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春,許都。
公孫康欲征扶餘國的消息傳至,曹操升帳。
時夏侯淵領軍在涼州鎮壓各地胡族,張郃於荊州以防戰事,於禁於青州、豫州坐鎮,曹操抽調不出兵馬北上配合公孫康,隻能眼巴巴的靜觀其變。
此時曹操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鐵軌的修築之上。自十一月涼州平定,曹操便開始發動了許都往西,過潼關,入關中,出關中又入涼州,一直至敦煌郡的天下最長鐵軌籌備工作。
步度根與軻比能無事,曹操命二人見機行事。若辰河商會援扶餘,則東進擊之。
洞庭湖,洞庭山,常煙波繚繞,郭嘉此時身在其中,雖身體有些起色,但也僅限於每日能走動而已。
郭嘉沒想到楊錫親自來探望自己,心中訝異,也未多想。
在郭嘉看來,楊錫是不會招攬自己的。
楊錫的確沒有招攬郭嘉的心思,他這身體狀況,說實話也做不了什麽。
楊錫隻是出於對一位曾經敬仰過的前輩高人的尊重。
任何謀士,在現在的辰河商會絕對實力和曆史規律麵前,都是渣渣。
此時照顧郭嘉的,乃其子郭奕。
楊錫掃描之下,發現其子郭奕大腦開發度11%,算是縣長之才。其身體機能十六歲達到83的數值,算很不錯。
“奉孝,我建議你還是讓郭奕去附近大學修完學業,你呆在這裏好是好,不過卻耽誤了孩子前程。這樣吧,你搬去辰河城,我可以私人送你一套住所,與呂布、袁術等人不差,你要自己置辦產業也行,那裏離辰河大學近,你可以讓郭奕試著考一下。”
楊錫知道曆史上郭嘉隻有這一子,且壽命還不如郭嘉,也是短命之人,但在辰河城,估計又會另有一番命運。
比如黃忠之子黃敘,本來應是早夭,結果在辰河城,如今也沒有大礙,還做到了一鄉之長位置。
郭奕在旁邊聽了,果然神色有異,楊錫和郭嘉都知道,這孩子還是比較有意向的,如今辰河城,已經成天下人向往之地。
據說城中常住人口超過一百萬,天下之最。
郭嘉更不理解楊錫此人了,似乎對自己從無所求,待人真誠,真看不出有何所求。
郭嘉同意了楊錫的建議,楊錫又問起郭嘉對當今形勢的判斷,郭嘉道:“當今,天下看似軍閥林立,但其實為天下二分,劉備、孫權、公孫康之流,應已經不是丞相與辰河你之對手了。”
楊錫搖頭道:“奉孝天下奇才,但這一點,卻是錯了。”
“願聞其詳!”
“奉孝也好、曹公也好,包括剛剛得了蜀中的劉備也好,你們都在爭天下。但其實天下在哪裏,天下有多大,你們都沒有搞懂。都隻是井底之蛙而已,去年阿米爾帝國三十萬大軍東征,此消息你們可知?”
“略有耳聞,但他人未必會信!”
“奉孝應是信了,實話跟你說,這數十年來,世界大變,阿米爾帝國,實力隻怕已經不能排入前五之列。我敢斷定,三年之內,涼州便會有來自異國大軍,到時候丞相可得做好萬全準備才行。異國大軍,卻不像我辰河對待大漢子民一般仁慈。”
楊錫知郭嘉信了六七分,因他見識過鐵軌車厲害,應能想到此點。
楊錫特意來提醒郭嘉,便是知道郭嘉定會與曹操聯絡,他是在提醒曹操,至於有什麽效果,他自己預測不到,曹操也未必就信。
楊錫是確實感覺到壓力,有來自西伯利亞的,有來自羅馬的。
現在別人發展到了什麽程度,自己還一無所知。
楊錫現在要做的,還是一如既往的將發展經濟、獎勵人口這兩條做到極致。
據統計,現在辰河所有掌控區加起來,每一天出生的人口,已經超過萬數。
那就是每年增加新生人口三百萬以上,這還不算擄掠和搶奪的。
去年年底雖然沒有普查,但據統計,人口已經超過兩千三百萬,這個基數相當恐怖。
--
經過半年的討論接洽,巴蜀地盤劃分問題進入焦灼,最後以孫權妥協結束。
劉備如願娶得孫權之妹孫尚香,但並未交給孫權一城一地。
隻是在雙方確定的契約之中,孫權取得了自立三郡的平定之權,周瑜便馬不停蹄領兵南伐。
於是劉備再發求賢令,又有各地人才湧入蜀中,為劉備所用。
相對於劉備的穩定發展,曹操改革終於出現了不穩定因素。
以荀悅、孔融等為首的極端頑固派,對曹操之舉繼續抵製,曹操毫不客氣,以兵鎮壓,荀悅、孔融皆死,從者千餘人被殺。
此事表明曹操改革之決心不可動搖。
因曹操已然感覺到,各種舉措對於經濟發展慢慢凸顯出不可替代之作用。
--
二月底,楊錫至東萊城,準備再出塞外。
此次,他準備一舉拔除軻比能,且並沒有任何隱瞞。
曹操得知楊錫又親出塞外,不知該如何應對。
荀彧等諫言,若是出朝廷之兵以助軻比能等,則給楊錫進擊中原借口,不如與書公孫康,與其聯合,又命軻比能與步度根謹守本地,共抗楊錫。
荀彧等人打的算盤極其如意,如今鄴城至遼西鐵軌相通,一有戰事,便可拔軍北上,重創辰河商會。
但楊錫豈會打無把握之仗,去年龐統帶迴的二十多萬支火藥槍槍,其早已經分配至各個戰區,這次北上,除了帶來戰象營,還帶了三萬條槍。
楊錫這是要將軻比能與步度根趕盡殺絕了。
二月二十二,楊錫至大鮮卑城,公孫康此時也舉兵北擊扶餘。
扶餘出兵十一萬,與公孫康大軍對峙於扶餘王城南二百裏,經過初期接觸,各有勝負,遂皆就地紮營,戰事進入僵持。
公孫康原本有二十餘萬兵馬,但為防曹操東進,不敢調動,恰此時,曹操使者至,言聯盟共擊楊錫之事。
公孫康聚眾商議,黑龍郡太守涼茂道:“曹公以朝廷之義,討伐不臣。且西有軻比能、步度根之助,若其自南向北再出一支兵馬,大鮮卑城收尾不能相顧。又有將軍兵馬二十萬往北席卷,此戰勝率十之八九。”
於是公孫康又調兵馬五萬,北擊扶餘。
公孫康欲征扶餘國的消息傳至,曹操升帳。
時夏侯淵領軍在涼州鎮壓各地胡族,張郃於荊州以防戰事,於禁於青州、豫州坐鎮,曹操抽調不出兵馬北上配合公孫康,隻能眼巴巴的靜觀其變。
此時曹操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鐵軌的修築之上。自十一月涼州平定,曹操便開始發動了許都往西,過潼關,入關中,出關中又入涼州,一直至敦煌郡的天下最長鐵軌籌備工作。
步度根與軻比能無事,曹操命二人見機行事。若辰河商會援扶餘,則東進擊之。
洞庭湖,洞庭山,常煙波繚繞,郭嘉此時身在其中,雖身體有些起色,但也僅限於每日能走動而已。
郭嘉沒想到楊錫親自來探望自己,心中訝異,也未多想。
在郭嘉看來,楊錫是不會招攬自己的。
楊錫的確沒有招攬郭嘉的心思,他這身體狀況,說實話也做不了什麽。
楊錫隻是出於對一位曾經敬仰過的前輩高人的尊重。
任何謀士,在現在的辰河商會絕對實力和曆史規律麵前,都是渣渣。
此時照顧郭嘉的,乃其子郭奕。
楊錫掃描之下,發現其子郭奕大腦開發度11%,算是縣長之才。其身體機能十六歲達到83的數值,算很不錯。
“奉孝,我建議你還是讓郭奕去附近大學修完學業,你呆在這裏好是好,不過卻耽誤了孩子前程。這樣吧,你搬去辰河城,我可以私人送你一套住所,與呂布、袁術等人不差,你要自己置辦產業也行,那裏離辰河大學近,你可以讓郭奕試著考一下。”
楊錫知道曆史上郭嘉隻有這一子,且壽命還不如郭嘉,也是短命之人,但在辰河城,估計又會另有一番命運。
比如黃忠之子黃敘,本來應是早夭,結果在辰河城,如今也沒有大礙,還做到了一鄉之長位置。
郭奕在旁邊聽了,果然神色有異,楊錫和郭嘉都知道,這孩子還是比較有意向的,如今辰河城,已經成天下人向往之地。
據說城中常住人口超過一百萬,天下之最。
郭嘉更不理解楊錫此人了,似乎對自己從無所求,待人真誠,真看不出有何所求。
郭嘉同意了楊錫的建議,楊錫又問起郭嘉對當今形勢的判斷,郭嘉道:“當今,天下看似軍閥林立,但其實為天下二分,劉備、孫權、公孫康之流,應已經不是丞相與辰河你之對手了。”
楊錫搖頭道:“奉孝天下奇才,但這一點,卻是錯了。”
“願聞其詳!”
“奉孝也好、曹公也好,包括剛剛得了蜀中的劉備也好,你們都在爭天下。但其實天下在哪裏,天下有多大,你們都沒有搞懂。都隻是井底之蛙而已,去年阿米爾帝國三十萬大軍東征,此消息你們可知?”
“略有耳聞,但他人未必會信!”
“奉孝應是信了,實話跟你說,這數十年來,世界大變,阿米爾帝國,實力隻怕已經不能排入前五之列。我敢斷定,三年之內,涼州便會有來自異國大軍,到時候丞相可得做好萬全準備才行。異國大軍,卻不像我辰河對待大漢子民一般仁慈。”
楊錫知郭嘉信了六七分,因他見識過鐵軌車厲害,應能想到此點。
楊錫特意來提醒郭嘉,便是知道郭嘉定會與曹操聯絡,他是在提醒曹操,至於有什麽效果,他自己預測不到,曹操也未必就信。
楊錫是確實感覺到壓力,有來自西伯利亞的,有來自羅馬的。
現在別人發展到了什麽程度,自己還一無所知。
楊錫現在要做的,還是一如既往的將發展經濟、獎勵人口這兩條做到極致。
據統計,現在辰河所有掌控區加起來,每一天出生的人口,已經超過萬數。
那就是每年增加新生人口三百萬以上,這還不算擄掠和搶奪的。
去年年底雖然沒有普查,但據統計,人口已經超過兩千三百萬,這個基數相當恐怖。
--
經過半年的討論接洽,巴蜀地盤劃分問題進入焦灼,最後以孫權妥協結束。
劉備如願娶得孫權之妹孫尚香,但並未交給孫權一城一地。
隻是在雙方確定的契約之中,孫權取得了自立三郡的平定之權,周瑜便馬不停蹄領兵南伐。
於是劉備再發求賢令,又有各地人才湧入蜀中,為劉備所用。
相對於劉備的穩定發展,曹操改革終於出現了不穩定因素。
以荀悅、孔融等為首的極端頑固派,對曹操之舉繼續抵製,曹操毫不客氣,以兵鎮壓,荀悅、孔融皆死,從者千餘人被殺。
此事表明曹操改革之決心不可動搖。
因曹操已然感覺到,各種舉措對於經濟發展慢慢凸顯出不可替代之作用。
--
二月底,楊錫至東萊城,準備再出塞外。
此次,他準備一舉拔除軻比能,且並沒有任何隱瞞。
曹操得知楊錫又親出塞外,不知該如何應對。
荀彧等諫言,若是出朝廷之兵以助軻比能等,則給楊錫進擊中原借口,不如與書公孫康,與其聯合,又命軻比能與步度根謹守本地,共抗楊錫。
荀彧等人打的算盤極其如意,如今鄴城至遼西鐵軌相通,一有戰事,便可拔軍北上,重創辰河商會。
但楊錫豈會打無把握之仗,去年龐統帶迴的二十多萬支火藥槍槍,其早已經分配至各個戰區,這次北上,除了帶來戰象營,還帶了三萬條槍。
楊錫這是要將軻比能與步度根趕盡殺絕了。
二月二十二,楊錫至大鮮卑城,公孫康此時也舉兵北擊扶餘。
扶餘出兵十一萬,與公孫康大軍對峙於扶餘王城南二百裏,經過初期接觸,各有勝負,遂皆就地紮營,戰事進入僵持。
公孫康原本有二十餘萬兵馬,但為防曹操東進,不敢調動,恰此時,曹操使者至,言聯盟共擊楊錫之事。
公孫康聚眾商議,黑龍郡太守涼茂道:“曹公以朝廷之義,討伐不臣。且西有軻比能、步度根之助,若其自南向北再出一支兵馬,大鮮卑城收尾不能相顧。又有將軍兵馬二十萬往北席卷,此戰勝率十之八九。”
於是公孫康又調兵馬五萬,北擊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