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神話祖先(求訂閱)
書庫當中,司馬澤滔滔不絕的講述,說著三代的曆史,說著上古的曆史。
趙政聽著,感覺很有道理。
在儒家的描述,或者說在主流的觀點當中,上古時代,三皇五帝時代人人皆是聖人,可越是靠近代,越是禮崩樂壞,民眾的道德水平下滑的越發厲害。在孟子時代,還說著性善論,民眾是好的,隻有君王和權貴是壞蛋,品德低下。
可到了荀子時代,卻是直接性惡論,君王和權貴是大壞蛋,民眾也是品德低下。
又是描述,上古時代生活是多麽美好,直接采摘果實,直接狩獵就能溫飽,不需要打仗,不需要服徭役,簡直是美好的天堂;可現在的社會多麽的惡劣,民眾不斷下地幹活,還吃不飽肚子,還要不斷打仗,不斷服徭役,
似乎上古是美好的,現代是惡劣的。
不隻是儒家,就連很多法家也是這樣說的。
可真的如此嗎?
事實證明,社會是在不斷前進,文明也在不斷進步。
儒家說吹捧的三代之治,卻是有大量的人殉,人祭;可在當今,哪怕是殘暴的秦國,也是廢除人殉,人祭。
三皇五帝,也並沒有傳說當中,那樣美好,那樣品德高尚。
隻是距離產生美而已。
就好似很多人吹捧秦始皇如何如何了不得,又是吹捧秦朝如何法製文明,似乎秦朝是理想社會一般,這與當今儒家吹捧三皇五帝,都是一個套路。
趙政聽著,說道:“太史,這些不能寫……而應該這樣寫……”
說著,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三皇要美化,五帝也要美化。
祖先,不容醜化。
哪怕祖先本來是醜陋的,也要美化的漂亮。
也隻有希臘那群鐵憨憨,不懂曆史的本質,直接把真實的曆史寫到神話當中,各種無下限東西陸續出現。
司馬澤皺眉道:“太子,這些不符合曆史!作為史者,當記載曆史的真相。齊國大臣崔杼殺了齊莊公,史官太史伯秉筆直書“崔杼弑其君”。崔杼要求改為“莊公暴病身亡”,太史伯不從,被殺。其二弟太史仲、三弟太史叔接任後,也因如實記載被殺。輪到老四太史季,還是原文照抄。崔杼暴怒:“你難道不怕像你三個哥哥一樣被殺嗎?”太史季答:“據實直書,是史官職責。瀆職求生,不如去死。”崔杼無奈,最終放了太史季。”
“晉靈公被趙穿殺死,晉大夫趙盾沒有處置趙穿,太史董狐在史冊上寫道:,趙盾弑其君。”
“臣不如他們,可也打算說實話,寫真實的曆史!”
趙政笑道:“真實的曆史?何為真實的曆史?曆史,不過是後世人對古人的評述。夏桀,真的殘暴不仁嗎?商紂,真的是暴君嗎?並非是他們殘暴,於是成為暴君,而是因為他們是失敗者,於是他們必然是暴君。”
“曆史是勝利者寫成,勝利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義,就要不斷美化自己,同時又要醜化敵人,將敵人寫的殘暴,無能。當今看尚書,又何嚐不是勝利者的史書,其中又是有多少真實性!”
司馬澤想要開口辯駁,卻是沉默著。
史學家,真的骨頭硬,真的能描述真實的曆史嗎?
想多了!
若不是如此,也不會隻有一個晉國的董狐筆,一個齊國的太史簡。
因為數量少而出名。
趙政繼續道:“曆史上曾經發生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曆史上發生什麽。曆史書冊,並不是讓太史一人看,而是讓天下人翻閱。三皇五帝,到底是如何,我也不知道,距離太遠了。”
“可三皇五帝,必須是聖王,必須是品德高尚,因為否定了祖先的優秀品德,就是否定這個世界,否定了我們的合法性。”
“當世人不再敬畏祖先的時刻,那就是天下大亂的時刻……太史呀,你也不想要天下大亂吧!”
語氣頗為祥和,很是親切的樣子。
司馬澤卻是身軀發抖,立刻跪在地上說道:“臣知之!”
可能有不怕死的史官,可他不是。
趙政點頭道:“國之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世人頻繁的祭祀祖先,就是為了提升民眾的凝聚力,若是世人不再敬畏祖先,不再祭祀祖先……那時會如何……伱要明白……”
司馬澤點頭道:“臣知之!”
告誡之後,趙政離去了。
沒有再勸說什麽。
作為史學家,可以勸諫君王,可以罵君王,可寫君王的黑點,可永遠不能罵祖先,不能寫祖先的黑點。
這是寫史的基本原則。
希望司馬澤明白,若是不明白,那就再換一個。
在大秦,沒有不可殺之人。
……
趙政離去了。
至於司馬澤的事情,史書的編輯也是暫時放下了。
曆史是什麽?
很多事情一次次輪迴!
曆史書是什麽?
就是曆史上一些大事情,一次次再重複。
尚書,尚且有很多古人偽造的曆史,虛假的曆史,更不用說後世之人了。
曆史書,重要的不是曆史上發生了什麽,畢竟三皇五帝距離現在太遠了,很多原始史料也未必真實,很多竹簡,龜甲的描述,也多有偽造之處。至於進行考古發掘,也未必靠譜。
很多曆史已經很難考證了。
很多人在隻能靠原始的史料,靠某些猜測想象,編寫史料。
史書上的東西,七分是真的,三分是假的。
很多史書,本就帶有大量主觀色彩。
可即便如此,也依舊有大量借鑒意義。
曆史上,覆滅殷商後,僅僅是三年後,周武王就是去世,隻留下年幼的周成王。那時殷商餘孽造反,還有很多勾結周朝諸侯造反,造成的影響力很大,幾乎動搖了周朝的統治。
可幸運的是,有周公旦輔政,薑太公也活著,聯合之下多路出擊,最後平定殷商叛亂。
可到秦末,秦始皇去世後,也是六國遺民造反,可這時卻沒有周公旦,也沒有薑太公,於是大秦完蛋了。
後世之人,喜歡神話祖先。
首先神話的三皇五帝,似乎不是人類,而是神靈降世;到了後來,又是神話秦始皇,似乎是萬古第一。
可他們不是神,而是人。
後世之人,可以神話祖先,神話君王。
勢立威,術馭臣,法製民。
君王為了造勢,也要神話自己,威壓民眾,可真的以為自己是神靈,可掌控一切,卻是要吃大虧。
那位秦始皇,終究是人,不是神。
“對了,曆史上那位秦始皇幾歲登基的……”趙政在思索著,迴憶那位穿越者的記憶,卻是想不到秦始皇幾歲登基。唯一有記憶的,就是秦始皇四十九歲去世,而漢朝的開創者恰好為劉邦四十六歲,屬於秦始皇一個時代的人,隻是比秦始皇小三歲。
秦始皇去世的時刻,這位劉邦還是亭長。
接著,五六年後,成為漢高祖。
然後依靠關中之地,平定六國餘孽,建立漢朝,維持四百年之久。
這位漢高祖,才是真正的秦二世。
漢朝,繼承秦朝軍功受爵製,賦稅製度,徭役製度,律法製度等等,幾乎是繼承秦朝百分之九十五的製度。唯一區別,就是漢朝的徭役,相對較輕。
民眾,需要繳納的賦稅為三種,一種是地租,也就是十稅一;一種就是口賦算賦,也就是人頭稅;一種就是徭役,從軍打仗,或是前線運輸糧草,或是修建工程,搞基建。
僅僅收田畝稅,對於民眾而言,隻是小意思而已;
可若是加上人頭稅,足以奪走民眾每年一半的收入;
可若是搞基建,打仗之類的,足以讓平民餓斃半數,足以拉小康之家破產。
“要不派遣黑冰台侯諜,前去沛縣,刺殺劉季……現在劉季大約八歲了!”趙政閃過一絲殺意,可頃刻佛放棄了。
殺死劉邦,還有趙邦、李邦……很多時刻是殺不死的。
……
時間流逝,秦軍匯聚在上郡,準備出擊趙之晉陽。
諸多的軍事物資,開始裝備。
這一天,趙政前去拜見,說道:“父親,我欲跟隨大將軍出征趙國!”
秦異人立刻拒絕道:“不妥,你為秦國太子,好似太廟當中的禮器,豈能輕易出動。昔日魏國太子出征的時刻,卻是遭遇敵人俘獲,最後丟了太子之位,正所謂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果現任君主出了問題,太子是要隨時準備即位的,否則就要釀成混亂。既然如此,統兵出征,便不是太子該做的事。軍旅兇險,要是太子折損了,那將是國家的損失,萬一他出征時君主出了事,無法及時迴來繼位,也是個大麻煩。若是出征大勝而還,君主也不好賞賜。而若是無功而返,則要受到君主責備和國人鄙視,從此受禍矣,”
趙政笑道:“正所謂,槍杆子裏出政權,王者何為王者?不是天生的,而是王者掌控軍權。有了軍權,王者才是王者。沒有軍權的王者,隻是臣子的傀儡。父親,可忘記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若是晉國君王,齊國君王有兵權在手,豈能讓亂臣賊子奪取社稷!”
秦異人皺眉道:“可太子出征,還是太危險了!”
趙政笑道:“昔日的時刻,秦武王為太子,也是跟隨司馬錯出征巴蜀。秦武王可以,孩兒為何不可以。至於父親出了意外,孩兒無法順利歸來,這個有祖母華陽太後掌控一切,又是有母親作為輔助,又是有丞相呂不韋為依靠,出不了大問題。”
“至於兵敗,孩兒被趙人擒拿,概率也很低,畢竟這不是邯鄲之戰。秦軍兵精糧足,縱然兵敗,也能撤離而去。”
“況且,人生在世,那裏不會有危險。可能喝水嗆著,吃飯噎著,走路絆倒,難道就不吃飯,不喝水,不走路嗎?”
秦異人拒絕道:“不行。兵兇險危,終究是要危險了!”
趙政說道:“孩兒曾聞,北方有雄鷹,待小鷹長大的時刻,直接將其丟下懸崖。小鷹驚慌著,在驚慌當中不斷撲騰在翅膀,最後學會飛翔。孩兒終究要長大,父親能庇護孩兒一時,豈能庇護一世。”
秦異人歎息道:“你要小心了。我會派遣三千宮衛保護你,若是出了事情,勝敗隻是小事情,記住要保命。”
趙政點頭道:“孩兒已經十一歲了,已經不小了。在前線當中,孩兒不會幹涉大將軍作戰,隻是多看,多想,不說而已。”
秦異人說道:“你要小心了!”
盡管很不放心兒子,可還是讓兒子為監軍,出征趙國。
很多時刻,要學會放手。
孩子長大了,也需要獨當一麵,他能庇護兒子一時,豈能庇護一輩子。很多事情,兒子既然想要做,那就不要去阻攔。
默默的支持他,給予他最好的幫助。
稍後,趙姬也得到消息。
趙姬說道:“你為秦太子出征他國,有秦將便可,為何要你出征?”
趙政笑著,再次把那些理由說了一次。
趙姬說道:“我兒為秦太子,天生的王者,何必在乎這點功勳?”
趙政笑道:“母親,自春秋以來,弑君者無數,君王並非天生的君王,有多少君王丟掉王位,直接被臣子弑殺。孩兒若是長在深宮,養在婦人之手,等到長大的時刻,能承擔起大秦的偉業嗎?”
趙姬沉默著,不知該說什麽
長在深宮,養在婦人之手,多數結局不好。
趙姬說道:“你要小心了!”
趙政說道:“母親,孩兒離去的時刻,你要替孩兒掌控朝堂局勢,不要讓某人鑽空子!”
前去出征問題不大,可要防備被偷家。
趙姬點頭道:“秦王之位是你的,沒有誰能搶走!”
趙政繼續道:“母親,祖母華陽太後頗為可靠,要與其多多友善!”
趙姬微微皺眉。
婆婆與媳婦的關係,一向很差。
最後,趙姬還是點頭答應。
又是叮囑一些事情後,趙政離去。
又是前往華陽宮,前去拜見這位祖母。
……
ps:更新到了。
書庫當中,司馬澤滔滔不絕的講述,說著三代的曆史,說著上古的曆史。
趙政聽著,感覺很有道理。
在儒家的描述,或者說在主流的觀點當中,上古時代,三皇五帝時代人人皆是聖人,可越是靠近代,越是禮崩樂壞,民眾的道德水平下滑的越發厲害。在孟子時代,還說著性善論,民眾是好的,隻有君王和權貴是壞蛋,品德低下。
可到了荀子時代,卻是直接性惡論,君王和權貴是大壞蛋,民眾也是品德低下。
又是描述,上古時代生活是多麽美好,直接采摘果實,直接狩獵就能溫飽,不需要打仗,不需要服徭役,簡直是美好的天堂;可現在的社會多麽的惡劣,民眾不斷下地幹活,還吃不飽肚子,還要不斷打仗,不斷服徭役,
似乎上古是美好的,現代是惡劣的。
不隻是儒家,就連很多法家也是這樣說的。
可真的如此嗎?
事實證明,社會是在不斷前進,文明也在不斷進步。
儒家說吹捧的三代之治,卻是有大量的人殉,人祭;可在當今,哪怕是殘暴的秦國,也是廢除人殉,人祭。
三皇五帝,也並沒有傳說當中,那樣美好,那樣品德高尚。
隻是距離產生美而已。
就好似很多人吹捧秦始皇如何如何了不得,又是吹捧秦朝如何法製文明,似乎秦朝是理想社會一般,這與當今儒家吹捧三皇五帝,都是一個套路。
趙政聽著,說道:“太史,這些不能寫……而應該這樣寫……”
說著,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三皇要美化,五帝也要美化。
祖先,不容醜化。
哪怕祖先本來是醜陋的,也要美化的漂亮。
也隻有希臘那群鐵憨憨,不懂曆史的本質,直接把真實的曆史寫到神話當中,各種無下限東西陸續出現。
司馬澤皺眉道:“太子,這些不符合曆史!作為史者,當記載曆史的真相。齊國大臣崔杼殺了齊莊公,史官太史伯秉筆直書“崔杼弑其君”。崔杼要求改為“莊公暴病身亡”,太史伯不從,被殺。其二弟太史仲、三弟太史叔接任後,也因如實記載被殺。輪到老四太史季,還是原文照抄。崔杼暴怒:“你難道不怕像你三個哥哥一樣被殺嗎?”太史季答:“據實直書,是史官職責。瀆職求生,不如去死。”崔杼無奈,最終放了太史季。”
“晉靈公被趙穿殺死,晉大夫趙盾沒有處置趙穿,太史董狐在史冊上寫道:,趙盾弑其君。”
“臣不如他們,可也打算說實話,寫真實的曆史!”
趙政笑道:“真實的曆史?何為真實的曆史?曆史,不過是後世人對古人的評述。夏桀,真的殘暴不仁嗎?商紂,真的是暴君嗎?並非是他們殘暴,於是成為暴君,而是因為他們是失敗者,於是他們必然是暴君。”
“曆史是勝利者寫成,勝利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義,就要不斷美化自己,同時又要醜化敵人,將敵人寫的殘暴,無能。當今看尚書,又何嚐不是勝利者的史書,其中又是有多少真實性!”
司馬澤想要開口辯駁,卻是沉默著。
史學家,真的骨頭硬,真的能描述真實的曆史嗎?
想多了!
若不是如此,也不會隻有一個晉國的董狐筆,一個齊國的太史簡。
因為數量少而出名。
趙政繼續道:“曆史上曾經發生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曆史上發生什麽。曆史書冊,並不是讓太史一人看,而是讓天下人翻閱。三皇五帝,到底是如何,我也不知道,距離太遠了。”
“可三皇五帝,必須是聖王,必須是品德高尚,因為否定了祖先的優秀品德,就是否定這個世界,否定了我們的合法性。”
“當世人不再敬畏祖先的時刻,那就是天下大亂的時刻……太史呀,你也不想要天下大亂吧!”
語氣頗為祥和,很是親切的樣子。
司馬澤卻是身軀發抖,立刻跪在地上說道:“臣知之!”
可能有不怕死的史官,可他不是。
趙政點頭道:“國之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世人頻繁的祭祀祖先,就是為了提升民眾的凝聚力,若是世人不再敬畏祖先,不再祭祀祖先……那時會如何……伱要明白……”
司馬澤點頭道:“臣知之!”
告誡之後,趙政離去了。
沒有再勸說什麽。
作為史學家,可以勸諫君王,可以罵君王,可寫君王的黑點,可永遠不能罵祖先,不能寫祖先的黑點。
這是寫史的基本原則。
希望司馬澤明白,若是不明白,那就再換一個。
在大秦,沒有不可殺之人。
……
趙政離去了。
至於司馬澤的事情,史書的編輯也是暫時放下了。
曆史是什麽?
很多事情一次次輪迴!
曆史書是什麽?
就是曆史上一些大事情,一次次再重複。
尚書,尚且有很多古人偽造的曆史,虛假的曆史,更不用說後世之人了。
曆史書,重要的不是曆史上發生了什麽,畢竟三皇五帝距離現在太遠了,很多原始史料也未必真實,很多竹簡,龜甲的描述,也多有偽造之處。至於進行考古發掘,也未必靠譜。
很多曆史已經很難考證了。
很多人在隻能靠原始的史料,靠某些猜測想象,編寫史料。
史書上的東西,七分是真的,三分是假的。
很多史書,本就帶有大量主觀色彩。
可即便如此,也依舊有大量借鑒意義。
曆史上,覆滅殷商後,僅僅是三年後,周武王就是去世,隻留下年幼的周成王。那時殷商餘孽造反,還有很多勾結周朝諸侯造反,造成的影響力很大,幾乎動搖了周朝的統治。
可幸運的是,有周公旦輔政,薑太公也活著,聯合之下多路出擊,最後平定殷商叛亂。
可到秦末,秦始皇去世後,也是六國遺民造反,可這時卻沒有周公旦,也沒有薑太公,於是大秦完蛋了。
後世之人,喜歡神話祖先。
首先神話的三皇五帝,似乎不是人類,而是神靈降世;到了後來,又是神話秦始皇,似乎是萬古第一。
可他們不是神,而是人。
後世之人,可以神話祖先,神話君王。
勢立威,術馭臣,法製民。
君王為了造勢,也要神話自己,威壓民眾,可真的以為自己是神靈,可掌控一切,卻是要吃大虧。
那位秦始皇,終究是人,不是神。
“對了,曆史上那位秦始皇幾歲登基的……”趙政在思索著,迴憶那位穿越者的記憶,卻是想不到秦始皇幾歲登基。唯一有記憶的,就是秦始皇四十九歲去世,而漢朝的開創者恰好為劉邦四十六歲,屬於秦始皇一個時代的人,隻是比秦始皇小三歲。
秦始皇去世的時刻,這位劉邦還是亭長。
接著,五六年後,成為漢高祖。
然後依靠關中之地,平定六國餘孽,建立漢朝,維持四百年之久。
這位漢高祖,才是真正的秦二世。
漢朝,繼承秦朝軍功受爵製,賦稅製度,徭役製度,律法製度等等,幾乎是繼承秦朝百分之九十五的製度。唯一區別,就是漢朝的徭役,相對較輕。
民眾,需要繳納的賦稅為三種,一種是地租,也就是十稅一;一種就是口賦算賦,也就是人頭稅;一種就是徭役,從軍打仗,或是前線運輸糧草,或是修建工程,搞基建。
僅僅收田畝稅,對於民眾而言,隻是小意思而已;
可若是加上人頭稅,足以奪走民眾每年一半的收入;
可若是搞基建,打仗之類的,足以讓平民餓斃半數,足以拉小康之家破產。
“要不派遣黑冰台侯諜,前去沛縣,刺殺劉季……現在劉季大約八歲了!”趙政閃過一絲殺意,可頃刻佛放棄了。
殺死劉邦,還有趙邦、李邦……很多時刻是殺不死的。
……
時間流逝,秦軍匯聚在上郡,準備出擊趙之晉陽。
諸多的軍事物資,開始裝備。
這一天,趙政前去拜見,說道:“父親,我欲跟隨大將軍出征趙國!”
秦異人立刻拒絕道:“不妥,你為秦國太子,好似太廟當中的禮器,豈能輕易出動。昔日魏國太子出征的時刻,卻是遭遇敵人俘獲,最後丟了太子之位,正所謂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果現任君主出了問題,太子是要隨時準備即位的,否則就要釀成混亂。既然如此,統兵出征,便不是太子該做的事。軍旅兇險,要是太子折損了,那將是國家的損失,萬一他出征時君主出了事,無法及時迴來繼位,也是個大麻煩。若是出征大勝而還,君主也不好賞賜。而若是無功而返,則要受到君主責備和國人鄙視,從此受禍矣,”
趙政笑道:“正所謂,槍杆子裏出政權,王者何為王者?不是天生的,而是王者掌控軍權。有了軍權,王者才是王者。沒有軍權的王者,隻是臣子的傀儡。父親,可忘記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若是晉國君王,齊國君王有兵權在手,豈能讓亂臣賊子奪取社稷!”
秦異人皺眉道:“可太子出征,還是太危險了!”
趙政笑道:“昔日的時刻,秦武王為太子,也是跟隨司馬錯出征巴蜀。秦武王可以,孩兒為何不可以。至於父親出了意外,孩兒無法順利歸來,這個有祖母華陽太後掌控一切,又是有母親作為輔助,又是有丞相呂不韋為依靠,出不了大問題。”
“至於兵敗,孩兒被趙人擒拿,概率也很低,畢竟這不是邯鄲之戰。秦軍兵精糧足,縱然兵敗,也能撤離而去。”
“況且,人生在世,那裏不會有危險。可能喝水嗆著,吃飯噎著,走路絆倒,難道就不吃飯,不喝水,不走路嗎?”
秦異人拒絕道:“不行。兵兇險危,終究是要危險了!”
趙政說道:“孩兒曾聞,北方有雄鷹,待小鷹長大的時刻,直接將其丟下懸崖。小鷹驚慌著,在驚慌當中不斷撲騰在翅膀,最後學會飛翔。孩兒終究要長大,父親能庇護孩兒一時,豈能庇護一世。”
秦異人歎息道:“你要小心了。我會派遣三千宮衛保護你,若是出了事情,勝敗隻是小事情,記住要保命。”
趙政點頭道:“孩兒已經十一歲了,已經不小了。在前線當中,孩兒不會幹涉大將軍作戰,隻是多看,多想,不說而已。”
秦異人說道:“你要小心了!”
盡管很不放心兒子,可還是讓兒子為監軍,出征趙國。
很多時刻,要學會放手。
孩子長大了,也需要獨當一麵,他能庇護兒子一時,豈能庇護一輩子。很多事情,兒子既然想要做,那就不要去阻攔。
默默的支持他,給予他最好的幫助。
稍後,趙姬也得到消息。
趙姬說道:“你為秦太子出征他國,有秦將便可,為何要你出征?”
趙政笑著,再次把那些理由說了一次。
趙姬說道:“我兒為秦太子,天生的王者,何必在乎這點功勳?”
趙政笑道:“母親,自春秋以來,弑君者無數,君王並非天生的君王,有多少君王丟掉王位,直接被臣子弑殺。孩兒若是長在深宮,養在婦人之手,等到長大的時刻,能承擔起大秦的偉業嗎?”
趙姬沉默著,不知該說什麽
長在深宮,養在婦人之手,多數結局不好。
趙姬說道:“你要小心了!”
趙政說道:“母親,孩兒離去的時刻,你要替孩兒掌控朝堂局勢,不要讓某人鑽空子!”
前去出征問題不大,可要防備被偷家。
趙姬點頭道:“秦王之位是你的,沒有誰能搶走!”
趙政繼續道:“母親,祖母華陽太後頗為可靠,要與其多多友善!”
趙姬微微皺眉。
婆婆與媳婦的關係,一向很差。
最後,趙姬還是點頭答應。
又是叮囑一些事情後,趙政離去。
又是前往華陽宮,前去拜見這位祖母。
……
ps:更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