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視察軍營(求訂閱)


    看著地圖,趙政的臉色在變化。


    “既然沒有技巧可言,那就打硬仗,直接硬剛。世上哪有什麽那巧戰!”


    趙政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大戰的的時刻,要愛惜士兵的生命,能少死人就是盡量少死人。可真的遇到大戰,硬仗的時刻,該死人還要死人,不能太在乎士兵的生命。


    正所謂,慈不掌兵。


    若是過於仁慈,不適合當將軍。


    秦國實行總體戰,趙國也是總體戰,秦國有軍功受爵,趙國也有軍功受爵,秦軍士兵精銳,趙軍戰鬥力有不差,秦軍將領厲害,可趙軍將領也很厲害。


    想要打下趙國,期望打巧戰,期望敵人犯錯誤,根本不可能,也不現實。


    而是要打硬仗。


    不敢打硬仗的軍隊,不是一隻強大的軍隊。


    兩國的軍隊的交鋒,固然有武器、後勤、兵力等的交鋒,可更是有戰鬥意誌的交鋒,就看雙方誰先意誌不足,誰先支撐不足,狹路相逢勇者勝。


    秦軍要打硬仗。


    “宣,衛繚!”


    趙政開口道。


    頃刻之後,衛繚到來,上前道:“拜見大王!”


    趙政點頭道:“秦國有多少鎧甲,有多少鋼鐵武器?”


    衛繚說道:“到了現在,大秦有鐵甲五十萬套,皮甲大約是三十萬套,其中有一半在鹹陽的府庫當中,有一半的鎧甲在地方的府庫當中。至於以墨爐鋼為材料,鍛造的長矛,鈹、斧鉞、錘等武器,大約有百萬件之多。到了現在大秦的武器已經徹底實現更新換代,從青銅武器變為鋼鐵武器。”


    “在鎧甲當中,宮衛為三套戰甲,皮甲、鎖子甲、紮甲等。可在邊疆的軍隊,多數穿著兩層戰甲,或是一層戰甲。在戰甲當中,有七層多是上身甲,隻是遮擋胸部腹部。隻有不到三層的戰甲是全身甲,可遮擋全身!”


    趙政皺眉道:“半身甲,防護力不足,會加大士卒傷亡!”


    衛繚歎息道:“大王,製造鎧甲難嗎?在過去的時刻,還真的製造困難。可大秦有了高爐,有了焦炭,有了墨爐煉鋼,最後有了轉爐煉鋼之後,大秦的鋼鐵產量在大幅度的增加,成本也在大幅度的降低。”


    “製造出二十斤的鎧甲,四十斤的鎧甲,還真的沒有什麽難度。以大秦現在的鋼鐵生產能力,直接為五十萬秦軍穿上戰甲,拿著鋼鐵武器,還真的不算什麽。可又是麵臨新的問題,那就是要讓士兵們吃飽飯,還要有肉吃。”


    “士兵們吃飽飯,頓頓吃肉,才能披上幾十斤的重甲,才能拿著十幾斤的武器,用來戰鬥拚殺。若是平時勉強吃飽飯,很少吃肉,身軀瘦弱,能披動幾十斤的戰甲,能拿著十幾斤的武器戰鬥嗎?”


    “很多時刻,跑上幾十步就是累的氣喘籲籲,揮動武器十幾下,就是力氣耗盡……”


    趙政聽著,沉默了。


    在剛開始的時刻,趙政也以為隻要讓秦軍士兵,人人穿上鋼鐵戰甲,拿著鋼鐵武器,就能橫掃天下。


    可後來證明,他太天真了!


    讓士兵吃上肉,比好的戰甲更為重要。


    衛繚繼續道:“在大秦也隻有少數的貴族,才有資格吃上肉,至於普通的平民根本無法吃上肉。到了軍中,爵位到了簪嫋,才有有精米一鬥、醬半升、菜羹一盤,幹草半石,才有資格吃肉。


    “秦軍中簪嫋爵位,至少為屯長(排長級別),乃至是百將(連長)。由此可以推算,十萬多人的秦軍當中有資格吃肉,能吃上肉的將士也就三千五百多人,最多不超過四千人。”


    曹劌論戰當中,更是說肉食者鄙。


    這裏的肉食者,就是代指一群貴族,也隻有貴族有吃肉的權力,可以頓頓吃肉。至於普通的民眾,也隻是偶爾打獵,用來吃新鮮而已,平常還是粟米、豆子,麥飯、蕎麥等為主。


    讓士兵們吃上肉,很是重要。


    趙政問道:“過去,十萬人當中隻有三千五百人可以食肉,而今狀況如何?”


    衛繚說道:“大王開設養雞場,養豬場等,從草原上進行收購,增加肉食。將這些肉食添加糜子麥粉等,製造城罐頭。用來增加秦軍士卒的肉食獲取量,可也隻是增加一部分而已。”


    “隻有六萬多宮衛軍,還有秦軍屯長以上的軍官,可以頓頓吃上肉。至於普通的秦軍士兵還是偶爾吃上一些肉。”


    “在行軍途中,靠近秦國的大城池,靠近糧庫,粟米比較寬裕的時刻,有隻是粟米為主,添加一些肉罐頭。在前方大戰的時刻,戰爭激烈的時刻,會大方的打開罐頭讓士兵們食用,快要拚命了,總是要吃點好的。戰後可以適當的賞賜給一些士卒罐頭,作為獎勵。”


    “大王做了很多的事情,可也隻是增加了肉食的數量,增加了食肉的秦軍士卒的數量,人數僅僅是十萬不到;至於剩下的九十多萬秦軍,依舊是很少吃肉,吃肉數量少。”


    趙政聽著,說道:“過去一千人當中,隻有三十五人可以食肉;可現在一千人當中,有一百人可以食肉!還不錯……”


    有著感歎,可更多是無奈。


    在如今的大秦,不說全民吃上肉食了,就連軍隊全部肉食也是做不到,食肉數量也隻是從過去的3.5%,提升到了10%。


    衛繚繼續道:“因為肉食少,體力上不足。秦軍的鎧甲,多數為上身甲,隻是遮擋住胸部腹部為主,至於大腿雙臂皆是無甲,就連頭盔也是沒有。這樣的鎧甲,重量也就是七八斤左右,重量輕,對於士兵的體力消耗比較小,持久作戰能力差。隻有少數的精銳士卒,還有高級軍官等,身軀健壯,穿著全身甲,有的甚至是三層戰甲,頭上帶著鋼盔,還有麵甲,就連脖子上都是有防護。”


    這算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趙政又是詢問後勤運輸,輜重車數量,還有船隻的數量,這些皆是關係後勤運輸。


    秦軍每次大戰,都是出動二十萬大軍,三十萬大軍,可後勤運輸的不足五萬多,戰兵與輜重兵比例為四比一,就是因為靠近黃河運輸,水運為主,順流而下進行運輸,運輸距離短,運輸量大,運輸速度快,路上損耗小,相當於古代版的高鐵。


    可一旦離開黃河,路上運輸的距離加長,後勤運輸的難度就會提升,路上的損耗也會增加,這極為考驗君王的能力。


    外行看戰爭,主要是看將領能力,看戰爭誰勝誰負;可內行看戰爭,卻是看鎧甲數量,後勤運輸。


    強大的後勤能力,決定戰場的勝負。


    為了征戰趙國,衛繚在後勤上加大建設,到了現在基本可滿足需求。


    趙政詢問了很多,衛繚也是迴答著。


    這位大王喜歡數據,任何事情皆是可以騙人,唯有數據無法騙人。


    衛繚也是記住各種數據,對答如流。


    最後,趙政說道:“你退下吧!”


    衛繚點頭退去。


    計劃了很久,可趙政還是有不安之感。


    “不安這是對大秦缺乏信心,可大秦家底豐厚,實力強大,即便決策錯誤也可以承受。即便是錯誤的決策,也可以變為正確的決策。我這是在擔心什麽!”


    ……


    下午的時刻,馬車在響動,到了宮衛軍大營當中。


    到了營門口的時刻,立刻有士卒上前攔截。


    趙高說道:“這是大王的車架!”


    士卒說道:“沒有將軍的指令,任何人不得進入營寨!”


    趙高看向趙政。


    趙政說道:“傳詔蒙將軍!”


    稍後,侍衛消失而去。


    片刻後,蒙恬出現,他身上穿著戰甲,戰甲金光閃閃,顯得威武霸氣。


    看到出現在營門口的大王,眼中閃過愕然之色,沒有想到大王也搞突襲。


    一般情況下,大王會首先通知,然後他有些準備,然後迎接著大王進入大營當中。


    可現在……


    蒙恬立刻跪倒在地上,說道:“拜見大王!”


    趙政點頭道:“起來吧!”


    蒙恬立刻站起身來,神情頗為緊張道:“大王,為何不提醒末將!”


    趙政笑道:“隻有這樣,才能看到宮衛軍真實的一麵!”


    趙政下了馬車,進入大營當中。


    蒙恬在左邊,趙高在右邊。


    後麵的侍衛緊隨在後麵,護衛在左右。


    一邊走著,趙政一邊詢問道:“大軍訓練如何?”


    蒙恬說道:“尚可!”


    趙政笑道:“會操吧!”


    蒙恬說道:“臣,知之!”


    很快,到了點將台上。


    諸多的士卒紛紛匯聚在一起,不動如鬆。


    大約是兩萬五千多士卒。


    這些宮衛軍士卒,皆是貴族出生,在忠誠上絕對沒有問題。


    就好似大秦的軍功受爵製度,看似隻要當兵,隻要砍掉一個敵人的甲士,就能成為公士;砍掉兩個人頭,就能分為上造;砍掉四個人頭,就能成為簪嫋;


    接下來,需要集體功,才能成為不更。


    似乎軍功受爵,沒有門檻存在,即便是庶民,甚至是奴隸等,也可成為公士。


    然而,這一切隻是想當然而已。


    普通的庶民、奴隸等。吃不飽,穿不暖,身軀瘦弱,身上的力氣小,沒錢鎧甲,磨煉武技的時間少;貴族卻是吃得飽,頓頓吃肉,身軀高大,身軀力氣大,有錢買下鎧甲,花費大量時間磨煉武技。


    到了戰場上,自然是貴族更容易砍下敵人的首級,更加容易升爵。


    軍功受爵之下,有七八層的貴族獲得爵位,有兩三層是庶民,奴隸等獲得爵位。


    在秦國軍中,中上級官員多數為貴族出生。


    在宮衛軍當中,更是清一色的貴族,對大秦忠誠無比。


    庶民和奴隸而言,戰場打敗了,投降就可以,無非換一個國家,換一個君主而言。


    對庶民而言,當秦國人,還是當楚國人,還是當魏國人無所謂。遇到鏖戰的時刻,往往是率先潰敗。


    可貴族卻是不同,有田產,有家業等。


    若是大秦完蛋了,他們也是損失巨大。


    在戰場上,貴族的戰鬥意誌,抵抗力度也是最為強大的。


    蒙恬揮動令旗,大軍在變化,齊步走,跑路前進,然後就是隊形變化有方陣變化,有圓陣變化,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等四個陣法變化。


    方形陣法,就是行軍趕路的時刻,排列的隊列。


    十萬大軍行軍的時刻,往往是排列為二十米的寬度,十裏的長度,進行行軍。


    若是遇到敵人襲擊的時刻,會快速的變化隊形,變為一個圓陣,盾牌手,長矛手在外,弓弩手射擊,車兵隨時衝擊;


    若是在進攻敵人的時刻,選擇中間突破,會選擇錐形陣;


    若是在進攻敵人的時刻,選擇兩翼突破,會選擇雁形陣。


    長方形陣,主要是用來行軍趕路;圓形陣,主要是蜷縮在一起,防備敵人襲擊;至於錐形陣,雁行陣等,為攻擊陣型。


    秦軍也隻是反複的,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這四個大陣。


    至於傳說當中,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鬥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麵埋伏陣等。


    隻是小說家之言,根本不現實,也不靠譜。


    事實上,在古代軍隊靠旗幟,靠著快馬,靠著鑼鼓傳遞消息,情報上極為滯後。


    能保持隊形不亂,就是強軍了。


    指望軍隊,變出各種花樣的隊形,不現實,也不靠譜。


    軍隊當中,越是簡單的陣法,越是實用;


    越是花哨的陣法,越是無用。


    孫臏提出的十大陣法,有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椎形陣,有雁形陣,有鉤形陣,有玄疑陣,有火陣,有水陣。


    可到了蒙恬這裏,隻讓宮衛軍學習方陣、圓陣、椎形陣,雁形陣。


    至於剩下的六個陣法,蒙恬沒有讓宮衛軍學習,因為雜而無用。


    戰場上緊張的時刻,士兵也未必能記得住。


    在具體軍陣的變化當中,還有輕步兵,重甲步兵,輕騎兵,重騎兵,弩兵,車兵等諸多兵種的配合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始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