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未點酒食,又未作詩,霸占此處,好沒道理。”
前院傳來一聲暴喝,興許是起了爭執,在歌舞升平安樂居中,這等聲響顯得尤為刺耳。
原是這林明禮點了花茶,若要續杯還得支些銀錢,偏又舍不得,隻得小口地細品,這盞茶已喝了小半個時辰,仍有半杯。
安樂居本就是權貴富商消遣的地方,方才這富商久久尋不到座位,瞧見林明禮這桌空空如也,隻有一盞菊花茶,當即暴跳如雷,高聲怒斥。
林盡染既是尋了由頭出來,能令三皇子好生思量,索性躲在遠處瞧起熱鬧。
林明禮漲紅著臉,連連拱手致歉,嘴中念叨,“林某在此等一好友,擾了閣下的雅興,望乞見諒。”
許是周圍聲音嘈雜,林盡染並未能聽得仔細,隻是此人瞧著頗有禮數,一身裝扮瞧著也並非是尋常人家的子弟,倒是為難他在青樓尋人。
一旁的侍女既是收了銀兩,也在林明禮身旁連番欠身賠禮,“郎君,這位公子亦是安樂居的貴客,還當以和氣為貴。”
那富商身旁的同伴,似是識破林明禮的身份,當下使勁扽了扽富商的衣裳,附耳低語道,“此人似是林尚書的長子,還是莫要得罪。”
隻見富商朗聲一笑,毫不避諱地說道,“尚書令的長子?僅憑一個林某就揣測是林尚書的公子?長安城裏可還有一位自稱林某呐,你怎不猜他是侍禦史?”
這聲音說得響亮,僅‘林尚書’與‘林禦史’兩人的聲名就能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來。
林盡染眯了眯眼,嘴角難掩一抹弧度,若是聽那富商這般說來,此人倒還真可能是林明德的兄長——林明禮。
風度翩翩,敦厚有禮,謙遜低調,與崔先生描述的一般無二,不過今日怎來安樂居尋人?三皇子的邀請似臨時起意,若真邀林明禮同至,怎會安排在前院,林盡染暗暗忖道,且再瞧瞧。
再看富商的同伴訕訕一笑,“我等皆見過林禦史,怎會不識?”
富商頗為頤指氣使的模樣,嗤笑道,“天下姓林的怕是有數十萬,哪能如此巧合?如你所言,但凡遇見姓林的,我等皆得供著,敬著,那···那我等豈不是太過妄自菲薄。”隻是最後半句語音氣勢多少弱了幾分。
剛說完,那富商不露痕跡的拭去手汗,方才險些將‘天下幹脆姓林罷’給說出口。須知這是在安樂居,言行舉止皆得謹慎,禍從口出的道理,富商還是省的。
“閣下所言極是。”林明禮微微躬身,語音聽來頗為誠懇,“不若與林某同坐···”
可還未等他將話說完,人群中有人打岔道,“此人是林尚書的大公子,在下見過。”
此言一出,倒是未有人循聲去找,究竟是何人所言,圍觀之人早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林盡染倏然擰著眉頭,雖早已猜到,可終究戳穿他身份後多少會有些驚詫。
‘林公子怎會來安樂居?他不該是去象姑館嗎?’
‘有傷風化呐!傳聞他被林尚書趕出家門,在外遊曆,現下怎又迴到長安?’
‘還是離遠些,誰知他又會看上哪家的公子!’
‘興許在外遊曆,嚐到女人的滋味,故而來到安樂居。’
安樂居內霎時流言四起,聚訟紛紜,可鮮有為他說些好話的,多為羞辱之詞。可既得知眼前這位正是尚書令家的大公子,圍觀之人皆不約而同的往後退了一小步。
連旁側的富商和他的同伴也似看見鬼神一般,臉色倏地煞白,步子顯得頗為局促,似退未退的模樣,看著倒不似被他的身份嚇到。
林盡染眼下還未知‘象姑館’是何意,可隱約聽到似是林明禮會看上哪家的公子,倒也能猜出個大概。莫不是他有特殊的癖好?若是這般瞧來,圍觀之人皆避之不及的情狀,倒也‘合乎情理’。畢竟當下看來,林明禮算是個異類。
林明禮環顧四周異樣的目光,與聽來尤為刺耳的議論聲,顯得不知所措,眸色一黯,嘴唇翕張,卻又未曾言語,頓感天旋地轉。數載的光陰,仍是未能洗去當年的汙點,似已在這張臉上黥下‘斷袖’二字,此生都難以洗去。
“林···林公子···是···是在下有眼···有眼無珠,望···望乞見諒!”
那富商說罷,怕是拿出此生最快的速度‘逃命’,也未管身旁的同伴,擠開圍觀的人群,連滾帶爬的逃出安樂居。沒錯,是逃出去,招惹尚書令家的公子,若未被記恨上,那就是要被拽進‘象姑館’中,傳聞就是如此。
他那同伴見狀,隻凝滯片刻,同樣是似瘋魔般捂著臉跑出安樂居,連基本的行禮都早已拋諸腦後。
在外遊曆數年,林明禮的音容相貌、身材體型較往昔自是有所差異。原以為前塵往事旁人早已忘卻,方進安樂居時,見未有人注意和識辨,林明禮心中暗自慶幸、竊喜,可僅是提起尚書令的大公子,往事似泉湧般噴薄而出。
‘我究竟是在企盼些甚,明知此生已然如此。’林明禮低聲自語,可神情已極為落寞,旁側的指指點點數年前早已經曆,當下不過是重溫一遭罷了,思忖間,不禁苦笑一聲。
林盡染拽住一個正要送酒食的小廝,低聲道,“欸,兄台。可否幫林某一個忙?”
“公子,當下···”這小廝微微躬身,本欲拒絕,可抬首間看到這還算是熟悉的臉龐,當即驚唿道,“林···”
林盡染趕忙抬手捂住他的嘴,低聲道,“莫要聲張。”
小廝瞪大著眼眸,重重地點頭,見林盡染將手放下,又環顧四周,低聲道,“林禦史盡管吩咐,小人定會照辦。”
林盡染抬了抬下頜,示意那位正在失神的林明禮,低聲吩咐道,“那位林公子是三皇子的好友,還請為他備上一桌酒食,銀錢記在三皇子賬上。”
“可···”小廝麵露難色,這三皇子方才帶了誰進了後院自是知曉,但終究是要以三皇子的名義,怕是多有不妥。
“你且寬心送去,三皇子若不願給,盡管來林府取。”
林盡染說罷又從懷中摸出幾兩銀子,放在那小廝端著的托盤上,“這算是辛苦你跑這一趟。若他問起,你就說是聽從三皇子的吩咐。”
這算是令小廝寬心,若在大庭廣眾之下,說這桌酒食乃是三皇子所賜,他估計難以說出口,可若是林明禮問起,再迴複予他一人聽,那也不會汙了三皇子的清譽。
小廝猶疑片刻,旋即微微躬身,迴道,“小人聽從林禦史的吩咐。”
說罷,小廝就將端的酒食擱置一旁,又將銀子揣進懷中,擠開人群,向林明禮走去。
“林公子,貴人為您定下一桌酒食,還請少坐片刻,小人這就去傳菜。”小廝語音甚是恭敬,躬身邀請林明禮入座。
林明禮聽罷,還未緩過神來,嘴唇囁嚅著,問道,“貴···貴人?哪位貴人?”
小廝也是個極為機靈的,既是聽聞林尚書的長子是來尋人的,遂很是自然的迴道,“公子在尋的那位貴人。公子,請~”說罷,又是肅然的一揖到底。
莫說是否確為三皇子的好友,僅是尚書令長子的這層身份,也值得小廝這般行禮。
可於當下的林明禮而言,自然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承認,要尋之人是三皇子,身份已然被識破,若眼下在此將三皇子拉下水,汙了皇子的清譽,有如當初那般,那才是真令林明禮自責不已。
“替林某多謝貴人。”林明禮拱手一禮,可眉眼間的凝重卻未曾散去半分,隻怔怔的迴到座位。
“林公子且少坐片刻,小人去去就來。”小廝臨走前還不忘再寬慰一聲,可抬首間再去尋林禦史時,早已不見蹤跡。
林盡染步履匆匆,迴到院中。見三皇子眸色深深地望向戲台,興許是聽見他的腳步聲,隨即朗聲笑道,“吾還以為染之借更衣之名,早早迴府去了。”
“殿下莫要打趣。”林盡染稍理下衣袍,施施然坐下,又予三皇子斟滿酒,笑言道,“三皇子可能體恤臣的難處?”
“染之,非吾強求。既是明禮有此願望,想來也不算難事。不過是與他見上一麵,閑敘幾句,染之又何必拒人千裏呐?”三皇子仍未放棄勸說。
林盡染未有惱意,隻撇過頭去望向戲台,低語道,“林明德前陣子當街所言,殿下可還記得?”
三皇子聞言,目光猛地一滯,林盡染的這番提醒自然是令他神誌瞬間清明,默然片刻,隨後佯裝輕鬆道,“明德年歲還小,不過一時失言,染之怎還與他計較上了?”
此話倒是頗有些想一筆帶過的意味,言外之意不就是皇室都未曾深究,你怎的還記掛上了?
“敢問林明德與殿下,孰長孰幼?”
“這般說來,明德還癡長吾許有四五歲罷。”
三皇子訕訕一笑,往常稱唿林明德為‘明德’,然則並不妥當。雖說有皇室的這層身份,可終究還是得論論長幼之序,若是真想招攬尚書令之子,當也得稱一聲‘林公子’或是‘林兄’等,顯得更為尊重和親近些。
“林明德還癡長殿下幾歲,怎還算得上是年歲還小呢?”
林盡染轉過頭,不著痕跡的一笑,又是盞酒下肚。
三皇子輕咳兩聲,又似有些討好的模樣,親自為林盡染斟上酒,旋即開脫道,“明德不諳世事,染之何故緊揪著不放呢。”
林盡染抬手又將三皇子手中的酒壺接過,未讓他再親自動手,斟酌一番言辭後,道,“臣倒不會因他這一句話,狀告到陛下麵前。可臣還有一言,不吐不快。”
“盡管說來。”
三皇子坐的端正,神色肅然,既是知曉他與林明德間有過節,未有抓住這次話柄深究,已然是心善。
“方才殿下所言,林明德不諳世事。臣鬥膽問一句,既是參加了科考,進得考場,又能金榜題名,成了翰林學子,如何還能說不諳世事,年少無知?”
‘咕嚕咕嚕’
林盡染拿起酒壺,又予三皇子斟上酒,見他擰著眉頭,未再言語,遂笑言道,“殿下子若有雄心,該認清現實。若是盲目拉攏,而未考較品性,終究會為其所傷。至於臣,隻有一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還請三皇子莫要有旁的心思。”
這一番話,倒是真將三皇子還有拉攏的心思徹底澆滅了。同樣的十六字,早已傳予二皇子聽,而三皇子顯然還有幻想,且不僅僅林盡染,包括尚書令家的兩位公子,他都有意。
可朝堂之事,波譎雲詭,若以‘朝夕殊景’來形容,也毫不為過。尚書令?莫說是尚書令,縱使是當下最受寵的林盡染又如何,不過是有相當的價值罷了,若無提前布下退路,往後隻怕是生死難料。
三皇子頗有些黯然地飲下盞中佳釀,良久問道,“林禦史此話當真?”
“殿下若是要拉攏旁人,臣無權幹涉。但恕臣多嘴,若有像小公爺這般跋扈之人,而殿下卻不加約束,彼時可莫要怪臣未曾提醒。”
三皇子露出一絲苦澀,緘默良久,又問道,“若吾要拉攏向成林這等學子,染之以為如何?”
林盡染聞言,並未正麵迴應,笑問道,“殿下可知臣方才遇見了誰?”
“誰?”
“林明禮。”
“林明禮?”三皇子瞪大著雙眼,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蹙著眉頭,低語道,“他怎會來安樂居?”
又倏然驚聲道,“他可不是吾喚來的。若未得染之的意願,吾定然不會勉強。”
說罷就要起身,可林盡染卻當即抬手製止他,不禁莞爾,“殿下莫急,且聽臣把話說完。方才他身陷囹圄,臣鬥膽借殿下的名義將其留在前院,吩咐小廝上了些酒食。若殿下願見上他一麵,少坐片刻後再去罷。”
“染之既已相見,現下又為何不見?”
林盡染微微搖頭,放下手,笑言道,“臣方才並未出麵,何來相見一說?”
說罷緩緩起身,肅然行禮,“時辰也不早了,臣明日還有公事。先行告退!”
三皇子縱使心中思緒萬千,也隻得淡然一笑,迴禮道,“染之請便。”
既是得了允準,林盡染微微躬身退下,遂又大步流星地往安樂居外而去。
可林盡染才將將走出大門,便見三皇子擰著眉頭,步履匆匆而來。
“同吾先迴府罷,令正當還在與吾妃閑敘。若是走迴光德坊,得耗上不少時辰。”
三皇子的語音不容置喙,先行上了馬車,又掀起車簾靜候。
林盡染遲怔片刻後,也未曾扭捏。
馬車‘闥闥闥’地消失在暮色之中······
前院傳來一聲暴喝,興許是起了爭執,在歌舞升平安樂居中,這等聲響顯得尤為刺耳。
原是這林明禮點了花茶,若要續杯還得支些銀錢,偏又舍不得,隻得小口地細品,這盞茶已喝了小半個時辰,仍有半杯。
安樂居本就是權貴富商消遣的地方,方才這富商久久尋不到座位,瞧見林明禮這桌空空如也,隻有一盞菊花茶,當即暴跳如雷,高聲怒斥。
林盡染既是尋了由頭出來,能令三皇子好生思量,索性躲在遠處瞧起熱鬧。
林明禮漲紅著臉,連連拱手致歉,嘴中念叨,“林某在此等一好友,擾了閣下的雅興,望乞見諒。”
許是周圍聲音嘈雜,林盡染並未能聽得仔細,隻是此人瞧著頗有禮數,一身裝扮瞧著也並非是尋常人家的子弟,倒是為難他在青樓尋人。
一旁的侍女既是收了銀兩,也在林明禮身旁連番欠身賠禮,“郎君,這位公子亦是安樂居的貴客,還當以和氣為貴。”
那富商身旁的同伴,似是識破林明禮的身份,當下使勁扽了扽富商的衣裳,附耳低語道,“此人似是林尚書的長子,還是莫要得罪。”
隻見富商朗聲一笑,毫不避諱地說道,“尚書令的長子?僅憑一個林某就揣測是林尚書的公子?長安城裏可還有一位自稱林某呐,你怎不猜他是侍禦史?”
這聲音說得響亮,僅‘林尚書’與‘林禦史’兩人的聲名就能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來。
林盡染眯了眯眼,嘴角難掩一抹弧度,若是聽那富商這般說來,此人倒還真可能是林明德的兄長——林明禮。
風度翩翩,敦厚有禮,謙遜低調,與崔先生描述的一般無二,不過今日怎來安樂居尋人?三皇子的邀請似臨時起意,若真邀林明禮同至,怎會安排在前院,林盡染暗暗忖道,且再瞧瞧。
再看富商的同伴訕訕一笑,“我等皆見過林禦史,怎會不識?”
富商頗為頤指氣使的模樣,嗤笑道,“天下姓林的怕是有數十萬,哪能如此巧合?如你所言,但凡遇見姓林的,我等皆得供著,敬著,那···那我等豈不是太過妄自菲薄。”隻是最後半句語音氣勢多少弱了幾分。
剛說完,那富商不露痕跡的拭去手汗,方才險些將‘天下幹脆姓林罷’給說出口。須知這是在安樂居,言行舉止皆得謹慎,禍從口出的道理,富商還是省的。
“閣下所言極是。”林明禮微微躬身,語音聽來頗為誠懇,“不若與林某同坐···”
可還未等他將話說完,人群中有人打岔道,“此人是林尚書的大公子,在下見過。”
此言一出,倒是未有人循聲去找,究竟是何人所言,圍觀之人早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林盡染倏然擰著眉頭,雖早已猜到,可終究戳穿他身份後多少會有些驚詫。
‘林公子怎會來安樂居?他不該是去象姑館嗎?’
‘有傷風化呐!傳聞他被林尚書趕出家門,在外遊曆,現下怎又迴到長安?’
‘還是離遠些,誰知他又會看上哪家的公子!’
‘興許在外遊曆,嚐到女人的滋味,故而來到安樂居。’
安樂居內霎時流言四起,聚訟紛紜,可鮮有為他說些好話的,多為羞辱之詞。可既得知眼前這位正是尚書令家的大公子,圍觀之人皆不約而同的往後退了一小步。
連旁側的富商和他的同伴也似看見鬼神一般,臉色倏地煞白,步子顯得頗為局促,似退未退的模樣,看著倒不似被他的身份嚇到。
林盡染眼下還未知‘象姑館’是何意,可隱約聽到似是林明禮會看上哪家的公子,倒也能猜出個大概。莫不是他有特殊的癖好?若是這般瞧來,圍觀之人皆避之不及的情狀,倒也‘合乎情理’。畢竟當下看來,林明禮算是個異類。
林明禮環顧四周異樣的目光,與聽來尤為刺耳的議論聲,顯得不知所措,眸色一黯,嘴唇翕張,卻又未曾言語,頓感天旋地轉。數載的光陰,仍是未能洗去當年的汙點,似已在這張臉上黥下‘斷袖’二字,此生都難以洗去。
“林···林公子···是···是在下有眼···有眼無珠,望···望乞見諒!”
那富商說罷,怕是拿出此生最快的速度‘逃命’,也未管身旁的同伴,擠開圍觀的人群,連滾帶爬的逃出安樂居。沒錯,是逃出去,招惹尚書令家的公子,若未被記恨上,那就是要被拽進‘象姑館’中,傳聞就是如此。
他那同伴見狀,隻凝滯片刻,同樣是似瘋魔般捂著臉跑出安樂居,連基本的行禮都早已拋諸腦後。
在外遊曆數年,林明禮的音容相貌、身材體型較往昔自是有所差異。原以為前塵往事旁人早已忘卻,方進安樂居時,見未有人注意和識辨,林明禮心中暗自慶幸、竊喜,可僅是提起尚書令的大公子,往事似泉湧般噴薄而出。
‘我究竟是在企盼些甚,明知此生已然如此。’林明禮低聲自語,可神情已極為落寞,旁側的指指點點數年前早已經曆,當下不過是重溫一遭罷了,思忖間,不禁苦笑一聲。
林盡染拽住一個正要送酒食的小廝,低聲道,“欸,兄台。可否幫林某一個忙?”
“公子,當下···”這小廝微微躬身,本欲拒絕,可抬首間看到這還算是熟悉的臉龐,當即驚唿道,“林···”
林盡染趕忙抬手捂住他的嘴,低聲道,“莫要聲張。”
小廝瞪大著眼眸,重重地點頭,見林盡染將手放下,又環顧四周,低聲道,“林禦史盡管吩咐,小人定會照辦。”
林盡染抬了抬下頜,示意那位正在失神的林明禮,低聲吩咐道,“那位林公子是三皇子的好友,還請為他備上一桌酒食,銀錢記在三皇子賬上。”
“可···”小廝麵露難色,這三皇子方才帶了誰進了後院自是知曉,但終究是要以三皇子的名義,怕是多有不妥。
“你且寬心送去,三皇子若不願給,盡管來林府取。”
林盡染說罷又從懷中摸出幾兩銀子,放在那小廝端著的托盤上,“這算是辛苦你跑這一趟。若他問起,你就說是聽從三皇子的吩咐。”
這算是令小廝寬心,若在大庭廣眾之下,說這桌酒食乃是三皇子所賜,他估計難以說出口,可若是林明禮問起,再迴複予他一人聽,那也不會汙了三皇子的清譽。
小廝猶疑片刻,旋即微微躬身,迴道,“小人聽從林禦史的吩咐。”
說罷,小廝就將端的酒食擱置一旁,又將銀子揣進懷中,擠開人群,向林明禮走去。
“林公子,貴人為您定下一桌酒食,還請少坐片刻,小人這就去傳菜。”小廝語音甚是恭敬,躬身邀請林明禮入座。
林明禮聽罷,還未緩過神來,嘴唇囁嚅著,問道,“貴···貴人?哪位貴人?”
小廝也是個極為機靈的,既是聽聞林尚書的長子是來尋人的,遂很是自然的迴道,“公子在尋的那位貴人。公子,請~”說罷,又是肅然的一揖到底。
莫說是否確為三皇子的好友,僅是尚書令長子的這層身份,也值得小廝這般行禮。
可於當下的林明禮而言,自然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承認,要尋之人是三皇子,身份已然被識破,若眼下在此將三皇子拉下水,汙了皇子的清譽,有如當初那般,那才是真令林明禮自責不已。
“替林某多謝貴人。”林明禮拱手一禮,可眉眼間的凝重卻未曾散去半分,隻怔怔的迴到座位。
“林公子且少坐片刻,小人去去就來。”小廝臨走前還不忘再寬慰一聲,可抬首間再去尋林禦史時,早已不見蹤跡。
林盡染步履匆匆,迴到院中。見三皇子眸色深深地望向戲台,興許是聽見他的腳步聲,隨即朗聲笑道,“吾還以為染之借更衣之名,早早迴府去了。”
“殿下莫要打趣。”林盡染稍理下衣袍,施施然坐下,又予三皇子斟滿酒,笑言道,“三皇子可能體恤臣的難處?”
“染之,非吾強求。既是明禮有此願望,想來也不算難事。不過是與他見上一麵,閑敘幾句,染之又何必拒人千裏呐?”三皇子仍未放棄勸說。
林盡染未有惱意,隻撇過頭去望向戲台,低語道,“林明德前陣子當街所言,殿下可還記得?”
三皇子聞言,目光猛地一滯,林盡染的這番提醒自然是令他神誌瞬間清明,默然片刻,隨後佯裝輕鬆道,“明德年歲還小,不過一時失言,染之怎還與他計較上了?”
此話倒是頗有些想一筆帶過的意味,言外之意不就是皇室都未曾深究,你怎的還記掛上了?
“敢問林明德與殿下,孰長孰幼?”
“這般說來,明德還癡長吾許有四五歲罷。”
三皇子訕訕一笑,往常稱唿林明德為‘明德’,然則並不妥當。雖說有皇室的這層身份,可終究還是得論論長幼之序,若是真想招攬尚書令之子,當也得稱一聲‘林公子’或是‘林兄’等,顯得更為尊重和親近些。
“林明德還癡長殿下幾歲,怎還算得上是年歲還小呢?”
林盡染轉過頭,不著痕跡的一笑,又是盞酒下肚。
三皇子輕咳兩聲,又似有些討好的模樣,親自為林盡染斟上酒,旋即開脫道,“明德不諳世事,染之何故緊揪著不放呢。”
林盡染抬手又將三皇子手中的酒壺接過,未讓他再親自動手,斟酌一番言辭後,道,“臣倒不會因他這一句話,狀告到陛下麵前。可臣還有一言,不吐不快。”
“盡管說來。”
三皇子坐的端正,神色肅然,既是知曉他與林明德間有過節,未有抓住這次話柄深究,已然是心善。
“方才殿下所言,林明德不諳世事。臣鬥膽問一句,既是參加了科考,進得考場,又能金榜題名,成了翰林學子,如何還能說不諳世事,年少無知?”
‘咕嚕咕嚕’
林盡染拿起酒壺,又予三皇子斟上酒,見他擰著眉頭,未再言語,遂笑言道,“殿下子若有雄心,該認清現實。若是盲目拉攏,而未考較品性,終究會為其所傷。至於臣,隻有一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還請三皇子莫要有旁的心思。”
這一番話,倒是真將三皇子還有拉攏的心思徹底澆滅了。同樣的十六字,早已傳予二皇子聽,而三皇子顯然還有幻想,且不僅僅林盡染,包括尚書令家的兩位公子,他都有意。
可朝堂之事,波譎雲詭,若以‘朝夕殊景’來形容,也毫不為過。尚書令?莫說是尚書令,縱使是當下最受寵的林盡染又如何,不過是有相當的價值罷了,若無提前布下退路,往後隻怕是生死難料。
三皇子頗有些黯然地飲下盞中佳釀,良久問道,“林禦史此話當真?”
“殿下若是要拉攏旁人,臣無權幹涉。但恕臣多嘴,若有像小公爺這般跋扈之人,而殿下卻不加約束,彼時可莫要怪臣未曾提醒。”
三皇子露出一絲苦澀,緘默良久,又問道,“若吾要拉攏向成林這等學子,染之以為如何?”
林盡染聞言,並未正麵迴應,笑問道,“殿下可知臣方才遇見了誰?”
“誰?”
“林明禮。”
“林明禮?”三皇子瞪大著雙眼,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蹙著眉頭,低語道,“他怎會來安樂居?”
又倏然驚聲道,“他可不是吾喚來的。若未得染之的意願,吾定然不會勉強。”
說罷就要起身,可林盡染卻當即抬手製止他,不禁莞爾,“殿下莫急,且聽臣把話說完。方才他身陷囹圄,臣鬥膽借殿下的名義將其留在前院,吩咐小廝上了些酒食。若殿下願見上他一麵,少坐片刻後再去罷。”
“染之既已相見,現下又為何不見?”
林盡染微微搖頭,放下手,笑言道,“臣方才並未出麵,何來相見一說?”
說罷緩緩起身,肅然行禮,“時辰也不早了,臣明日還有公事。先行告退!”
三皇子縱使心中思緒萬千,也隻得淡然一笑,迴禮道,“染之請便。”
既是得了允準,林盡染微微躬身退下,遂又大步流星地往安樂居外而去。
可林盡染才將將走出大門,便見三皇子擰著眉頭,步履匆匆而來。
“同吾先迴府罷,令正當還在與吾妃閑敘。若是走迴光德坊,得耗上不少時辰。”
三皇子的語音不容置喙,先行上了馬車,又掀起車簾靜候。
林盡染遲怔片刻後,也未曾扭捏。
馬車‘闥闥闥’地消失在暮色之中······