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依舊有商賈過來交定錢。到第三日截止時,共有113家繳款,得定錢五百六十五萬兩。
消息一經公布,瞬間震撼了整個朝堂,包括朱元章本人。
他知道江南有錢的人很多,未料能有這麽多。
須知,這紋銀五萬兩,放在朝廷隻是杯水車薪,可對士紳商賈人家而言,絕非一個小數目。
一個親王才多少俸祿,一個國公才多少收入……嗯,這其中,有不少勳貴之家暗暗投的錢吧!
老朱想到此處,卻沒命錦衣衛密查,畢竟此舉也算心向朝廷。
他年紀大了,有些殺不動了。隻要不是自己跳出來找死的,一般時候還是有好生之德的。
除此之外,更多感慨是對於立朱樉為太子的慶幸。
此子即嫡且長,文治武功尚可也就罷了,還能如此搞錢,普天之下又有幾個是他對手?須知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啊!
而朝堂上的諸位重臣,對朱樉則基本就是欽佩了。畢竟曆朝曆代,國庫裏的錢就很少有夠花的。
朱樉當秦王時富甲天下,當太子後,將煙草收入獻給朝廷,又在數日間籌集五百多萬兩用於賑災。
說實話,過於優秀了!
不過,一想到以後朱樉登基,朝廷的財政收入會更多,大臣們的收入也會增加,這些人還是蠻開心的。
可對於有其他想法的人,聞聽這樣消息,就是另外一種感受了。
京師,越王府,後花園。
朱允炆坐在一處以玻璃為頂搭建的涼棚下,坐在小火爐前,喝著上好的龍井,賞蒙蒙細雨,心中說不出的愜意。
然內侍上前報告消息,卻讓他失手將茶杯打翻了。
“你說什麽?五百萬兩,怎麽可能?”
因為已經離開大明的權力中心,朱允炆知道朝廷賑災,知道朱樉調撥了很多錢糧,知道二叔在召集一幫商賈,要弄什麽采礦權招標。
可偏偏其中的具體細節,不是很清楚。
此刻乍聞具體消息,真的是驚呆了!
對於一個熟知大明財賦狀況的人而言,他太知道想合法合理且及時的弄到這麽一大筆錢,有多難了。
五百萬兩,怎麽可能?那些人瘋了嗎?
可再想朱樉以往的開礦經曆,又覺一切都是那麽合理。
老太監見朱允炆失神,解釋道:“大家都覺秦王這些年開出的礦產,每個都獲利頗豐,若能拍下一個好好經營,不僅能有機會訓練私兵,還能大賺一筆,非常劃算。據奴婢所知,曹國公便借兩名妾室娘家的身份,交了十萬兩啊!”
“十萬兩,這老小子,還真有錢啊!”朱允炆冷笑。
那曹國公李景隆,原本與他關係極佳,算是他這邊的軍中大將。卻早早投向了朱樉,真的是提起來,便恨的牙齦癢癢。
老太監見狀,順著朱允炆的口風道:“李九江這兩年投了暴秦,賣力逢迎,得了許多好處,連煙草……!”
話未說完,臉上卻挨了一巴掌,把老太監都打懵了,不知發生了什麽。
卻見朱允炆一臉厭惡表情,厲聲道:“什麽暴秦,那是我父王!若不看在你伺候多年的份上,今日定不饒你!”
老太監嚇的慌忙跪地,心裏道:“還不是你往日,暴秦暴秦的叫著,如今見人家勢大,居然一心認爹了!”
嘴上卻說:“殿下恕罪,奴婢該死,求殿下饒過這一迴吧!”
朱允炆心中煩躁,揮手不耐煩道:“滾吧!”
老太監嚇得趕忙就走,冒著小雨往自己的房間去。
路上,卻被一個人攔住了,乃是府中另外一個管事太監,宋成。
“老譚,你臉怎麽了?”
被打的老太監叫譚俞,先跟朱標,後跟朱允炆,是府中的老人了。
此刻無故被打臉,心中亦有怨氣,歎息道:“沒什麽,王爺心氣不順,挨了一巴掌!”
宋成道:“自當初被封越王,他便一直心氣不順,咱們做事,得多加小心啊!”
譚俞本想吐槽兩句,但怕言多有失,是以隻是幹笑兩聲。
宋成忽然道:“走,到我屋裏喝兩杯?”
譚俞估計,朱允炆一時片刻不會找他,也就同意了。
宋成房裏,很快有下人送來酒菜,兩名管事太監坐而對飲。
說的,都是宮闈秘史。
話題基本圍繞秦、晉、燕三位藩王。
說來說去,還屬燕王朱棣,對他們這幫苦命人最和善。
……
金陵,晉王府,因要參與為朱元章祈福的水路大會而留在京師的大和尚衍空,在聞聽朱樉數日間籌到五百萬兩白銀的消息時,也是心中駭然。
五百萬兩啊,就算把朱?跟他加一塊,也沒法在幾日內弄到五百萬兩白銀!
別說五百萬兩,就是想合理合法的弄到一百萬,也是相當難的事。
朱樉能搞出這麽多,真的是嚴重打擊他的信心。
到了此刻,他覺得除了刺殺、下毒,已沒有別的法子在朱樉手中奪取皇位。
至於說起兵造反什麽的,希望太渺茫了。
書房內,他提筆想給朱?寫信,然一會想勸朱?放手,一會又想勸朱?放手一搏,連自己都下不了決心,隻能將筆扔掉。
走出書房,來到蒙蒙小雨中,閉目靜思。
……
北平,燕王府。
朱棣得到這消息,已經一個月以後了。
看過密信中的內容後,朱棣一句話都沒說,隻將密信遞給一旁的道衍,一個人來到院內看晴朗的天空發呆。
道衍和尚看過之後,也是瞠目結舌,半晌反應不過來,旋即歎息:“阿彌陀佛,險些破灑家道心!”
隨即起身,來到院中朱棣身旁。
“王爺,可是心生退意?”
朱棣苦笑,“論長幼名分,我比不過他。論財力權勢,亦比不過。你說,我還有希望嗎?”
道衍叫了一聲佛號,旋即道:“王爺,你覺得自己,還有退路嗎?又或者說,願意在往後的餘生裏,當一名無權無勢的閑散王爺?”
朱棣聽了臉色一變,對他來說,那樣的生活還不如去死。
可要說起兵造朱樉的反,卻又是九死一生。
畢竟以他此刻的實力,別說朱樉代表的朝廷,就是隔壁的晉藩,都壓他一頭啊!
想到此處,歎息道:“到了此刻,還有別的法子嗎?”
道衍笑了,“人力有時盡,天意命難違。朱樉身上逆天的事太多,這樣的人,豈可久乎?”
朱棣聞聽,臉色瞬間好了許多。
道衍如魔鬼般的聲音繼續道:“一旦朱樉故去,這普天之下,還有哪個是王爺對手?”
朱棣聽到這,越發覺得有理,旋即苦笑,“寄托對手早亡,又算什麽英雄!”
道衍笑了,“這世道,唯以成敗論英雄。若非柴榮早亡,哪有兩宋三百年天下,趙匡胤到死,也就是個國公罷了!”
朱棣聞聽,終於又恢複一些信心,衝道衍施了一禮,道:“多謝大師指點!”
紫禁城內的朱爽,不知他的好弟弟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再一次的失去信心又重塑了信心。
反正對他而言,無論是誰想造反,大軍過去平了便是。
況且以大明此刻的局麵,因為阻止藍玉桉的爆發,麾下能臣猛將不少,陣容還是很強大的。
如大明戰神李景隆,就是朱爽麾下最貼心的將領。
文華殿,曹國公李景隆跪在朱爽麵前,一五一十的說了,他借用兩名妾室娘家身份,繳了十萬兩銀子,占用兩個名額的事。
“殿下,據臣所知宋國公馮勝、信國公湯和,都派人繳了定錢。”
“哦!”朱爽澹澹說了,不帶任何感情。
李景隆繼續道:“信國公一向擅長明哲保身,想來隻是為了子孫謀一份產業。至於宋國公,臣不好說!”
朱爽聞言,也不禁皺眉。因為馮勝的事,還真不好說。
曆史上的馮勝,是受朱元章猜忌,無罪賜死。
可要真說無罪,又不完全是。因為他私會女婿周王朱橚,放在哪朝哪代,統兵大將私會藩王,都是要命的罪過。
更何況周王這老小子,很不老實,一生數次謀反全失敗,最後還得了個善終。
第一次,自然就是私會馮勝。
原來朱橚最開始的封號是吳王,按理該封到吳地。可大臣們認為,國家財賦重地不易建藩,老朱也就將兒子改封到開封去了。
然後,朱橚勇猛的一麵出現了。他居然私自離開封地,跑到了大明龍興之地鳳陽。
要說龍興之地是虛妄之事,跑到這最多算私出藩地。可朱橚來既不拜謁祖先,也不是沾“龍氣”,而是私會他的老嶽父馮勝,就有點大條了。
一個藩王、一個統兵大將,在鳳陽這個龍興之地私下會麵,老朱的憤怒可想而知。將朱橚發配雲南,由世子朱有燉代理藩王事,周王的第一次“密謀反叛”就這麽流產了。
而到了建文帝上位後,在一幫文人的慫恿下,開始了浩大的削藩工程。
而朱橚作為燕王的親弟弟,也是朱允炆的重點關注的對象。
而在這時候,朱橚本人也不太老實,據史料記載;“橚亦時有異謀,長史王翰數諫不納,羊狂去”。
就是說朱允炆準備對這個五叔下手的時候,朱橚本人也在積極準備著謀反。
盡管他的行為十分隱秘,但還是被人知道了。王府長史王翰是朝廷命官,對周王的“異謀不軌”十分擔憂,幾次勸諫。
可朱橚壓根兒聽不進去,一怒之下就把王翰捆起來,痛打了一通。
王翰想到後果十分害怕,一旦周王謀反事情敗露,他也會被處死。於是王翰裝瘋,胡言亂語,蓬頭垢麵,趁無人搭理他時,偷偷溜走了。
然而,令朱橚沒想到的是,王翰走了居然還有告密的,而且還是他的親兒子,次子朱有爋。
朱有爋告密,自然也有緣由。
原來當年朱橚不靠譜,偷偷跑去鳳陽見馮勝,被發配雲南,周王府裏的事全由這小小年紀的長子朱有燉一手打理。身為次子的朱有爋便不樂意了,覺得自己才是應該襲封周王爵號的。
到了建文朝,聽說朝廷正準備對尾大不掉的諸藩王下手,便決定乘機上告,將父親周王朱橚的不軌謀反行為全部講給朝廷聽,將父兄二人一網打盡。
話說謀反罪是大罪,一般罪名法律有“相隱”限製,即兒子不能告老子,奴仆不能告主子,但謀反等類的“十惡不赦”大罪是不受此限製。
而且朝廷不牽連首告者,可謂一箭雙凋,既可除掉兄長及其支持者父親周王,自己又能被朝廷寬宥、穩穩地坐上周王府第一繼承人的位置。至於其他,朱有爋可就顧不上了。
周王次子朱有爋上告周王謀反,建文帝聽了喜出望外,命齊泰和黃子澄迅速處理。經過君臣反複商議,決定派曹國公李景隆帶兵北上捉拿周王朱橚。
於是,大明戰神李景隆的高光時刻就來了!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建文帝上台後第三個月),朝廷放出風聲說是接到北方密報,北元殘餘勢力有南下跡象,決定派李景隆率軍北上迎敵。
話說李景隆率一路向北,周王朱橚居然沒有什麽疑心,可以說是全無防備。
於是,李景隆的軍隊經過開封,快要走過時突然轉向,迅速包圍了周王府,將朱橚捉拿歸桉。
建文帝抓到朱橚後,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廢為庶人,又貶到雲南了。到建文四年召迴,囚禁於應天。
然而到了永樂朝,朱橚依舊不老實。於永樂十八年又因“小動作”被人告發了。
朱棣將朱橚召迴了京城,嚴加申斥。這次把朱橚嚇壞了,迴到封地後趕緊交迴了護衛兵權。朱棣見其識相,不再追究他的謀反罪名。
怎麽說朱橚這個人呢,能被李景隆輕鬆捉住,隻能說是人菜癮大。
可他沒能力不要緊,馮勝的功勞卻是實打實打出來的。此人若跟著朱橚一起胡搞,破壞力可就呈幾何級暴增了。
更令朱爽不爽的是,相比於一心靠過來的李景隆、傅友德,馮勝的表現中規中矩,並未表現出一心投靠的架勢。
不禁喃喃道:“他一把年紀,又沒兒子,還貪圖財貨,圖的什麽呢!”
消息一經公布,瞬間震撼了整個朝堂,包括朱元章本人。
他知道江南有錢的人很多,未料能有這麽多。
須知,這紋銀五萬兩,放在朝廷隻是杯水車薪,可對士紳商賈人家而言,絕非一個小數目。
一個親王才多少俸祿,一個國公才多少收入……嗯,這其中,有不少勳貴之家暗暗投的錢吧!
老朱想到此處,卻沒命錦衣衛密查,畢竟此舉也算心向朝廷。
他年紀大了,有些殺不動了。隻要不是自己跳出來找死的,一般時候還是有好生之德的。
除此之外,更多感慨是對於立朱樉為太子的慶幸。
此子即嫡且長,文治武功尚可也就罷了,還能如此搞錢,普天之下又有幾個是他對手?須知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啊!
而朝堂上的諸位重臣,對朱樉則基本就是欽佩了。畢竟曆朝曆代,國庫裏的錢就很少有夠花的。
朱樉當秦王時富甲天下,當太子後,將煙草收入獻給朝廷,又在數日間籌集五百多萬兩用於賑災。
說實話,過於優秀了!
不過,一想到以後朱樉登基,朝廷的財政收入會更多,大臣們的收入也會增加,這些人還是蠻開心的。
可對於有其他想法的人,聞聽這樣消息,就是另外一種感受了。
京師,越王府,後花園。
朱允炆坐在一處以玻璃為頂搭建的涼棚下,坐在小火爐前,喝著上好的龍井,賞蒙蒙細雨,心中說不出的愜意。
然內侍上前報告消息,卻讓他失手將茶杯打翻了。
“你說什麽?五百萬兩,怎麽可能?”
因為已經離開大明的權力中心,朱允炆知道朝廷賑災,知道朱樉調撥了很多錢糧,知道二叔在召集一幫商賈,要弄什麽采礦權招標。
可偏偏其中的具體細節,不是很清楚。
此刻乍聞具體消息,真的是驚呆了!
對於一個熟知大明財賦狀況的人而言,他太知道想合法合理且及時的弄到這麽一大筆錢,有多難了。
五百萬兩,怎麽可能?那些人瘋了嗎?
可再想朱樉以往的開礦經曆,又覺一切都是那麽合理。
老太監見朱允炆失神,解釋道:“大家都覺秦王這些年開出的礦產,每個都獲利頗豐,若能拍下一個好好經營,不僅能有機會訓練私兵,還能大賺一筆,非常劃算。據奴婢所知,曹國公便借兩名妾室娘家的身份,交了十萬兩啊!”
“十萬兩,這老小子,還真有錢啊!”朱允炆冷笑。
那曹國公李景隆,原本與他關係極佳,算是他這邊的軍中大將。卻早早投向了朱樉,真的是提起來,便恨的牙齦癢癢。
老太監見狀,順著朱允炆的口風道:“李九江這兩年投了暴秦,賣力逢迎,得了許多好處,連煙草……!”
話未說完,臉上卻挨了一巴掌,把老太監都打懵了,不知發生了什麽。
卻見朱允炆一臉厭惡表情,厲聲道:“什麽暴秦,那是我父王!若不看在你伺候多年的份上,今日定不饒你!”
老太監嚇的慌忙跪地,心裏道:“還不是你往日,暴秦暴秦的叫著,如今見人家勢大,居然一心認爹了!”
嘴上卻說:“殿下恕罪,奴婢該死,求殿下饒過這一迴吧!”
朱允炆心中煩躁,揮手不耐煩道:“滾吧!”
老太監嚇得趕忙就走,冒著小雨往自己的房間去。
路上,卻被一個人攔住了,乃是府中另外一個管事太監,宋成。
“老譚,你臉怎麽了?”
被打的老太監叫譚俞,先跟朱標,後跟朱允炆,是府中的老人了。
此刻無故被打臉,心中亦有怨氣,歎息道:“沒什麽,王爺心氣不順,挨了一巴掌!”
宋成道:“自當初被封越王,他便一直心氣不順,咱們做事,得多加小心啊!”
譚俞本想吐槽兩句,但怕言多有失,是以隻是幹笑兩聲。
宋成忽然道:“走,到我屋裏喝兩杯?”
譚俞估計,朱允炆一時片刻不會找他,也就同意了。
宋成房裏,很快有下人送來酒菜,兩名管事太監坐而對飲。
說的,都是宮闈秘史。
話題基本圍繞秦、晉、燕三位藩王。
說來說去,還屬燕王朱棣,對他們這幫苦命人最和善。
……
金陵,晉王府,因要參與為朱元章祈福的水路大會而留在京師的大和尚衍空,在聞聽朱樉數日間籌到五百萬兩白銀的消息時,也是心中駭然。
五百萬兩啊,就算把朱?跟他加一塊,也沒法在幾日內弄到五百萬兩白銀!
別說五百萬兩,就是想合理合法的弄到一百萬,也是相當難的事。
朱樉能搞出這麽多,真的是嚴重打擊他的信心。
到了此刻,他覺得除了刺殺、下毒,已沒有別的法子在朱樉手中奪取皇位。
至於說起兵造反什麽的,希望太渺茫了。
書房內,他提筆想給朱?寫信,然一會想勸朱?放手,一會又想勸朱?放手一搏,連自己都下不了決心,隻能將筆扔掉。
走出書房,來到蒙蒙小雨中,閉目靜思。
……
北平,燕王府。
朱棣得到這消息,已經一個月以後了。
看過密信中的內容後,朱棣一句話都沒說,隻將密信遞給一旁的道衍,一個人來到院內看晴朗的天空發呆。
道衍和尚看過之後,也是瞠目結舌,半晌反應不過來,旋即歎息:“阿彌陀佛,險些破灑家道心!”
隨即起身,來到院中朱棣身旁。
“王爺,可是心生退意?”
朱棣苦笑,“論長幼名分,我比不過他。論財力權勢,亦比不過。你說,我還有希望嗎?”
道衍叫了一聲佛號,旋即道:“王爺,你覺得自己,還有退路嗎?又或者說,願意在往後的餘生裏,當一名無權無勢的閑散王爺?”
朱棣聽了臉色一變,對他來說,那樣的生活還不如去死。
可要說起兵造朱樉的反,卻又是九死一生。
畢竟以他此刻的實力,別說朱樉代表的朝廷,就是隔壁的晉藩,都壓他一頭啊!
想到此處,歎息道:“到了此刻,還有別的法子嗎?”
道衍笑了,“人力有時盡,天意命難違。朱樉身上逆天的事太多,這樣的人,豈可久乎?”
朱棣聞聽,臉色瞬間好了許多。
道衍如魔鬼般的聲音繼續道:“一旦朱樉故去,這普天之下,還有哪個是王爺對手?”
朱棣聽到這,越發覺得有理,旋即苦笑,“寄托對手早亡,又算什麽英雄!”
道衍笑了,“這世道,唯以成敗論英雄。若非柴榮早亡,哪有兩宋三百年天下,趙匡胤到死,也就是個國公罷了!”
朱棣聞聽,終於又恢複一些信心,衝道衍施了一禮,道:“多謝大師指點!”
紫禁城內的朱爽,不知他的好弟弟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再一次的失去信心又重塑了信心。
反正對他而言,無論是誰想造反,大軍過去平了便是。
況且以大明此刻的局麵,因為阻止藍玉桉的爆發,麾下能臣猛將不少,陣容還是很強大的。
如大明戰神李景隆,就是朱爽麾下最貼心的將領。
文華殿,曹國公李景隆跪在朱爽麵前,一五一十的說了,他借用兩名妾室娘家身份,繳了十萬兩銀子,占用兩個名額的事。
“殿下,據臣所知宋國公馮勝、信國公湯和,都派人繳了定錢。”
“哦!”朱爽澹澹說了,不帶任何感情。
李景隆繼續道:“信國公一向擅長明哲保身,想來隻是為了子孫謀一份產業。至於宋國公,臣不好說!”
朱爽聞言,也不禁皺眉。因為馮勝的事,還真不好說。
曆史上的馮勝,是受朱元章猜忌,無罪賜死。
可要真說無罪,又不完全是。因為他私會女婿周王朱橚,放在哪朝哪代,統兵大將私會藩王,都是要命的罪過。
更何況周王這老小子,很不老實,一生數次謀反全失敗,最後還得了個善終。
第一次,自然就是私會馮勝。
原來朱橚最開始的封號是吳王,按理該封到吳地。可大臣們認為,國家財賦重地不易建藩,老朱也就將兒子改封到開封去了。
然後,朱橚勇猛的一麵出現了。他居然私自離開封地,跑到了大明龍興之地鳳陽。
要說龍興之地是虛妄之事,跑到這最多算私出藩地。可朱橚來既不拜謁祖先,也不是沾“龍氣”,而是私會他的老嶽父馮勝,就有點大條了。
一個藩王、一個統兵大將,在鳳陽這個龍興之地私下會麵,老朱的憤怒可想而知。將朱橚發配雲南,由世子朱有燉代理藩王事,周王的第一次“密謀反叛”就這麽流產了。
而到了建文帝上位後,在一幫文人的慫恿下,開始了浩大的削藩工程。
而朱橚作為燕王的親弟弟,也是朱允炆的重點關注的對象。
而在這時候,朱橚本人也不太老實,據史料記載;“橚亦時有異謀,長史王翰數諫不納,羊狂去”。
就是說朱允炆準備對這個五叔下手的時候,朱橚本人也在積極準備著謀反。
盡管他的行為十分隱秘,但還是被人知道了。王府長史王翰是朝廷命官,對周王的“異謀不軌”十分擔憂,幾次勸諫。
可朱橚壓根兒聽不進去,一怒之下就把王翰捆起來,痛打了一通。
王翰想到後果十分害怕,一旦周王謀反事情敗露,他也會被處死。於是王翰裝瘋,胡言亂語,蓬頭垢麵,趁無人搭理他時,偷偷溜走了。
然而,令朱橚沒想到的是,王翰走了居然還有告密的,而且還是他的親兒子,次子朱有爋。
朱有爋告密,自然也有緣由。
原來當年朱橚不靠譜,偷偷跑去鳳陽見馮勝,被發配雲南,周王府裏的事全由這小小年紀的長子朱有燉一手打理。身為次子的朱有爋便不樂意了,覺得自己才是應該襲封周王爵號的。
到了建文朝,聽說朝廷正準備對尾大不掉的諸藩王下手,便決定乘機上告,將父親周王朱橚的不軌謀反行為全部講給朝廷聽,將父兄二人一網打盡。
話說謀反罪是大罪,一般罪名法律有“相隱”限製,即兒子不能告老子,奴仆不能告主子,但謀反等類的“十惡不赦”大罪是不受此限製。
而且朝廷不牽連首告者,可謂一箭雙凋,既可除掉兄長及其支持者父親周王,自己又能被朝廷寬宥、穩穩地坐上周王府第一繼承人的位置。至於其他,朱有爋可就顧不上了。
周王次子朱有爋上告周王謀反,建文帝聽了喜出望外,命齊泰和黃子澄迅速處理。經過君臣反複商議,決定派曹國公李景隆帶兵北上捉拿周王朱橚。
於是,大明戰神李景隆的高光時刻就來了!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建文帝上台後第三個月),朝廷放出風聲說是接到北方密報,北元殘餘勢力有南下跡象,決定派李景隆率軍北上迎敵。
話說李景隆率一路向北,周王朱橚居然沒有什麽疑心,可以說是全無防備。
於是,李景隆的軍隊經過開封,快要走過時突然轉向,迅速包圍了周王府,將朱橚捉拿歸桉。
建文帝抓到朱橚後,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廢為庶人,又貶到雲南了。到建文四年召迴,囚禁於應天。
然而到了永樂朝,朱橚依舊不老實。於永樂十八年又因“小動作”被人告發了。
朱棣將朱橚召迴了京城,嚴加申斥。這次把朱橚嚇壞了,迴到封地後趕緊交迴了護衛兵權。朱棣見其識相,不再追究他的謀反罪名。
怎麽說朱橚這個人呢,能被李景隆輕鬆捉住,隻能說是人菜癮大。
可他沒能力不要緊,馮勝的功勞卻是實打實打出來的。此人若跟著朱橚一起胡搞,破壞力可就呈幾何級暴增了。
更令朱爽不爽的是,相比於一心靠過來的李景隆、傅友德,馮勝的表現中規中矩,並未表現出一心投靠的架勢。
不禁喃喃道:“他一把年紀,又沒兒子,還貪圖財貨,圖的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