到了吃飯的時候,望著滿桌子平時最愛吃的菜肴,我們小孩子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餓.大人們在推杯換盞之間,談論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從餐桌上最能說明問題,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過年!


    奔波在走親訪友的路途上,我見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間大地,一條條新修的高速公路縮短了我們的行程,通往鄉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蓋,城市高樓大廈像雨後春筍,一年一個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遇雨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微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微風並收藏人間遇雨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