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鄴城作為魏國都城,又是北方經濟中心,曹操常駐與此。
鄴城如今人口發展至四十餘萬,算是北方最大城池,且交通網絡最為發達。漳水從鄴城腳下流過,又有鄴城至漁陽、遼西鐵軌,鄴城至上穀,代郡,出塞外鐵軌,形成鄴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而作為漢都的許都,此前卻弱了一些,鐵軌雖修至泰山郡,但西邊卻由於關中阻礙,竟不能興建。
但曹操數年前趕走馬超、活捉韓遂之後,許都往西的鐵軌,便正式開工了。
幾年下來,耗費了些人力,終於在建安十七年,一條堪稱恐怖的鐵軌道路,終於修成。
此鐵軌從許都出發,經河內郡、弘農郡,經潼關入關中,沿渭水至武都郡、隴西郡、金城郡、武威郡、張掖郡,最後至敦煌。
此鐵軌全長彎彎繞繞加起來四千餘公裏,將沿途各城都連接起來。從此以後,什麽長安洛陽,便可直通。至於潼關等關中關口,便不複起作用,成為擺設了。
曹操為了彰顯自己文治武功,竟然學著楊錫樣子,從泰山郡出發,一路往西,經許都直至敦煌走上一遭。
這卻沒有漢獻帝劉協什麽事了,獻帝隻能在許都迎接曹操車駕,並鼓掌歡送。
曹操坐於車上,感受這大好河山,終於知道為何楊錫喜歡搞這套。
這簡直太舒服了,馬車再好,也有顛簸,做這鐵軌車,數千裏路程,輕鬆應對,一個暈車的都沒有。
坐著鐵軌車,曹操壓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此時,群臣在車廂間,聊起今年其他產業的問題。
賈詡道:“王上,今年不比往年,自去年能自產腳踏車與四輪車之後,今年加緊生產,上半年已然產車達兩萬之數。再有便是今年的玻璃、酒、紙、甚至火柴,皆能自產自足,再不用向辰河商會調配。”
曹操點著頭,但臉上陰雲還是未散。
“可惜比楊辰河卻晚了些年,今雙方差距越發大了,我魏國也隻能奮起直追啊。據說楊錫在扶餘,竟然買下一片巨大荒地,此事卻又作何解釋?”曹操很是關注楊錫動作。
賈詡道:“此事扶餘細作於前幾日,也有迴報,因此事關係不大,是以未報於魏王。卻是那扶餘國前次與公孫康齷齪時,欠下辰河商會一筆債務。這債務利息不低,辰河商會每年討要利錢,扶餘國倒是能支付,但對於本金,扶餘國卻無能為力。是以辰河商會提出以地還債之法,扶餘國同意此法,但要在其扶餘王城附近劃地,卻不可能,是以辰河商會退而求其次,索要了一塊極北荒地,多少有個補償。”
曹操聽著,沒有發覺有何問題,啞然失笑道:“哈哈,他辰河商會亦有被坑之時。此時其與扶餘國為盟友,卻也不好為點債務翻臉。如今其拿了極北荒地,卻不知又有何用,真乃大快人心。”
其餘眾文武聽著曹操調侃楊錫,也都哈哈大笑應和著,曹操眼神在眾人中掃過,卻總覺得少點什麽,便隨意問道:“文若卻為何不在?”
賈詡道:“王上,文若因前半年一直染病於身,最近又偶感風寒,不方便與王上同行,是以留在許都。”
曹操點著頭,眼中卻閃過一絲陰霾。
這文若,自然便是荀彧了,曹操對於親近謀士,皆稱表字。
荀彧本乃許都人士,留在許都,便是留於老家。荀彧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但自今年年初,曹操稱魏王後,荀彧便整日鬱鬱寡歡,身體也每況日下。
當時賈詡提出曹操進魏王,荀彧道:“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僭越。”
以荀彧之地位,說出此話,曹操自然得考慮,此時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說出去之言,亦代表一方觀點。
但曹操考慮歸考慮,卻漸漸疏遠荀彧,荀彧自己也感覺到與曹操政見開始出現分歧,於是鬱鬱而病。
曹操沒有想到,這次鐵軌車之行,迴至許都,卻再也見不到這位肱骨之謀主。
九月,曹操至玉門關,休整兩日後,又迴敦煌乘鐵軌車還許都。
曹操車駕還至許都,荀彧逝世的噩耗便正好傳來。
曹操初聞此信,簡直不敢相信,並大唿要將報喪者斬殺,賈詡等拖住,方讓來人逃的性命。
曹操雖惱怒荀彧不讚成自己稱王,但卻絕對不會願意看到荀彧便死,要知道荀彧此時也才五十,還可以做很多大事。
三國演義稱荀彧見曹操野心漸露,荀彧不以為然,以大義阻諫曹操,不被接納,更觸動曹操的加害之心。後來曹操南征,令荀彧同行,荀彧知曹操意圖加害,故托病止步於壽春。誰知曹操送來飲食一盒,內無一物,暗示要荀彧自行了斷。荀彧理解其意,亦知在數難逃,決定服毒自殺。
但演義乃是小說,演義尊劉備為正統,必須抹黑曹操。
真正以曹操求賢若渴之作為,怎可能因政見而謀害自己謀主。
荀彧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敬稱為“荀令君”。他在建計、密謀、舉才各方麵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戰略方麵為曹操規劃製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製天下”、“迎奉天子”等。戰術方麵,他曾麵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政治方麵,荀彧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誌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若是曹操已然統一天下,荀彧或許有性命之憂,但此時曹操四麵環敵,怎可能自斷臂膀。
此刻曹操心中有的隻有憂傷和落寞,其命鐵軌車於許都停五日,親自領隨行文武來吊唁荀彧。
恰好此時,楊錫迴至辰河城,聽聞了荀彧之事,也往許都發來慰問信箋。
鄴城如今人口發展至四十餘萬,算是北方最大城池,且交通網絡最為發達。漳水從鄴城腳下流過,又有鄴城至漁陽、遼西鐵軌,鄴城至上穀,代郡,出塞外鐵軌,形成鄴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而作為漢都的許都,此前卻弱了一些,鐵軌雖修至泰山郡,但西邊卻由於關中阻礙,竟不能興建。
但曹操數年前趕走馬超、活捉韓遂之後,許都往西的鐵軌,便正式開工了。
幾年下來,耗費了些人力,終於在建安十七年,一條堪稱恐怖的鐵軌道路,終於修成。
此鐵軌從許都出發,經河內郡、弘農郡,經潼關入關中,沿渭水至武都郡、隴西郡、金城郡、武威郡、張掖郡,最後至敦煌。
此鐵軌全長彎彎繞繞加起來四千餘公裏,將沿途各城都連接起來。從此以後,什麽長安洛陽,便可直通。至於潼關等關中關口,便不複起作用,成為擺設了。
曹操為了彰顯自己文治武功,竟然學著楊錫樣子,從泰山郡出發,一路往西,經許都直至敦煌走上一遭。
這卻沒有漢獻帝劉協什麽事了,獻帝隻能在許都迎接曹操車駕,並鼓掌歡送。
曹操坐於車上,感受這大好河山,終於知道為何楊錫喜歡搞這套。
這簡直太舒服了,馬車再好,也有顛簸,做這鐵軌車,數千裏路程,輕鬆應對,一個暈車的都沒有。
坐著鐵軌車,曹操壓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此時,群臣在車廂間,聊起今年其他產業的問題。
賈詡道:“王上,今年不比往年,自去年能自產腳踏車與四輪車之後,今年加緊生產,上半年已然產車達兩萬之數。再有便是今年的玻璃、酒、紙、甚至火柴,皆能自產自足,再不用向辰河商會調配。”
曹操點著頭,但臉上陰雲還是未散。
“可惜比楊辰河卻晚了些年,今雙方差距越發大了,我魏國也隻能奮起直追啊。據說楊錫在扶餘,竟然買下一片巨大荒地,此事卻又作何解釋?”曹操很是關注楊錫動作。
賈詡道:“此事扶餘細作於前幾日,也有迴報,因此事關係不大,是以未報於魏王。卻是那扶餘國前次與公孫康齷齪時,欠下辰河商會一筆債務。這債務利息不低,辰河商會每年討要利錢,扶餘國倒是能支付,但對於本金,扶餘國卻無能為力。是以辰河商會提出以地還債之法,扶餘國同意此法,但要在其扶餘王城附近劃地,卻不可能,是以辰河商會退而求其次,索要了一塊極北荒地,多少有個補償。”
曹操聽著,沒有發覺有何問題,啞然失笑道:“哈哈,他辰河商會亦有被坑之時。此時其與扶餘國為盟友,卻也不好為點債務翻臉。如今其拿了極北荒地,卻不知又有何用,真乃大快人心。”
其餘眾文武聽著曹操調侃楊錫,也都哈哈大笑應和著,曹操眼神在眾人中掃過,卻總覺得少點什麽,便隨意問道:“文若卻為何不在?”
賈詡道:“王上,文若因前半年一直染病於身,最近又偶感風寒,不方便與王上同行,是以留在許都。”
曹操點著頭,眼中卻閃過一絲陰霾。
這文若,自然便是荀彧了,曹操對於親近謀士,皆稱表字。
荀彧本乃許都人士,留在許都,便是留於老家。荀彧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但自今年年初,曹操稱魏王後,荀彧便整日鬱鬱寡歡,身體也每況日下。
當時賈詡提出曹操進魏王,荀彧道:“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僭越。”
以荀彧之地位,說出此話,曹操自然得考慮,此時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說出去之言,亦代表一方觀點。
但曹操考慮歸考慮,卻漸漸疏遠荀彧,荀彧自己也感覺到與曹操政見開始出現分歧,於是鬱鬱而病。
曹操沒有想到,這次鐵軌車之行,迴至許都,卻再也見不到這位肱骨之謀主。
九月,曹操至玉門關,休整兩日後,又迴敦煌乘鐵軌車還許都。
曹操車駕還至許都,荀彧逝世的噩耗便正好傳來。
曹操初聞此信,簡直不敢相信,並大唿要將報喪者斬殺,賈詡等拖住,方讓來人逃的性命。
曹操雖惱怒荀彧不讚成自己稱王,但卻絕對不會願意看到荀彧便死,要知道荀彧此時也才五十,還可以做很多大事。
三國演義稱荀彧見曹操野心漸露,荀彧不以為然,以大義阻諫曹操,不被接納,更觸動曹操的加害之心。後來曹操南征,令荀彧同行,荀彧知曹操意圖加害,故托病止步於壽春。誰知曹操送來飲食一盒,內無一物,暗示要荀彧自行了斷。荀彧理解其意,亦知在數難逃,決定服毒自殺。
但演義乃是小說,演義尊劉備為正統,必須抹黑曹操。
真正以曹操求賢若渴之作為,怎可能因政見而謀害自己謀主。
荀彧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敬稱為“荀令君”。他在建計、密謀、舉才各方麵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戰略方麵為曹操規劃製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製天下”、“迎奉天子”等。戰術方麵,他曾麵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政治方麵,荀彧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誌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若是曹操已然統一天下,荀彧或許有性命之憂,但此時曹操四麵環敵,怎可能自斷臂膀。
此刻曹操心中有的隻有憂傷和落寞,其命鐵軌車於許都停五日,親自領隨行文武來吊唁荀彧。
恰好此時,楊錫迴至辰河城,聽聞了荀彧之事,也往許都發來慰問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