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身為統軍大帥的白奐屢次苦口婆心地勸說,但白任內心的焦躁始終難以平息。
就在這個夜晚,白任在床上翻來覆去,久久未能入眠。
正當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之時,忽然間,一陣急促的唿喊聲傳入了他的耳中。
“陛下!陛下~”這突如其來的喊聲,瞬間打破了深夜的寂靜。
“是誰!”白任一個激靈,猛地翻身坐起,伸手迅速抓起掛在床頭的寶劍。
他手中這把寶劍名曰“龍淵”,乃是鎮北將軍閻蒼親自贈予之物。
此劍劍身長達五尺三寸,定睛看去,隱約可見寒光閃爍不定。再細細端詳,劍身上精心雕刻著七星標誌以及栩栩如生的飛龍圖案。
若是低頭俯瞰劍身,則宛如登上高聳入雲的山峰之後,向下眺望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一般。那種縹緲深邃之感,仿佛有一條巨大的神龍正盤踞其中,蓄勢待發。
此劍甫一入手,一股清涼之意便順著掌心迅速傳遍全身,白任隻覺得腦海中原本如混沌般迷蒙的思緒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素袍、仙風道骨的老翁正手持一把錫杖,麵帶微笑地凝視著他。
不知為何,就在與這位老翁對視的一刹那,白任心頭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仿佛眼前之人並非尋常凡人,而是隱匿於塵世之間的世外高人。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以至於他心中升起的警惕也漸漸地消散無蹤。
“敢問老人家究竟是何方神聖?又緣何會在此處現身呢?”
那老翁微微一笑,緩聲道:“迴秦帝陛下,老夫乃這景江水神是也。隻因目睹天下戰亂頻仍,黎庶蒼生深陷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又恰值秦帝您親率大軍揮師中州,故而特此前來,欲助秦帝您成就一番大業,拯救萬民於水火。”
說罷,這老翁微微躬身,對著白任行了一個大禮。雖然他自稱是景江的水神,但言行舉止間絲毫不見半分高傲之態,反倒對麵前的白任充滿了敬意。
白任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動。他並未察覺此刻自身的反應有些異於平常,在聽到這老翁竟是景江水神之後,竟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了對方所言。
他麵露急切之色,向著水神虛心求教道:“既然水神有意相助寡人,還望能不吝賜教,告知寡人該當如何行事,方能早日平定這場亂世之亂,讓百姓重歸安寧呢?”
“陛下,在這保州境內的景江長達一千二百餘裏,其中段往上大約九十五裏之地,存在著一處窪地。
待到陛下您率領大軍抵達之時,此處窪地的水位將會自行下降,從而助力陛下的大軍順利通過。”
白任聽聞這番話語,心中不禁大喜過望。
要知道,如果能夠從保州境內直接出兵進攻中州,必定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如此一來,收複那曾經失去的故土便指日可待了。
想到這裏,白任激動地對著老者拱手道謝:“這……竟然如此神奇,多謝水神相助!”
然而,還未等白任多言,隻見那位被稱為水神的老翁微微頷首示意後,身形瞬間化作一道煙霧,眨眼間便消失在了白任的眼前。
白任見狀,急忙高唿道:“水神!水神!”可是迴應他的隻有周圍空蕩蕩的空氣和一片寂靜。
就在這時,白任猛然從床榻之上坐起身子,他瞪大雙眼,快速地環視著四周。
營帳內的陳設依舊如往常一般,但剛才與水神交流的場景卻仿佛曆曆在目。
營帳外的侍從們聽到白任的唿喊聲,紛紛匆忙地跑進帳內查看情況。
當他們看到聖上懷中緊緊抱著一把寶劍,而且劍身已然出鞘時,一個個都嚇得麵色蒼白,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口中不停地求饒請罪。
直到此刻,白任才如夢初醒般注意到,原來掛在床頭的龍淵劍不知何時竟然被自己緊握在手中。
他凝視著手中的寶劍,心中暗自思忖道:‘難道剛才所經曆的一切並非隻是一場夢境那麽簡單?’
想到這裏,白任隻覺得心中一陣激蕩,那洶湧澎湃的心潮仿佛要衝破胸膛一般。
他瞪大雙眼,緊緊握起拳頭,如果剛才真的是傳說中的‘水神相助’,那麽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大軍能夠順利地渡過長江,一路向北挺進呢?
懷著滿心期待,白任立刻下令道:“快傳尚書令賈阮和大將軍白奐前來見朕!”
不多時,兩人便匆匆趕來,恭敬地站在了白任麵前。
白任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然後將那個離奇的夢境詳細地講述給了他們。
然而,聽完這個故事後,賈阮和白奐兩人竟然都是一臉沉默,一言不發。
起初,白任還以為他們並不相信自己所描述的夢境,心裏不禁有些著急。正當他準備再次開口勸說之時,沒想到卻是賈阮率先打破了沉默。
隻見他微微躬身,向白任行了一禮,緩緩說道:“陛下,微臣想起了一件發生在秦昭烈帝時期的往事。當年,昭烈帝在永州抵禦晉軍進攻之時,微臣也曾聽聞過這樣一個傳聞。
昭烈帝亦是在夢中得到了仙人的指引,而後才得以在元關成功地阻止了晉軍南下的步伐。所以,微臣認為此次陛下您的夢中之事或許確實有幾分可信度。
不過……我們仍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才行。”
聽到這話,白任精神一振,連忙追問道:“哦?究竟是什麽樣的準備?快快說來讓朕聽聽!”
原來,當時正是韋如親自率領著強大的晉國大軍南下攻打永州,麵對如此強敵,整個秦國上下都彌漫著悲觀的情緒。
幾乎所有人都認定秦軍根本無法成功守住元關,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放棄永州,轉而南下退守保州以保存實力。
然而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昭烈帝白羽力排眾議,決定在元關與晉軍展開血戰。
經過數日的鏖戰,秦軍終於憑借著頑強的意誌成功守住了元關。
就在這個夜晚,白任在床上翻來覆去,久久未能入眠。
正當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之時,忽然間,一陣急促的唿喊聲傳入了他的耳中。
“陛下!陛下~”這突如其來的喊聲,瞬間打破了深夜的寂靜。
“是誰!”白任一個激靈,猛地翻身坐起,伸手迅速抓起掛在床頭的寶劍。
他手中這把寶劍名曰“龍淵”,乃是鎮北將軍閻蒼親自贈予之物。
此劍劍身長達五尺三寸,定睛看去,隱約可見寒光閃爍不定。再細細端詳,劍身上精心雕刻著七星標誌以及栩栩如生的飛龍圖案。
若是低頭俯瞰劍身,則宛如登上高聳入雲的山峰之後,向下眺望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一般。那種縹緲深邃之感,仿佛有一條巨大的神龍正盤踞其中,蓄勢待發。
此劍甫一入手,一股清涼之意便順著掌心迅速傳遍全身,白任隻覺得腦海中原本如混沌般迷蒙的思緒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素袍、仙風道骨的老翁正手持一把錫杖,麵帶微笑地凝視著他。
不知為何,就在與這位老翁對視的一刹那,白任心頭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仿佛眼前之人並非尋常凡人,而是隱匿於塵世之間的世外高人。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以至於他心中升起的警惕也漸漸地消散無蹤。
“敢問老人家究竟是何方神聖?又緣何會在此處現身呢?”
那老翁微微一笑,緩聲道:“迴秦帝陛下,老夫乃這景江水神是也。隻因目睹天下戰亂頻仍,黎庶蒼生深陷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又恰值秦帝您親率大軍揮師中州,故而特此前來,欲助秦帝您成就一番大業,拯救萬民於水火。”
說罷,這老翁微微躬身,對著白任行了一個大禮。雖然他自稱是景江的水神,但言行舉止間絲毫不見半分高傲之態,反倒對麵前的白任充滿了敬意。
白任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動。他並未察覺此刻自身的反應有些異於平常,在聽到這老翁竟是景江水神之後,竟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了對方所言。
他麵露急切之色,向著水神虛心求教道:“既然水神有意相助寡人,還望能不吝賜教,告知寡人該當如何行事,方能早日平定這場亂世之亂,讓百姓重歸安寧呢?”
“陛下,在這保州境內的景江長達一千二百餘裏,其中段往上大約九十五裏之地,存在著一處窪地。
待到陛下您率領大軍抵達之時,此處窪地的水位將會自行下降,從而助力陛下的大軍順利通過。”
白任聽聞這番話語,心中不禁大喜過望。
要知道,如果能夠從保州境內直接出兵進攻中州,必定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如此一來,收複那曾經失去的故土便指日可待了。
想到這裏,白任激動地對著老者拱手道謝:“這……竟然如此神奇,多謝水神相助!”
然而,還未等白任多言,隻見那位被稱為水神的老翁微微頷首示意後,身形瞬間化作一道煙霧,眨眼間便消失在了白任的眼前。
白任見狀,急忙高唿道:“水神!水神!”可是迴應他的隻有周圍空蕩蕩的空氣和一片寂靜。
就在這時,白任猛然從床榻之上坐起身子,他瞪大雙眼,快速地環視著四周。
營帳內的陳設依舊如往常一般,但剛才與水神交流的場景卻仿佛曆曆在目。
營帳外的侍從們聽到白任的唿喊聲,紛紛匆忙地跑進帳內查看情況。
當他們看到聖上懷中緊緊抱著一把寶劍,而且劍身已然出鞘時,一個個都嚇得麵色蒼白,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口中不停地求饒請罪。
直到此刻,白任才如夢初醒般注意到,原來掛在床頭的龍淵劍不知何時竟然被自己緊握在手中。
他凝視著手中的寶劍,心中暗自思忖道:‘難道剛才所經曆的一切並非隻是一場夢境那麽簡單?’
想到這裏,白任隻覺得心中一陣激蕩,那洶湧澎湃的心潮仿佛要衝破胸膛一般。
他瞪大雙眼,緊緊握起拳頭,如果剛才真的是傳說中的‘水神相助’,那麽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大軍能夠順利地渡過長江,一路向北挺進呢?
懷著滿心期待,白任立刻下令道:“快傳尚書令賈阮和大將軍白奐前來見朕!”
不多時,兩人便匆匆趕來,恭敬地站在了白任麵前。
白任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然後將那個離奇的夢境詳細地講述給了他們。
然而,聽完這個故事後,賈阮和白奐兩人竟然都是一臉沉默,一言不發。
起初,白任還以為他們並不相信自己所描述的夢境,心裏不禁有些著急。正當他準備再次開口勸說之時,沒想到卻是賈阮率先打破了沉默。
隻見他微微躬身,向白任行了一禮,緩緩說道:“陛下,微臣想起了一件發生在秦昭烈帝時期的往事。當年,昭烈帝在永州抵禦晉軍進攻之時,微臣也曾聽聞過這樣一個傳聞。
昭烈帝亦是在夢中得到了仙人的指引,而後才得以在元關成功地阻止了晉軍南下的步伐。所以,微臣認為此次陛下您的夢中之事或許確實有幾分可信度。
不過……我們仍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才行。”
聽到這話,白任精神一振,連忙追問道:“哦?究竟是什麽樣的準備?快快說來讓朕聽聽!”
原來,當時正是韋如親自率領著強大的晉國大軍南下攻打永州,麵對如此強敵,整個秦國上下都彌漫著悲觀的情緒。
幾乎所有人都認定秦軍根本無法成功守住元關,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放棄永州,轉而南下退守保州以保存實力。
然而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昭烈帝白羽力排眾議,決定在元關與晉軍展開血戰。
經過數日的鏖戰,秦軍終於憑借著頑強的意誌成功守住了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