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川之行,雖負了傷,卻也帶迴個姑娘。染之那兩位夫人怕是頗有微詞。”
楚帝在廊下緩緩走動,神色閑淡,語音中透露幾分揶揄。成日悶在文英殿恐是要憋出病,見林盡染傷勢已有好轉,便帶他在宮內閑逛,除他之外,便是孫蓮英,還有一位則是太醫署的醫正賈全。
“陛下說笑了,幸得宋姑娘一路照料,臣方能安然迴京。如今想來,仍是心有餘悸。”
“你口中這位宋姑娘,可是濟世堂黎書和的高徒?”
林盡染知曉楚帝早已打聽過宋韞初的底細,自然不敢欺瞞,“正是。”
“這份恩情,你可得記下。”
“臣不敢忘,隻不過宋姑娘在長安未能長住。”
楚帝略有詫異地‘哦’一聲,“倒是可惜了。”
賈醫正適時提議,“陛下,宋姑娘既是黎老先生的高徒,又與孟醫師等有同門情份。不若賜她進太醫署,以彰顯陛下求賢若渴之心。”
楚帝陡然頓住身子,迴眸斜睨一眼,語音中聽不出個喜怒,“賈全,你這是在替染之討恩賞呐。朕若是允了你,染之這份恩情又該何以報答?”
“微臣疏忽。”賈全忙惶恐的躬身一禮,又抬眸覷了覷林盡染的神情,忙不迭地迴道,“隻是上迴在太醫署與林禦史多有誤會,微臣欲借此化幹戈為玉帛,奈何心急了些。望陛下恕罪,望林禦史見恕。”
林盡染暗自輕笑,這賈全若是個太監,興許比孫蓮英更能體貼聖意,這寥寥幾句便已猜出陛下有招攬宋韞初之心。
“既是黎書和的高徒,又是染之的恩人。不若朕替你做個主,封她作醫博士,也算作是你還了這份恩情。”
林盡染屈身一禮,“臣深謝陛下體恤。不過宋姑娘行事跳脫、別出心裁,又視規矩如無物。若日後衝撞了陛下和宮中貴人,唯恐擔待不起。何況,此行她小住一陣,待諸事了結,還得迴去侍奉黎老先生,給他養老送終。”
楚帝聞言,也未有認真計較,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林禦史安敢推卻陛下盛意?”
賈全本就還暗暗計較昔日舊事,如今他竟敢駁了陛下美意,這豈非是送上門的借口,賈醫正如何會放過此等良機。
轉瞬間,一道殘影掠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林盡染當著楚帝的麵,一巴掌甩了上去。
賈醫正還未及反應過來,捂著半邊臉頰,躺坐在地上,瞪大著雙眸,怔怔出神,良久方指著他叱責道,“你······你安敢在禦前行兇?”
林盡染稍稍扭了扭肩膀,微微齜了齜牙,仍覺有些許痛楚,唇邊浮起一絲冷笑,“賈醫正,曆朝曆代皆是以‘孝’治天下。各司考核、選拔、任用官員時,孝也是最重要的標準。有道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黎老先生已至期頤,晚年尚有愛徒替他養老送終。孝道在前,陛下都未有勉強,豈容你來置喙?再者,宋姑娘予某有救命之恩,她的前程某自有考量。宋姑娘若願入太醫署,林府縱然拚上全家老小也會薦舉她,又怎容你在此說三道四。”
可賈全不過是一句話,林盡染又何須如此強勢的迴應。楚帝、孫蓮英皆心知肚明,這是在表明他的態度!宋韞初無論是走是留,任誰都說不得,特地搬出‘孝’的說辭,不過是為搪塞這位皇帝陛下。但何時林盡染表現過如此強硬的態度,在場幾人也隻能將緣由歸咎於這潑天的‘救命之恩’。
楚帝隻稍愣片刻,便拊掌一笑,“染之,若是比口舌,賈全怕是十張嘴都及不過你。”
孫蓮英在一旁朝賈全暗比手勢,示意他趕緊退下。若是再爭辯下去,安知這林禦史又要鬧出什麽幺蛾子。
賈全咬了咬囁嚅的嘴唇,眸色不甘,眉宇之間帶了些怒氣,可仍強忍著咽下,“微臣告退。”
“迴去好生反思,未免再鬧出笑話。”
“微臣謹記。”
楚帝見他離去,又抬手屏退除孫蓮英和林盡染之外的一應人等,緩緩踱步至廊廡盡頭的涼亭,稍稍歇腳。
“染之今日可出盡了風頭。”
林盡染微微躬身,故作惶恐,“臣不敢。”
楚帝抬手招唿他坐下。
孫蓮英見狀很識相地斟了茶,又垂首立於旁側,默然不語。
“摒塵師太前陣子見過時安,想必你已有判斷。朕既是未曾出麵,染之你更該做到心中有譜。”
“宋姑娘行事有自己的準則,故而······”
“朕一向不信準則二字。”楚帝端起茶盞,啜飲一口,見他擰眉未有迴應,便繼續說道,“她若有求,朕也不能拒絕。”
林盡染明白這位皇帝陛下已在下通牒,宋韞初若能醫治吳蘭亭,納楊湜綰為妾尚有迴旋餘地。可若長公主求到他的麵前,這‘準則’二字,便形同虛設。
“臣竭力一試。”
楚帝微微頷首,語氣不容拒絕,“明日。倘若宋姑娘不願去林府醫治,朕隻能命人請來黎書和。”
“陛下,這······”
楚帝抬了抬手,眸子盯了他片刻,揶揄道,“朕聽孫晏如說,你與那宋姑娘同乘車駕,言行舉止,好不親近。難道她當真對你無意?”
林盡染不由地苦笑,“陛下,宋姑娘就是這般不拘小節,然則並無兒女私情。”
“朕怎麽聽說,看在你的麵子上,她願替你的兩位夫人診脈。染之難不成是藏私?”
“臣絕無此意。”林盡染知曉楚帝又是在打趣,可又很是清楚這些話從何而來,旋即歎了口氣,“若宋姑娘實在無能為力,也請陛下莫要為難她和黎老先生。”
“藏書閣坍塌雖與你無甚幹係,可終歸是出了人命。涉案掌墨師、工頭皆已畏罪自盡;日前,時安也已替你撫恤遇難工匠家眷。此案至此了結,你不必再費心追查。”
林盡染訝然於他兀地轉移話題,可仍是順著話問道,“府衙和大理寺已經結案了?”
楚帝微微眯了眯眼,似乎一切盡在意料之中,“人證、物證齊全,再多查證不過是徒勞。”他的語音停頓了少許,神色之中多了幾分關切,“倒是你,隰川遇襲,險些喪命。可知是何人傷你?”
“臣身中長箭,箭鏃與救下元瑤那支一般,未有任何標識。興許是同一人所為,又或是巧合。”
楚帝眸色幽幽地凝視他,企圖從他的眼光或是神情中窺探話語中的真假,片刻後神色方舒緩幾分,“姑且當作巧合。這陣子安心養傷,待痊愈後,此事還得秘密追查。”
“臣遵旨。”
“退下吧,總該留予你些時辰,勸勸那宋姑娘。”
“臣告退。”
林盡染剛起身行禮,方欲轉身離去,楚帝的語音又緩緩傳來,“染之。”
“陛下還有何吩咐。”
楚帝遲滯幾息,又擺了擺手,露出幾分難言的笑容,“無事。你且去吧!”
林盡染暗暗凝思,這皇帝陛下難不成還有話要說,可既然不願繼續說下去,他自不會追問,再行一禮便匆匆告退。
眼下該愁如何勸宋韞初去給吳蘭亭問診,而非其他。若迫使皇帝陛下命人‘請’來黎書和。即便老神仙身子骨硬朗,唯恐這對師徒一時氣性,反而鬧得不可開交,繼而又影響到楊湜綰這樁親事。
僅是一日為限,況且今日宋韞初要先去往濟世堂,林盡染未敢耽擱,大踏步地向宮外而去。
一路緊趕慢趕,車駕途徑光德坊也未入,直直地前往保寧坊。
“你說那野丫頭啊?”
濟世堂一藥童經林盡染描述,迴憶起早些時候來過那姑娘,隻記得話語很是猖狂,指名道姓地要見黎書和的學生。可堂內打雜的小廝、或是藥童若是按輩分算,尚且是宋韞初的徒子徒孫,哪聽過黎書和的名諱。若稱一句黎老神仙,或有幾分反應,卻也不敢信眼前這僅有花信年華的姑娘會是那位老神仙的愛徒呐。
藥童見他吃人般的眼神,登時有些結巴,“那···那位姑娘見濟世堂沒有她要尋的人,便稱···要去皇城尋她的師姐。這不是荒唐嘛!皇城哪是她說能進就能進的!”
林盡染未有理會他最後那句冷嘲熱諷,又轉而前往安上門。
楚帝在廊下緩緩走動,神色閑淡,語音中透露幾分揶揄。成日悶在文英殿恐是要憋出病,見林盡染傷勢已有好轉,便帶他在宮內閑逛,除他之外,便是孫蓮英,還有一位則是太醫署的醫正賈全。
“陛下說笑了,幸得宋姑娘一路照料,臣方能安然迴京。如今想來,仍是心有餘悸。”
“你口中這位宋姑娘,可是濟世堂黎書和的高徒?”
林盡染知曉楚帝早已打聽過宋韞初的底細,自然不敢欺瞞,“正是。”
“這份恩情,你可得記下。”
“臣不敢忘,隻不過宋姑娘在長安未能長住。”
楚帝略有詫異地‘哦’一聲,“倒是可惜了。”
賈醫正適時提議,“陛下,宋姑娘既是黎老先生的高徒,又與孟醫師等有同門情份。不若賜她進太醫署,以彰顯陛下求賢若渴之心。”
楚帝陡然頓住身子,迴眸斜睨一眼,語音中聽不出個喜怒,“賈全,你這是在替染之討恩賞呐。朕若是允了你,染之這份恩情又該何以報答?”
“微臣疏忽。”賈全忙惶恐的躬身一禮,又抬眸覷了覷林盡染的神情,忙不迭地迴道,“隻是上迴在太醫署與林禦史多有誤會,微臣欲借此化幹戈為玉帛,奈何心急了些。望陛下恕罪,望林禦史見恕。”
林盡染暗自輕笑,這賈全若是個太監,興許比孫蓮英更能體貼聖意,這寥寥幾句便已猜出陛下有招攬宋韞初之心。
“既是黎書和的高徒,又是染之的恩人。不若朕替你做個主,封她作醫博士,也算作是你還了這份恩情。”
林盡染屈身一禮,“臣深謝陛下體恤。不過宋姑娘行事跳脫、別出心裁,又視規矩如無物。若日後衝撞了陛下和宮中貴人,唯恐擔待不起。何況,此行她小住一陣,待諸事了結,還得迴去侍奉黎老先生,給他養老送終。”
楚帝聞言,也未有認真計較,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林禦史安敢推卻陛下盛意?”
賈全本就還暗暗計較昔日舊事,如今他竟敢駁了陛下美意,這豈非是送上門的借口,賈醫正如何會放過此等良機。
轉瞬間,一道殘影掠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林盡染當著楚帝的麵,一巴掌甩了上去。
賈醫正還未及反應過來,捂著半邊臉頰,躺坐在地上,瞪大著雙眸,怔怔出神,良久方指著他叱責道,“你······你安敢在禦前行兇?”
林盡染稍稍扭了扭肩膀,微微齜了齜牙,仍覺有些許痛楚,唇邊浮起一絲冷笑,“賈醫正,曆朝曆代皆是以‘孝’治天下。各司考核、選拔、任用官員時,孝也是最重要的標準。有道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黎老先生已至期頤,晚年尚有愛徒替他養老送終。孝道在前,陛下都未有勉強,豈容你來置喙?再者,宋姑娘予某有救命之恩,她的前程某自有考量。宋姑娘若願入太醫署,林府縱然拚上全家老小也會薦舉她,又怎容你在此說三道四。”
可賈全不過是一句話,林盡染又何須如此強勢的迴應。楚帝、孫蓮英皆心知肚明,這是在表明他的態度!宋韞初無論是走是留,任誰都說不得,特地搬出‘孝’的說辭,不過是為搪塞這位皇帝陛下。但何時林盡染表現過如此強硬的態度,在場幾人也隻能將緣由歸咎於這潑天的‘救命之恩’。
楚帝隻稍愣片刻,便拊掌一笑,“染之,若是比口舌,賈全怕是十張嘴都及不過你。”
孫蓮英在一旁朝賈全暗比手勢,示意他趕緊退下。若是再爭辯下去,安知這林禦史又要鬧出什麽幺蛾子。
賈全咬了咬囁嚅的嘴唇,眸色不甘,眉宇之間帶了些怒氣,可仍強忍著咽下,“微臣告退。”
“迴去好生反思,未免再鬧出笑話。”
“微臣謹記。”
楚帝見他離去,又抬手屏退除孫蓮英和林盡染之外的一應人等,緩緩踱步至廊廡盡頭的涼亭,稍稍歇腳。
“染之今日可出盡了風頭。”
林盡染微微躬身,故作惶恐,“臣不敢。”
楚帝抬手招唿他坐下。
孫蓮英見狀很識相地斟了茶,又垂首立於旁側,默然不語。
“摒塵師太前陣子見過時安,想必你已有判斷。朕既是未曾出麵,染之你更該做到心中有譜。”
“宋姑娘行事有自己的準則,故而······”
“朕一向不信準則二字。”楚帝端起茶盞,啜飲一口,見他擰眉未有迴應,便繼續說道,“她若有求,朕也不能拒絕。”
林盡染明白這位皇帝陛下已在下通牒,宋韞初若能醫治吳蘭亭,納楊湜綰為妾尚有迴旋餘地。可若長公主求到他的麵前,這‘準則’二字,便形同虛設。
“臣竭力一試。”
楚帝微微頷首,語氣不容拒絕,“明日。倘若宋姑娘不願去林府醫治,朕隻能命人請來黎書和。”
“陛下,這······”
楚帝抬了抬手,眸子盯了他片刻,揶揄道,“朕聽孫晏如說,你與那宋姑娘同乘車駕,言行舉止,好不親近。難道她當真對你無意?”
林盡染不由地苦笑,“陛下,宋姑娘就是這般不拘小節,然則並無兒女私情。”
“朕怎麽聽說,看在你的麵子上,她願替你的兩位夫人診脈。染之難不成是藏私?”
“臣絕無此意。”林盡染知曉楚帝又是在打趣,可又很是清楚這些話從何而來,旋即歎了口氣,“若宋姑娘實在無能為力,也請陛下莫要為難她和黎老先生。”
“藏書閣坍塌雖與你無甚幹係,可終歸是出了人命。涉案掌墨師、工頭皆已畏罪自盡;日前,時安也已替你撫恤遇難工匠家眷。此案至此了結,你不必再費心追查。”
林盡染訝然於他兀地轉移話題,可仍是順著話問道,“府衙和大理寺已經結案了?”
楚帝微微眯了眯眼,似乎一切盡在意料之中,“人證、物證齊全,再多查證不過是徒勞。”他的語音停頓了少許,神色之中多了幾分關切,“倒是你,隰川遇襲,險些喪命。可知是何人傷你?”
“臣身中長箭,箭鏃與救下元瑤那支一般,未有任何標識。興許是同一人所為,又或是巧合。”
楚帝眸色幽幽地凝視他,企圖從他的眼光或是神情中窺探話語中的真假,片刻後神色方舒緩幾分,“姑且當作巧合。這陣子安心養傷,待痊愈後,此事還得秘密追查。”
“臣遵旨。”
“退下吧,總該留予你些時辰,勸勸那宋姑娘。”
“臣告退。”
林盡染剛起身行禮,方欲轉身離去,楚帝的語音又緩緩傳來,“染之。”
“陛下還有何吩咐。”
楚帝遲滯幾息,又擺了擺手,露出幾分難言的笑容,“無事。你且去吧!”
林盡染暗暗凝思,這皇帝陛下難不成還有話要說,可既然不願繼續說下去,他自不會追問,再行一禮便匆匆告退。
眼下該愁如何勸宋韞初去給吳蘭亭問診,而非其他。若迫使皇帝陛下命人‘請’來黎書和。即便老神仙身子骨硬朗,唯恐這對師徒一時氣性,反而鬧得不可開交,繼而又影響到楊湜綰這樁親事。
僅是一日為限,況且今日宋韞初要先去往濟世堂,林盡染未敢耽擱,大踏步地向宮外而去。
一路緊趕慢趕,車駕途徑光德坊也未入,直直地前往保寧坊。
“你說那野丫頭啊?”
濟世堂一藥童經林盡染描述,迴憶起早些時候來過那姑娘,隻記得話語很是猖狂,指名道姓地要見黎書和的學生。可堂內打雜的小廝、或是藥童若是按輩分算,尚且是宋韞初的徒子徒孫,哪聽過黎書和的名諱。若稱一句黎老神仙,或有幾分反應,卻也不敢信眼前這僅有花信年華的姑娘會是那位老神仙的愛徒呐。
藥童見他吃人般的眼神,登時有些結巴,“那···那位姑娘見濟世堂沒有她要尋的人,便稱···要去皇城尋她的師姐。這不是荒唐嘛!皇城哪是她說能進就能進的!”
林盡染未有理會他最後那句冷嘲熱諷,又轉而前往安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