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醒了
娘娘天生尊貴,一路宮鬥上位 作者:燕青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夜來華陽宮的人不少,至少兩位太後都派來人噓寒問暖,問問淳祈帝是否傷著,再問問皇後和惠昭儀情況。
別的宮來打探消息的也有,月蘭妃和楊貴嬪都派人來問了句陛下可安好,這些都是江海處理的,有些江海直接交由江潮打發了去。
不是眾人不關心不曉得淳祈帝飲食,隻是比起安危,飲食顯得無關輕重。
更何況,在這麽個混亂關頭,隻怕淳祈帝自個兒都煩心得不行,有一大半概率都是上來討嫌,不值當。
再者,華陽宮何時缺過吃食,江海這個大內總管可不是擺設。
這事兒,銷雪不是不知道。
所以在月白問銷雪的時候,銷雪笑了笑:“愛一個人,關切他的情緒,更關切他的康健,哪裏能因為害怕被嫌煩而不做呢?”
“可充儀,華陽殿也不缺呀。”
“若是平日也罷,可今兒到底是陛下生辰,可還記得去年本宮可是說為人備著長壽麵,如今不得給人瞧一眼,再說,華陽殿的吃食是好,可哪有雲暉宮的溫暖?且本宮也不逼著人吃,不還由著人選麽。”
月白仍然不放心:“別個宮似乎都沒人送。”
“就是別人不送本宮才必須送,你便是瞧誰人又比得上皇後和惠充儀呢?更何況,有幾個宮設了小廚房,有幾個有那送的資格?”
銷雪是有危機感了。
月白不作聲了,伺候著銷雪更衣:“充儀宴上也未用多少,婢子叫小廚房端一些吃食來?”
淳祈帝這,江海自會事無巨細稟報。
不得不說,淳祈帝是真被銷雪這一出暖著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的兩位母後也隻是動動嘴皮,其中一位真正擔心的恐怕還是昏著的皇後,這不,楚太後都把清人留在華陽宮了。
長壽麵實在尋常,但雲暉宮這碗長壽麵卻被淳祈帝吃出前所未有的味道。
被人愛著惦念著的感覺是很好。
淳祈帝又想起華陽殿內小嬪妃愣神的一幕,歎了口氣,到底年紀小,這種場麵,許是被嚇著了。
別說,淳祈帝身體累了,但精神卻是興奮。
要知道,哪個皇帝不經曆幾次刺殺,便是太子時都不缺,更何況做皇帝。
淳祈帝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隻嫌這一遭來得太慢太晚。
既然來了,那借機便可清理一波逆黨,穩固他的皇權,再好不過。
揪出的人越多,越雜,越好。
今夜,對盛京權貴而言,注定是個不眠夜。
永壽宮裏,楚太後難得敲著木魚誦經。
常嬤嬤:“太後娘娘,夜深了,不若叫奴婢伺候您歇下吧。”
楚太後搖頭:“華兒性命危垂,哀家如何睡得去。”
常嬤嬤歎氣:“清人那孩子已經在華陽殿盯著了,不敢叫人懈怠去,皇後娘娘不醒,不還得靠太後您把持後宮麽。”
楚太後一時失了力道,木魚發出好大一聲響:“華兒若是有個好歹,哀家把持這後宮又有何益!你說說,她是不是豬油蒙了心,刀劍無眼,哀家瞧她別是對皇帝沒死心!”
楚太後說完,悶咳兩聲,自己把自己氣急。
常嬤嬤忙給人撫背:“太後莫急,恕老奴多嘴,奴婢瞧著娘娘不像是心無城算,不然皇後娘娘瞧著這滿宮鶯鶯燕燕如何受得住?指不定便是娘娘想得太清明。太後您想,楚家和陛下同氣連枝,若陛下有個好歹,楚家……”
“嗬,你說的哀家如何不知?哀家還真是氣不過。各宮的人可都看顧住了?可不行叫我華兒白白受一遭罪。”
常嬤嬤點頭:“人都安排上了。”
惠昭儀比皇後先醒,迷迷瞪瞪瞧著不是熟悉的宮殿,惠昭儀啞啞喊了句:“來人。”
英善:“娘娘您醒了!奴婢這就去尋太醫。”
惠昭儀搖頭:“這是在哪兒?”
“昭儀娘娘,這兒是華陽宮。”
惠昭儀想問陛下在哪兒,話到嘴邊,轉言卻說:“二公主和三皇子在哪兒?”
“都在錦瑟宮,陛下說了,娘娘若是想,便派人去請二公主和三皇子來瞧您。”
惠昭儀不說話了,撐著眼皮逡巡一周,沒見著一張熟悉的麵孔,她也不敢問,隻是呆著一張臉。
英善瞧著謝氏模樣:“娘娘,您怎麽了?”
惠昭儀猛然抓住英善的小臂:“陛下呢?陛下可安好?”
英善笑:“陛下一切都好,就是皇後娘娘還未醒。”
在眾太醫的苦守下,午後,皇後總算是睜開了眼。
霎時間,殿內眾人真是忍著歡唿雀躍的衝動,喜上眉梢。
淳祈帝聽得消息,放下手中的事兒就往皇後那去。
“陛下恕罪,臣妾這不能給陛下請安了。”
皇後方醒,半身倚在軟枕,麵色一片慘白,雖是露出點笑,但並未叫毫無血色的唇瓣多點氣色。
淳祈帝語氣輕緩:“什麽時候還說這話?清華你如今隻管好生修養著。”
瞧向穀太醫,音調一提:“穀太醫,可給皇後瞧過了?”
穀太醫:“托陛下的福,娘娘已於性命無礙。但娘娘體內餘毒未清,還需靜養著細細調理。”
皇後咳了一聲:“陛下,太醫們為著臣妾苦熬,已是殫精竭慮,現下妾身轉醒,也好叫穀太醫領著一眾人歇著去。陛下您呢,可有哪兒傷著嗎?”
皇後這番話不管真心假意,便是場麵話也實在撫慰了一眾太醫的心。
淳祈帝坐:“皇後既如此說,你們就都下去吧。”
眾太醫總算撥得雲開,紛紛謝恩退去。
淳祈帝:“朕一切都好,倒是皇後要養好身子,後宮諸事朕還得靠皇後主持大局。是朕不孝,母後本該安享晚年,現下卻還猶得母後操勞。不過好在清華無礙,母後那也多了樁喜慶事。”
這便是淳祈帝在安撫皇後了。
皇後咳了兩聲,笑:“陛下還說呢,許是臣妾眼花,瞧您眼下都泛青呢。國事要緊,陛下的身子更緊要。臣妾有罪,叫逆賊鑽了空子。也不知是何人有這般大的膽子在宴上行刺!陛下可得公諸於眾,以儆效尤才好!”
別的宮來打探消息的也有,月蘭妃和楊貴嬪都派人來問了句陛下可安好,這些都是江海處理的,有些江海直接交由江潮打發了去。
不是眾人不關心不曉得淳祈帝飲食,隻是比起安危,飲食顯得無關輕重。
更何況,在這麽個混亂關頭,隻怕淳祈帝自個兒都煩心得不行,有一大半概率都是上來討嫌,不值當。
再者,華陽宮何時缺過吃食,江海這個大內總管可不是擺設。
這事兒,銷雪不是不知道。
所以在月白問銷雪的時候,銷雪笑了笑:“愛一個人,關切他的情緒,更關切他的康健,哪裏能因為害怕被嫌煩而不做呢?”
“可充儀,華陽殿也不缺呀。”
“若是平日也罷,可今兒到底是陛下生辰,可還記得去年本宮可是說為人備著長壽麵,如今不得給人瞧一眼,再說,華陽殿的吃食是好,可哪有雲暉宮的溫暖?且本宮也不逼著人吃,不還由著人選麽。”
月白仍然不放心:“別個宮似乎都沒人送。”
“就是別人不送本宮才必須送,你便是瞧誰人又比得上皇後和惠充儀呢?更何況,有幾個宮設了小廚房,有幾個有那送的資格?”
銷雪是有危機感了。
月白不作聲了,伺候著銷雪更衣:“充儀宴上也未用多少,婢子叫小廚房端一些吃食來?”
淳祈帝這,江海自會事無巨細稟報。
不得不說,淳祈帝是真被銷雪這一出暖著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的兩位母後也隻是動動嘴皮,其中一位真正擔心的恐怕還是昏著的皇後,這不,楚太後都把清人留在華陽宮了。
長壽麵實在尋常,但雲暉宮這碗長壽麵卻被淳祈帝吃出前所未有的味道。
被人愛著惦念著的感覺是很好。
淳祈帝又想起華陽殿內小嬪妃愣神的一幕,歎了口氣,到底年紀小,這種場麵,許是被嚇著了。
別說,淳祈帝身體累了,但精神卻是興奮。
要知道,哪個皇帝不經曆幾次刺殺,便是太子時都不缺,更何況做皇帝。
淳祈帝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隻嫌這一遭來得太慢太晚。
既然來了,那借機便可清理一波逆黨,穩固他的皇權,再好不過。
揪出的人越多,越雜,越好。
今夜,對盛京權貴而言,注定是個不眠夜。
永壽宮裏,楚太後難得敲著木魚誦經。
常嬤嬤:“太後娘娘,夜深了,不若叫奴婢伺候您歇下吧。”
楚太後搖頭:“華兒性命危垂,哀家如何睡得去。”
常嬤嬤歎氣:“清人那孩子已經在華陽殿盯著了,不敢叫人懈怠去,皇後娘娘不醒,不還得靠太後您把持後宮麽。”
楚太後一時失了力道,木魚發出好大一聲響:“華兒若是有個好歹,哀家把持這後宮又有何益!你說說,她是不是豬油蒙了心,刀劍無眼,哀家瞧她別是對皇帝沒死心!”
楚太後說完,悶咳兩聲,自己把自己氣急。
常嬤嬤忙給人撫背:“太後莫急,恕老奴多嘴,奴婢瞧著娘娘不像是心無城算,不然皇後娘娘瞧著這滿宮鶯鶯燕燕如何受得住?指不定便是娘娘想得太清明。太後您想,楚家和陛下同氣連枝,若陛下有個好歹,楚家……”
“嗬,你說的哀家如何不知?哀家還真是氣不過。各宮的人可都看顧住了?可不行叫我華兒白白受一遭罪。”
常嬤嬤點頭:“人都安排上了。”
惠昭儀比皇後先醒,迷迷瞪瞪瞧著不是熟悉的宮殿,惠昭儀啞啞喊了句:“來人。”
英善:“娘娘您醒了!奴婢這就去尋太醫。”
惠昭儀搖頭:“這是在哪兒?”
“昭儀娘娘,這兒是華陽宮。”
惠昭儀想問陛下在哪兒,話到嘴邊,轉言卻說:“二公主和三皇子在哪兒?”
“都在錦瑟宮,陛下說了,娘娘若是想,便派人去請二公主和三皇子來瞧您。”
惠昭儀不說話了,撐著眼皮逡巡一周,沒見著一張熟悉的麵孔,她也不敢問,隻是呆著一張臉。
英善瞧著謝氏模樣:“娘娘,您怎麽了?”
惠昭儀猛然抓住英善的小臂:“陛下呢?陛下可安好?”
英善笑:“陛下一切都好,就是皇後娘娘還未醒。”
在眾太醫的苦守下,午後,皇後總算是睜開了眼。
霎時間,殿內眾人真是忍著歡唿雀躍的衝動,喜上眉梢。
淳祈帝聽得消息,放下手中的事兒就往皇後那去。
“陛下恕罪,臣妾這不能給陛下請安了。”
皇後方醒,半身倚在軟枕,麵色一片慘白,雖是露出點笑,但並未叫毫無血色的唇瓣多點氣色。
淳祈帝語氣輕緩:“什麽時候還說這話?清華你如今隻管好生修養著。”
瞧向穀太醫,音調一提:“穀太醫,可給皇後瞧過了?”
穀太醫:“托陛下的福,娘娘已於性命無礙。但娘娘體內餘毒未清,還需靜養著細細調理。”
皇後咳了一聲:“陛下,太醫們為著臣妾苦熬,已是殫精竭慮,現下妾身轉醒,也好叫穀太醫領著一眾人歇著去。陛下您呢,可有哪兒傷著嗎?”
皇後這番話不管真心假意,便是場麵話也實在撫慰了一眾太醫的心。
淳祈帝坐:“皇後既如此說,你們就都下去吧。”
眾太醫總算撥得雲開,紛紛謝恩退去。
淳祈帝:“朕一切都好,倒是皇後要養好身子,後宮諸事朕還得靠皇後主持大局。是朕不孝,母後本該安享晚年,現下卻還猶得母後操勞。不過好在清華無礙,母後那也多了樁喜慶事。”
這便是淳祈帝在安撫皇後了。
皇後咳了兩聲,笑:“陛下還說呢,許是臣妾眼花,瞧您眼下都泛青呢。國事要緊,陛下的身子更緊要。臣妾有罪,叫逆賊鑽了空子。也不知是何人有這般大的膽子在宴上行刺!陛下可得公諸於眾,以儆效尤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