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秦異人:大秦我為王(求訂閱)


    秦王柱薨亡,這位秦王隻是正式登基三天,就是去世了。


    很多秦人,將這一切歸結於秦王年紀太大了,畢竟這是五十一歲的老人。


    去年的時刻,秦國死去一位大王,今年秦國又是死去一位大王,鹹陽百姓得知後,隻是點點頭。


    談不上悲哀,也談不上大哭。


    秦人比較冷漠。


    秦人年年與六國大戰,每年都在死人,妻子在死掉丈夫,父親在死掉兒子,兒子在死掉父親,經常見證死亡,讓老秦人變得分外冷漠,冷漠的看著世界。


    對於這位秦王的死,隻是稍微點頭而已。


    至於哭,大哭,這是不可能。


    秦法嚴苛,在街道上大哭,或是大笑,都是要受到嚴懲,輕則是淪為城旦鬼薪,重則是資甲資盾。


    秦王柱死了,秦異人開始登基,成為秦王。


    當然了,要為父親守孝一年,才算是正式登基。


    現在,還不算是正式的秦王。


    隻是從這一刻開始,秦異人開始執掌秦國的大權,成為天下最有權勢的存在,沒有之一。


    秦異人下著命令,開始為父親收斂屍體。


    君王從登基開始,就是修建陵墓,等到去世的時刻,進入墳墓當中埋葬下去。可秦王柱成為秦王隻是一年,正式成為秦王隻是三天,墳墓極為簡陋,可也隻能將這位秦王埋葬下去。


    得知秦王柱去世的消息後,各國的使者紛紛前來哀悼。


    鹹陽城,變得哀聲一片。


    秦異人跪在棺材前,為父親守靈。


    趙政也是緊隨在後麵,為爺爺守靈。


    秦異人說道:“政呀,你祖父去世了!”


    趙政說道:“父親,節哀!”


    秦異人說道:“年幼的時刻,我出生頗為瘦小,父親也不喜歡我,給我取名為異,異為異端,異類之稱。那時的父親,沉迷在美色當中,時常與美人在飲酒,或是在打獵當中。”


    “直到太子病逝,父親才成為太子,那時父親很是茫然。我在長大,隻是我依舊不受寵。等到秦趙交換人質的時刻,其他的的公子皆是畏懼不敢前,唯有我主動請纓,前去趙國!”


    “在趙國的時刻,我不受趙人待見,馬車、住所、衣服、食物等,並不是多好,直到後來遇到呂不韋。呂不韋說,要讓我成為安國君的嫡長子,成為秦太子,乃至是秦王……”


    說著往昔,秦異人的眼神在變化,似乎沉湎在迴憶當中。


    秦異人說了很多,忽然開口道:“政呀,我成為秦王,你就是太子……等到我百年的時刻,你就是秦王了!”


    趙政說道:“政,知之!”


    秦異人搖頭道:“伱不懂!十年前,我還在趙國當人質。在三年前,我隻是秦國的一個公子。成為秦太子,隻有一年時間。如今也不過是三十二歲,卻是成為秦王,我心中忐忑不安,擔心自己才略不足,德行不足,不足以成為秦王。”


    “擔心我的一個決策錯誤,導致秦國大好局麵敗壞,甚至是秦國敗亡!”


    趙政安慰多少:“父親有什麽擔憂的,當年秦孝公二十歲登基,成為秦王,二十一歲任用商君變法;秦惠文王十九歲登基,成為秦王,秦國開始東擴;秦武王十九歲登基,成為秦王,開始威震天下。”


    “秦昭王也是十八歲登基,成為秦王。父親已經三十二歲了,已經不小了!”


    秦異人說道:“可我心中還是沒有底細,擔心自己做不好秦王,心中惶恐,忐忑不安!”


    趙政說道:“父親有什麽可忐忑的,大秦人才輩出,文臣有蔡澤、呂不韋,武將有蒙驁,王齕等人。遇到政務不懂的時刻,還可向華陽夫人請教,隻要謹慎為之,終究能成就周武王的霸業!”


    “父親,你要相信自己!”


    秦異人點頭著。


    稍後,秦異人召集眾臣,開始為父親定著諡號。


    夏商時代的帝,的稱唿多數用幹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前麵一個字是祭祀方法,後麵的一個字則表示在哪一天進行祭祀。例如盤庚是指在庚日用盤這種祭祀方法祭祀祖先,祭祀也是對先祖執政曆史的一種總結。盤是指敲打磐磬的祭祀方式。


    諡號是周朝開始有的,但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所謂諡號,用一兩個字對其進行評價。


    諡法初起時,隻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


    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


    議諡是在將葬之時。


    傳言,楚太子弑父,給父親的諡號為靈,其父死不瞑目,太子即改諡為成(稱楚成王),楚王才死而瞑目,因為成字是美諡,而靈是惡諡。


    呂不韋開口道:“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湣民惠禮曰文。先王,諡號當有文。”


    蒙驁也是開口道:“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迴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先王諡號,當有孝。”


    其他臣子也是紛紛開口。


    有人說諡號當有昭,又有人說諡號為成,又是有人說諡號當為景,眾人紛紛開口。


    皆是說著上諡。


    最後,秦異人拍板,父親的諡號為孝文,諡號是美諡,更是在昭襄之上。


    趙政聽著,卻是想到祖父秦王稷。


    《諡法》中襄的含義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執心克剛曰襄;協讚有成曰襄;威德服遠曰襄。所以襄是個美諡,也就是說如果君主的諡號中帶有襄字,那麽要麽他在外征戰有功,要麽有大德於天下,要麽有開疆拓土之功。


    秦昭襄王八年(前299年),秦昭襄王借口與楚懷王在武關會盟,將其劫持到鹹陽並強迫他把巫郡、黔中郡割讓給秦國,楚懷王不從,秦昭襄王就把他囚禁在秦國直到楚懷王去世,後來又發兵攻占了楚國16座城池。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秦昭襄王派軍攻打韓國,攻下了宛城。在之前的兩年,秦軍打敗韓魏聯軍,所以魏國割讓河東400裏土地,韓國割讓武遂200裏土地給秦國。


    秦昭襄王十八年(前289年),秦昭襄王派遣白起、司馬錯又打下魏國大小61個城邑。


    此後多年,秦昭襄王一直在對外開疆拓土。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將蒙武攻打齊國,攻占了九座城。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秦國攻下趙國兩座城池;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國的大將白起攻占了楚國國都郢都,迫其遷都到陳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一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國40萬降卒,使趙國元氣大傷。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打敗了周赧王組織的周、燕、楚聯軍,周赧王被秦國俘虜,東周滅亡。


    祖父秦王稷,幾乎年年與列國作戰,為秦國開辟了大片的土地,把魏國打成自己的附庸國,把同宗的趙國打的元氣大傷,更加耀眼的政績是滅亡了延續近800年的周朝,當得起襄這個諡號。


    在美諡號當中,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至於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隻是相對遜色一些。


    祖父當年的時刻,欺騙楚懷王,又是差些囚殺孟嚐君,囚禁平原君,攻略同宗的趙國,又是殺死白起,可謂是惡名不斷。


    臣子們在選擇諡號的時刻,舍棄最高的武,而是相對較差的昭。


    昭襄也是美諡,可比起武襄卻是差一些。


    為秦王稷一個惡諡,平諡不可能,卻是能選擇一個相對差的美諡。


    “我若是死後,會有什麽諡號?”


    趙政忽然思索道。


    “我為始皇帝,根本不需要什麽諡號,後人也沒有資格評價我!”


    經曆七七四十九天後,秦王柱開始進入墳墓當中,開始埋葬下去,諸多的陪葬品也是進入其中,因為墳墓有些小,直接在裏麵埋葬很多珍貴的金銀器物,各種陶器,還相應的物品。


    等到墓道封號的時刻,秦異人迴到鹹陽,依舊在為父親守孝,不能與女子同床,不能飲酒,不能打獵,不能聽音樂。


    在守孝期間,秦異人還未正式成為秦王,卻開始履行秦王的職責。


    開始接管全國的政務,開始接管全國的軍隊,開始處理財政,開始接管各地的侯諜,開始成為宗室的族長,行政權、財政權、兵權、司法權、族權、祭祀權,外交權等等,皆是落在身上。


    然後,秦異人開始把部分的權力,行政權讓渡給左右丞相,司法權讓渡給禦史大夫和廷尉,祭祀權讓渡給常奉和宗正,馬政讓渡給太仆,外交權讓渡給典客,財政權讓渡給治栗內吏,軍功企業和王室收入讓渡給少府。


    集權與分權在並行。


    曆代的君王,皆是想大權在握,執掌所有的權力,一言九鼎,這就是集權,打壓封君,打壓臣子,打壓武將等,皆是為了集權,有了權力,君王才叫君王,不然輕則是性命不保,重則死社稷不保。


    可君王的精力是有限的,君王一天也隻有十二個時辰,每天能處理的公務有限,能接觸的臣子有限,注定無法將所有的權力集中在手中,隻能是將部分的權力分割出去,節省自己的精力,也能更好的活著。


    秦異人也感覺多少自身精力不足,開始嚐試分權。


    ……


    批閱完奏折之後,秦異人感覺到一絲疲勞。


    就在這時,趙政前來問安。


    秦異人說道:“政呀,我打算尊奉嫡母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後,尊奉生母夏姬為夏太後。”


    趙政說道:“這樣最好不過!隻是嫡母在前,還是生母在前?”


    秦異人思索道:“自然是嫡母在前,生母在後,嫡母尊貴於生母!”


    趙政說道:“父親睿智!”


    父親成為太子太短,在秦國的根基相對淺薄,必然要拉攏楚係外戚當援助,這樣的冊封可謂是將華陽夫人捧得高高的,華陽夫人應該感激他,支持他。


    秦異人說道:“我打算冊封呂不韋為文信君,食邑為一萬戶!”


    趙政說道:“呂不韋對父親有功勞,父親要給予其補償,這是其一;呂不韋才略出眾,可為治國之才,要給予重用,這是其二;呂不韋需要父親,父親也需要呂不韋,這是其三。”


    “隻是僅僅這樣,還是不夠!”


    “當增加昌平君熊啟的食邑,增加昌文君熊文的食邑,昌平君食邑當增加到八千戶,昌文君的食邑當增加到五千戶!”


    秦異人點頭道:“自然該如此……隻是這樣冊封下去,我大秦又要出血了……”


    說著,向兒子抱怨,說著秦國的財政。


    曾經為太子的時刻,秦異人已經開始管理部分的政務。


    隻是最為重要的軍權和財政權,秦王柱始終把控在手中。


    可成為秦王後,秦異人接管軍權和財政權,開始清點家底,卻是臉色越發的發綠。


    秦國的財政狀態很不好,應該是極端的惡劣,處於破產的邊緣。


    若是將大秦當成一個商家,秦國早就該破產了。所幸秦國是一個國家,縱然是財政狀態很差,財政虧空很大,可隻要在戰場上百戰百勝,世人也隻會看到秦國的強大,而不會看到秦國的窘迫困境,看到秦國的不足。


    秦國還是能繼續維持下去的。


    秦國的土地,皆是國有製,皆是屬於君王和封君的。


    山嶺當中的大樹,野獸,湖泊當中的魚兒,山嶺當中的野草等等,皆是屬於君王的。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至於說,我在這裏開耕五十畝地,這就是我的耕地,隻能說想多了。


    五十畝的所有權,是君王的,你開耕的五十畝不屬於你,而是屬於君王。


    在秦孝公時代,商君變法的時刻,開始為平民分地,那時秦國地廣人稀,人少地多,平民每戶授予五百畝地。


    相當於,君王將土地,賜予平民,


    平民可以耕地,擁有耕地的權力,擁有使用權。


    盡管,所有權還是君王的,可至少百姓有了使用權,


    這就是土地私有製的開始!


    當然,這五百畝地並非是開耕好的熟地,很多地區生地為主,很多還長著一人高的野草,還到處石頭沙子,或是沼澤。


    平民們需要對其進行改造,開耕等等,才能改造為適合耕種的田地。


    平民可以在這些耕地上,種植牧草,種植麻,種植桑樹,種植榆樹,種植粟米,種植糜子,種子小麥等等,還可以進行輪耕,田地定期修養一段時間,恢複土壤肥力。


    這是最好的時代。


    稍後的時代,卻是越來越差。


    因為秦國的土地是有限的,百姓卻是會不斷繁衍,不斷增加人口。


    在經曆一段分田後,秦國可支配的土地在減少,減少分給平民的土地數量。


    從每戶五百畝,變為每戶二百畝,每戶一百畝,到了最後每戶五十畝。


    到了秦昭王時代,更是直接取消給平民分田。


    而是變為,隻有立下軍功,成為公士,官府才會分配給一百畝田地。


    至於平民,在無法獲得分田的情況下,隻有三個選擇,一個是寄希望從父親那裏獲得田地;若是兄弟太多,無法從父親那裏活得田地,隻能娶寡婦,成為贅婿,獲得田地;最後就是成為雇農,為那些有田人進行耕地。


    ……


    ps:第二更到了,明天爭取早點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始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