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成功地掃清了所有障礙後,終於將唐卞推向了台前,讓他展現在全體趙國臣民的眼前。
由於朝堂中的大部分官員已經對這位新任太子有所了解,唐卞的即位異常順利,甚至沒有引起一絲爭議或質疑聲,穩穩地坐上了太子的寶座。
唐卞上位之後,唐平強撐著的身體終於倒下,他將權力全都交給了唐卞,輔政的幾位大臣手中也沒有掌握兵權。
這個時候所有的權力都握在了唐卞手中,他可以說已經從實際上掌控了整個興塘城。
唐卞順利接手了權力,但唐平心中仍有一事難以釋懷——與秦國的同盟。
這些年來,秦國的發展遠超唐平的預料,特別是他們成功拿下秦州二郡的土地,令唐平深感震撼。
要知道,趙國能夠奪取月合城純屬偶然,而在此之後,蘇傑的一係列決策卻導致月合城又被晉國奪迴。
可以說,自三國江州之戰以來,趙國雖然在抵抗晉國的大業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並未獲得任何實質性的收益。
如今,趙國與秦國之間的主次地位已完全顛倒。
唐平心中的不甘如潮水般洶湧,這麽多年來,曾經的小弟如今已經飛黃騰達,而自己卻依舊停留在原地,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他內心難以平靜。
然而,這個時代與閻蒼前世所熟知的三國有所不同,代表“蜀”一方的秦國並未占據荊州(江州),而是奪取了永州(雍州)和南州(南中)。
如此一來,占據整個江州一線的趙國便直接暴露在晉國的兵鋒之下,隻能獨自承受壓力。
而秦國與趙國之間唯一存在利益衝突的地方便是保州與江州交界處的重要關口——二帝關。
二帝關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它是連接保州和江州的關鍵軍事據點。由於此處有兩道關口,因此在前秦時期曾被稱為二道關。
後來,秦國和趙國的皇帝在此地舉行祭天大典並宣布結為同盟,這裏才被改名為二帝關。這座關口見證了兩國的結盟,也成為了雙方關注的焦點。
這兩道關口,一西一東,分別是西進保州的重要關隘和東進江州的緊要關口,各自有著不同的戰略地位。
西邊的關卡由秦國的大將軍師將軍白勝鎮守,而東邊的關口則由趙國的軍師將軍趙治把守。
趙國的國都位於福州,所以即使打下東關也無法對其構成直接威脅,但如果趙國拿下西關,就會對秦國的首都保定產生巨大影響,這無疑會引發兩國之間的嚴重衝突。
一旦秦趙關係破裂,晉國統一全國的局麵將勢不可擋。
最初由於趙國實力較強,秦國較弱,所以鎮守東關的趙國一直以兄長自居。然而如今,隨著秦國逐漸強大,其勢力已超越趙國。
麵對這種情況,唐平思考著是否可以將二帝關交由秦國鎮守,這樣既能改變雙方的立場,又能讓秦國幫助分擔江州的壓力,同時還能牽製秦國的發展。
事實證明,往往見不到你好的人都是你身邊的人,更何況是國與國之間。
唐平深刻地理解到這一點後,決定采取行動。他緊急召集了太子唐卞以及朝廷的重臣們,共同商議此事。
在會議上,眾人意見不一,有的讚成,有的反對,但最終讚成的人數占了多數。
經過深思熟慮,唐平確定了這個提案,並決定由太子唐卞在最新的二帝關會盟之中正式提出。
當大臣們離開後,唐卞被唐平單獨留下來。這時,唐平終於向兒子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原來,在蘇傑倒台之後,趙國麵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麵:國內已經沒有能力和威望足夠的新一代統帥能夠站出來扛起大梁。
特別是由於蘇傑曾經清理過朝堂的一部分老臣,如今想要重新召迴他們並非易事。
那些看透了唐平手段的老將們,未必願意再次迴到朝堂。因此,唐平認為此時鎮守二帝關多年的軍師將軍趙治成為了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這位乃是唐平的堂兄弟,名叫趙治,今年剛剛四十出頭,正值不惑之年,也是一個男人最為成熟穩重的時候。
趙治出道之時,便被唐睿誇讚有大將之資,曾與唐平一同馳騁沙場,戰功赫赫。然而,由於當年他性格太過活躍,被派往二帝關鎮守長達十多年之久。
此刻,唐平認為是時候重新啟用趙治了,相信他的歸來必將為唐卞注入新的力量。
唐平在處理完這件事後,感覺自己已完成了此生的使命。他連續一天一夜未曾合眼,當晚吐血三次,次日清晨陷入昏迷。
太醫診斷後得出結論:唐平命不久矣。
二三一年七月底,趙帝唐平駕崩於太極宮中,享年四十八歲。
這位趙國皇帝,於危難之時接過父輩的大旗,扶江山於危難之中。
在位二十一年時間,建立趙國,任用賢臣,組織秦趙同盟,抗擊晉國,於晚年還能為後輩清除權臣,奠定趙國未來的穩固。
唐平在位時使用的年號為乾啟,去世後被賜予諡號高武。
當唐卞登基後,又追加了一個諡號“神堯”,因此唐平被尊稱為趙神堯高武皇帝。
===============
‘什麽!趙帝唐平已經離世了嗎?現在的皇帝是他的兒子唐卞!’這個消息一經傳出,整個秦國朝堂再度陷入嘩然之中。
趙國並未公開宣布唐平的死訊,而是一直隱瞞此事,計劃在確認兩國會盟之後再向外界通報。
同時,他們借此機會待唐卞登上皇位之後,以此來提升他在國內的威望。
不得不說,盡管都是玩弄權術,但白弭與唐平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看看唐平在生命盡頭所采取的一係列行動,同樣是在國家麵臨危機時接過權力,而白弭在位十多年間,對軍事和民生並不上心,隻專注於權謀,最終導致晚年幾乎玩砸了。
必須承認,白羽逝世後,秦國能夠穩步崛起,秦國的朝臣們功不可沒。
“此事暫且如此定下,至於具體的會盟時間,需待我向皇兄稟報後再做定奪。”
如今趙國勢弱,二帝關會盟顯然是以秦國為首,白任自然無法拒絕趙國的請求,這已是必然之勢。
盡管他已掌控實權,但目前仍未正式稱帝,最終決策仍需白衍拍板。
“遵命!多謝皇太弟殿下,下臣告退。”
“殿下,此次事件對我國益處甚多,請殿下務必重視!”
由於朝堂中的大部分官員已經對這位新任太子有所了解,唐卞的即位異常順利,甚至沒有引起一絲爭議或質疑聲,穩穩地坐上了太子的寶座。
唐卞上位之後,唐平強撐著的身體終於倒下,他將權力全都交給了唐卞,輔政的幾位大臣手中也沒有掌握兵權。
這個時候所有的權力都握在了唐卞手中,他可以說已經從實際上掌控了整個興塘城。
唐卞順利接手了權力,但唐平心中仍有一事難以釋懷——與秦國的同盟。
這些年來,秦國的發展遠超唐平的預料,特別是他們成功拿下秦州二郡的土地,令唐平深感震撼。
要知道,趙國能夠奪取月合城純屬偶然,而在此之後,蘇傑的一係列決策卻導致月合城又被晉國奪迴。
可以說,自三國江州之戰以來,趙國雖然在抵抗晉國的大業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並未獲得任何實質性的收益。
如今,趙國與秦國之間的主次地位已完全顛倒。
唐平心中的不甘如潮水般洶湧,這麽多年來,曾經的小弟如今已經飛黃騰達,而自己卻依舊停留在原地,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他內心難以平靜。
然而,這個時代與閻蒼前世所熟知的三國有所不同,代表“蜀”一方的秦國並未占據荊州(江州),而是奪取了永州(雍州)和南州(南中)。
如此一來,占據整個江州一線的趙國便直接暴露在晉國的兵鋒之下,隻能獨自承受壓力。
而秦國與趙國之間唯一存在利益衝突的地方便是保州與江州交界處的重要關口——二帝關。
二帝關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它是連接保州和江州的關鍵軍事據點。由於此處有兩道關口,因此在前秦時期曾被稱為二道關。
後來,秦國和趙國的皇帝在此地舉行祭天大典並宣布結為同盟,這裏才被改名為二帝關。這座關口見證了兩國的結盟,也成為了雙方關注的焦點。
這兩道關口,一西一東,分別是西進保州的重要關隘和東進江州的緊要關口,各自有著不同的戰略地位。
西邊的關卡由秦國的大將軍師將軍白勝鎮守,而東邊的關口則由趙國的軍師將軍趙治把守。
趙國的國都位於福州,所以即使打下東關也無法對其構成直接威脅,但如果趙國拿下西關,就會對秦國的首都保定產生巨大影響,這無疑會引發兩國之間的嚴重衝突。
一旦秦趙關係破裂,晉國統一全國的局麵將勢不可擋。
最初由於趙國實力較強,秦國較弱,所以鎮守東關的趙國一直以兄長自居。然而如今,隨著秦國逐漸強大,其勢力已超越趙國。
麵對這種情況,唐平思考著是否可以將二帝關交由秦國鎮守,這樣既能改變雙方的立場,又能讓秦國幫助分擔江州的壓力,同時還能牽製秦國的發展。
事實證明,往往見不到你好的人都是你身邊的人,更何況是國與國之間。
唐平深刻地理解到這一點後,決定采取行動。他緊急召集了太子唐卞以及朝廷的重臣們,共同商議此事。
在會議上,眾人意見不一,有的讚成,有的反對,但最終讚成的人數占了多數。
經過深思熟慮,唐平確定了這個提案,並決定由太子唐卞在最新的二帝關會盟之中正式提出。
當大臣們離開後,唐卞被唐平單獨留下來。這時,唐平終於向兒子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原來,在蘇傑倒台之後,趙國麵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麵:國內已經沒有能力和威望足夠的新一代統帥能夠站出來扛起大梁。
特別是由於蘇傑曾經清理過朝堂的一部分老臣,如今想要重新召迴他們並非易事。
那些看透了唐平手段的老將們,未必願意再次迴到朝堂。因此,唐平認為此時鎮守二帝關多年的軍師將軍趙治成為了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這位乃是唐平的堂兄弟,名叫趙治,今年剛剛四十出頭,正值不惑之年,也是一個男人最為成熟穩重的時候。
趙治出道之時,便被唐睿誇讚有大將之資,曾與唐平一同馳騁沙場,戰功赫赫。然而,由於當年他性格太過活躍,被派往二帝關鎮守長達十多年之久。
此刻,唐平認為是時候重新啟用趙治了,相信他的歸來必將為唐卞注入新的力量。
唐平在處理完這件事後,感覺自己已完成了此生的使命。他連續一天一夜未曾合眼,當晚吐血三次,次日清晨陷入昏迷。
太醫診斷後得出結論:唐平命不久矣。
二三一年七月底,趙帝唐平駕崩於太極宮中,享年四十八歲。
這位趙國皇帝,於危難之時接過父輩的大旗,扶江山於危難之中。
在位二十一年時間,建立趙國,任用賢臣,組織秦趙同盟,抗擊晉國,於晚年還能為後輩清除權臣,奠定趙國未來的穩固。
唐平在位時使用的年號為乾啟,去世後被賜予諡號高武。
當唐卞登基後,又追加了一個諡號“神堯”,因此唐平被尊稱為趙神堯高武皇帝。
===============
‘什麽!趙帝唐平已經離世了嗎?現在的皇帝是他的兒子唐卞!’這個消息一經傳出,整個秦國朝堂再度陷入嘩然之中。
趙國並未公開宣布唐平的死訊,而是一直隱瞞此事,計劃在確認兩國會盟之後再向外界通報。
同時,他們借此機會待唐卞登上皇位之後,以此來提升他在國內的威望。
不得不說,盡管都是玩弄權術,但白弭與唐平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看看唐平在生命盡頭所采取的一係列行動,同樣是在國家麵臨危機時接過權力,而白弭在位十多年間,對軍事和民生並不上心,隻專注於權謀,最終導致晚年幾乎玩砸了。
必須承認,白羽逝世後,秦國能夠穩步崛起,秦國的朝臣們功不可沒。
“此事暫且如此定下,至於具體的會盟時間,需待我向皇兄稟報後再做定奪。”
如今趙國勢弱,二帝關會盟顯然是以秦國為首,白任自然無法拒絕趙國的請求,這已是必然之勢。
盡管他已掌控實權,但目前仍未正式稱帝,最終決策仍需白衍拍板。
“遵命!多謝皇太弟殿下,下臣告退。”
“殿下,此次事件對我國益處甚多,請殿下務必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