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樂毅對此種情況,早有全盤計劃,打算以攻心之策,慢慢收複齊國之人心,而其所為亦是卓有奇效,其在齊國五年期間,燕國還是勉強維持住在齊國的統治。


    若是能夠持續樂毅的這種策略,在經過三五年時間,燕國未必不能完全將齊國吞並,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的百姓,最國家這個概念還是沒有那麽明晰的,其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至於自己究竟是哪個國家的百姓,可遠沒有後世之人那麽看重。


    但是天不欲樂毅成此不世之功,也或許是不讓燕國就此實現“蛇吞象”的奇跡,成為北方大國。


    這個時候,一直欣賞樂毅、支持樂毅的燕昭王病逝,而繼位的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經與樂毅不和。


    於是名將田單就利用這個機會,離間燕惠王和樂毅的關係,使得燕惠王派騎劫代替樂毅主持燕國在齊國的事務,樂毅深知燕惠王對其不滿,隻得隻身投向趙國。


    而田單離間計功成,便趁熱打鐵,用諸般奇計將騎劫的軍隊打得大敗,然後將燕軍驅逐出齊國,收複了收複了齊國的全部城邑,並且把齊襄王從莒邑迎迴都城臨淄。


    至此,一場轟轟烈烈的滅齊之戰就從烈火烹油變成了柴盡灶冷,燕昭王窮盡一生建立的功業也頓時灰飛煙滅,也使得燕國從一時無兩的強國,迅速淪落成一個戰國小透明,自此燕國在戰國時期就再無多少存在感了,直到亡國之前那段“荊軻刺秦”的熱血故事,才有了迴光返照般的高光時刻。


    這場燕齊之戰,嚴格來說可謂是沒有贏家,燕國雖然是曾經差不多占據了齊國全境,但是最後沒有保住這個戰果,還把燕昭王和樂毅花費半生練出來的精兵丟了大半,再無力發起對外戰爭,就算是保存國土也是勉強做到而已,還要依靠列國互相牽製才能做到。


    看看長平之戰後,列國對於趙國實力大損,恐其再無力對抗秦國侵攻,於是默許其對燕國用兵,趙國用李牧為將,一下就攻下了武遂、方城兩座城池,之後再用龐暖為將,大破燕軍,殺燕國名將劇辛。


    而齊國雖說力退燕軍,收複全部國土,但是畢竟讓燕軍在自己國中占據了這麽多年,而且之前五國聯軍大破齊軍主力,已將齊國曆年積累的底蘊消耗得差不多,故此之後的齊王,都再無混一宇內的野心,隻想著享樂度日了。


    說來可笑,一場轟轟烈烈、留名青史的大戰爭,最後竟然是參戰的兩個國家沒有什麽得益,隻成全了田單一個人。


    此戰之後,田單頓時成為了新一代的名將,聲望直逼戰國四公子,曆來被後世人評價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之下的名將,也為列入武廟七十二將之中。


    此戰之中透露出來的許多戰法和教訓,都被後世曆代兵家繼承吸收,其中樂毅的攻心戰術,都是曆代軍事家推崇的。


    後世曆史上的三國末期,晉國的羊祜與吳國的陸抗,在荊州地區的相互對抗,雙方都是不約而同采取了攻心之術交鋒,留下了“陸羊之交”的美談。


    鳳凰元年(272年)八月,孫皓召昭武將軍、西陵督步闡覲見,步闡數代為西陵鎮將,倉卒被召,以為失職,且懼怕遭人諂害,遂於九月舉城降晉,送侄步璣赴洛陽為質,晉武帝詔命步闡為都督西陵諸軍事、衛將軍。


    次月陸抗聞訊,急遣將軍左奕、吾彥、蔡貢等部進圍西陵。晉武帝則命荊州刺史楊肇到西陵接應步闡,命車騎將軍羊祜率步兵5萬進攻江陵(今屬湖北),令巴東監軍徐胤率水軍進攻建平(郡治秭歸,今屬湖北)以救援步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看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看閑花並收藏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