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張嘉師在商山四皓離開之後,並沒有進行軍事會議,而是讓孫頗等人迴到自己的營帳中安歇或者是他們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對於張嘉師而言,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他不知道,但是他很清楚一點,那就是天下奇人何其多也,真的小瞧一個人的話,還真的說不定會讓他很是後悔。


    所以在這麽一種情況下,張嘉師不知道商山四皓為什麽會給他一個在烏江邊上伏兵截殺劉邦的建議。


    但是他很清楚,商山四皓並不是在害他,而是在給他一個應該是相當正確的指點。


    固然,那個地方確實算是比較靠近楚國領地,但是張嘉師自己都知道,若是自己率領一旅輕騎前往這個地方,項羽就算是有能耐調遣大批軍隊前來截殺他,他見機不妙還是知道自己該怎麽做的。


    但是麽,張嘉師並不知道事情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演變,而且更重要的一點,他現在都沒有能夠絕對擊敗劉邦的把握。


    然而張嘉師自己忽視的一個情況,就是劉邦對自己的領土實施橫征暴斂,固然是能夠收得一時之功,但是從長遠來看,劉邦此舉無疑是自掘墳墓。


    ……


    而在同時的黃縣南麵區域,劉邦喝下了醫工的一碗湯藥正準備安歇。


    他現在對於自己的情況已經是很明白。也許,除非他能夠擊敗張嘉師,甚至是殺死對方,要不然就算是他這身傷病痊愈了,恐怕都不會讓事情出現什麽轉機。


    說實話,劉邦固然是恨不得將張嘉師千刀萬剮,才能夠泄他心頭之憤怒。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一點,要是在當初的那個事情到來之前,他一定不會做出當年的那個選擇。


    當年他所謂的出外遊曆,事實上也不過是跟盧綰以及周勃等人前往一個位於衡山郡的縣邑附近,進行打劫路人的勾當。


    當年,在他迴來之後,知道了曹參以及蕭何等一直對他看不順眼的沛縣官吏居然就在這個時候離開,他心中可是很開心,因為憑借著他在沛縣的基礎以及失去了曹參以及蕭何等人的鉗製,他早晚會將沛縣這個地方收歸囊中。


    事情確實是如同他一開始的構想那樣,那就是在失去了曹參以及蕭何等人的鉗製下,劉邦差一點就能夠成功架空沛縣縣令。


    但是劉邦自己並沒有想到的是,他失去了曹參,蕭何,夏侯嬰三人,就算是得到一個四川郡,都沒有這三個人在張嘉師那個世界給他帶來的價值要多。


    秦末亂世到來之際,劉邦並沒有按照往常的軌跡那樣,押送刑徒前往鹹陽,而是成為了沛縣縣尉的他,直接殺死了沛縣縣令,然後舉旗起義。


    在這麽一種情況下,劉邦很清楚一個事情,那就是他說不定有機會能夠完成自己的野心。


    這個野心起源於大丈夫當如是的典故:


    在一次跟朋友遊曆的時候,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麵,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這個事情,說明了劉邦的野心一開始就非常大。


    但是他並沒有想到的是,得到了大批臂助幫忙,在遼東出發西征的張嘉師,會成為取代了項羽,他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以及克星。


    事實上,他在隱約中也感覺到劉常滿應該不是他的兒子,但是出於很多方麵的考慮,尤其是呂家的支持,劉邦不會因為這個猜想而跟呂雉翻臉。


    隻可惜,他失算了。那就是現在的呂家,以及呂雉跟張瑛,事實上現在都已經在張嘉師手中。


    對於這麽一個事情,劉邦心中不痛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更多的,他根本沒有辦法在嘉縣之戰之後,繼續攻擊關中。


    若非項羽同樣在函穀關外慘敗,為了挽迴自己的威望以及保住自己盟主的職位,大封諸侯,恐怕他連這個九江王的爵位都撈不到。


    而現在的劉邦,則是在很多方麵,更加心憂一個事情,那就是他的兒子劉肥,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但是他現在也無法選擇那幾個蹣跚學步,甚至是尚在繈褓當中的兒子,來繼承九江王的位置。


    他在自己吐血昏厥,醒過來之後,最後下定決心,那就是他詔令留守在九江縣的庶長子劉肥,擔任太子職位。


    當然,就算是張良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劉邦這次率領自己麾下最後的一支主力部隊北上對抗張嘉師,事實上他並沒有打算舍身成仁。


    他希望一旦真的無法抵擋張嘉師對他的攻擊,那麽他就會北上投靠項羽這個結拜老弟。


    當然,在劉邦的心中而言,能贏的話他自然是希望能夠打贏對方。但是劉邦自己並沒有想到,張嘉師在頭痛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麽找到一個突破口的同時,他也麵對著張嘉師所經曆的難題。


    隻可惜,雙方的國力層次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上,更加不用說,要是真的打起來,他麾下的大軍根本不是張嘉師麾下的虎狼之師的對手。


    而劉邦更加無奈的一個事情,那就是自己麾下的官兵,在糧秣供應上已經是一減再減。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一支部隊連糧秣都不足夠,他也就隻能夠采取這種辦法應急。


    而他沒有想到的是,張嘉師同樣很希望能夠急切跟對他決戰,但是麽,真正需要焦急的人,眼下還沒有輪到張嘉師,而是劉邦自己更需要焦慮。


    畢竟,張嘉師的軍糧供應相當充足,而張嘉師麾下的大軍,大批騎士保證了糧道的運輸安全,這一點是劉邦怎麽樣都不可能做到的。而反過來,張嘉師卻是能夠很輕鬆的利用大批騎士來截斷他的糧道。


    假如劉邦軍現在還有這個東西的話……


    所以在這麽一個情況下,劉邦最後隻能夠在自己完全糧草耗盡之前,能夠找到擊敗張嘉師的契機。


    可惜,到他被迫出兵跟張嘉師決戰之際,劉邦自己並沒有找到這個契機……


    ………………………………………………分割線…………………………………………


    公元前204年4月12日,這一天的清晨與以往不同。


    在這個時間進行輪值的大批秦軍斥候,不斷發現了全軍前進的劉邦軍蹤影。


    劉邦麾下的幾乎全部斥候騎士,都被劉邦派遣,前往截殺這些秦軍斥候。


    但是在經過多次的小規模戰鬥之後,最終敗多勝少的劉邦軍斥候,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而劉邦這次幾乎傾巢而出,事實上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的糧草,事實上已經完全耗盡。


    很多他麾下的官兵,在昨天晚上甚至連稀粥都無法喝上。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下令屠宰大部分牽引戰車或者是馬車的馬匹,讓自己麾下官兵最後飽餐一頓之後,全軍出發進攻張嘉師麾下位於黃縣以北的大軍大營。


    但是劉邦怎麽樣都無法想到一個事情,那就是張嘉師麾下大軍,現在已經不是當初那一支在兵力上遠少於他的部隊,而是迴合了屠睢麾下南征秦軍部隊約六萬人以及韓信麾下約兩萬人,合計將近十七萬人馬的一支大軍。


    麵對著劉邦的這種攻勢,張嘉師很是錯愕,因為他根本沒有想到劉邦居然會這麽有膽識直接過來決戰。


    他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解決劉邦的好機會。


    在張嘉師的營帳當中,張嘉師沉思的看著自己的營帳外麵,默默地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劉邦應該不會不知道雙方之間的巨大戰鬥力差距,劉邦這種作戰方式,隻要他不犯大錯,就根本不可能被劉邦麾下的一群烏合之眾擊敗。


    張嘉師自己是很清楚這個事情,但是他不知道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而迫使劉邦做出這個抉擇。


    不過不管如何,既然劉邦這一隻老烏龜居然離開了自己的龜殼,甚至是衝過來想要跟他拚命,他自然是樂於將劉邦以及劉邦麾下大軍送入地獄當中。


    他輕輕的聽著外麵第二次響起的召集鍾聲,繼續等待著自己麾下的文武眾人到來。


    ……


    在一段時間之後,包括距離張嘉師營壘最遠的屠睢以及南征秦軍的一些主要軍官,都來到了張嘉師的營帳裏麵。


    而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已經聚集在張嘉師營帳當中,剛剛安放的一個大抵能夠將黃縣附近地形描繪出來的沙盤旁邊。


    張嘉師聽李信等人分別對劉邦有可能會選擇的進攻區域,以及雙方的交戰地點進行的分析。


    在幾個主要將領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之後,張嘉師決定在這次作戰中,采取一種他之前並沒有采取過的冒險戰術來進行作戰。


    那就是酈商以及酈疥兩兄弟,各自率領一萬騎士以及五百輛弩戰車,分別從黃縣東麵以及西麵,繞行到劉邦軍的後方。


    張嘉師很清楚這個戰術冒險的地方就在於劉邦有可能會識破張嘉師這種戰術,而加強兩翼的作戰能力。


    這一個事情,張嘉師心中在盤算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讓酈商以及酈疥兩人,按照這個戰術進行作戰。


    而在雙方大軍將會發生激烈戰鬥的正麵戰場,張嘉師命令李信率領三萬大軍,韓信以及屠睢各自率領兩萬大軍作為左右翼,應對劉邦大軍的攻勢。


    當然,張嘉師麾下的軍力自然是不止這麽一丁點人。對於張嘉師而言,劉邦固然是可以全軍傾巢而出,但是他可不能做出這種選擇,因為這種事情可以說是兵家大忌。


    劉邦為什麽會犯這種錯誤,張嘉師現在沒有興趣理解太多,但是劉邦這種不成功便成仁的作戰方式,張嘉師自然是在自己的心中暗喜。


    畢竟,他可不相信自己在留有後手的情況下,還會懼怕劉邦這一支事實上有可能已經軍心渙散的部隊。


    就好比是一萬個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會懼怕三四萬戰鬥力不強,戰鬥意誌低落的新兵麽?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而張嘉師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打算親自觀看這一場戰鬥,他還有一個事情要去做。


    固然,無論是孫頗,還是李信等人,都反對張嘉師在這個時候率領一支輕騎部隊,輔以一百輛弩戰車,就進入到接近楚國邊境地區的和縣範圍。


    而且更要命的是,和縣並沒有控製在張嘉師的手中。在這麽一種情況下,無論是孫頗還是李信等人,反對張嘉師的做法,就顯得很有道理了。


    而屠睢則是對張嘉師抱拳說道:“王上,臣認為此時隻需要派遣一員上將,率領一旅輕師就能夠做到的事情,何必讓王上親自犯險?王上你也曾經說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王上為何會違背自己的看法呢?”


    屠睢的婉轉反對,得到了很多張嘉師麾下文武的認同。


    但是張嘉師則是微笑著搖了搖頭,並且作出自己的保證:


    “孤並不打算犯險,但是孤認為孤最後還是想要看看劉邦死在孤的麵前,孤才會心安。”


    張嘉師的這句話,讓孫頗等人不禁微微一愣,因為他們並沒有想到張嘉師會說出這麽一個理由。


    而張嘉師則是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讓屠睢等人都迴到自己麾下大軍當中,進行戰場布置以及指揮。


    而張嘉師沒有說出來的話,就是: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孤還是得親眼看看劉邦才行。”


    這個事情,張嘉師自然是不可能說出來,而在他的心中,劉邦假如死在他的麵前,那麽張嘉師確實是會鬆了一口氣……


    ………………………………………………分割線…………………………………………


    張嘉師率領三千親衛騎士以及兩百輛弩戰車以及一百輛運輸物資的馬車,直接出發前往和縣。


    在這一條道路上,張嘉師想得最多的事情,並不是即將或者是已經爆發了的跟劉邦軍之間的決戰,而是在思考烏江的事情。


    他不禁想起了青玉靈書所記載的一些記錄以及項羽自刎烏江的典故:


    烏江,地處和縣東北,自長江逆水而上,是八百裏皖江的第一鎮。二千年前,楚霸王項羽在此“不肯過江東”,從而結束了楚漢之爭,烏江也因此而馳名天下。烏江是千年古鎮,文化底蘊深厚,是唐代樂府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書法家張即之,當代書豪範培開,草聖林散之的故裏。


    孤身一人來到烏江邊上的項羽遇到了那個烏江亭長,在知道了項羽的事情之後,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麵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


    張嘉師並不知道,項羽自刎的烏江,到底跟劉邦有什麽關係,但是這一點兵力的調動,對於黃縣的戰局根本沒有太大的改變。


    既然如此,張嘉師還不如趁著這個可以說是最後的機會,看一下本來應該成為漢高祖的劉邦,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當然,白起的吐糟,張嘉師很直接的選擇性無視了:


    “就見一麵,你就想知道對方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你這個想法是不是太美好了些?”


    咳咳,不得不說,白起的這句吐糟,讓張嘉師確實是無言以對,但是麽,張嘉師決定,不跟白起在這種事情當中糾葛下去。


    ……


    一日之後,也就是公元前204年4月13日,張嘉師趕到了和縣。


    在這個地方,張嘉師並沒有看到太多的村落,而很多本來有人煙的地方,已經算是逐漸荒蕪。


    而在一條小道上緩慢前進的張嘉師,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


    不知道烏江邊到底在什麽地方。


    因為這個時候的烏江,更多的隻是在一些比較小範圍的地圖能夠標注出來。


    而張嘉師的那一份地圖,他自然是帶在身上,但是麽,你不能指望十幾年前的一份地圖孤本能夠有多準確。


    好吧,麵對這個事情,張嘉師不得不沉默了。


    他再次犯了一個很多年以前犯過的錯誤,那就是現在的地圖,也就是大概算比較有指向性的玩意,而想要準確的知道一個地點在什麽地方……


    還是算了吧。


    張嘉師不禁欲哭無淚:“我……”


    最後,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張嘉師不得不讓馭勇派遣一些騎士小隊,擔任斥候,查探周邊情況。


    而他則是在這一條小路東麵的一座山林中,隱藏起自己的部隊。


    但是張嘉師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在這一座山林中,居然會有一座散發著淡淡屍氣的古墓……


    好吧,張嘉師在麵對這種情況,自己的職業素質……當然不是指張嘉師的攝政王一職,而是張嘉師本身的職位正是一個道士。


    他在循著那種讓他不爽的感覺,來到了一座被刨開的古墓之後,張嘉師看到的是,這一座古墓居然被人挖掘開,而一條已經變得有些暗淡的血痕,正從古墓外麵的石塊上,蔓延到缺口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