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明扆怔著迴屋坐下,他拳緊雙手。他來確有所求,可求的不過是沂國公主念著血脈之親,給他些衣食厚待,叫他此生能不再顛沛流離。他雖在野,卻也知道,自堂叔耶律璟上位後,對父皇的舊臣們屢屢打壓陷害,而叔父耶律婁國早些年便被無情誅殺。
以至於他懂事後,並不敢將自己的神聖血脈曝露於人前。他從未想過歸宗,他隻想好好地活著,好好地……活著……
此時,韓德讓已著俱甲引餘下護衛及家丁披甲出府,控製幽州城門,以防細作為內應。若蕭思溫迴兵時進不了城門,大家可都得成為周兵刀下的怨魂。
及至城門處,韓德讓執蕭思溫契符,以蕭思溫之名,傳令將城門郎將、副將收押,並撤換一眾城門郎。
而城門郎將知蕭思溫並未歸城,本是起疑,但見契符在,軍令如山,又不得不從。可若從了,自己那一家老小可活不得。他心生懼怕,心一橫,索性挺槍直向韓德讓突刺而去。
韓德讓臨機反應,瞬時移身躲避,掄起鐵骨朵猛砸城門郎將顱腦,震得城門郎將腦瓜嗡嗡。不待城他迴槍再打,家丁們一隊舉盾將韓德讓護住,一隊舉長槍齊刺城門郎將。
見城門守軍反跡已顯,護衛家丁各舉盾、張弓、挺槍相互配合著向城門守軍發動進攻。這一隊雖是護衛家丁,但卻是公主府的私衛,甲胄倒比城門守軍還精良些。
為收攏人心,韓德讓喝令道:“隻拿賊,餘眾繳械不殺!”
聞得此令,城門守軍紛紛棄械蹲下示良,而一眾叛逆邊阻擊邊退走。恰此時,耶律明扆領來一隊囚徒接應,當下與韓德讓合兵,將一眾叛逆剿滅。
待叛亂鎮壓,韓德讓又以蕭思溫授令之名義,將所釋囚徒,編入守城軍部。又拿出蕭思溫所授契符,以蕭思溫及沂國公主名義將幽州各部官員及家屬聚集留守司監管、保護。一則防內應傳遞消息;二則防細作滋事;三則防重要官吏被諜子各個擊破。
之後,由留守司之名出告,號百姓、囚徒守城,若退周軍,囚徒無罪;奴隸、賤民具脫籍為良;庶人則免稅兩年;殺敵有功者獎田產。又將不可靠商賈、名士拘押控製,而後,登城布防。
厚利之下,百姓、囚徒紛紛踴躍參戰。這倒叫耶律明扆見著不免打心眼裏崇慕。不想這韓德讓比自己大不得幾歲,卻能運籌帷幄,三下五除二便將亂成一鍋粥的南京城整肅得有條不紊,儼然大將之風。
未幾日,蕭思溫果領殘兵迴城。
蕭思溫在視完城防後,即與韓德讓一道迴府,此番過來可算是驚險重重,就算隻是領命去走個過場,隻接了一戰,也是被殺得人仰馬翻。納韓德讓“敗即走”之言,他也未做糾纏,旋即折返。而那周軍也沒怎麽追他,反是一路受降,忙得不亦樂乎,也正因此,他才有那空隙引兵逃迴來。
蕭思溫一邊卸甲,一邊感激道:“幸世侄在,否則……唉……”歎息一氣,越發覺得南京留守這活他是幹不下來了。
韓德讓則擰一把臉帕遞給蕭思溫,關切道:“陛下可發兵了?”
蕭思溫接過臉帕,在臉上擦擦,埋怨道:“發兵?哼!吾隻欲知其醒否?!”
蕭思溫咬牙抱怨,他本就不擅長行軍打仗,眼下周軍就要圍上幽州了,可朝中援軍竟連個響動都沒有,怎叫人不氣急?
蕭思溫思付一下,自語道:“不成,吾需上表請帝親征,否則,咱爺倆今次非身死幽州不可。”說著,他轉到書桌前,提筆疾書,而後隨戰報一同傳至捺缽。
因蕭思溫戰敗引軍遁走的消息傳開,益津關守將鍾廷暉以城降。未幾日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瀛州刺史**暉也以本城歸順。周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接連收取了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戰報傳至捺缽,舉朝震驚。一班臣工聚於朝堂,七嘴八舌、焦急萬分,而龍座之上仍是空懸,這番情景真叫耶律屋質無話可說。直道這契丹建國不易,屢遭內亂外戰,奈何不出一位聖明之主,難道契丹隻建國四十餘年便就要做了那曇花一現麽?
屋質捶腿噙淚,這究竟是天亡大遼?還是契丹自取滅亡?若當初不奉耶律璟登位,是否現今便不一樣了?
屋質正懊悔著,忽聞宮人來報:“陛下已醒,容後即至,請諸公稍安。”
宮人轉入內殿,良久,耶律璟才伸著懶腰出來,濃厚的酒氣使殿下文武百官不由掩鼻避之。
耶律璟卻是醉眼朦朧地望著堂下那焦急的百官,換個舒服點兒的坐姿,說道:“朕早有製,凡事爾等料理,今何事違旨擾朕?”
蕭護思舉笏上前奏道:“啟稟陛下,周主引十萬大軍親征燕雲,已收取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關;寧州、鄚州、瀛州三州,共十七縣,現正待各路兵馬集會,謀取幽州。”
耶律璟卻滿不在意道:“三關本漢地,今還之,有何可惜。”
聽罷此言,耶律屋質拍座而起,玉笏直指耶律璟,怒罵道:“幽州若失,陛下將為亡國之君!”
耶律璟見耶律屋質動怒,他更是勃然大怒道:“爾敢咆哮朝堂?!”
韓匡嗣見君臣皆是雙眼生恨,生怕耶律璟又亂開殺戒,連忙上前勸解道:“眼下戰事正緊,當君臣協力共解國難,共解國難。”
聽得韓匡嗣這一言,耶律屋質稍事收斂,耶律璟卻越是怒然。原先與世宗走得近的大臣,幾乎都被罷免或是不再重用。
但他耶律屋質,卻被百官推著任了北院大王之職,掌五院部精兵。而那韓匡嗣也不知是吃錯了什麽藥,應天太後的仇人都被他給辦了,唯獨現在跟耶律屋質若即若離起來。
耶律璟越想這心裏越不舒坦,反來質問屋質道:“爾擅調蕭思溫阻截周軍,又何使漢蠻破取州關?”
耶律屋質一聽又來了氣,蕭思溫不是將才,眾所周知,是他這個皇帝非要任他的姐夫為南京留守鎮守南境。也是他這個皇帝整天不醒人事,不授軍符。他們隻能調蕭思溫去緊急阻截周軍,現在倒是什麽事都往他身上怨怪。
眼見將親家牽連進來,韓匡嗣連忙上前拜道:“陛下,周十萬眾攻我南京,然南京守備不過萬餘。若再誤時,隻恐南京城陷,上京危矣!”
耶律璟不耐煩道:“調五院部、六院部馳援!”
蕭護思見耶律璟發兵,將蕭思溫的奏表呈上,拜道:“臣等躬請陛下率軍親征!”
“言何?!邀朕親征?!”耶律璟慌忙坐直,不可置信,一時間酒意頓醒,連連擺手。早知要他上前線,他還不如再多睡幾天。
以至於他懂事後,並不敢將自己的神聖血脈曝露於人前。他從未想過歸宗,他隻想好好地活著,好好地……活著……
此時,韓德讓已著俱甲引餘下護衛及家丁披甲出府,控製幽州城門,以防細作為內應。若蕭思溫迴兵時進不了城門,大家可都得成為周兵刀下的怨魂。
及至城門處,韓德讓執蕭思溫契符,以蕭思溫之名,傳令將城門郎將、副將收押,並撤換一眾城門郎。
而城門郎將知蕭思溫並未歸城,本是起疑,但見契符在,軍令如山,又不得不從。可若從了,自己那一家老小可活不得。他心生懼怕,心一橫,索性挺槍直向韓德讓突刺而去。
韓德讓臨機反應,瞬時移身躲避,掄起鐵骨朵猛砸城門郎將顱腦,震得城門郎將腦瓜嗡嗡。不待城他迴槍再打,家丁們一隊舉盾將韓德讓護住,一隊舉長槍齊刺城門郎將。
見城門守軍反跡已顯,護衛家丁各舉盾、張弓、挺槍相互配合著向城門守軍發動進攻。這一隊雖是護衛家丁,但卻是公主府的私衛,甲胄倒比城門守軍還精良些。
為收攏人心,韓德讓喝令道:“隻拿賊,餘眾繳械不殺!”
聞得此令,城門守軍紛紛棄械蹲下示良,而一眾叛逆邊阻擊邊退走。恰此時,耶律明扆領來一隊囚徒接應,當下與韓德讓合兵,將一眾叛逆剿滅。
待叛亂鎮壓,韓德讓又以蕭思溫授令之名義,將所釋囚徒,編入守城軍部。又拿出蕭思溫所授契符,以蕭思溫及沂國公主名義將幽州各部官員及家屬聚集留守司監管、保護。一則防內應傳遞消息;二則防細作滋事;三則防重要官吏被諜子各個擊破。
之後,由留守司之名出告,號百姓、囚徒守城,若退周軍,囚徒無罪;奴隸、賤民具脫籍為良;庶人則免稅兩年;殺敵有功者獎田產。又將不可靠商賈、名士拘押控製,而後,登城布防。
厚利之下,百姓、囚徒紛紛踴躍參戰。這倒叫耶律明扆見著不免打心眼裏崇慕。不想這韓德讓比自己大不得幾歲,卻能運籌帷幄,三下五除二便將亂成一鍋粥的南京城整肅得有條不紊,儼然大將之風。
未幾日,蕭思溫果領殘兵迴城。
蕭思溫在視完城防後,即與韓德讓一道迴府,此番過來可算是驚險重重,就算隻是領命去走個過場,隻接了一戰,也是被殺得人仰馬翻。納韓德讓“敗即走”之言,他也未做糾纏,旋即折返。而那周軍也沒怎麽追他,反是一路受降,忙得不亦樂乎,也正因此,他才有那空隙引兵逃迴來。
蕭思溫一邊卸甲,一邊感激道:“幸世侄在,否則……唉……”歎息一氣,越發覺得南京留守這活他是幹不下來了。
韓德讓則擰一把臉帕遞給蕭思溫,關切道:“陛下可發兵了?”
蕭思溫接過臉帕,在臉上擦擦,埋怨道:“發兵?哼!吾隻欲知其醒否?!”
蕭思溫咬牙抱怨,他本就不擅長行軍打仗,眼下周軍就要圍上幽州了,可朝中援軍竟連個響動都沒有,怎叫人不氣急?
蕭思溫思付一下,自語道:“不成,吾需上表請帝親征,否則,咱爺倆今次非身死幽州不可。”說著,他轉到書桌前,提筆疾書,而後隨戰報一同傳至捺缽。
因蕭思溫戰敗引軍遁走的消息傳開,益津關守將鍾廷暉以城降。未幾日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瀛州刺史**暉也以本城歸順。周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接連收取了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戰報傳至捺缽,舉朝震驚。一班臣工聚於朝堂,七嘴八舌、焦急萬分,而龍座之上仍是空懸,這番情景真叫耶律屋質無話可說。直道這契丹建國不易,屢遭內亂外戰,奈何不出一位聖明之主,難道契丹隻建國四十餘年便就要做了那曇花一現麽?
屋質捶腿噙淚,這究竟是天亡大遼?還是契丹自取滅亡?若當初不奉耶律璟登位,是否現今便不一樣了?
屋質正懊悔著,忽聞宮人來報:“陛下已醒,容後即至,請諸公稍安。”
宮人轉入內殿,良久,耶律璟才伸著懶腰出來,濃厚的酒氣使殿下文武百官不由掩鼻避之。
耶律璟卻是醉眼朦朧地望著堂下那焦急的百官,換個舒服點兒的坐姿,說道:“朕早有製,凡事爾等料理,今何事違旨擾朕?”
蕭護思舉笏上前奏道:“啟稟陛下,周主引十萬大軍親征燕雲,已收取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關;寧州、鄚州、瀛州三州,共十七縣,現正待各路兵馬集會,謀取幽州。”
耶律璟卻滿不在意道:“三關本漢地,今還之,有何可惜。”
聽罷此言,耶律屋質拍座而起,玉笏直指耶律璟,怒罵道:“幽州若失,陛下將為亡國之君!”
耶律璟見耶律屋質動怒,他更是勃然大怒道:“爾敢咆哮朝堂?!”
韓匡嗣見君臣皆是雙眼生恨,生怕耶律璟又亂開殺戒,連忙上前勸解道:“眼下戰事正緊,當君臣協力共解國難,共解國難。”
聽得韓匡嗣這一言,耶律屋質稍事收斂,耶律璟卻越是怒然。原先與世宗走得近的大臣,幾乎都被罷免或是不再重用。
但他耶律屋質,卻被百官推著任了北院大王之職,掌五院部精兵。而那韓匡嗣也不知是吃錯了什麽藥,應天太後的仇人都被他給辦了,唯獨現在跟耶律屋質若即若離起來。
耶律璟越想這心裏越不舒坦,反來質問屋質道:“爾擅調蕭思溫阻截周軍,又何使漢蠻破取州關?”
耶律屋質一聽又來了氣,蕭思溫不是將才,眾所周知,是他這個皇帝非要任他的姐夫為南京留守鎮守南境。也是他這個皇帝整天不醒人事,不授軍符。他們隻能調蕭思溫去緊急阻截周軍,現在倒是什麽事都往他身上怨怪。
眼見將親家牽連進來,韓匡嗣連忙上前拜道:“陛下,周十萬眾攻我南京,然南京守備不過萬餘。若再誤時,隻恐南京城陷,上京危矣!”
耶律璟不耐煩道:“調五院部、六院部馳援!”
蕭護思見耶律璟發兵,將蕭思溫的奏表呈上,拜道:“臣等躬請陛下率軍親征!”
“言何?!邀朕親征?!”耶律璟慌忙坐直,不可置信,一時間酒意頓醒,連連擺手。早知要他上前線,他還不如再多睡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