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進城
我讓曆史拐個彎之明劫 作者:可可阿裏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十一章進城
萬俟陽一個人進了臥室房間,往四周一看又犯愁了,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啊,想保存一樣東西都找不著合適的地方,怎麽辦?再四下裏瞅了瞅,最後眼睛落在昨天晚上睡覺的枕頭上,發現枕頭上麵還套了個枕套,平時百姓家裏的枕頭裏麵一般都是一些穀殼或是蕎殼填充的,睡起來很滑很舒適。萬俟陽也想不出能放在哪裏了,沒辦法隻有決定放在這裏麵了,他這也不是說想防著誰,主要目的隻是方便他存放和尋找,也避免柱子他們發現後,到時又得找借口來解釋了。
先拿出了玉牌和手機先放了進去,又把部分碎銀拿了十兩放進去,然後把挎包也放在床上,碎銀在自己身上四處都藏一點,最後拿著這幾盒藥,想了想放了進去,過了一會最後又拿出兩盒出來,頭孢克肟分散片,芬必得,他覺得說不定萬一有用呢?然後去除外麵的包裝,了解了藥品的適用症狀和用量後就毀掉了外包裝,把碎紙裝進口袋然後找機會再扔掉。
最後萬俟陽把頭發梳理了一遍,還是用頭巾束了起來,外麵再戴了個帽子,明代時候的帽子頂上都突出一截來,便於發髻的安置。這天氣不冷不熱的,戴上帽子還正合適。等到馬大叔和萬俟陽走的時候,萬俟陽又發現馬大叔手上提著一個小包袱,“陽仔,這東西可得隨身帶著呀,不然一點都不像出門辦事的人,免得被官兵拿住盤問你是幹什麽的。若是遇見有人盤問你就說聽說京城爆炸了專程進來找親戚的,親戚當天就在城裏現在還沒有迴家。”馬大叔連這一步都為萬俟陽想到了,這讓萬俟陽覺得自己出來走江湖還是太嫩了一些啊!這就是經驗啊,必須得學習啊!
“這裏麵有你嬸子給你烙的大餅,嘿嘿,我都沒記起還是你嬸子提醒我的,好了現在可以出發了!”馬大叔走在前麵,萬俟陽此時心裏也是百感交集啊,“多麽純樸的人啊,自己也沒做什麽,但別人還真就把我當成一家人了。”
兩人走了一個時辰的樣子,一路上還是看著有不少人來迴趕著路。因為他們這條路還隻能算得上是一條不大的支路,再走一刻鍾的樣子就會走到南北交通的主線路上了,那時候的人才會更多,路也更寬,因為路上麵馬車都可以來迴穿梭。
差不多應該是上午十一點半左右的時間了,因為早上在付家耽擱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在家裏準備了一會才出發,走的時候差不多快九點鍾了吧,萬俟陽這時感覺有些累了,順便坐下休息會,“馬大叔,咱們歇息會吧,我記得前麵好像要迴到主路上了吧。”
“陽仔你記性真好,不錯,咱們拐個彎就到了主路,然後再走半個時辰就可以看見京城了。”馬大叔這條路是經常走的,可以說是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
萬俟陽拿出了烙餅,分給馬大叔一半,自己先吃了起來,馬大叔也基本摸清了他的性格,所以也沒怎麽推遲就接下了餅也吃了起來。
“嬸子做得真好吃,馬大叔,我覺得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可以了,你一會就先迴家吧!”萬俟陽覺得馬大叔已經陪他走了這麽長的路了應該沒問題了,自己也找得著路了。
“不行,怎麽說我也要看著你進城我才放心,聽說昨天城門都是關了一半,隻許進不準出的,還不知道今天是什麽情況。”馬大叔邊吃邊說起昨天他打聽到的消息。
“沒事的,我已經記住了你說的話。”萬俟陽還是覺得讓馬大叔早點迴家好一點。
“說好了送你到外城城門口,走吧,吃完了現在又有勁了。”馬大叔也不管萬俟陽跟沒跟上,先起身走了出去。
萬俟陽很無奈,他挺理解馬大叔這樣做是為什麽,有一種孩子第一次出門做父母的感受是非常不舍的,兒行千裏母擔憂就是這個意思。
萬俟陽趕緊吃完最後一口烙餅跟上馬大叔的腳步,轉個彎就看見了不遠處的主路,這條主路是南北交通的主要幹道,也是各大交通要道,走水路前也得從這裏出發才能到碼頭,走陸運也必需從這條道出發,所以這條道特別寬闊。北京城的南麵是有外城的,而其它三麵則無,本來當初嘉靖年間為防禦外敵而修建的。原本計劃繞內城修建一周,但因財力不足等多種原因隻修建了南城一麵,東西抱接內城後便草草收工了。北京的外城城牆與內城城牆相比,低矮得多。外城城牆結構與內城基本一致,其周長約14.4公裏,外側均高7.06米,內側均高5.92米,平均基厚12.24米,平均頂厚9.24米,共設有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西便門等七座城門,其麵積相當於今天北京的崇文、宣武兩區,民國以前這裏多居住一些平民百姓和漢族官員,分布有很多的茶樓酒肆、會館戲園,有著別具一格的文化風情。
當初萬俟陽上大學時來到北京,發現北京帶門字的地名很多,它們就好象是這座城市裏的坐標一樣。雖然現在它們大多已經消失,但是對於古老的北京城而言,它們卻是那段往昔歲月裏最真實的記憶。
說起北京的城門,老北京人都會首先說這樣一句話:“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典一口鍾“,指的是內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門。其中的“內九”,指的就是以正陽門為中心,內城的九座城門。指的是東邊兒的東直門、朝陽門;西邊兒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北邊兒的德勝門、安定門;南邊兒的崇文門、正陽門(前門)和宣武門。這內城裏的九門也被稱為“京師九門”,它們是當年北京城裏防守最嚴密,也是最重要的門了。
“外七“是指明世宗為加強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門。與最北邊和內城的“前三門“平行的是東便門和西便門,東西兩邊兒分別是廣渠門和廣安門,南邊則是左安門、右安門和直通正陽門的永定門。外城的門圍括出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區域,那裏是原來整個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
萬俟陽一個人進了臥室房間,往四周一看又犯愁了,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啊,想保存一樣東西都找不著合適的地方,怎麽辦?再四下裏瞅了瞅,最後眼睛落在昨天晚上睡覺的枕頭上,發現枕頭上麵還套了個枕套,平時百姓家裏的枕頭裏麵一般都是一些穀殼或是蕎殼填充的,睡起來很滑很舒適。萬俟陽也想不出能放在哪裏了,沒辦法隻有決定放在這裏麵了,他這也不是說想防著誰,主要目的隻是方便他存放和尋找,也避免柱子他們發現後,到時又得找借口來解釋了。
先拿出了玉牌和手機先放了進去,又把部分碎銀拿了十兩放進去,然後把挎包也放在床上,碎銀在自己身上四處都藏一點,最後拿著這幾盒藥,想了想放了進去,過了一會最後又拿出兩盒出來,頭孢克肟分散片,芬必得,他覺得說不定萬一有用呢?然後去除外麵的包裝,了解了藥品的適用症狀和用量後就毀掉了外包裝,把碎紙裝進口袋然後找機會再扔掉。
最後萬俟陽把頭發梳理了一遍,還是用頭巾束了起來,外麵再戴了個帽子,明代時候的帽子頂上都突出一截來,便於發髻的安置。這天氣不冷不熱的,戴上帽子還正合適。等到馬大叔和萬俟陽走的時候,萬俟陽又發現馬大叔手上提著一個小包袱,“陽仔,這東西可得隨身帶著呀,不然一點都不像出門辦事的人,免得被官兵拿住盤問你是幹什麽的。若是遇見有人盤問你就說聽說京城爆炸了專程進來找親戚的,親戚當天就在城裏現在還沒有迴家。”馬大叔連這一步都為萬俟陽想到了,這讓萬俟陽覺得自己出來走江湖還是太嫩了一些啊!這就是經驗啊,必須得學習啊!
“這裏麵有你嬸子給你烙的大餅,嘿嘿,我都沒記起還是你嬸子提醒我的,好了現在可以出發了!”馬大叔走在前麵,萬俟陽此時心裏也是百感交集啊,“多麽純樸的人啊,自己也沒做什麽,但別人還真就把我當成一家人了。”
兩人走了一個時辰的樣子,一路上還是看著有不少人來迴趕著路。因為他們這條路還隻能算得上是一條不大的支路,再走一刻鍾的樣子就會走到南北交通的主線路上了,那時候的人才會更多,路也更寬,因為路上麵馬車都可以來迴穿梭。
差不多應該是上午十一點半左右的時間了,因為早上在付家耽擱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在家裏準備了一會才出發,走的時候差不多快九點鍾了吧,萬俟陽這時感覺有些累了,順便坐下休息會,“馬大叔,咱們歇息會吧,我記得前麵好像要迴到主路上了吧。”
“陽仔你記性真好,不錯,咱們拐個彎就到了主路,然後再走半個時辰就可以看見京城了。”馬大叔這條路是經常走的,可以說是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
萬俟陽拿出了烙餅,分給馬大叔一半,自己先吃了起來,馬大叔也基本摸清了他的性格,所以也沒怎麽推遲就接下了餅也吃了起來。
“嬸子做得真好吃,馬大叔,我覺得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可以了,你一會就先迴家吧!”萬俟陽覺得馬大叔已經陪他走了這麽長的路了應該沒問題了,自己也找得著路了。
“不行,怎麽說我也要看著你進城我才放心,聽說昨天城門都是關了一半,隻許進不準出的,還不知道今天是什麽情況。”馬大叔邊吃邊說起昨天他打聽到的消息。
“沒事的,我已經記住了你說的話。”萬俟陽還是覺得讓馬大叔早點迴家好一點。
“說好了送你到外城城門口,走吧,吃完了現在又有勁了。”馬大叔也不管萬俟陽跟沒跟上,先起身走了出去。
萬俟陽很無奈,他挺理解馬大叔這樣做是為什麽,有一種孩子第一次出門做父母的感受是非常不舍的,兒行千裏母擔憂就是這個意思。
萬俟陽趕緊吃完最後一口烙餅跟上馬大叔的腳步,轉個彎就看見了不遠處的主路,這條主路是南北交通的主要幹道,也是各大交通要道,走水路前也得從這裏出發才能到碼頭,走陸運也必需從這條道出發,所以這條道特別寬闊。北京城的南麵是有外城的,而其它三麵則無,本來當初嘉靖年間為防禦外敵而修建的。原本計劃繞內城修建一周,但因財力不足等多種原因隻修建了南城一麵,東西抱接內城後便草草收工了。北京的外城城牆與內城城牆相比,低矮得多。外城城牆結構與內城基本一致,其周長約14.4公裏,外側均高7.06米,內側均高5.92米,平均基厚12.24米,平均頂厚9.24米,共設有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西便門等七座城門,其麵積相當於今天北京的崇文、宣武兩區,民國以前這裏多居住一些平民百姓和漢族官員,分布有很多的茶樓酒肆、會館戲園,有著別具一格的文化風情。
當初萬俟陽上大學時來到北京,發現北京帶門字的地名很多,它們就好象是這座城市裏的坐標一樣。雖然現在它們大多已經消失,但是對於古老的北京城而言,它們卻是那段往昔歲月裏最真實的記憶。
說起北京的城門,老北京人都會首先說這樣一句話:“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典一口鍾“,指的是內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門。其中的“內九”,指的就是以正陽門為中心,內城的九座城門。指的是東邊兒的東直門、朝陽門;西邊兒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北邊兒的德勝門、安定門;南邊兒的崇文門、正陽門(前門)和宣武門。這內城裏的九門也被稱為“京師九門”,它們是當年北京城裏防守最嚴密,也是最重要的門了。
“外七“是指明世宗為加強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門。與最北邊和內城的“前三門“平行的是東便門和西便門,東西兩邊兒分別是廣渠門和廣安門,南邊則是左安門、右安門和直通正陽門的永定門。外城的門圍括出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區域,那裏是原來整個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