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役不僅保住了秦國的一線生機,更為日後秦國的北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永州一地成為了秦國北伐的關鍵橋頭堡。


    白羽晚年時期,一日,他召集丞相王邯及一眾官員,向他們講述了一段往事。


    言自己曾夢見有仙人現身警示,告知他若能堅守元關,必能成就一番偉業。正因如此,白羽才有了在元關與晉軍死戰到底的勇氣。


    當白羽講述這段經曆時,賈阮也在其中,他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白羽的神態,隻見他麵色凝重,言辭懇切,絲毫不像在吹噓虛妄之事。


    事後,賈阮心懷疑慮,私下又去詢問了丞相王邯,沒想到後者對白羽所言竟也是深信不疑。


    不過,在此事背後還有一個小插曲。


    其實,在白羽北上元關之前,他並未全然將希望寄托於那個神秘的夢境。他清楚戰爭勝負難測,不能僅憑一時的夢幻便貿然行事。


    於是,在出征前一天,白羽說道:“明日我等可選擇吉時告天卜卦,若是天意也同意我軍北上,那麽此事定不會出錯。”


    後來白羽沐浴焚香,虔誠地舉行了祭天儀式,並親自卜卦詢問此次出兵是否順應天時。


    最終,卦象顯示“可”字,這無疑給白羽吃了一顆定心丸。


    隨後,他毅然決然地率領大軍北上進駐元關,才有了這場決定秦國未來的戰爭。


    在賈阮眼中,這所謂的儀式看似冗長複雜,但實際上也不過僅僅耗費了半日時光罷了。


    倘若一切當真如上天所預示那般發展,那此次無疑將會成為秦軍揮師北上、征伐中州大地的絕佳契機。


    “甚好!就依愛卿所言,明日便舉行告天卜卦之禮!”白任大手一揮,果斷地做出了決定。


    “遵旨!”


    次日清晨,陽光灑落在大地上,秦軍已然行進至距離即將離開保州地界不足三十裏之處。


    就在此地,一場莊嚴肅穆的告天卜卦儀式盛大開啟。禮部與欽天監的諸位官員們身著華服,神情凝重,有條不紊地操持著整個儀式流程。


    隨著一係列繁瑣的步驟逐一完成,最終卜卦的結果呈現在了白任麵前。


    那一刻,盡管他內心深處湧動著難以抑製的興奮之情,但理智告訴他必須強壓下這份衝動。


    畢竟,在尚未成功跨越景江之畔以前,任何突如其來的驚喜都有可能如同鏡花水月般瞬間破滅。


    經過一番考慮之後,白任毅然下達軍令,任命牙門將軍閻安為統領,率領一萬精銳騎兵隨他一同趕赴景江中段所處之地,以驗證那個神秘夢境中的預言究竟能否成真。


    閻安騎著馬狂奔在路上,當得知此次出行的真正目的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輕蔑之意。


    他暗自思忖著,如果連夢中發生的事情都要當真,那豈不是意味著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神鬼仙怪之類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若真是如此,強大如前秦這般的國家又怎麽會被三清教所禍害,最終落得個亡國的下場呢?


    盡管閻安心存疑慮,但為了迎合秦帝白任的旨意,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發揮出了自己的全部實力。


    帶著身後的軍隊如同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一路狂奔整整一個多時辰,終於抵達了景江中段的指定地點。


    此時,秦帝白任勒住韁繩,轉頭對身邊的將領說道:“繼續向北行進九十五裏便是目的地。


    文友,你帶領大軍在此稍作休整等候命令,閻愛卿則與朕一同前往前方探察情況。”


    聽到皇帝的吩咐,白濂恭敬地抱拳應道:“末將遵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萬名騎兵並非尋常的秦軍精銳部隊,其前身正是曾經威震天下、令人聞風喪膽的“飛猿軍”。


    想當年,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自從封家因種種原因被逐出朝堂並遭到清算之後,這支軍隊便被白任轉交給了自己的心腹侍衛——白濂統領。


    雖說飛猿軍最為擅長的是在山地環境下作戰,但他們在騎術和射箭方麵的技藝也絕對不容小覷,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一般的秦軍精銳。


    白任身騎一匹雪白駿馬,身後緊跟著三千名裝備精良的騎兵,馬蹄聲如雷鳴般響徹大地。


    他們一路疾馳,穿越茂密的森林和崎嶇的山路,與閻安一同向北往九十五裏之處奮力狂奔。


    當白任帶領著騎兵剛剛到達這片窪地時,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原本洶湧澎湃、漫過馬匹的滔滔江水,竟如同受到某種神奇力量的驅使一般,水位開始急劇下降。


    隨著他們不斷前行,水流消退得越來越快,眨眼之間,白任等人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底的黃沙。


    閻安瞪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神情,口中喃喃自語道:“這……這怎麽可能?”


    他隻覺得自己前十幾年辛苦建立起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後來拜師閻蒼之後所形成的種種思想觀念,在此刻都被眼前這匪夷所思的景象徹底擊潰。


    仿佛一道無形的巨錘狠狠地砸在了他內心深處最為堅固的信仰基石之上,瞬間將其粉碎成無數齏粉。


    就連閻安一向尊崇有加的師父閻蒼,如果親臨此地親眼目睹這一幕奇景,恐怕也難以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吧。


    然而此刻,白任卻沒有絲毫猶豫,他果斷地下達命令道:“快!閻卿,速速派遣人手返迴營地,告知大將軍和尚書令,讓他們立即率領大軍前來此處鋪設橋梁,橫渡江河!”


    閻安稍稍迴過神來,連忙應聲道:“…是!末將領命!”說罷,他迅速點出幾名精悍的騎兵,詳細交代了任務,並催促他們快馬加鞭趕迴軍營傳遞消息。


    三日時光匆匆而過,白奐與賈阮終於率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抵達了此地。


    那河底依稀依稀可見的黃沙,令兩人震撼不已。心中不禁心生感慨:‘秦國此戰,實乃天命所歸!’


    二十萬士兵們齊心協力地鋪設橋梁,以便大軍和後續物資能夠順利渡江。


    這項工程整整持續了十餘日之久,在眾人的不懈努力下,二十萬大軍成功渡過了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